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理气止血又可治疗皮肤病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药材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荆芥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药材,荆芥的药用功效非常高,并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治疗许多的皮肤疾病,还具有不错的理气止血的功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细的看看荆芥的药用功效。
1、透疹、止痒,治皮肤病

荆芥这种药材对于帮助我们大家防治一些皮肤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于帮助我们大家治疗和预防湿疹的效果更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出现了湿疹的情况,那么适当的服用一些荆芥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配发汗解表的蝉蜕,葛藤,薄荷等,可以治疗麻疹不容易透出;配赤芍,山苍术,黄柏,白鲜皮,苦参等,可以治疗风疹,湿疹,疥,癣等。荨麻疹与皮肤瘙痒症,单以荆芥穗研末外用。
2、理血止血
另外,荆芥这中药材还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理气止血的功效,当然,对于不同的出血症状,我们大家可以将荆芥和不同的药材搭配起来服用的,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大家治疗一些病症。配地榆,槐花炭,可以治疗便血;配藕节,焦栀子,白茅根,可以治疗衄血;配当归,益母蒿,棕榈炭,川续断炭,可以治疗月经过多,崩漏,产后失血;配红花,可行恶血等。用于止血时,配伍棕榈炭,血余炭等,治疗女性崩漏下血。
通过我们上面的这些介绍,相信大家可以知道,荆芥可以治疗皮肤疾病起到非常不错的理气止血的功效,尤其是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出现了湿疹的症状以后,更是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荆芥来缓解病情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荆芥有什么作用
荆芥有什么作用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始载于《吴普本草》,异名假苏、四棱杆蒿等。中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本草纲目》记载:荆芥,入足厥阴经气分,其功长于祛风邪,散阏血,破结气,消疮毒。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本草经疏》曰:假苏,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下瘀血入血分,辛以散之,温以行之之功用也。祛风燥溼散寒,则溼痹除矣。荆芥, 风药之辛温者也,主升主散,不能降亦不能收。
《本草汇言》亦曰:荆芥,轻所之剂,散风清血之药也……凡一切风毒证,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际,以荆芥之生用,可以清之凡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势,以荆芥之炒黑,可以上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风,苦温可以清血,为血中风药也
1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2 发汗作用
3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5 对平滑肌作用
6 抗氧化作用
7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8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蒿本,荆芥穗,白芷,鸡血腃,川芎有什么作用
这几种药放在一起能发汗散寒(治风寒感冒无汗发热),祛风止痛(治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风溼痹痛牙痛)散寒止痛(治风冷头痛牙痛痹痛)
荆芥菜有什么功效
荆芥有助于发汗,帮助发烧患者尽快退烧。睡觉前煎服一剂荆芥,发一阵汗,睡觉过后会感觉浑身轻快很多。
镇痰、祛痰。荆芥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症状,荆芥再配上白矾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减轻咳嗽症状。
怯风、凉血。荆芥微温不烈,药性缓和,能很好的去除风寒症状。
对妇女来说,荆芥的止血作用能有效的缓解妇女产后血晕。
荆芥有辛散作用,常与薄荷通用,可以治疗麻疹透发不畅。
荆芥的功效有什么?
荆芥是解表发汗药,可治疗风热感冒。
常吃荆芥有什么好处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始载于《吴普本草》,异名假苏、四棱杆蒿等。中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1,2〕 。 《本草纲目》记载:荆芥,入足厥阴经气分,其功长于祛风邪,散阏血,破结气,消疮毒。……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本草经疏》曰:假苏,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下瘀血入血分,辛以散之,温以行之之功用也。……祛风燥溼散寒,则溼痹除矣。荆芥, 风药之辛温者也,主升主散,不能降亦不能收。《本草 汇言》亦曰:荆芥,轻所之剂,散风清血之药也……凡一切风毒证,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际,以荆芥之生用,可以清之……凡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势,以荆芥之炒黑,可以上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风,苦温可以清血,为血中风药也 〔2〕 。 由此可见,传统中医学认为荆芥为入血分之风药,具有散邪解肌发汗,炒炭止血之功效。味辛,微温,归肝、肺经,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荆芥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其含量约1.8%,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d-Men-thone)、消旋薄荷酮,少量右旋柠檬烯(d-Limonene),除此之外尚含有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3-辛酮(3-octanone)等。另外荆芥花穗还含有荆芥苷(schizonepetoside)A、B、C、D、E,香叶木素(dio *** etin)、橙皮苷(hesperid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o-7-O-β-D-glu-coside)、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咖啡酸、迷迭香酸等。另外,张丽等从荆芥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一烷酸、β-谷甾醇、齐墩果酸、熊果酸、胡萝卜甙 〔2,18〕 。 荆芥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荆芥挥发油0.5ml/kg灌胃给药,对大鼠有降温作用;25、50mg/kg灌胃给药,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0.2、0.5ml/kg灌胃给药对大鼠角叉菜胶和蛋清所致足肿胀有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二甲苯致小鼠面板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也均显示出良好的对抗作用;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也表现出抑制作用。煎剂4.4g/kg腹腔注射对伤寒副伤寒杆菌菌苗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剂引起的体温升高家兔有解热作用;14g/kg腹腔注射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痛透性增加有抑制作用;煎剂20g/kg腹腔注射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有抑制作用;5g/kg腹腔注射对小鼠热板法有镇痛作用。荆芥镇痛的主要成分为d-薄荷酮,荆芥中分离出的挥发性成分3-甲基环己酮也有镇痛作用 〔3,4,16〕 。 2 发汗作用 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荆芥内脂类提取物2、4、8mg/kg体重给大鼠腹腔注射给药,可以明显提高汗腺腺泡上皮细胞的空泡发生率、数密度和面密度 〔19〕 。 3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3.1 止血作用 丁安伟等比较了生品荆芥与荆芥炭(经文火炒成炭药)的止血作用。采用Akonob氏法和毛细血管法,家兔2g/kg、小鼠5g/kg剂量灌胃,测定其出血、凝血时间。结果表明,生品不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但可使凝血时间缩短30%,而荆芥炭则使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分别缩短72.6%和77.7%。说明荆芥经炒炭后有止血作用。荆芥炭的脂溶性提取物 StE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对荆芥及其提取物的止血作 用量效关系研究发现,一定剂量范围内,对数剂量与小鼠的凝血、出血时间均呈显著线性相关 〔5,6〕 。 研究报道,荆芥炭提取物(StE)体内用药对实验动物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体外用药有较低浓度(<0.625mg/ml)时可强烈促进血小板聚集,而浓度高于5.0mg/ml时则呈抑抑作用,且随浓度升高,StE的抑制作用愈加强烈。实验性血栓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StE对血栓形成基本无影响,唯大剂量组(84mg/kg)似有抑制倾向。实验结果提示:荆芥炭提取物StE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具有双向性,即既有很强的止血作用,又在大剂量时表现出一定活血倾向。可能与StE可使实验动物血浆PGE含量水平明显升高等因素有关 〔7〕 。 研究表明,荆芥炭提取物StE的止血作用是通过体内促凝血和抑制纤溶活性的双重途径来实现的。StE可显著缩短实验动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血浆复钙时间(RT),并具有体内抗肝素作用。同时可以明显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并增强纤溶活性(FA)。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3P)试验和乙醇胶试验(EGT)均为阴性,排除了大剂量使用StE时可以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可能性 〔5〕 。 3.2 对血液粘度的影响 StE乳剂(0.7%、1.4%)对大鼠PO给药连续5天,能明显增加大鼠的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和RBC压积,而血浆比粘度和RBC电泳时间无明显改变,StE组动物RBC数有上升趋势,但对血小板数影响不明显 〔11〕 。荆芥内脂类提取物2.0、4.0、8.0mg/kg体重腹腔注射能显著降低全血比粘度,大剂量组尚能降低红细胞的聚集性 〔19〕 。 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徐立等研究发现,荆芥醇提物5.0mg/kg和10.0mg/kg剂量组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感染小鼠死亡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死亡抑制率达40%和50%,1.7mg/kg、5.0mg/kg、10.0mg/kg剂量组能明显降低H1N1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值,肺指数抑制率分别达26%、30%和31%,实验证实荆芥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抗H1N1病毒作用 〔15〕 。 研究表明,50%荆芥煎剂每鸡胚0.1ml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无抑制作用。在1m3试验柜内,按240mg/小时速度加热蒸发中草药苍术、荆芥复方消毒剂90分钟,可将空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100%。在70m3室内有人情况下,按上述速度蒸发药液60分钟,可杀灭空气中自然菌69.73% 〔12〕 。 5 对平滑肌作用 小剂量StE(2.5×10 -5 ~5×10 -5 g/ml)对家兔离体肠管平滑肌呈兴奋作用,该作用可被阿托品拮抗。大剂量StE(>5×10 -5 g/ml)则呈抑制作用,且可拮抗由BaCl 2 所致肠痉挛性收缩 〔10〕 。 StE在一定浓度(8.0×10 -6 g/ml~1.6×10 -6 g/ml)时,可对大鼠离体子宫产生一定的兴奋作用,且该作用随着剂量的加大而有所增强,但至一定浓度(3.2×10 -6 g/ml)时作用强度不再增加〔8〕 。 荆芥挥发油能直接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最低有效浓度为1×10 -4 g/ml,并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以喷雾法(0.2ml/min的速度,喷雾1分钟,吸入2分钟)和灌胃法(0.5ml/kg)两种途径给药,对豚鼠药物性(2%乙酰胆碱和0.1%组胺等量混合液)哮喘均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小鼠酚红法,以灌胃(0.5ml/kg)和腹腔注射(0.25ml/kg)两种途径给药,均具有祛痰作用。挥发油对致敏豚鼠气管平滑肌释放SRS-A具有抑制作用;以正常豚鼠回肠为标本,可以看出挥发油具有直接拮抗SRS-A的作用 〔8〕 。 6 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荆芥中分离出的黄酮及若斯马林酸(ro *** arinic acid)等11种化合物均能抑制大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的生成。对来自LBL-1的5-LOX和来自兔血小板的12-LOX的损害有抑制作用 〔1〕 。 7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孙世锡等研究发现芥穗有明显抗补体作用。芥穗中分离的薄荷酮、胡薄荷酮、Schizonol、Schizonodiol、橄榄内脂、zonepetoside A、D、E、橙皮甙、橙皮素、香叶木素及毛地黄黄酮多少具有抗补体作用 〔1〕 。 8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家兔腹腔注射荆芥挥发油0.5ml/kg,可见活动明显减少,四肢肌肉略有松弛,呈现镇静作用 〔8〕 。1%StE乳剂200mg/kg灌胃给药,对正常小鼠外观行为、自主活动均无明显影响 〔10〕 。 9 其他作用 荆芥有较弱的抑制癌细胞作用。荆芥可促进汗腺分泌,增强面板血液回圈。挥发油有区域性止痒作 用;挥发油对大鼠被动面板过敏反应(PCA)有一定的 抑制作用。荆芥对毛囊有明显促生长作用。芥穗配于复方中或单用对面板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8,17〕 。 10 毒副作用 荆芥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给药,LD50为39800±1161.2mg/kg,StE家兔口服LD50为2.652±0.286g/kg,腹腔注射LD50为1.945±0.072g/kg 〔4,5〕 。StE乳剂小鼠ip LD50=1.945±0.207g/kg,po给药LD50=2.652±0.286g/kg。荆芥挥发油小鼠灌胃LD50为1.22±0.31ml/kg。 荆芥临床应用中常与防风等祛风药物配伍使用,主要集中在治疗感冒、面板病及产后血晕等个方面。
.黄芪+荆芥+红花+柴胡的作用
疏肝、活血,益气,解表。
夏天吃荆芥有什么好处
荆芥的作用
一、用于治疗外感
风寒风热都可以吃荆芥。风寒的,加一些防风和生姜。风热的,加一些薄荷和柴胡。荆芥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痛等风热症状。
二、用于镇痰和祛痰
荆芥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症状,荆芥再配上白矾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减轻咳嗽症状。咳嗽以后不能随之发展,如果不想吃药的话,可以食用荆芥,副作用比较小,而且治疗咳嗽的功效是很明显的。
荆芥吃多了有什么害处
荆芥是辛温解表药,具有祛风解表,止血的功效,用于止血一般会炒炭用。
过量服用,会出现大汗的情况,阴虚内热的人不宜服用。
水荆芥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温,归肺、肝经;轻宣升散;具有祛风解表,宣毒透疹,理血止痉的功效; 主治感冒寒热,头痛,目痒,咽痛,咳嗽,麻疹,风疹,痈疮,准将,吐血,血块血,便血,崩漏 ,产后中风、血晕。
荆芥食物相克:荆芥反驴肉、无鳞鱼。
荆芥炒黑用什么锅
去医院问问有没有荆芥碳,用呢哥炒。具体的还是问问医生吧
荆芥穗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穗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穗的作用与功效,说起荆芥穗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荆芥穗是荆芥的地上的花穗,荆芥穗在药用方面的价值非常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和食用,下面分享荆芥穗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穗的'作用与功效1 功能主治
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 。
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
荆芥有辛散作用。
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
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 。
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 。
炒炭则用于止血。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荆芥穗的作用与功效2 1、荆芥穗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简便单方》)
2、荆芥穗治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为末。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濒湖集简方》)
3、荆芥穗治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分。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汇言》)
4、荆芥穗治脚桠湿烂:荆芥叶捣敷之。(《简便单方》)
5、荆芥穗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磁器内,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将二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动风物。(《经验后方》)
6、荆芥穗治大便下血:荆芥二两,槐花一两。炒紫为末。每服三钱,清茶送下。(《简便单方》)
7、荆芥穗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局方》荆芥汤)
荆芥可以搭配多种药材使用,都有什么功效?
在传统中医里面,荆芥是一味常用的“祛风邪、散风寒”类的中药材,荆芥的味道辛香,善于外扬,入药具有很好的祛风邪、散风寒、清利咽喉头目、透疹止痒等功效。不过荆芥的药效偏弱,所以入药的时间常需要搭配其它中药材,方能起到解病除疾的良效。
1、荆芥可以散风寒
荆芥入药可以起到较好的散风寒之效,对于常见的风寒外感之症,中医里面就经常使用荆芥同防风、羌活、川芎、白芷、生姜等药材配伍,有较好的散风寒之效。
2、荆芥可以清头目
当风邪上扰头目的时间,常会使人出现头目头痛、头晕目眩、视物昏花模糊等情况,对于此类情况,以荆芥搭配诸药也是可以奏效的。
比如风邪上攻引起的偏、正头痛等,以荆芥配伍川芎、天麻、白芷、升麻等药材即可缓解;而对于风邪扰及头目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等情况,还可以将荆芥和菊花、蝉蜕、白蒺藜、木贼等药材配伍使用。
3、荆芥可以利咽喉
风热之邪扰及咽喉,或者体内热毒之邪壅滞于咽喉部位的时候,还经常会使人出现咽喉红肿、咽喉疼痛等情况,这时间荆芥也是可以入药的。
对于此类情况,中医里面经常使用荆芥同牛蒡子、薄荷、桔梗、玄参、僵蚕等配伍入药,可以起到较好的清散热邪、通利咽喉的效果。
4、荆芥可以透疹止痒
荆芥味辛香而善于外散,且其质地轻扬,入药有轻扬外散之功,对于皮肤上面出现的痘疹等疾病,中医里面就常使用荆芥配伍柽柳、蝉蜕、比喝、葛根等药材,有较好的清热透疹之效。
而对于皮肤上面常见的风疹痒痛之症,还可以将荆芥同黄柏、苦参、防风、菊花、蒲公英等配伍使用,用其煎汤内服加外洗,可以起到消风疹、止痒痛的效果。
5、荆芥炒炭可以止血
中药炮制里面还会将荆芥炒制成为荆芥炭,用其入药的话具有明显的止血之效。比如常见的鼻子流血,将荆芥炭的粉末吹入鼻子内就可以缓解。
而对于内科呕血、咯血、吐血等症,用荆芥炭入药也是有止血效果的。此外,像一些肠风便血、痔疮出血等症,用荆芥炭配伍地榆炭、侧柏叶、槐花炭等入药也是有止血之效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61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不要过于迷信板蓝根抵抗禽流感的作用
下一篇:
哪些药材有去除皱纹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