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受了风寒,肯定会全身发冷,流清鼻涕,吐出来的痰是白色的。倘若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处理起来十分简单,用苏叶泡水喝即可。
那么,如何具体辨别体质的寒热呢?如何通过鼻涕的清白或者浓黄来诊断身体的寒热呢?本篇,大道家园就为大家循序渐进的说一说,如何用中医理论,来分析体质的寒热。
如果小孩子出现流清鼻涕、咳白痰的症状,肯定也是受了风寒,同样可以用苏叶6克熬水,然后用熬好的水兑上适量的温水,给孩子泡脚,促使他的身体暖和过来,如此便可达到驱寒散邪的目的,其身体很快就能恢复过来了。采用这样的方法驱除寒邪效果颇佳的原因在于这个时候的寒邪尚处在体表,涕清痰白就说明邪气还没有化热,正是容易对付的时候。
假如大家没有注意到这些症状,病情继续发展,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外邪已经开始与身体进行斗争,身体内就会出现热证,可以称为外寒内热的阶段。这个时候,鼻涕就开始变黄,或者黄白相间,一会儿是清的,一会儿是黄的,这就是寒热错杂;痰也是这样,许多患儿不会咳痰,但倘若痰咳出来,一定也是黄色的,抑或黄白相间的。当寒热杂错时,通常的表现是鼻涕与痰都是黄白相间的。如果鼻涕与痰呈白色,并且是清的,这就是表示寒象;如若它们呈黄色,代表着热象。
总而言之,我们在分析身体寒热的时候,应该看鼻涕与痰的颜色,假如它们白色的,那么就证明有寒邪存在,应该用温热的方法使身体暖和过来,驱除寒邪;倘若痰或鼻涕变成了黄色,那就证明有热了,我们应该使用清热的方法,将热邪清除出去。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以及治疗用药不同。如果患有感冒,应注意区分类型,明确后遵医嘱选择正确药物治疗。
1、发病原因:当身体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引起感冒。风热感冒是因为受到外界风热之邪的侵袭引起的,而风寒感冒是因为受到外界风寒之邪侵袭引起的。
2、症状:风热感冒的人会出现流黄色脓鼻涕、咽喉疼痛、咳嗽时有黄色痰液等症状,并且观察舌苔时可能会发现呈黄色,而且可能有便秘问题,容易出现口渴心烦。风寒感冒的人会怕寒、怕风,需要多穿衣服才会感觉到舒服,而且会流清鼻涕、鼻塞等现象,会感觉后脑部位存在疼痛感,伴随全身酸痛。咳嗽时痰液中可能会有白痰,而且比较稀、不黏稠。
3、治疗用药:风热感冒的人治疗时,可以遵医嘱选择清热解毒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风寒感冒的人治疗时可遵医嘱选择感冒清热颗粒、感冒疏风胶囊等具有祛风散寒功效的药物。
无论是哪种感冒,在恢复期间都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以及油腻食物。日常还应注意保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
寒咳热咳?怎么区分?
风寒咳嗽:
通常因风寒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
风热咳嗽:
通常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肺内郁热、肺气失宣导致咳嗽。
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然而我们普通人看完等于没看,根本无法区分。
再看一下两种咳嗽的症状
风寒咳嗽症状:
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打喷嚏,舌苔薄白等。
风热咳嗽症状:
咳黄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热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等。
看到这里,貌似懂了……
简单啊,看痰是黄还是白,看舌头是红还是白,挺简单嘛
但是,如果遇到下面情况:
早上起来的时候吐的几口痰是黄的,后来吐的都是白痰,这是寒还是热呢?
很多人体质是热的,平常舌头也比较红,即使受了风寒,也不见得那几天舌就变白了,又怎么分呢?
《黄帝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啥意思?
简单点说就是身体表现出来的热症是由于受寒引起的。
上面说的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那么咳嗽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
咳嗽的寒热也不是静止不变的。
如果受了冷风淋了雨而咳嗽,可以说是风寒咳嗽,如果抵抗力差点的,那么就开始喉咙痛,咳黄痰等症状,表现为热咳,这个阶段的咳嗽,寒热变化,我称之为急性内伤咳嗽。
如果咳嗽在这个阶段没有痊愈,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变成慢性咳嗽,通常表现咽痒、白痰等风寒咳嗽的症状,因为“久咳必寒”,也可以叫慢性内伤咳嗽。
简单点来说,从急性咳嗽发展到慢性咳嗽,也经历三个阶段:外寒--内热--内寒。
外寒、内热阶段,都属于急性期,时间都是比较短的。在内热阶段,我们呼吸道粘膜已经受到损伤,如果没有得到修复,当咳嗽超过8周,就属于慢性咳嗽,进入内寒阶段。
内寒阶段,你会发现,用抗生素已经没有效果了,止咳药、抗过敏药、激素药、气管扩张药都是只能缓解一时症状,不用多久咳嗽又会复发。西药治不好,很多人就想求助中医,但如果中医是清热的思路,已经是内寒,再服用寒凉的中药,无疑是雪上加霜,不但治不好,还可能更糟糕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82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蛇床的治病附方具体解析
下一篇: 睡眠面膜的使用误区,必须要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