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中医缓解慢性腹泻的小偏方(食疗小偏方配合按摩可治疗腹泻)

苹果养生 2023-06-01 12:32:15

中医缓解慢性腹泻的小偏方

你是否有过腹泻的情况呢,和很多的因素有关系,比如说饮食,着凉等等。腹泻有急性的也有慢性之分,对于慢性腹泻的话可以选择一些中医的方法来调理,下面的这些小偏方对于缓解慢性腹泻有一定的好处哦。

方法一:苹果一只去皮,放入碗中隔水蒸软,每日吃一只。苹果含有果胶,可吸附毒素和水分,并含鞣酸,有收敛止泻作用。

方法二:淮山药50克,粳米50克。同煮成粥。每日分两次服。具有健脾止泻功能。对慢性腹泻好。淮山煮粥的话可以有缓解慢性腹泻的作用。还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呢。

方法三:炒苡仁30克,粳米50克,鲜胡萝卜二只。炒苡仁与粳米同煮,半熟后加切碎的鲜胡萝卜一至煮熟。每日分两次服。有健脾利湿作用。适用于迁延性腹泻。这样的方法可以有缓解腹泻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健脾胃祛湿的效果。

方法四:用10个熟鸡蛋黄放于砂锅内用慢火烤,油烤出后用勺盛出,剩下的黑渣除去。烤出的油分三天服完。每天分三次服。如不愈再服一疗程。

方法五:山药200克,芡实200克,扁豆100克,将以上食品捣碎和匀。每日30克,代茶饮。有健脾、收敛止泻作用。

关于中医小偏方缓解慢性腹泻的一些小常识,大家都知道了吧,可以看出的是这些小偏方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的呢,而且还可以有止泻的作用,对于健脾胃有好处,大家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哦、

食疗小偏方配合按摩可治疗腹泻

  腹泻是平时我们都会遇到的不健康的身体状况。主要是由于肠胃敏感或者不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引起的。长期腹泻会导致肠胃病症的恶化,而西药又会产生耐药性或者对身体造成别的伤害。本篇,我们就给您几个食疗小偏方,以及教您学会一些按摩的手法,这样就可以帮助您解决日常生活里遇到的腹泻问题了。

  食疗小偏方:

  1、米糠方健脾利尿

  原料:高粱米糠30 克。

  制法:将米糠放人锅中翻炒,炒至颜色变黄并散有香味为止,将米糠上面多余的外壳拿去,每日3 次,每次服用3 克。

  功效:米糠苦甘、平、无毒,归人脾、胃经,具有健脾胃、消肿利尿功效,主治腹泻、脚气、浮肿等症。

  2、白面方健脾厚肠

  原料:白面500 克。

  制法:将白面放锅中炒至焦黄色,每日空腹用开水送服1次,每次2汤匙。

  功效:白面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牛素和钙、铁、磷、钾、镁等多种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3、艾叶饼外敷方治疗寒泻

  原料:艾叶、酒各适量。

  制法:将艾叶用酒炒蓉,然后将此制成饼状敷在肚脐上。

  功效:艾草又名香艾、艾蒿,味苦、辛,温和,入脾、肝、肾经。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对治疗寒性腹泻有很好的疗效。

  4、五倍子外敷方

  原料:五倍子30克。

  倍子30 克。

  制法:将五倍子捣碎,加人醋调匀敷在脚心,每日一次。

  功效:此方对治疗慢性腹泻有很好的疗效。

  按摩疗法:

  1、用一手或两手纵向抓起腹壁进行抖动,反复3遍,有促进消化的功效。

  2、由胸骨下方开始沿胸部正中线用手掌先向下推动2分钟,逐渐加重手法,可以开胸顺气、消食散结。

  3、以肚脐为中心,掌根按住脐部,左手四指并拢,按照顺时针方向揉动2分钟,再换右手以同样姿势逆时针方向揉动2分钟,可以促进小肠蠕动,帮助消化。

慢性腹泻有什么办法可以治?

慢性腹泻(功能性腹泻)

病因症状

腹泻是指肠管蠕动增快而引起排便次数增多(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解1-2

次成形的褐黄色大便),粪便稀薄,或有脓血、粘液相杂者。如果仅是排便次数增

多,粪便仍然成形者,称为假性腹泻。起病急,病程在2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腹泻,

多由急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肠道变态反应、饮食不当等所致;起病缓慢,常有反复发作,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腹泻,常由慢性腹泻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这里指的是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包括结肠过敏、

情绪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表现有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或消失,稀

便与硬便交替出现。中医将伴有腹部觉冷,四肢不热,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时即

腹痛而泻的称作脾肾虚寒腹泻;将伴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胀并有下垂感,四肢沉重无力的称作脾胃气虚腹泻;将精神郁怒即痛泻,泻后疼痛减轻的称作肝旺克脾腹泻。慢性腹泻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达数月、数年不愈。

自疗注意事项

(1)寻找引起腹泻的原因,尽力避免之。

(2)情绪安定,有利于肠胃功能的调整。

(3)饮食宜易消化、少渣宰,并忌食生冷食物。

(4)忌吃生大蒜。大蒜的辛辣会刺激肠壁,加剧腹泻。

(5)红枣、淮山药、栗子、扁豆、糯米、莲子肉有健脾厚肠止泻作用,不妨多吃

点。苹果能止泻,煮熟后也可多吃。

(6)减少房事,使脾肾精气得以滋养。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脾肾双补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温水吞服。用于脾肾虚寒者。

(2)补脾益肠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水吞服。用于脾气虚者。

(3)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3次,湿水吞服。用于肝旺克脾者。

2.验方自疗法

(1)厚朴、五味子、石榴皮、乌梅、黄芪各10克,鸡内金5克。每日一帖,分

2次煎服。

(2)柴胡15克、白芍20克、枳实10克、甘草6克、法半夏15克、陈皮1

2克、茯苓3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用于大便秘结与泄泻交替出现、夹带

粘液多者。

(3)赤石脂、禹余粮、浮小麦、大枣各30克,甘草10克。每日1帖,分2次

煎服。用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即泻者。

3.饮食自疗法

(1)等量饭锅巴、炒莲子肉研成粉,拌入适量白糖。每次食50克左右,每日3

次。

(2)猪腰子2只、骨碎补30克,煮食,喝汤食腰。用于肾亏虚寒者。

(3)大蒜、糖适量。生大蒜煨熟去皮,和糖服食。本方对长年泄泻放臭气者效果

显著。

(4)大蒜2头。将大蒜放火上烤,烤至表皮变黑时取下,放入适量的水煮,食其

汁液即可。大蒜有杀菌功能,具有强化胃肠消化机能的作用,本方对便臭强烈的泄

泻疗效较好。

4.外治自疗法

(1)腹部按摩。用手掌鱼际从腹部外围左下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慢慢推揉至右

下腹,约6分钟。再在脐周、脐下揉摩6分钟,最好产生热感。每日数次。

(2)转腰腹。双手叉腰,两脚分开同肩宽,两膝微屈,臀部作前左后右的逆时针

转动(俗称扭屁股),每日多次。

(3)按揉穴位。重力按揉天枢穴,足三里穴。每穴5分钟左右。

天枢穴:在肚脐两边2寸处。呈三里穴:在外膝眼下4横指,胫骨外一横指处。

以上3种按摩手法如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4)独头蒜1个,生姜3片捣烂敷于脐上,胶布固定,每晚调换。

(5)等量补骨脂、吴萸、肉豆莞、附子、五灵脂、五味子、白芍、乌药、炒蒲黄

、罂栗壳,研粉装肚兜内,护住腹部,每2周更换。
食疗法:
腹泻是一种症状。中医认为脾胃虚寒则完谷不化;食生冷或遇寒则泄泻;脾肾阳虚则纳后脘胀,泻下清稀或作五更泻;油腻冷食也可导致泄泻。夏秋之际,痢疾杆菌引起肠道感染可致腹痛腹泻。阿米巴原虫也可引起腹泻。其临床表现为:一般指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水泻或完谷不化,甚或带有脓血,腹痛,不思饮食,倦怠。若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症状有所不同,而腹泻在l天内次数多至7~8次,10次或10次以上则为其共同点。下述验方有时可获意外疗效。

l、杨梅果:杨梅果若干枚,酒浸,每次吃3枚,或饮杨梅汁半杯。杨梅消食止呕,和五脏,涤肠胃。该招能治痧气和腹痛吐泻。

2、荔枝干:荔枝干25g,大枣6枚,水煎服。荔枝生津健气,散滞去湿寒。此术可治脾虚泄泻。

3、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红糖适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涩肠止血,杀菌驱虫。本方专治久泻久痢,肠风下血。

4、山药山楂:鲜山楂肉、山药等份,加适量白糖,调匀蒸熟,冷后压薄饼食。山楂补脾,消积食.活血破瘀,止泻。该方能治小儿疳泻和脾虚久泻。

5、猪肾:猪肾l具切开,掺骨碎补末,煨熟食之。猪肾理肾气,消积滞,骨碎补

6、猪肚山药粥:猪肚、大米、山药各适量。猪肚洗净切片,与大米、山药煮粥,加盐、姜调味服食。猪肚补中益气,山药健脾胃。本方专治滑泄。

7、黄牛肉汤:黄牛肉,由姜、盐调味,煮汤适量常服。黄牛肉补脾胃,疗百损,能治脾虚久泻。

8、赤小豆:赤小豆适量,煮至将熟,加入鹌鹑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汤。早晚各服1次。赤小豆止吐止泻,鹌鹁蛋补益气血,对一些过敏食物引起的腹泻有抑制作用。

9、鹌鹑:鹌鹑1只,去毛及内脏洗净,赤小豆50g,生姜数片,煮熟食用。鹌鹑清利湿热,本招专治湿热类腹泻。

10、豆腐:豆腐适量,醋煎透食用。豆腐益气和胃,清热解毒,能治腹泻。

11、黄瓜鲜叶:黄瓜鲜叶适量,切碎调醋煎鸡蛋。黄瓜叶可清热镇痛。醋杀菌治心腹痛,此方可治腹泻。

12、荞麦面:荞麦面适量做饭吃,连吃4天。荞麦宽肠降气,治积滞,消肿痛。本法专治腹泻。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60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