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维穴是头部的一个重要穴位,头维穴对人体健康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在无意之间按压到头维穴时会感觉非常疼痛,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出现按压头维穴疼痛的情况呢,这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头维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所以我们首先就需要清楚头维穴的具体位置才行,首先头维穴中的头是指穴的所在部位是头部,维则是维持、保持的意思,所以,头维穴也就是维持头部内所有组织进行正常的秩序。头维穴在头部侧面,距离额角发迹上方0.5寸以及头部正中线旁边的4.5寸,一般在取穴的情况下,正坐、仰靠或仰卧的姿势都可以,把食指和中指并拢,将手指放在头部侧面的发迹点,则中指的指腹所碰触的位置就是头维穴穴位所在,我们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很好的找到头维穴的具体位置。
而且由于头维穴穴位所在地方具有丰富的神经分布以及动、静脉的存在。所以如果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按压头维穴时感觉疼痛,那么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头部内的神经组织受损或者脑血管受到刺激痉挛,使得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血管神经性头痛,而且大多数患者都会有椎动脉型颈椎伴随着头晕头痛的症状。所以在我们按压头维穴出现疼痛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到不熬夜、不吸烟、不喝酒、不吃刺激性的香辣食品,而且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面对,在有必要时,可以采取按摩或针灸的方法进行医治,这样的方法是我们解决头维穴疼痛的一个最佳方法,不过一定要让专业人士进行才行,而且在这时候还可以配合西药治疗,可以让效果更好,并且我们在平时休息时,注意枕头不要过高。
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少人对于头维穴都比较重视,这是我们人体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个穴位,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注意方法去按摩头维穴才行,不过如果出现了按压头维穴疼痛的情况,那么也要对此有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养生。
偏头疼也叫偏头痛,这是一种原发性血管性头痛,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与代谢因素有关。此外,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睡眠障碍、过劳、气候变化时,均可诱发偏头痛的发生。偏头痛常见于女性,多在20岁以前发病,约50%有偏头痛家族史,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属于中到重度的头痛,以单侧更多见,每次发作常常会持续数小时至72小时,可以自行缓解,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或者畏声、怕光,活动可以加重,休息可以缓解。严重偏头痛发作常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偏头痛的治疗原则如下:1、发作期以终止疼痛为目的,主要使用各种止痛药物;2、发作间期则以预防偏头痛发作为主要目的。偏头痛在生活中很是常见,大多数人都有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偏头痛。偏头痛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我们对偏头痛更多一些了解,比如偏头痛的病因,就可以更好地应对偏头痛。
什么是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困扰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多发于女性,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发生偏头痛前会伴随有视觉、体觉先兆,偏头痛发作时会有呕吐症状。偏头痛多在青春期起病,发病年龄25~34岁,少数发生于儿童期或中年后。
最常见的偏头痛为普通型偏头痛,也叫做没有先兆的偏头痛,头痛发作前数小时或者数日可有一些非特异性前驱症状,包括精神障碍、胃肠道症状及体液平衡改变等。
偏头痛的原因
偏头痛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不过它是怎么引起的大家可能并不了解,为了减少偏头痛的发生,我们必须要知道偏头痛的原因有哪些。
1、内分泌与代谢因素
偏头痛多见于女性,常在青春期开始发作,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提示内分泌与代谢的影响。
2、遗传
偏头痛的发病原因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也发生过偏头痛,那么患者的患病率也会变高。
3、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抑郁或者情绪波动大等也会导致偏头痛。日常睡眠不规律等也是偏头痛的诱发原因。
4、饮食与药物
某些食物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生。某些药物也会导致偏头痛发生,如口服血管扩张药、避孕药、激素替代类药等药物。
了解了偏头痛的原因,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尽量去杜绝和避免这些致病因素,就一定可以预防偏头痛的发生。
偏头痛的症状
头痛的类型有很多,不过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偏头痛了,偏头痛也分为许多种,其中主要包括先兆性偏头痛和无先兆的偏头痛。
1、先兆性偏头痛
先兆性偏头痛患者多有家族史,偏头痛发生过程主要分为先兆期、头痛期以及头痛后期三个阶段。
(1)先兆期。这个时期会发生视觉先兆,如闪光、闪烁的锯齿形线条、暗点、黑蒙和偏盲等,还可有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还有身体的一些先兆,如一侧肢体或者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1个小时。
(2)头痛期。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也可表现为全头痛、单侧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枕部头痛等。头痛常从额部、颞部及眶后部开始,向半侧或全头部扩散。还会伴随有恶心、呕吐、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头痛持续时间为2~10小时,少数可达1~2天,儿童持续2~8小时。
(3)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患者常表现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好转。
2、无先兆的偏头痛
无先兆性的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发病前缺乏典型的先兆,常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伴呕吐。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是会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女性无先兆偏头痛发生多与月经有关系。
头维穴位处额角入发际,胆经本神穴旁一寸五分,督脉中行神庭穴旁四寸五分,足少阳与本经相会之处,因此穴为胃经曲维之处,故名。下面来讲讲头维如何针灸。
头维如何针灸取穴:耳前鬓角前缘向上直线与前发际交点上5分处是穴。
针刺方向:从前向后与颞面平行沿皮刺。
进针深度:进针0.3-0.5寸,留针20分钟,温和灸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胀痛感并向周围扩散。
头维穴穴位层次解剖1.皮肤:由颧颞神经和耳颞神经分布。颧颞神经是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的分支,分布于颞区前部的皮肤。耳颞神经为三叉神经第3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分布于外耳道,耳郭及颞区的皮肤。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分支,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颞浅动脉是颈外动脉的终支之一,为颈外动脉在下颌颈高度向上的直接延续,它分支营养腮腺及额, 顶,颞部的肌肉和皮肤。颞浅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位于皮下,注入下颌后静脉。
3.颞肌上缘的帽状腱膜:颞肌为颞窝皮下的一块扇形扁肌,肌纤维起自颞窝全部,肌的上缘为下颞浅肌,纤维逐渐向下集中,通过颞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颞肌由三叉神经第3支(下颌神经)的分支颞深神经支配。帽状腱膜为坚韧致密的结缔组织膜,前连枕额肌额腹,后连枕额肌枕腹,两侧在颞区变薄,形成颞浅筋膜。
4.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5.顶骨外膜。
针刺头维的功能主治头维乃足阳明之穴,又为足少阳与本经相会之处。该穴可祛风泻火,止痛明目。《甲乙经》认为该穴可治疗“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现代常用于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青光眼,高血压症的治疗。
头维常用配伍疗法1.配百会,太阳,率谷,合谷,针刺泻法,清泻胆经,治疗胆经郁热之偏头痛。
2.配风池,角孙,睛明,攒竹,太阳,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明目,治疗风热外袭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瞤动等。
头维穴位处额角入发际,胆经本神穴旁一寸五分,督脉中行神庭穴旁四寸五分,足少阳与本经相会之处,因此穴为胃经曲维之处,故名。下面来讲讲头维如何针灸。
针刺头维注意事项头维位于头部肌肉浅薄处,宜用挟持进针法。
若平刺或斜刺时,深浅要适当,过浅沿表皮横刺进针,过深沿骨膜横刺进针,均会产生剧痛。如进针时疼痛,可能刺伤血管,应停止进针或捻针,缓慢提出几分,转变方向另行刺入。出针时,应以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再者,由于头部血管丰富,直接灸会损伤血管,所以本穴禁止直接灸。
偏头痛发作时,采取按摩的方法可以缓解或减轻疼痛,方法简便易行。如可以采用推三点的方法。三点是指神庭穴、头维穴、太阳穴(神庭穴在发际正中直上半寸左右;头维穴在前额发际拐角处上约半寸,按压其周围有些疼痛感的就是此穴;太阳穴在眉稍和外眼角之间,向后1寸凹陷处)。具体操作方法:先推神庭,用双拇指交替进行,从头发尖过神庭穴,入发际1寸,用力推10次;然后推太阳穴,双拇指分别用力按住太阳穴,用力推到耳尖为止,推10次;最后推头维穴,双拇指分别用力推头维穴10次。
注意事项
精神心理压力大、情绪抑郁或情绪变化剧烈是显著的偏头痛的诱发因素之一。
饮食不当:某些食物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生。
睡眠不规律:睡眠不足、睡眠过多、睡眠不规律等。这些都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45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护肤品一直用一个牌子好吗
下一篇: 日常饮食误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