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百部这样的中药材,是大家熟悉的一种中药材,在平时很多人都会服用百部,这样能够对我们健康有一定好处,而且还可以通过百部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这样对大家预防疾病也是有一定好处的,不过吃百部也要注意方法才行,一起看看具体应该怎么做。
百部汤
对百部这样的中药材来说,实际上百部是完全可以用来服用的,首先在千金方中有这样的药方记载,用白步根250克,老姜500克,金盘草150克,甘草150克,空草50克,冬术50克,五梅子50克,肉桂200克,木贼廓黄300克,一起用水煎煮服用,是非常不错的一种百部吃法了,这样能治疗比较严重的咳嗽情况,对我们肺部健康有好处。
百部乌梅汤
同时大家服用百部还要注意,实际上百部乌梅汤主要对湿热型滴虫性妇科疾病,我们选择用百部十五克,在加上三十克熏梅以及适量的蔗糖煎煮服用,坚持服用就可以帮助女性朋友们预防妇科疾病,对女性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百部泡酒
同时我们服用百部还要注意,实际上百部用来泡酒喝也是非常好的了,大家可以把百部用来泡酒服用,这样能对我们健康有帮助,而且早在《药酒汇编》中就有对百部泡酒的记载,它的主要的功效是滋润肺部、化解长久的咳嗦以及消除支气管的炎症,可以帮助我们保护好肺部健康。
服用百部能对我们健康有一定好处,大家学会服用百部能帮助我们治病,对解决很多问题都是有意义的,上面给大家介绍了百部的一些情况,大家如果可以合理服用百部,那么自然能对我们健康有意义,是大家对百部不能错过的。
目录1拼音2概述3《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百部汤 3.1组成3.2制法3.3百部汤的用法用量3.4功能主治 4《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之百部汤 4.1处方4.2制法4.3功能主治4.4百部汤的用法用量4.5摘录 5《圣济总录》卷一六四方之百部汤 5.1处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百部汤的用法用量5.5摘录 6《麻科活人》卷四方之百部汤 6.1处方6.2功能主治6.3百部汤的用法用量6.4摘录 7《女科指掌》卷五方之百部汤 7.1处方7.2功能主治7.3百部汤的用法用量7.4摘录 8《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方之百部汤 8.1组成8.2制备方法8.3功能主治8.4百部汤的用法用量8.5用药禁忌 9《慈幼新书》卷二方之百部汤 9.1组成9.2功能主治9.3百部汤的用法用量 10《本草汇言》卷六方之百部汤 10.1组成10.2功能主治10.3百部汤的用法用量 11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百部汤 1拼音 bǎi bù tāng
2概述 百部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八首。
3《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百部汤
4《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之百部汤
5《圣济总录》卷一六四方之百部汤
6《麻科活人》卷四方之百部汤
7《女科指掌》卷五方之百部汤
8《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方之百部汤
9《慈幼新书》卷二方之百部汤
10《本草汇言》卷六方之百部汤
百部,中药名。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Miq.)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l.)Miq.或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的干燥块根。百部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百部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百部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为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别名:百部根、百部草。
来源:为百部科百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蔓生百部(小百部)和对叶百部(大百部)或直立百部(小百部)的干燥块根。
产地:小百部: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四川、湖北、湖南、广东、江西、河南等地亦产。大百部主产于江西、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状鉴别:小百部:块根略呈纺锤形,多干缩弯曲,长约4~18厘米,直径约1厘米。表面土黄色或淡黄白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纵皱沟棱,质硬易折断。断面显角质,微有光亮,中心柱木质心多扁缩。气微,味先甜后苦。
大百部:块根较粗长,长约12~25厘米,直径约1~2里厘米,余与下百部相同。以根粗壮均匀,内碴角质光亮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生物硷。直立百部根含直立硷等。对叶百部根含对叶百部硷等。蔓生百部根含百部硷、百部次硷等。
功效与作用:止咳、杀虫,其原理为:1、抗结核。体外试验对人形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实验结核病有一定疗效。
2、镇咳。临床观察有效,实验方面还未能充分证实。目前已知的事其生物硷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从而可能有助于抑制咳嗽反射。
3、杀虫。乙醇浸液和水浸液对头虱、衣虱、阴虱、动物虱等有灭杀作用,乙醇浸液较水浸液作用强。又有毒杀椿象、天牛等多种农业害虫。50%的百部药液能灭杀鼠蛲虫。
4、抗菌。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5、抗病毒。动物实验证实其煎剂能降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对已感染的小鼠有治疗作用。
此外,以堇色毛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炮制:切咀,生用或蜜制。
性味:甘苦、微温。
归经:入肺经。
功能:润肺止嗽,灭虱杀虫。
主治:肺劳咳嗽,寒热咳嗽,蛔虫蛲虫,外敷皮肤疥癣,浓煎外擦灭诸虱。
临床应用:前人认为本品能治新久各种咳嗽,久咳(慢性咳嗽)者尤其适用,由肺热引起的新咳、痰喘也可用。现代多用于:
1、治肺结核。辅助其他抗结核药,可配白芨、沙参、党参、川贝、栝萎、麦冬、杏仁等为丸,长期服食,对改善症状有一定帮助。
2、治百日咳。常配白前、川贝、沙参、紫菀等,水煎服,方如百部煎,又可用百日咳饮(此方在痉咳期疗效较显著)。以上两方可治小儿急性气管炎。
3、治蛲虫病。用灌肠法给药,单用百部煎液,或配苦楝子根皮、乌梅等煎水(用50%煎液),每次约5~6汤匙作保留灌肠(晚上进行)连用2~4天,能加强内服药的驱虫效果。
4、外用灭虱和止痒。用百部粉(酒炒)或其煎液局部外敷。
用量:内服6~18g,治肺结核用量宜较大。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百部煎:百部9g,白前6g,紫菀9g,川贝6g,沙参9g,陈皮4.5g,甘草4.5g,水煎服。
百日咳:百部、沙参、川贝、白前各3g,加水400毫升,浓缩为200毫升,一日分六次饮。
百部的介绍
入药部位
干燥块根。
性味
味甘、苦,性微温。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
主治
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相关配伍
1、治久嗽不巳,咳吐痰涎,重亡津液,渐成肺痿,下午发热,鼻塞项强,脚胁胀满,卧则偏左其嗽少止,偏右嗽必连发,甚则喘急,病必危殆:百部、薏苡仁、百合、麦门冬各三钱,桑白皮、白茯苓、沙参、黄芪、地骨皮各一钱。水煎服。(《本草汇言》百部汤)
2、治肺寒壅嗽,微有痰:百部三两(炒),麻黄,杏仁四十个。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热水化下,加松子仁肉五十粒,糖丸之,含化大妙。(《小儿药证直诀》百部丸)
用法用量
3~9g。外用适量,水煎或酒浸。
炮制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炮制方法
1、生百部: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蜜百部:取百部片,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每lOOkg百部,用炼蜜12.5kg。本品形同百部片,表面棕黄色或褐棕色,略带焦斑,稍有黏性。味甜。
生理特性
1、直立百部:半灌木。块根纺锤状,粗约1厘米。茎直立,高30-60厘米,不分枝,具细纵棱。叶薄革质,通常每3-4枚轮生,很少为5或2枚的,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6厘米,宽1.5-4厘米,顶端短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具短柄或近无柄。花单朵腋生,通常出自茎下部鳞片腋内;鳞片披针形,长约8毫米;花柄向外平展,长约1厘米,中上部具关节;花向上斜升或直立;花被片长1-1.5厘来,宽2-3毫米,淡绿色;雄蕊紫红色;花丝短;花药长约3.5毫米,其顶端的附属物与药等长或稍短,药隔伸延物约为花药长的2倍;子房三角状卵形。蒴果有种子数粒。花期3-5月,果期6-7月。
2、蔓生百部:块根肉质,成簇,常长圆状纺锤形,粗1-1.5厘米。茎长达1米许,常有少数分枝,下部直立,上部攀援状。叶2-4(-5)枚轮生,纸质或薄革质,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9(11)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微波状,基部圆或截形,很少浅心形和楔形;主脉通常5条,有时可多至9条,两面均隆起,横脉细密而平行;叶柄细,长1-4厘米;花序柄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单生或数朵排成聚伞状花序,花柄纤细,长0.5-4厘米;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被片淡绿色,披针形,长1-1.5厘米,宽2-3毫米,顶端渐尖,基部较宽,具5-9脉,开放后反卷;雄蕊紫红色,短于或近等长于花被;花丝短,长约1毫米,基部多少合生成环;花药线形,长约2.5毫米,药顶具1箭头状附属物,两侧各具一直立或下垂的丝状体;药隔直立,延伸为钻状或线状附属物;蒴果卵形、扁的,赤褐色,长1-1.4厘米,宽4-8毫米,顶端锐尖,熟果2片开裂,常具2颗种子。种子椭圆形,稍扁平,长约6毫米,宽3-4毫米,深紫褐色,表面具纵槽纹,一端簇生多数淡黄色、膜质短棒状附属物。花期5-7月,果期7-10月。
3、对叶百部:块根通常纺锤状,长达30厘米。茎常具少数分枝,攀援状,下部木质化,分枝表面具纵槽。叶对生或轮生,极少兼有互生,卵状披针形、卵形或宽卵形,长6-24厘米,宽(2)5-17厘米,顶端渐尖至短尖,基部心形,边缘稍波状,纸质或薄革质;叶柄长3-10厘米。花单生或2-3朵排成总状花序,生于叶腋或偶而贴生于叶柄上,花柄或花序柄长2.5-5(-12)厘米;苞片小,披针形,长5-10毫米;花被片黄绿色带紫色脉纹,长3.5-7.5厘米,宽7-10毫米,顶端渐尖,内轮比外轮稍宽,具7-10脉;雄蕊紫红色,短于或几等长于花被;花丝粗短,长约5毫米;花药长1.4厘米,其顶端具短钻状附属物;药隔肥厚,向上延伸为长钻状或披针形的附属物;子房小,卵形,花柱近无。蒴果光滑,具多数种子。花期4-7月,果期(5-)7-8月。
生长环境
1、直立百部: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省。常生于林下,也见于药圃栽培。
2、蔓生百部: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生于海拔300-400米的山坡草丛、路旁和林下。
3、对叶百部: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生于海拔370-2 240米的山坡丛林下、溪边、路旁以及山谷和阴湿岩石中。中南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鉴别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1、直立百部:呈纺锤形,上端较细长,皱缩弯曲,长5~12cm,直径0.5~l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不规则深纵沟,间或有横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淡黄棕色或黄白色,皮部较宽,中柱扁缩。气微,味甘、苦。
2、蔓生百部:两端稍狭细,表面多不规则皱褶和横皱纹。
3、对叶百部:呈长纺锤形或长条形,长8~24cm,直径0.8~2cm。表面浅黄棕色至灰棕色,具浅纵皱纹或不规则纵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至暗棕色,中柱较大,髓部类白色。
饮片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厚片、或不规则条形斜片;表面灰白色、棕黄色,有深纵皱纹;切面灰白色、淡黄棕色或黄白色,角质样;皮部较厚,中柱扁缩。质韧软。气微、味甘、苦。
药性鉴别
1、生百部: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
其实蔓生百部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药材了,更是很重要的保健药品的哦,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服用一些蔓生百部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是非常的有好处的了,但是许多的朋友们不知道该怎么服用蔓生百部了,其实关于蔓生百部的食疗方也是非常多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蔓生百部丸
【处方】蔓生百部根90克,升麻15克,桂心、五味子、甘草、紫菀、干姜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久新咳嗽,喘息有音,时吐脓血,咽中腥臭,气息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克,食后、临卧前开水送下。
蔓生百部汤
【处方】蔓生百部1两,款冬花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痰涕多,不思食味。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大枣3个(掰破),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蔓生百部根汤
【别名】蔓生百部饮
【处方】蔓生百部根半斤,生姜半斤,细辛3两,甘草3两,贝母1两,白术1两,五味子1两,桂心4两,麻黄6两。
【功能主治】咳嗽日夜不得卧,两眼突出。
【用法用量】蔓生百部饮(《玉机微义》卷五十)。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嗽不得卧,两眼突出,明是寒郁热邪为患,故首取蔓生百部之温散肺气,麻、桂、姜、辛之开发肺邪,贝母助蔓生百部消寒,术、甘助麻、桂透表,五味收麻、辛之散也。
蔓生百部膏
【处方】蔓生百部、蓖麻子(去壳)、白鲜皮、鹤虱、黄柏、当归、生地各30克,黄蜡60克,明雄黄末15克,麻油240克。
【制法】蔓生百部膏的制作方法是比较简单的了,我们可以先将蔓生百部放入油锅中,然后用温火不断的加热,一段时间后,把渣滓过滤掉,然后再将油熬至滴水成珠,然后加入一些黄蜡,黄蜡的量好控制好,一直加到黄蜡进入水中不散正好,这时候就可以起锅了,将雄黄末和入,候稍冷,倾入瓷钵中收贮,退火备用。
【功能主治】治牛皮癣。
【用法用量】用时搽敷患处。
上面是关于蔓生百部的一些食疗方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是可以经常食用一些蔓生百部的哦,当然了,蔓生百部的不同的食用方法对于我们人体的好处也是不同的,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不同的疾病哦,当然了,相关吃法的用量我们也了解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过量的食用蔓生百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34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