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鸦胆,可能我们大多数人们都是比较陌生的,并不知道鸦胆是什么,其实鸦胆是一种重要的中药药材,鸦胆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的,能够帮助我们大家治疗许多的疾病的,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些鸦胆的治病疗方。
首先鸦胆子就是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治疗痢疾的作用的,如果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出现了痢疾的症状了,那么也千万不要慌张,我们大家只要适当的服用一些鸦胆就是可以有效的缓解病情的,大家可以将鸦胆子(去壳,捶去皮)一钱,文蛤(醋炒)、枯矾、川连(炒)各三分。糊丸,朱砂为衣。或鸦胆霜、黄丹各一钱,加木香二分亦可,乌梅肉丸,朱砂为衣。二方俱丸绿豆大,粥皮或盐梅皮,或圆眼干肉或芭蕉子肉包吞十一二丸,立止。(《医碥》鸦胆丸)。
另外,鸦胆这种药材还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治疗痢久,脓血腥臭,肠中欲腐,兼下焦虚惫,气虚滑脱等等这些病症的,那么如何服用鸦胆可以治疗这些病症?我们可以用生山药(轧细)一两,三七(轧细)二钱,鸭蛋子(去皮)五十粒。上药三味,先用水四盅,调和山药末煮作粥。煮时,不住以箸搅之,一两沸即熟,约得粥一大碗。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鸭蛋子,只要我们坚持服用三到四天的时间,那么就是可以见效的,并且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其他的一些病症。
上面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许多的关于鸦胆这种药材的治病疗方了,我们可以知道,鸦胆的治病疗方也是比较多的,并且对于治疗不同的疾病,鸦胆的服用方法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所以我们需要将这些治病疗方记住的。
学中医入门必读之书: 中药歌诀新编《编著者》黄蕙珠。 采用七言诗的形式,把药物分类,脏腑用药,引经药,止痛药,抗癌药等近一千味中草药编成歌决,编歌的原则是顺口,押韵,好念,好记,以供初学者,农村医生,以及业余爱好背诵参考。学中医没有捷径。必须熟读每味药的药性,掌握望闻问切的辩证理论。在临床运用上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读时先要熟读若干遍,并经常反复记忆,就会记熟,这样,在熟记每类药物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方剂化裁,以及药物运用中,就能得心应手,使投药恰到好处,起到提高疗效和治病的目的。中药分类已讲完。再述五脏六腑药。
二、脏腑用药歌诀。
《三》脾 、胃用药
补脾气药(计十四味):黄芪,党参,人参,太子参,白术,山药,黄精,白扁豆,薏苡仁,茯苓,蜂蜜,饴糖,大枣,炙甘草。
歌诀:补脾气枣术草芪。人党太子参蜜苡。山药扁豆茯精饴。大便溏泻肢肿弃。
温脾阳药(计七味):干姜,附子,草豆蔻,砂仁,益智仁,白豆蒄。
歌诀:温脾阳姜益智仁。白草肉蒄附砂仁。阳虚中寒腹中冷。四肢不温脉迟沉。
理中气药(计九味):木香,砂仁,厚朴,枳壳,陈皮,苏梗,佛手,香橼,豆蒄。
歌诀:理中气朴枳砂仁。香佛陈橼蒄苏梗。中气郁滞胸满闷。院腹胀痛恶逆冷。
祛脾湿药(计十一味):藿香,佩兰,苍术,厚朴 ,半夏,草豆蒄,白豆蒄,砂仁,扁豆,茯苓,薏苡仁。
歌诀:袪脾湿佩香砂茯。白草豆蒄薏苍术。半夏厚朴加扁豆。胀倦苔厚脉滑濡。
升中气药(计四味):升麻,柴胡,葛根,黄芪。
歌诀:升中气麻柴葛芪。气短懒言脉沉细。子宫下垂脱肛使。下腹坠胀久泻已。
泻胃火药(计十一味):生石膏,黄连,知母,黄芩,大青叶,竹叶,竹茹,芦根,西瓜,寒水石,大黄。
歌诀:清胃火知青寒竹。大黄连芩膏瓜芦。胃火上炎舌糜痛。口喝苔黄脉紧数。
养胃阴药(计九味):石斛,玉竹,天花粉,北沙参,山药,生地,麦冬,芦根,乌梅。
歌诀:养胃阴芦麦梅粉。舌质红光口燥忍。山药竹地斛沙参。胃痛伤津恶逆诊。
散胃寒药(计十一味):吴茱萸,高良姜,干姜,生姜,丁香,蜀椒,胡椒,小茴香,山奈,肉桂,附子。
歌诀:散胃寒生干良姜。萸蜀胡椒小茴香。山柰肉桂附丁香。脘腹冷痛呕吐上。
消食药(计九味):六曲,麦芽,谷芽,山楂,鸡内金,莱菔子,槟榔,陈皮,枳实。
歌诀:消食积莱谷麦芽。鸡内槟曲枳陈楂。食滞胃脘有压痛。胸隔满闷似欲炸。
止呕逆药(计十四味):半夏,生姜,良姜,吴茱萸,灶心土,竹茹,枇杷叶,丁香,柿蒂,刀豆,沉香,旋复花,代赭石,苏梗。
歌诀:止呕逆灶良生姜,萸夏刀豆旋赭汤。杷茹梗蒂丁沉香。胃寒呕逆此药镶。
《四》肺、大肠用药
补肺气药(计十味):黄芪,党参,人参,太子参,紫河车,蛤蚧,胡桃,蜂蜜,饴糖,炙甘草。
歌诀:紫河车能补肺气。人党太子参草芪。胡桃蛤蚧蜂蜜饴。气虚喘嗽脉弱济。
养肺阴药(计十二味):麦门冬,天门冬,生地,石斛 玉竹,黄精,百合,南沙参,阿皎,蜂蜜,山药,熟地。
歌诀:养肺阴药生地熟。黄精百合蜜玉竹。天麦冬胶南参斛。食少泄泻脉虚服。
清肺热药(计十一味):生石膏,知母,黄芩,栀子,桑叶,桑白皮,地骨皮,瓜蒌皮,竹叶,芦根,茅根。
歌决:清肺热桑竹叶知。芦茅根膏芩栀子。桑白瓜蒌地骨皮。肺热痰黄咳嗽使。
敛肺定喘药(计八味):五味子,胡桃肉,白果,乌梅,诃子,五倍子,米壳,满山红。温肺寒药(计五味):干姜,细辛,紫菀,款冬花,麻黄,
总歌诀:敛肺白果味定喘。诃子乌梅胡桃管。五倍米壳满山红。肺寒麻姜款辛菀。
涩肠止泻药(计十二味):灶心土,肉豆蔻,赤石脂,诃子,乌梅,椿根皮,石榴皮,五味子,五倍子,金樱子,芡实,莲子。
歌诀:涩肠止泻榴乌梅。金樱肉蔻灶土味。椿芡石脂倍诃莲。滑脱不禁久泻给。
泻下通便药:除见第一章泻下药外,
尚有以下十一味:蜂蜜,当归,肉苁蓉,何首乌,硫磺,杏仁,挑仁,柏子仁,瓜蒌仁,阿胶,玄参。
歌诀:泻下通便药类求。外加玄柏与归蒌。蜂蜜挑杏苁蓉硫。肠燥便秘阴虚久。
清大肠涩热药(计十四味):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白头翁,鸦胆子,槐实,秦皮,大黄,败酱草,鱼腥草,蒲公英,胡黄连,椿根皮。
歌诀:大肠湿热秦三黄。鱼翁鸦胆槐英酱。大黄苦参椿胡黄。清热燥湿治痢王。
温阳药:同第一章“补阳药”。
养肾阴药(计十九味):龟板,鳖甲,枸杞子,制首乌,女贞子,早莲草,玄参,熟地,山药,白芍,天冬,阿胶,五味子,山茱萸,胡麻仁,石决明,桑寄生,潼蒺藜,紫河车。
歌诀:滋肾阴萸味玄参。旱河龟鳖决寄贞。天冬熟地胶山药。潼首白芍杞麻仁。
清虚热药(计十八味)龟板,鳖甲,银柴胡,胡黄连,知母,黄柏,地骨皮,丹皮,青蒿,秦艽,生地,玄参,白薇,石决明,栀子,麦冬 天冬,葳蕤。
歌诀:清虚热玄葳骨皮。银柴龟鳖薇生地。胡连黄柏决知艽。天麦冬蒿栀丹皮。
壮筋骨药(计十味):杜仲,续断,桑寄生,狗脊,怀牛膝,骨碎补,五加皮,龟板,虎骨,鹿角。
歌诀:壮筋骨寄五加脊。碎虎断鹿龟杜膝。跌打损伤腰膝软。血压升高头眩急。
涩精缩尿药(计十一味):龙骨,牡蛎,桑螵蛸 ,益智仁,复盆子,金樱子,莲须,五味子,乌药,山药,鸡内金。
歌诀:涩精缩尿能益智。龙骨桑螵金樱子。鸡内乌药味牡蛎。山药莲须复盆子。
利尿药(计十一味):茯苓,猪苓,泽泻,车前,木通,通草,白茅根,薏苡仁,赤小豆,防己,冬瓜皮。
歌诀:利尿猪苓茯防己。木通草泻茅根苡。车前赤豆冬瓜皮。肿胀消除无可比。
道淋药(计十二味):滑石,金钱草,海金沙,石苇,瞿麦,扁蓄,蓖薢,冬葵子,琥珀,胡桃仁,鸡内金,甘草梢。
歌诀:通淋琥珀瞿石苇,胡挑蓖滑草冬葵。鸡内全沙蓄金钱。淋浊尿痛积石飞。
三、十二经引经药,泻火药歌诀。
〈一〉十二经引经药
1,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2,手太阴小肠经,藁本,黄柏。
3,足少阴肾经,独活,桂枝,肉桂,细辛,知母。
4,足太阳膀胱经,羌活,
5,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6,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
7,足太阴脾经,升麻,苍术,葛根 ,白芍。
8,足阳明胃经,白芷,葛根,升麻,石膏。
9,手厥阴心包经,柴胡,牡丹皮。
10,手少阳三焦经,连翘,柴胡,地骨皮,(上焦),青皮,(入中焦),附子,(入下焦)。
11,足厥阴肝经,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
12,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
歌诀:
十二引经心连辛。心包柴胡丹皮亲。肝经川芎青萸柴。脾经葛芍升苍荫。肺经升麻桔葱芷。肾经桂肉独知辛。胃经葛芷升麻膏。胆经柴胡青皮滨。大肠升膏与白芷。小肠藁本黄柏乒。三焦柴翘骨青附。太阳膀胱羌活津。
〈二〉十二经泻火药
1,手少阴心经,黄连。
2,手少阳小肠经,木通。
3,足少阴肾经,知母。
4,足太阳膀胱经,黄柏。
5,手太阴肺经,栀子,黄芩。
6,手阳明大肠经,黄芩。
7,足太阴脾经,白芍。
8,足阳明胃经,石膏。
9,手厥阴心包经,黄连,黄芩。
10,手少阴三焦经,柴胡,黄芩。
11,足厥阴肝经,柴胡,黄连。
12,足少阳胆经,柴胡,黄连。
歌诀:十二经药泻小煮。少阴心经黄连苦。肝胆连柴脾白芍。肺经栀芩肾知母。心包黄芩与黄连。胃经石膏膀柏补。小肠木通大肠芩。三焦柴芩病家舞。
传播价值,探讨传统中医文化。
本种之种子称鸦胆子,作中药,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止痢疾等功效。
鸦胆子含生物碱(鸦胆子碱Brucamarine和鸦胆宁Yatanine等)、糖甙(鸦胆灵Brucealin、鸦胆子甙Yatanoside等)、酚性成分(鸦胆子酚Brucenol等)和一种羟基羧酸称鸦胆子酸等。鸦胆子仁含脂肪油56.23%。油中不皂化物占1.36%,内含挥发油少许;皂化物92.7%,内含油酸(占原油的%~下同)81.87%、亚油酸3.37%、硬脂酸2.65%、棕榈酸6.62%等;还有熔点为152℃的绢丝状结晶体4.59%。种子中含多种结构上类似苦木素的苦味成分:鸦胆子苦醇、鸦胆子素A、B、C、D、E、F、G、H等。含鸦胆子甙。尚含多种苦味成分:鸦胆子苦素A,B,C,D,E,F,G,I,鸦胆子苦醇,以及生物碱鸦胆灵,4-ethoxycabonyl-2-quinolene。此外,含鸦胆子甙A,B,C,并含脂肪油56.23%。鸦胆子油中除去三油酸甘油酯的剩余部分,经气—质联用分析,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亚油酸,十七碳烷酸及花生酸。从茎中亦分离鉴定了鸦胆子苦醇,并有没食子酸乙酸大黄酚、大黄酚甙和β-谷甾醇,其中鸦胆子苦醇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又报道,尚分得鸦胆子苦烯。
【抗肿瘤作用】
鸦胆子油的水包油静脉乳液在体外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及腹水型肝癌细胞;整体试验水包油静脉乳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较好抗癌效果,对肉瘤局部给药也有一定疗效。鸦胆子水针剂(9mg/只睾丸)和水包油静脉乳酸(3mg只睾丸)对小鼠精原细胞有丝分裂有明显仰制作用。
氏腹水癌细胞结构有明显破坏作用,主要为生物膜结构的破坏。轻者,细胞膜完整,细胞核结构存在,仅见该周围间隙增宽,线粒体肿胀、空化,粗面内质网扩张从局部脱粒,重者,细胞膜缺损、线粒体严重空化及部分细胞充全崩解。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鸦胆子油对鼠脾重、溶血空斑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60Co照射后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鸦胆子乳剂静脉滴注治疗食管癌、胃癌、直肠癌和乳腺癌患者,对T细胞脂酶染包无明显影响,担示及对细胞免疫功能无抑制作用,对体液免疫显示,IgG、IgM波动在正常范围,而IgA则高于正常值,可能对提高晚期肿瘤患者抗感染能力有一定意义。在体外,1:120稀释的鸦胆子乳剂并不能增强E玫瑰花环的形成,也未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表明鸦胆子在体内与体外的作用可能是不一致的。另有报道,鸦胆子油乳剂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没有促进吞噬的作用。
【抗疟作用】
鸡疟试验证明,鸦胆子仁口服或以其粗提物肌内注射都有显著的抗疟作用,使血中疟原虫减少乃至转阴。鸦胆子仁煎剂肌内注射有显著抗鸡疟作用,最小有效量为0.02g生药/kg,浸膏最小有效量为0.0025g/kg。口服较大剂量也同样有效。结果提示,其抗疟有效成分易溶于水、耐热鸦胆子叶也有抗疟作用。
【阿米巴作用】
去油鸦胆子水浸液和乙醚浸膏加入感染粪便,能杀灭阿米巴原虫,鸦胆子油无作用。鸦胆子仁水浸液(1%)在体外15~20min内可杀死阿米巴原虫,1:1000水溶液可抑制其生长,鸦胆子仁口服或浸剂灌肠对阿米巴痢疾有良好效果。在体外,鸦胆子丁醇提取物、苦木素、鸦胆子苦素C和鸦胆亭均有明显抑制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其它作用】
鸦胆子粗提取物能驱除犬肠道线虫和绦虫。在治疗阿米巴痢疾过程中,也曾观察到鸦胆子对鞭虫和蛔虫有驱除作用。5%一10%鸦胆子冷浸液可杀灭蚊幼虫,其茎,叶放入积水缸内亦有效。鸦胆子甙A、C、F和G具抗病毒作用。
也可以用来治疗小型鸡眼或刺猴,先用热水泡患处约15分钟,再将鸦胆子去壳、捣碎后固定在患处,持续5~7天后将其拆下,再用针将肉刺挑出后即可完成治疗。
【体内过程】
利用氟标记油酸研究油酸静脉乳在动物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静脉注射后在小鼠和家兔药代动力学变化均表现为两室开放模型。家兔静脉注射后分布相半衰期为0.4h,消除相半衰期为12.6h。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以脾脏为最高,其次为肝、肺、肾,心等,脑内药物浓度亦较高,说明油酸可通过血脑屏障。药物经粪、尿排出,24h排出总量为46.46%,说明消除比较缓慢。 1、治疗阿米巴痢疾:据50例和65例的观察,治愈率分别为72%和94%。其中50例组的复发率为6%。治愈病例大都在2-7天内症状消失,大便镜检多数在3-5天转为阴性。从大便转阴时间的长短看,鸦胆子对滋养体作用似较包囊为佳。或认为鸦胆子对急、慢性病例均有效果。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腹泻等,其中以腹泻较多见,但不影响治疗。
用法:大多采取口服法与灌肠法并用,7-10天为一疗程。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用鸦胆子仁10-20粒,也有少至4粒的;小儿每岁l-2粒。装胶囊吞服。灌肠用鸦胆子仁15-20粒,打碎后浸于1%碳酸氢钠溶液200ml中2小时,然后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与口服法同时进行,或在口服4天后再单独使用。
2、治疗疟疾:对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均有效果,多数病例服药后可控制发作。
用法:成人每次用鸦胆子仁10粒装入胶囊吞服,每日3-4次,连服至第4、5天剂量减半,全治程为5天。小儿10岁以下每次6粒,14岁以下每次8粒。副作用较大,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如上腹部不适,饱胀,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加,少数病人发生呕吐。
3、治疗滴虫性及阿米巴原虫性阴道炎:用鸦胆子仁20粒加水100ml,煎成20ml,以注射器套导尿管注入阴道内,每日1次。治疗6例滴虫性阴道炎,经2-3次用药即获痊愈,随访年余未见复发。另一报告用鸦胆子仁40粒打碎后加水400ml,煎成40ml,行阴道灌洗,每日1次,治疗l例阿米巴原虫性阴道炎,经7天后亦获痊愈。
4、治疗赘瘤:用鸦胆子油涂搽患部,对于外耳道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及寻常疣、扁平疣等均有治疗效果。外耳道乳头状瘤用鸦胆子油滴入,每日l-2次,3-7天即可脱落。单发性的喉乳头状瘤,可先将瘤体摘除,然后用鸦胆子油在基底部擦拭;多发性的先将易摘除的瘤体摘除,再用鸦胆子油在瘤体表面涂拭。小儿在直接喉镜下涂拭,成人在间接喉镜下涂拭,每周l-3次。一般施用5-6次后肿物即可消失,但最多有用至30次的。鸦胆子油对喉部无不良副作用,涂后局部无红肿或溃疡发现,乳头状瘤处形成瘢痕,对正常粘膜无破坏作用。经鸦胆子油治疗的病例未见复发。对于寻常疣、扁平疣等,可先用小刀将疣体表皮轻轻刮破(不宜刮得过深及损伤周围皮肤),将鸦胆子劈开直接在患部摩擦,或蘸少量鸦胆子油滴于疣上,每4-7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涂油后5-6小时内切勿用水或毛巾洗擦,以免拭去药油或波及周围皮肤;面部用药须防止进入眼内;再次用药如遇皮损结有痂膜时,须先将痂膜轻轻刮除再涂药油。用上法治疗扁平疣47例,治愈39例,大多在5次以内治愈。多数病人用药后皮损及健康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及灼热感等炎症现象,但对治疗无效病例则此现象很少出现。炎症反应出现后,继续涂擦,原来发炎之处逐渐变为棕黑色,数日后痂膜脱落而疣即消失。用鸦胆子油较鸦胆子仁效果迅速,但局部发炎也较剧烈。也可将鸦胆子捣成细末,加水调成糊状,涂于疣上,每日早晚各1次,涂至结痂为止。一般2周左右即可结痂而愈。鸦胆子油对于软而作线状之乳头状瘤较寻常疣、扁平疣作用迅速,其治疗作用可能是由于它的毒性作用使细胞发生退行性变,细胞核固缩,最后坏死而脱落。
5、治脚鸡跟:鸦胆子二十个,砸开取仁,用针尖戳住,放灯头以上少烤,烤至黄色,再放一小块胶布上,用刀将该药按成片,粘于患处(在粘前用开水将患处洗净,用刀将厚皮割去),每日换一次,二十天左右即痊愈。
6、用鸦胆子仁内服,对于肛门裂和内痔等引起的出血。血吸虫病合并乙状结肠肉芽肿,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鸦胆子外敷曾引致过敏l例。患者于右足中趾上皮角化处敷药后20分钟突发呼吸困难,旋即进入半昏迷状态,经抢救后始恢复。恢复后以鸦胆子仁浸液作皮肤划痕试验,结果涂药后20秒钟局部发生红润,1分钟时出现直径1.2cm大的丘疹,并觉呼吸有紧迫感,持续12小时之久;同时以健康人用同法作对照,结果阴性。在此以前患者曾两次用鸦胆子仁外敷,亦均在用药后l-2小时左右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如荨麻疹、呼吸迫促、恶心呕吐等。1.治痢:鸦胆子(去壳,捶去皮)5克,文蛤(醋炒)、枯矾、川连(炒)各1.5克。糊丸,朱砂为衣。或鸦胆霜、黄丹各5克,加木香1克亦可,乌梅肉丸,朱砂为衣。二方俱丸绿豆大,粥皮或盐梅皮,或圆眼干肉或芭蕉子肉包吞十一二丸,立止。(《医碥》鸦胆丸)
2.治热性赤痢,及二便因热下血:鸦胆子(去皮),每服二十五粒,极多至五十粒,白糖水送下。(《衷中参西录》)
3.治痢久,脓血腥臭,肠中欲腐,兼下焦虚惫,气虚滑脱者:生山药(轧细)50克,三七(轧细)10克,鸭蛋子(去皮)五十粒。上药三味,先用水四盅,调和山药末煮作粥。煮时,不住以箸搅之,50克沸即熟,约得粥一大碗。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鸭蛋子。(《衷中参西录》三宝粥)
4.治疟疾:鸦胆子仁10粒,入桂圆肉内吞服。每日3次,第3d后减少量,连服5d。(《广西中草药》)
5.治早期血吸虫病:鸦胆子果仁10粒,每日2次,连服4、5d。(《广西中草药》)
6.治滴虫性阴道炎:鸦胆子20个,去皮,水一茶杯半,用砂壶煎至半茶杯,倒入消毒碗内,用消过毒的大注射器将药注入阴道,每次注20~40ml,轻者1次,重者2~3次。(《河北中医药集锦》)
7.治痔:鸦胆子七粒。包圆眼肉,吞下。(《纲目拾遗》)
8.治疣:鸦胆子去皮,取白仁之成实者,杵为末,以烧酒和涂少许,小作疮即愈。(《衷中参西录》)
9.治鸡眼,胼胝:先用热水烫洗患处,发软后用刀削去隆起处及表面硬的部分,贴上剪孔的胶布,孔的大小与病变相等,而后将捣烂的鸦胆子盖满患处,而以胶布敷盖,每隔6d换药1次,一般3次。(《中华皮肤科杂志》)
治疗鸡眼更简单有效的方法:
(1)取鸦胆子1粒,剥去坚硬外壳,用75%乙醇1滴滴于鸦胆子仁上。
(2)用乙醇棉球对患处消毒,将处理后的鸦胆子压于鸡眼处,以创可贴(或胶布)贴牢,持续4天。后连续外敷1~2粒。
鸡眼,若进行手术治疗不仅时间长,而且复发率高,常难以治愈。75%乙醇对皮肤有杀菌、消毒作用,滴于鸦胆子仁上起软化作用。鸦胆子与病灶充分接触,面积大小也相当。乙醇可使鸦胆子不变质。鸦胆子味极苦、性寒;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腐蚀。该方法用药量极少。安全无痛苦,费用低,无副作用及并发症、疗效可靠。
10.治花柳毒淋,有热:丈菊子(即向日葵,捣碎)50克,鸭蛋子四十粒。将丈菊子蒸汤一盅,送服鸭蛋子仁。(《衷中参西录》消毒二仙丹)
11.治毒蛇咬伤:鸦胆子、半边莲、七枝莲、对面针各适量。掏烂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12.治慢性鼻炎:将鸦胆子油涂于双鼻腔下、鼻腔粘膜前后端和游离缘,2~4d1次。(《中医外治杂志》) 1.《医学衷中参西录》:鸦胆子,性善凉血止血,兼能化瘀生新。凡痢之偏于热者用之皆有捷效,而以治下鲜血之痢,泻血水之痢,则尤效。又善清胃腑之热,胃脘有实热充塞,噤口不食者,服之即可进食。审斯,则鸦胆子不但善利下焦,即上焦有虚热者,用之亦妙,此所以治噤口痢而有捷效也。
2.《生草药性备要》:凉血,去脾家疮,理跌打。
3.《纲目拾遗》:治痢,痔。
4.《岭南采药录》:治冷痢,久泻。又能杀虫。
5.《医学衷中参西录》:凉血解毒,善治热性赤痢,二便因热下血。治梅毒及花柳毒淋。捣烂醋调敷疔毒。善治疣。
6.《科学的民间药草》:截疟和治阿米巴痢疾。制成油质,可治外耳道乳状瘤,乳头瘤,以及尖锐性湿疣。 1、该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
2、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3、不良反应:鸦胆子壳及种子均有毒,临床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溶性的苦味成分中,为剧烈的细胞原浆毒,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肝肾实质有损害作用,并能使内脏动脉显著扩张,引起出血。其挥发油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据临床报道,成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中毒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乏力,腹痛,便血,胃肠道充血,尿量减少,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抽搐等。局部应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鸦胆子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口服时直接吞服或嚼服。因此,应用鸦胆子必须严格掌握好用量,且按正确方法服用,以保证用药安全。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早期催吐、洗胃,口服牛奶或蛋清,酌用泻药;静脉点滴葡萄糖、盐水及注射维生素;在昏睡、呼吸困难时,酌情给予中枢兴奋剂,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 1.《本草纲目拾遗》:鸦胆子,出闽、广,药肆中皆有之。形如梧子,其仁多油,生食令人吐,作霜,捶去油,入药佳。
2.《岭南采药录》:鸦胆子,治牛患疔毒,捣汁饲之。
3.《南方主要有毒植物》:鸦胆子,有毒部位:果壳和种子。中毒症状:成年人吃12粒有中毒危险。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全身无力,呼吸慢或困难,昏睡,最后四肢麻痹。解救方法:洗胃;内服蛋清或牛奶及活性炭;内服或注射维生素B1;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及维生素丙。腹剧痛时给止痛剂;昏睡时给兴奋剂等对症治疗。广州草药医师介绍:先用甘草三钱煎水服或嚼烂吞下原汁,后吃红糖和冻白粥。 鸦胆子出自《本草纲目拾遗》:“鸦胆子,出闽、广,药肆中皆有之。形如梧子,其仁多油,生食令人吐,作霜,捶去油,入药佳。此物出闽省云贵,虽诸家本草未收,而药肆皆有,其形似益智子而小,外壳苍褐色,内肉白,有油,其味至苦,用小铁锤轻敲其壳,壳破肉出,其大如米,敲碎者不用,专取全仁用之。”以上所述,与现时所用的植物鸦胆子果实一致。
《岭南采药录》:“鸦胆子,治牛患疔毒,捣汁饲之。”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鸦胆子,有毒部位:果壳和种子。中毒症状:成年人吃12粒有中毒危险。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全身无力,呼吸慢或困难,昏睡,最后四肢麻痹。解救方法:洗胃;内服蛋清或牛奶及活性炭;内服或注射维生素B1;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及维生素丙。腹剧痛时给止痛剂;昏睡时给兴奋剂等对症治疗。广州草药医师介绍:先用甘草三钱煎水服或嚼烂吞下原汁,后吃红糖和冻白粥。”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3m,全株均被黄色柔色小枝具有黄白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40cm;小叶5~11,通常7,对生,卵状披针形,长4~11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偏斜,边缘具三角形粗锯齿,上面疏被、下面密被伏柔毛,脉上尤密。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狭长,可达50cm,雄花序长过于叶,萼片4,卵形,长不及1mm,外面疏被淡黄色硬伏毛,边缘疏生腺体,花瓣4,长圆状披针形,外面有硬毛。边缘有腺体,雄蕊4,花盘发达,半球形;雌花序短于叶,萼片、花瓣同雄花,但稍大,雄蕊具不发育的花药,花盘杯状,4浅裂,心皮通常4,卵圆形,无毛,花柱反折,紧贴子房。核果椭圆形,紫红色转黑色,长约8mm,宽5~6mm,干时具凸起的网状皱纹,略偏斜。花期4~6月,果期8~10月。本植物的根(老鸦胆根)、叶(老鸦胆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炮制】:
1.鸦胆子除去果壳及杂质。
2.鸦胆子霜,取净鸦胆子仁,炒热后研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压榨去油,反复数次,至松散成粉不再粘结成饼为度,取出碾细。贮干燥容器内,鸦胆子霜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性状鉴别:核果卵形或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4-7mm,表面黑色,有隆起网状皱纹,顶端有鸟嘴状短尖的花柱残基,腹背两侧有较明显的棱线,基部钝圆,有凹点状果柄痕,果肉易剥落;果核坚硬,破开后内面灰棕色平滑,内含种子1颗。种子卵形,长4-7mm,直径3-5mm,表面乳白色或黄白色,有稍隆起的网纹,顶端短尖呈鸟嘴状,
其下有长圆形种脐,近基部有棕色圆形合点,种脐与合点间有稍隆起的种脊;种皮薄,胚乳和胚富油性。气微特异,味极苦。以粒大、饱满、种仁白色、油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棕色。
1.内果皮外层石细胞淡黄棕色,多呈类圆多角形,直径13~63μm,壁厚6~18μm,孔沟较短或不明显,纹孔细小。
2.内果皮内野石细胞淡黄色或无色。多呈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边缘波状,直径33~44μm,长约至84μm,壁厚10~28μm,有的不均匀,孔沟较短或不明显。
3.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平直,稍厚或呈连珠状,内含红棕色色素,气孔少见;断面观类方形或长方形,外被较厚角质层。
4.含晶厚壁细胞壁,微木化,内含草酸钙方晶。
5.草酸钙簇晶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细胞,直径红至30μm。此外,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种皮细胞细长条形,壁薄。该品以质坚、仁白、油性足者为佳。
理化鉴别:
1.取样品粉末0.5g,用乙醇20ml回流提取10min,滤过。滤液数滴置瓷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残渣滴加浓硫酸3-5滴,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检查苦味素)
2.薄层色谱脱脂样品粉末4g,于水浴上用水提取2次,合并水提取液并浓缩至10ml,用氯仿萃取2次(10ml,5ml),合并氯仿液,浓缩至1ml供点样用。以鸦胆子苦醇为对照品,点样于同一硅胶-G板上,用氯仿-甲醇(9:1)展开,干后喷5%三氯化铁乙醇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鸦胆子的主要成分是鸦胆子苦素A、B、C、D、E、F、G、H、I (Bruceine A、B、C、D、E、F、G、H、I)、鸦胆子苦内酯(Bruceolide)、鸦胆子苦醇(Brusatol);亦含生物碱,如鸦胆子碱(Brucamarine)、鸦胆宁(Yatanine);糖甙,如鸦胆灵(Brucealin)、鸦胆子甙(Yatanoside)以及鸦胆子酚(Brucenol)、鸦胆子酸(Bruceolic acid)和香草酸(Vanillic acid).鸦胆子仁含脂肪油(鸦胆子油)56.23%.油中不皂化物占1.36%,内含挥发油少许.油中皂化物占92.47%,内含油酸(Oleic acid),占原油的81.87%;亚油酸(Linoleic acid),占原油的3.37%;硬脂酸(Stearic acid),占原油的2.65%;棕榈酸(Palmitic acid),占原油的6.62%.还有熔点为152℃的绢丝状结晶体4.59%.
提到鸦胆,可能我们大多数人们都是比较陌生的,并不知道鸦胆是什么,其实鸦胆是一种重要的中药药材,鸦胆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的,能够帮助我们大家治疗许多的疾病的,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些鸦胆的治病疗方。
首先鸦胆子就是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治疗痢疾的作用的,如果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出现了痢疾的症状了,那么也千万不要慌张,我们大家只要适当的服用一些鸦胆就是可以有效的缓解病情的,大家可以将鸦胆子(去壳,捶去皮)一钱,文蛤(醋炒)、枯矾、川连(炒)各三分。糊丸,朱砂为衣。或鸦胆霜、黄丹各一钱,加木香二分亦可,乌梅肉丸,朱砂为衣。二方俱丸绿豆大,粥皮或盐梅皮,或圆眼干肉或芭蕉子肉包吞十一二丸,立止。(《医碥》鸦胆丸)。
另外,鸦胆这种药材还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治疗痢久,脓血腥臭,肠中欲腐,兼下焦虚惫,气虚滑脱等等这些病症的,那么如何服用鸦胆可以治疗这些病症?我们可以用生山药(轧细)一两,三七(轧细)二钱,鸭蛋子(去皮)五十粒。上药三味,先用水四盅,调和山药末煮作粥。煮时,不住以箸搅之,一两沸即熟,约得粥一大碗。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鸭蛋子,只要我们坚持服用三到四天的时间,那么就是可以见效的,并且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其他的一些病症。
上面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许多的关于鸦胆这种药材的治病疗方了,我们可以知道,鸦胆的治病疗方也是比较多的,并且对于治疗不同的疾病,鸦胆的服用方法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所以我们需要将这些治病疗方记住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60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养生也需穿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