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型支气管炎症见平水短气息促,动则尤甚,吸气不利,心慌,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劳累后哮喘易发;或畏寒肢冷,自汗,面色苍白,舌质胖嫩,苔白,脉沉细;或颧红,烦热,汗出粘手,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1、参味苏梗茶
【用料】:五味子、人参各4克,苏梗3克,白砂糖适量。
【制法】:将人参切成薄片,苏梗切碎,与五味子共置于保温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
【用法】:代茶频饮。同时将参片细嚼咽下。每日1剂。
【功用】:益气敛肺,止咳平喘。适用于治疗老年慢性咳喘、动则气急、胸闷脘痞、痰多色白质黏稠、舌苔薄白不腻。
2、人参胡桃茶
【用料】:人参3一6克,胡桃肉6一12枚,生姜3片。
【制法】:人参切成薄片,胡桃肉(连皮)捣碎,与生姜共置于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
【用法】:代茶频饮。并同时将参片细嚼咽下,胡桃肉亦食用。
【功用】:温补肺肾,纳气定喘适用于治疗慢性喘咳,致肺肾两虚、脚满喘逆。不能安卧,气不相续、额上时常见微汗。
3、桑白皮枸杞子茶
【用料】:桑白皮、枸杞子各30克。
【制法】:先把桑白皮的一层表皮轻轻刮去,洗净,切成细块,每次用桑白皮、枸杞子各30克,置于保温瓶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
【用法】:代茶杯饮,每日1剂。
【功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补肾纳气。适用于治疗面目或者肢体浮肿、小便不利。
4、核桃粥
【用料】:核桃仁30克,梗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埂米淘洗干净,与核桃仁一同放入沙锅,加水1000毫升,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加入冰糖稍微煮一会儿即成。
【功用】:补肾,止咳定喘。适用于治疗心慌、脑转耳鸣、劳累后哮喘易发畏寒肢冷。
你好,支气管哮喘俗称“吼病”,祖国医学称“哮证”,主要由于中小型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管腔内粘稠分泌物增多,使管腔狭窄,空气进出不畅,而表现为阵发性带有哮鸣疸的呼吸困难。本病好发于冬秋季节,并常反复发作,不少病人自幼年即得病,延续多年,屡发不愈。目前认为哮喘发作的原因是: 1.机体对某些动物、尘埃、食物、花草、药物等过敏而发生。即祖国医学认为平素肺肾阴虚所致。
1、复方石英冲剂
组方:将上药浓煎成膏后和入珍珠层粉3克,制成冲剂,分成4包。1日服2—3次,每次1包,哮喘发作时加服1包,连服2—3周为一疗程。
制用法:蚤休15克 旋复梗15克 麻黄9克 紫石英30克 白石英30克 皂荚3克 生甘草6克
2、龙胆截喘方
组方:每日1剂,水煎服。
制用法:地龙20克 胆南星15克 北杏仁15克 桔梗15克 防风15克 瓜蒌10克 枇杷叶12克 川贝12克 甘草8克 寒痰加款冬花12克、细辛10克;气喘重加葶苈子15克、苏子15克;热痰加连翘15克、制南星15克 甘草8克 寒痰加款冬花12克 制南星15克
偏方:
桂枝、厚朴各6克,姜半夏、杏仁各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寒证哮喘。
白芥子3克,胡椒1.5克,细辛0.6克。
[制用法] 共研为细末,生姜汁调敷肺俞穴。
[适应证] 寒证哮喘。
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3克,粳米1撮。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热证哮喘。
苦参、百部各20克,椒目、射干、枳壳、黄芩各10克,葶苈子、海浮石各30克,桑白皮、蒲公英各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热证哮喘。
仙茅12克,人参6克,阿胶10克,鸡内金8克,糯米15克。
[制用法] 仙茅须米泔浸,阿胶应另烊,共水煎服。
[适应证] 心肾不足、肾不纳气而致的喘咳。
生石膏30克,杏仁、麻黄、桑白皮、半夏、苏子各10克,瓜蒌仁15克。
[制用法] 生石膏应先煎。
[适应证] 热证哮喘。
鲜胎盘1个,冬虫夏草10~15克。
[制用法] 胎盘洗净切碎,共炖至烂熟,调味服食。每周1次,连服5-10次。
[适应证] 脾肾阳虚之哮喘。
灵芝、苏叶各6克,半夏4.5克,厚朴3克,茯苓9克。
[制用法] 水煎加冰糖服。
[适应证] 过敏性哮喘。
灵芝、苏叶各10克,茯苓、冰糖各15克,半夏8克,厚朴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过敏性哮喘。
蛴螬若干。
[制用法] 洗净,用油炒。每日2-3次,每次7个。
[适应证] 顽固性哮喘。
1月龄狗仔1个。
[制用法] 置文火上焙干研末,每次2~3克冲服,每日2次。
[适应证] 上盛下虚哮喘。
糯米200克,纯蛤蚧粉25克。
[制用法] 煮粥,1次食完。每日1剂,轻者1次可愈,重者3次即可。
[适应证] 各种原因所致的哮喘。
厚朴、半夏、桔梗、前胡、甘草各6克,杏仁、紫苏各12克,陈皮、茯苓、枳壳各9克,生姜3片。
[制用法] 将上药研成粉末,调蜂蜜适量,每日3次,每次1匙,饭前服。
[适应证] 实证哮喘。
洋金花、艾叶、生甘草各等份。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哮喘发作时,取适量药末,装入纸烟内,点燃吸纸,缓解即止。洋金花有毒,勿多用。
[适应证] 实证哮喘。
杏仁、蜂蜜各3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多年哮喘不愈。
胎盘1个。
[制用法] 将胎盘洗净,放锅内焙黄,研末。日服3次,每次适量,温开水送服。
[适应证] 肾虚哮喘。
泽漆、桂枝、杏仁、党参、法半夏、炙紫菀各9克,炙麻黄、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
[制用法] 先煮泽漆,滤汁煎药服用。
[适应证] 老年喘咳。
黑芝麻500克,干瓜蒌1个,萝卜3个。
[制用法] 用水炖熟,随时服用。
[适应证] 老年哮喘。
支气管哮喘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饮喘咳。
【治法】宣肺化痰,平喘止咳。
【方名】清喘汤。
【组成】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苏礼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痰火犯肺,瘀塞肺窍,肺失肃降。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利气。
【方名】加味前胡汤。
【组成】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银花15克,款冬花15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郑侨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肺脾两虚,痰饮阻肺。
【治法】化痰蠲饮,降气平喘,兼益肺脾。
【方名】麻杏二三汤。
【组成】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
【出处】焦树德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治法】顺气降逆,化痰消食。
【方名】七子定喘汤。
【组成】葶苈子10克,莱菔子9克,苍耳子8克,五味子5克,黄荆子9克,白芥子8克,紫苏子9克。
【用法】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覃义昌方。
【出处】中药秘方大全
食疗验方法:
【验方一】 生姜三分之一,芋头三分之二的量,去皮(不可沾水)磨成泥,加入与生姜同量之面粉,使其糊浓稠,搅拌均匀,与临睡前,将此姜芋糊摊于长形布上,或是作成袋,贴于胸部睡觉,翌晨取下,连续七天,即可断根。
【验方二】 生姜一两切细,捣烂绞汁,同白芥子三钱,加烧酒研和如糊,以纱布包裹棉球蘸药糊,擦拭肺俞、大椎、膻中三个穴位。每穴擦拭十分中,以局部热灼热觉为度。 或以纱布二层,剪成棋子般大小,沾药也贴于这三个穴位一个小时左右,痛则取去,以不起泡为度。
【验方三】 对急性支气管哮喘,取豆腐一碗,饴糖二两,生萝卜汁半酒杯,混合煮一沸,一日二次分服,此法对治咸哮、痰火哮喘皆有效果。
【验方四】 白果仁三至四钱炒(去壳),加水煮熟,加入少许沙糖或蜂蜜,连汤食之。
【验方五】 胡颓子叶四钱,苏子三钱,白果七粒,共以水煎,一日分二次温服。
【验方六】 北瓜(桃南瓜)一个,切碎加等量饴糖(即麦芽糖),略加水放陶器锅中,煮至极烂,去渣,将汁再煮,浓缩后再加生姜汁,(约一斤瓜汁中加姜汁二两),每天服一匙(约五钱),一日二至三次,开水冲服。
【验方七 】 气管炎哮喘,则用鸡苦胆二至四个(小儿一个),取胆汁烘干,白糖拌和,一日二次分服,连服五天为一疗程,此法兼治百日咳引起之哮喘。
以上供您参考,请在正规医院医生指引下用药。
祝安康。
蛤蚧别名仙蟾、大壁虎,入药用其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此物喜欢鸣唱,雄性叫声似「蛤」,雌性叫声如「蚧」,由于雄性与雌性总是形影相随,成双成对,故合称为「蛤蚧」。蛤蚧咸平有小毒,质润不燥,长于补肺益肾,纳气平喘,特别是虚劳咳喘,尤为常用;另外,还有益精养血、固本扶元之功。使用时一般以「对」为量,如一对、两对等。焙微焦,研末,冲服。
蛤蚧药理研究
蛤蚧的醇提取物能延长正常雄小鼠的 *** 期,具有性激素的作用。蛤蚧对实验性动物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平喘作用,且有抗炎活性,降低血糖、增强免疫力;其水煎剂能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和耐高温的能力,在实验小鼠体内有诱生干扰素作用,还有抗氧化作用。其有效部位主要在尾。蛤蚧体、尾均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尾部作用大于体部。
蛤蚧药膳
蛤蚧酒 蛤蚧,洗净,晾乾,剖腹去内脏,抹去血,用50度白酒500毫升,浸泡1对,2~3个月后即可饮用。每晚1次,每次2~5毫升。此酒具有补肾、温肺、壮阳、益精血、止咳喘的作用。
蛤蚧羊肺汤 蛤蚧(研粉)6克,羊肺100克。羊肺炖熟后,加入蛤蚧粉,搅匀,食盐调味,饮汤食肺。此汤补虚润肺,主治肺虚咳嗽。
养生经验方
蛤蚧定喘丸 由蛤蚧、紫菀、麻黄、杏仁、百合、甘草等制成。此丸有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肺气肿、肺结核等,有缓解症状、稳定病情、阻止发展的作用。
壮阳蛤蚧酒 蛤蚧1对,鹿鞭1条,用黄酒浸2个月。黄酒饮用,每晚50毫升。酒饮完后,将蛤蚧、鹿鞭晒乾,焙研为末,服之。此方主治阳痿。
朱氏补肾丸 蛤蚧1对,熟地黄、菟丝子、金樱子、巴戟天、肉苁蓉各45克,紫河车3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早晚各服6粒,主治肾阳虚弱所致的阳痿、滑精等。此为朱良春经验方。
由于饮食本身有时就有诱发或加重哮喘的作用,所以对哮喘患儿应注意避免饮食过咸、过甜或过香辛辣之物。此外,对某些食物如鱼、虾等过敏的小儿,应忌食之,尤其是在小儿感冒时,不要喂食鱼、虾、蟹等水产品,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哮喘通常被分为发作期及缓解期,治疗也分两个阶段调治。
1、发作期
(1)寒性哮喘:见于冬季或哮喘发病的早期。临床特点为咳嗽,哮鸣,呼气延长,气急喘促 ,痰液清稀,色白多沫,四肢不温,面色苍白,或伴鼻塞流涕。治宜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①米醋适量,鸡蛋2个。鸡蛋煮熟去壳,放入米醋中浸泡,食蛋,每次1个,每日2次。
②核桃肉1枚,白果仁10克(炒去壳),生姜3片,水煎服。
③生姜汁适量,南杏仁15克,核桃肉30克,捣烂加蜂蜜适量,炖服。
④吴茱萸糊:吴茱萸10克,研细粉,醋调为糊,贴敷双涌泉穴,48小时取下。
⑤冰糖白果:白果仁10克(炒去壳),冰糖5克,共捣碎,开水冲泡,每日1~2次。
⑥家庭常备中成药:小青龙合剂、固本咳喘片、桂龙咳喘宁等。
(2)热性哮喘:见于体质壮实者或有慢性呼吸道炎症者。临床特点:咳嗽哮鸣,呼气延长,痰多色黄,口渴咽干,大便干结,或伴有发热。治宜清肺化痰平喘。
①绿茶10克,沸水冲待用。鸡蛋2个,煮至蛋熟,去壳,入茶水浸泡1~2小时,食蛋。
②鲜无花果捣汁半杯,开水冲服,日服1次,治愈为止。
③地龙粉:地龙烘干研粉,每次1~3克,每日3次,饭前蜜调吞服。
④白果冬瓜子杏仁饮:白果6个,冬瓜子30克,杏仁10克,以水煎熬后,去渣,加入冰糖调匀,1日3次,每次1小杯。
⑤杏梨枇杷饮: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大鸭梨1个,枇杷叶(去毛,烤干)10克。先将梨切成块,与枇杷叶、杏仁同煮,可入少许冰糖调味,去滓代茶饮。
⑥百花膏:凤凰衣(鸡蛋白膜)30个(微炒),麻黄30克,款冬花50克,百合50克。上药先浸一宿,文火前熬2遍,滤汁,加入炼蜜60克,鲜生姜汁1匙,收成清膏,约500克,分作1周服。 每日2~3次,每次1羹匙,开水调服。
⑦家庭常用中成药:小儿咳喘口服液、急支糖浆、金振口服液等。
2、缓解期
此期是指两次哮喘发作之间的间歇期,此时虽没有哮喘症状,但由于哮喘的反复发作,患儿 往往表现为正气不足的情况。中医认为这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有关,患儿常有神疲 乏力、面色少华、容易出汗等症状,配餐的原则是扶正固体,通过补益肺、脾、肾三脏,以减少或控制哮喘的发作。
(1)防哮粥:黄豆50克,玉竹10克,山药15克,黄芪20克,白梨1个,加水适量,煮熟黄豆, 余汁150毫升,每次15毫升,每日3次。用于肺脾不足者。
(2)黄芪粥:黄芪30克,粳米50克。水煮黄芪取汁,再入粳米同煮为粥,晨起空腹服之。适用于肺气不足者。
(3)参枣米饭:党参10克,大枣20枚,糯米250克,白糖50克。参、枣洗净泡发,水煮半小时 ,捞出党参、枣,汤备用。糯米加水适量,蒸熟成饭。置枣于饭上,再把汤汁加白糖煎熬成 粘汁,浇于枣饭上。适用于脾气不足者。
(4)山药茯苓包子:山药粉100克,茯苓粉100克,面粉200克,白糖300克。将山药粉、茯苓 粉加水适量调成糊状,蒸半小时后,调面粉、白糖,加发酵粉及少许碱面发酵,以猪油及青、红丝少许为馅料,包成包子,蒸熟即可。适用于脾虚者。
(5)核桃仁1000克,捣烂,入蜂蜜1000克,和匀,用瓶装好,每次1匙,晨起及晚间空腹服, 开水冲服。治肾虚不纳之虚喘。
(6)双仁蜜线:炒杏仁250克,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再加核桃仁250克,共煮,待汁 将干锅时,加入蜂蜜500克,拌匀煮沸即可。适用于肺肾两虚者。
(7)蛤蚧1对,加适当佐料,炖烂食。适用于肾虚者。
(8)家庭常备中成药:固本咳喘片、玉屏风合剂、四君子合剂、启脾丸等,适用于肺脾两虚者。六味地黄丸、蛤蚧定喘丸等,适用于肾虚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75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生活中如何通过饮食调理黄褐斑
下一篇: 胡荽的禁忌人群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