姜一种必不可少的调料,同时也是效用极广的药物。平常有个感冒发烧的,老百姓都喜欢熬姜汤喝。按照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后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宋代使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称为“还魂汤”。
在中国用药当中,姜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在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共拟用113方,其中用生姜的有37方,用干姜的有23方,可见姜的重要性。
姜,有生姜和干姜之分。
干姜则属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脾胃之阳,兼能温肺化痰,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病。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以及胃寒呕逆等病,前人称之为“呕家圣药”。有的学生喜欢在冬天里打球,玩得很疯,什么都不顾,结果出了一身汗,等停下来,稍微一吹冷风,一个喷嚏一来,就会感冒。这种状况,医生都会给他推荐用姜汤红糖水,然后用热水泡泡脚,至少泡上二十分钟以上,感觉身体微微冒汗了才可,然后换上干净、宽松的衣服,盖上厚被子,保证第二天又是生龙活虎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方药,名叫生姜泻心汤,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组方:甘草、人参、干姜、半夏、黄芩、黄连、生姜、大枣。此方属于和剂,能调和脾胃之气,以解寒热之纷,并有增补中气的作用。怎么讲呢?人体脾胃是有各自功能的,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如果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就会出问题,这时就要用芩连的苦寒来降之。脾气不升就会生寒泻利,所以要用带辛热的干姜来温补;而半夏消痞可以开豁痰气。脾胃气弱,就不能上下斡旋,所以要用参、草、枣补之。本方苦降、辛开、甘补,散饮消痞,擅治中州不和等病。现用于胃下垂、胃扩张、慢性胃炎等属胃阳虚弱,水饮内停者。
医生有一个朋友是在电视台搞非线编辑,工作压力很大,几乎天天晚上加班。前段时间,单位体检,检查出他患有轻度胃炎,也没有当回事,心想干这行的,哪个人身体没有一点毛病的。之后不久,他就感觉不舒服了,经常不爱吃饭,隔三差五的就腹泻,他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出问题?
但是,同事笑话他,说一个大男人,也得了这疑神疑鬼的毛病,没有体检之前照样工作,照样吃饭,体检出问题来了,就觉得这有病那里不舒服。经同事这么一说,也对,于是照常上班。一周过后,他发觉自己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佳了,爬到四楼的办公室的力气都没有了,每天大便都很稀,感觉有点虚脱了,没办法,只好自己去药店买药。药店里的人根据他的描述,确认为肠胃炎,开了诺氟沙星和黄连素口服液,三天后,症状好转。
过了一两天,电视台要出外地录节目,小伙子也在出差的行列,随身带了点药,就跟着大部队出发了。可能是外面的饮食不太规律,也可能是水土不服,虽然每天都吃药,但在回程的火车上,小伙子就开始不舒服了,腹痛、腹泻,火车上的药品有限,于是就给医生打电话。电话里,他把前后经过都给医生说了一遍,医生心里大致有数了,叮嘱他看有没有弄得到姜,用姜泡泡开水,可以稍稍缓解症状,等熬过了这两三个小时,下了车就好办了。
估计是太难受了,他对医生的方案好像并不满意,回医生一句,“这又不是菜市场,那里去找姜?”话一落音,随同的女同事包里正好有一包没有开封的盐溃姜,用来缓解坐车时候呕吐用的,正好就派上用场了。
三个小时后,小伙子打着出租车就来了,一开门,就直奔医生家厕所。出来后,他有气无力地坐在沙发上,说从肚子痛开始到现在,上厕所不下10次了,每次都是和自来水差不多,哗啦哗啦的,弄得他头晕目眩的,一点力气也没有。吃了那个生姜泡水后,感觉好一点了,要不然没法坚持从下车到医生家这半小时的车程。医生问他还有其他什么症状吗?他说还有点胸口堵得慌,再看看他的舌苔,属滑腻,当即给他煎服一剂生姜泻心汤。喝完,医生就让他躺着休息一会,他说让医生给他找一间挨厕所近一点的房间,万一来不及那可不得了。医生笑笑说,不用的,再远你都会来得及。
果然,第二天早上,他的状态就好了不少,夜间只上过一次厕所。后来,医生又给他开了两剂,带回去自己煎服。两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有的人会问,为什么医生一用药,病就好了呢?那是因为他的症状正好符合《伤寒论》第157条:“胃中不和,心下癌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也。”
所以,如果有人在腹泻,腹中雷鸣的同时,伴有干噫食臭,就可以用此方。如果腹泻症状不明显,大便不成形,每天两三次,同时还喜欢打嗝,这也是脾胃不和的现象,需用生姜泻心汤。
不过,学医多年,有时候又会感觉,“尽信书不如无书”,怎么讲呢?如果照本宣科,照着条目对症下药的话,很多病是没法治的。
医生社区的管理员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将近更年期的妇女,有段时间总是和医生抱怨睡不着觉,每晚仅能睡两三个小时,一旦睡下,梦就一个接一个。白天的话,头总是晕晕的,恍恍惚惚,吃了很多养心安神的补药都没有用。这种情况,医生一般都给配温胆汤。
过了十来天后,管理员又对医生说,药吃下去之后一点效果都没有。这就奇了怪了?失眠的人一般用这个方子都可以治好,怎么她就不行了?
仔细一想,可能还有其他症状漏了。医生进一步询问管理员还有其他什么症状,她说其他没有什么,就是大便有点稀薄,每天有个两三次。听到这里,医生心中豁然开朗,张景岳曰:“今人过于饱食,或病胀满者,卧必不安,此皆胃气不和之故”。管理员的失眠是由于胃气不和的引起的,也难怪医生前面的方剂对她无效。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问她是不是打嗝的现象比较多,她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我每天打嗝有五六次。
问到这,医生心里已经完全明白了,给她开了两剂生姜泻心汤后,症状全好了。
由此可见,生姜泻心汤的关键点是胃中不和,只要抓住要点,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好处:
1、生姜可以治疗口腔的炎症。生姜水可以治疗口腔炎症,像口腔溃疡,牙周炎等等,长期喝生姜水就可以缓解,每天用生姜水漱口是对牙齿特别有好处的,进行消炎,还可以去除口臭,避免尴尬。
2、生姜对皮肤好。生姜是可以活血输血的,它正是老年斑的克星,所以每天用生姜洗脸,或者每天和生姜水都可以改善皮肤状态,重回光滑水嫩。
3、生姜可以安神。如果你因为精神衰弱而导致失眠,那么你就需要喝一些生姜水,坚持下去,生姜水具有安神,补气的功效,长期一久,就可以改善神经衰弱,不会因此失眠,安抚你的烦躁,减缓压力。
4、生姜可以抑制癌症。据调查,生姜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是一种很有益的食物,长期喝生姜水还可以起到止痛,延年益寿的功效。所以生姜或许以后会成为对抗癌症的有利武器。
5、生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如果每天喝生姜水,则可以促进血液流通,在冬天更易抗寒,在夏天则更易排毒,在秋天可以预防感冒,在春天可以增强抵抗力。
坏处:
1、由于生姜性温,胃热者喝姜水后会加重原情况。
2、喝姜水会引起肝火旺盛。
扩展资料:
在古代的不少经典名方当中,生姜是占有绝对的重要地位。比如现今十分常用的旋覆代赭汤,很多人知道旋覆花、代赭石,却不知这张方子当中用量最大的药竟然是生姜。还有那张十分有名的泻心汤,变化出了五个方子,其中有一个生姜泻心汤,也是重用了生姜,因而能起到和胃消痞的作用。
鲜生姜辛辣开通,热而能散,故能温暖肌肉,深透筋骨,以除其凝寒痼冷,而涣然若冰释也。用水胶者,借其黏滞之力,然后可熬之成膏也。
-姜
人民网-吃对生姜?赛过参汤
半夏泻心汤,出自医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主要组成: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主要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表现为恶心呕吐,容易腹泻,心下痞满,舌苔白腻,脉弦滑。
药物分析:得了脾胃病,大多数属于寒热虚实错杂。即有上火表现,比如口腔溃疡,失眠多梦,属于胃气不降,就用黄芩黄连清热。脾胃虚弱化生痰饮,扰胃上逆,恶心呕吐,属于痰饮内扰,就用半夏降气化痰。又有下寒症状,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腻,属于脾气不升,就用干姜温寒。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心下濡软,属于脾胃气虚,就用人参,炙甘草,大枣补中气。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关注男性 养生 ,提倡中医思维。请关注——@男科中医王阳生 如有疑问,还可私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11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油性敏感皮肤发护理需要注意的地方
下一篇: 金线莲的食疗药膳,治疗疾病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