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喝中药也可以不苦的小诀窍(怎样喝中药不苦呢?)

苹果养生 2023-06-03 05:49:23

喝中药也可以不苦的小诀窍

有句俗话叫良药苦口,想必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吧,可是问题来了,有些中药确实让人苦的难以下咽。有时候,有些疾病还必须连续服用好几副,不少的人都是邹着眉头,眼含泪水服用。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能够让中药较为容易入口。

①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 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②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③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舌头的舌尖部位为人的味觉中的苦味所感知的触点,所以舌头感觉苦才是真的苦。那么,在药汁进入口中,用最快的速度向后推送,自然咽下,还可以配合汤勺将药送至舌根部位服下。

④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⑤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⑥可以将蜂蜜、蔗糖等味甜的添加剂兑入中药汁中,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如果实在是难以入口可选用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怎样喝中药不苦呢?

好多人喝汤药时为了降低苦味而加一些糖,殊不知这样会影响药效。中医认为不同性味的中药具有不同的作用,如苦味药具有燥湿、泻火的作用,而甘味药具有补益、止痛的作用。如果服药时加糖,就改变了药液原来的药性。因此,如果觉得汤药太苦,不妨试试以下办法: 控制温度。药液温度冷却至20―36摄氏度之间,易快速服下,且感觉不太苦。因为正常人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2摄氏度,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的感觉最灵敏,此时喝汤药感觉味道最苦。当汤药的温度高于38摄氏度、或低于36摄氏度时,味觉神经不太灵敏,苦味就会减弱。不过,汤药高于38摄氏度有可能会烫伤口腔黏膜,因此20―36摄氏度之间是最好的选择。 掌握位置。舌头上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根,因此喝药时应尽量避免舌根过多地接触药液;服用较苦的药丸时,也应将药放在舌尖,然后用温开水迅速送服。 喝药速度。喝药的速度越快,受苦味的影响越小。喝汤药时最好使用吞饮法,饮满一口后快速吞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而顺势咽下。 凉水漱口。喝药后立刻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必要时可嚼一块口香糖,及时去除口腔中的异味。 适当添加调味品。在一些补益类汤药中加入大枣或甘草可减轻汤液苦味,还可以增强补益作用。但是在有海藻、大戟、芫花的方子中不宜加甘草。在晾凉的药汤中加一勺蜂蜜也可以减轻苦味,但是腹泻和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如果服汤药时出现了恶心、呕吐现象,可在喝汤药前喝少量生姜汁或嚼服2―3片生姜片。此外,在服药前不吃糖和其他甜味食品也很重要。 补充: '苦'是味觉识别后人的感受,如何喝下很苦的中药,大致注意两点就可以减轻苦味,1.减少药物在口中逗留的时间,既快速喝下药物,避免在口中长时间,这样味觉神经没有充分的时间感受苦味,从而减轻.2药物在喝的时候,尽量晾凉,对味觉神经的刺激减少,减轻苦味,(苦味药物性情多数偏凉,冷服也可增加疗效),其次可以添加不影响药物性能的调味剂,改变苦味,如药后嗽口 口中含糖减缓苦味.

喝中药不苦的好方法

1 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2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3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4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如果觉得汤药太苦,不妨试试以下办法:

控制温度。药液温度冷却至20―36摄氏度之间,易快速服下,且感觉不太苦。因为正常人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2摄氏度,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的感觉最灵敏,此时喝汤药感觉味道最苦。当汤药的温度高于38摄氏度、或低于36摄氏度时,味觉神经不太灵敏,苦味就会减弱。不过,汤药高于38摄氏度有可能会烫伤口腔黏膜,因此20―36摄氏度之间是最好的选择。

掌握位置。舌头上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根,因此喝药时应尽量避免舌根过多地接触药液;服用较苦的药丸时,也应将药放在舌尖,然后用温开水迅速送服。

喝药速度。喝药的速度越快,受苦味的影响越小。喝汤药时最好使用吞饮法,饮满一口后快速吞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而顺势咽下。

凉水漱口。喝药后立刻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必要时可嚼一块口香糖,及时去除口腔中的异味。

适当添加调味品。在一些补益类汤药中加入大枣或甘草可减轻汤液苦味,还可以增强补益作用。但是在有海藻、大戟、芫花的方子中不宜加甘草。在晾凉的药汤中加一勺蜂蜜也可以减轻苦味,但是腹泻和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如果服汤药时出现了恶心、呕吐现象,可在喝汤药前喝少量生姜汁或嚼服2―3片生姜片。此外,在服药前不吃糖和其他甜味食品也很重要。

怎么让中药吃的不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①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②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③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④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⑤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⑥添加调味品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
服药食忌是有很多讲究的,总的来说,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忌生冷和油腻食物。因为生冷食物刺激胃肠,影响药物的吸收;而油腻食物本身就不易消化吸收,而且还能与药物混合,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02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