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俞穴是关系着我们肠胃健康的一个穴位,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要注意方法来保护小肠俞穴健康才行,经常的按摩小肠俞穴才可以让我们健康,那么既然小肠俞穴很不错,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小肠俞穴的位置,一起看看应该怎么找到小肠俞穴的位置。
想要让我们利用小肠俞穴来进行养生,那么首先就要找到小肠俞穴的位置才行,首先我们取穴时要采用俯卧姿势,小肠俞穴位于骶部,当第一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一骶后孔齐平。这是我们人体当中特别重要的穴位,如果可以适度的进行刺激和按摩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身心健康,针对肠胃病情也同样有所帮助和治疗。
而且小肠俞穴这个穴位的养生效果也的确非常惊人,大家完全可以通过按摩小肠俞穴的方法来进行养生,而且对于一些男性朋友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很好的提高男性朋友们的性生活欲望,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性爱生活质量,并且对于一些早泄和阳痿等的病情也同样有着巨大的帮助,能够有效的增强我们的身心健康,缓解男性的这些问题出现。同时我们通过按摩小肠俞穴,特别是经常性的对其进行刺激可以有效的诊治夜尿症的病情,夜尿症这样的疾病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病情,如果可以通过刺激这个穴位进行缓解的话其作用还是蛮大的。
可以发现我们选择按摩小肠俞穴来进行养生,这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又不少的好处,可以很好的促进我们的健康,这样可以起到很不错的养生效果,特别是可以保护我们的肠胃健康,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促进男性健康,需要我们重视。
中医减肥用穴位针灸方法不错,长期坚持配合运动效果很理想。光按摩穴位减肥的方法还没听说。
1、胃的穴位“中脘穴”子宫的穴位“带脉、关元”
中脘穴在胸骨下的中间,带脉穴在肚脐平行线上的侧腹部,关元穴在肚脐的垂直下方。用手在这四个穴位间划圆圈,可以驱逐腹部的体寒,对肥胖和妇科病也有效果。
2、肾脏的穴位“肾俞穴”小肠的穴位“小肠俞穴”
肾俞穴位于脊柱第二根肋骨处向外侧偏两指,小肠俞穴位于尾椎上部向外侧偏三指处。上下用手摩擦的话会有加速排毒的效果。
3、胃的穴位“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部下侧,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穴除了能够缓解脚的疲劳之外,也有缓解胃积食,抑制肥胖的效果。 4、生殖器的穴道“三阴交穴”
位置位于内脚踝向上三指。用拇指用力按摩此穴道,有缓解女性生理期疼痛的效果。
5、肝脏的穴道“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脚上第1、2脚趾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用大拇指按住10秒,有助于肝脏排毒。对于肌肤干燥、肥胖等问题效果显著。
6、“尺泽穴”
位于握住内侧手肘的大拇指处,内侧中央粗腱的外侧。用拇指按摩这个穴道10秒,可以改善呼吸系统机能,加速新陈代谢,缓解身体浮肿。是对减肥瘦身和肌肤美容很有效的穴道。
7、促进血液循环的“阳池穴”
阳池穴的名字取自“聚集太阳热量的场所”,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穴道。穴道位于手腕的中间,用拇指按10秒就有效果。
8、与内脏相关的“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向下两指处,是与心肺功能相关的穴道。用拇指按住10秒,可以加速体内新陈代谢,缓解肌肤干燥和浮肿。
9、与大肠相关的“曲池穴”
曲池穴在手肘弯屈形成细纹的凹陷处,特别促进从头流向肩部的血液循环,同时与大肠有直接关联,对缓解便秘有很好的效果。方法是用拇指按住10秒。
经络按摩减肥功效
血液循环不通畅会导致在体内堆积沉淀物,造成肌肤干燥和浮肿。按摩穴道是解决血液循环不通畅的简单手段之一,可以将容易在下半身滞留的血液向上驱使,达到通畅的效果。各种穴道也与内脏有直接关系,按摩穴道可以改善内脏功能。
1 急性肠胃炎食疗方
2 急性肠胃炎按摩治疗
按摩方法:拇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手臂的内关约1分钟。
功效: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按摩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掐压肘部的曲池,以有酸痛感为宜。
功效:可清热泻火、疏风降逆。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按乐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可通经活络、清热明日、调理肠胃。
左右2寸处。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可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关元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理气止泻、散寒除湿。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天枢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于民解郁、和胃降逆。
按摩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揉捏腿部的三阴交约3分钟。
功效:可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点按腿部的足三里约3分钟。
功效:可补牌和胃、调理气血。
按摩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足部的太溪约1分钟。
功效:可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腰部的大肠俞约2分钟。
功效:可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骶部的小肠俞。
功效:可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3 急性肠胃炎预防和护理1. 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夏季避免生吃水产品,并将食物储存在合适的温度里。
2. 瓜果在食用之前必须用清水反复冲洗数次再吃。能削皮的瓜果,应削皮后再吃。
3. 冷食和辣食等刺激性食物需根据个人条件、原有的饮食习惯和季节选择,避免进食过量,尤其不应嗜酒。
4. 餐具使用前后均应清洗,洗碗布要保持清洁,尽量保持干燥,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5. 空气中有许多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随尘土一起飞扬,很容易污染食物,不要边走边吃。
1 按摩法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按摩者用食指点揉小肠俞穴2分钟左右。
功效:主治小肠病,有清热利湿,通调二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各类腹痛、腹泻症状。
操作:用手掌大小鱼际处以打圈的方式按揉患者中脘穴,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揉5分钟,再逆时针按揉5分钟。
(2)按揉天枢穴、大巨穴
操作:用指尖按揉腹部的天枢穴、大巨穴,患者感到舒畅后,双手指尖缓慢地加力,每穴各按揉5分钟。
(3)揉按水分穴
操作: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手臂的力度揉按水分穴1 ~ 3分钟,以潮红发热为佳。
随症配穴
(1)寒湿困脾型+睥俞穴
(2)食滞胃肠型+建里穴
(3)脾气虚弱型+足三里穴
(4)肝郁气滞型+期门穴
自我诊断
(1)腹泻因感受寒湿而发,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泻后痛减,得热则舒,为寒湿困脾型。
(2)暴饮暴食后腹满胀痛、拒按,泻后痛减,大便臭如败卵,为食滞胃肠型。
(3)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饮食则便次增多,神疲乏力,为脾气虚弱型。
(4)泄泻、腹痛、肠鸣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为肝郁气滞型。
2 食疗法
做法:先将丁香、草果分别炒焦黑存性,并研成细末。再将250克面粉炒至焦黄,以味香不苦为宜,然后加入糖200克(偏虚寒者用红糖,偏湿热者用白糖),趁热在锅内将药末、面粉、糖3者拌均匀,糖遇热微溶后与粉末黏成颗粒状,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2~3匙,儿童1~2匙,每日3~4,次,用开水调成糊状吞服。
功效:丁香温脾暖肾,并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草果燥湿健脾、辟秽;食糖、面粉甘缓建中,醒脾收湿。诸药合用,温中健脾,燥湿止泻,且香甜可口,可用于急、慢性腹泻。
做法:取车前子、红茶置于大茶杯中,冲入沸水200毫升左右,盖闷30分钟左右,当温度适宜时开始频频饮服。1日内服完。
茶疗功效:健脾利水、化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慢性腹泻。
做法:将上述药材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沸30分钟后去药渣,加入红糖溶化,代茶饮,每日1剂。
茶疗功效:健脾益气、利湿止泻。症见大便稀溏、水样泻,苔白,脉沉细等。
做法:先将3味同炒黑,煎水代茶。每日1剂,分上、下午温服。
茶疗功效:温中散寒、润肠止泻。用于急性胃肠炎腹泻,并有止痛作用。
做法:将大黄捣碎,蝉蜕去头、足。用适量清水浸泡20分钟,先武火、后文火煎煮10~15分钟,滤出药液200 ~ 300毫升。
用法:上药液每日分3次服,每日1剂。待症状缓解后给以辨证调理。
功效:用于顽固性腹泻。大黄若小剂量或煎煮后则有增强消化及止泻之功能,佐以蝉蜕祛风解痉以缓其势,二者合用,是以通为补,寓补于攻,攻补结合,故效果显著。
3 外敷法
制法: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备用。
用法:外用,取吴芥散3克,醋调成硬糊状,将药膏用胶布贴于一侧(男左女右)涌泉穴,24小时后揭去。皮肤若无变化,继续第2次,若起泡或脱皮,是邪气外达。经2~3天,待泡落皮后再作第2次治疗。4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作第2个疗程。
功效:吴萸温中止泻,白芥子化痰湿,两药对穴位均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外治法中常用药物。药效作用与穴位刺激作用相结合,是内病外治的主要机制。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白酒调成糊状,涂满脐眼,以暖脐膏(或肤疾宁贴膏)覆盖。2天换药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偏寒者加吴茱萸10克。
功效:白胡椒味辛性温,有温中散寒,助消化,止痛的功效,而五倍子有止咳、降火、止泻、止血、固精、解毒的功效,搭配外敷,可驱寒止泻,主治寒性腹泻。
4 艾灸法适宜:腹泻初期。
特效穴位:中脘、天枢、神阙、气海。
操作方法:点燃艾灸盒置于中脘、天枢、神阙、气海穴上,分别各灸治1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功效解析:中脘理气和胃、化湿降逆,天枢调中和胃、理气健脾,神阙回阳固脱、健运牌胃,气海补气理气、益肾固涩,四穴搭配,可增强健脾和胃、除湿止泻之功,缓解腹泻及其引起的腹痛、饮食欠佳等病症。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45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光头可以戴假发吗
下一篇: 警惕小病不断大病不来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