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胃俞穴可以治疗和预防肠胃疾病

苹果养生 2023-06-01 02:50:11

胃俞穴可以治疗和预防肠胃疾病

谈到胃俞穴这个穴位,相信我们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的,当然,胃俞穴这个穴位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是非常的有好处的,尤其是对于帮助我们治疗和缓解一些肠胃疾病,更是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了,那么胃俞穴可以治疗哪些肠胃疾病?其实胃俞穴对于治疗肠胃炎的效果就是非常好的,我们来看看。

缓解胃疾找胃俞

民间有俗话说“十人九胃”,意思就是十个人里有九个人的胃不会太好。医学界也有学者认为“胃是人的第二大脑”,意思就是心情不舒畅或脑力劳动过度,不但影响脑,也会影响到胃。加之饮食五谷无不入于胃,胃每天都承担着很大的工作量,受到伤害的概率也就比较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是可以经常性的按揉胃俞穴这个穴位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促进肠胃的健康,并且还能够帮助我们预防腹部疼痛、呕吐、腹胀等这些肠胃病症的。

简单按摩,防治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对于我们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急性肠胃炎的症状了,那么会严重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那么如何治疗急性肠胃炎?其实按揉胃俞穴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中医认为,此病多由脾胃虚弱、胃肠湿热阻滞、胃部食物积滞等原因引起。按摩胃俞穴可化湿、消滞,能有效防治急性肠胃炎,且方法简单、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具体方法如下:以拇指按揉双侧胃俞穴,逐渐用力,直至腹痛减轻或消失后再渐渐减轻力道,继续按揉1~2分钟,巩固疗效。

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胃俞穴这个穴位,相信我们大家可以知道,胃俞穴这个穴位对于帮助我们预防和缓解一些肠胃疾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们大家如果肠胃不是非常的健康,那么在生活中适当的按揉胃俞穴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并且胃俞穴还能够促进我们的肠胃健康。

胃疼按摩哪里会缓解图 胃疼按哪个穴位

1 全身按摩缓解胃疼法1.按摩者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患者梁丘穴3分钟,此穴能缓解剧烈的腹痛及胃疼。

2.用力按压患者足三里,三阴交,各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3.患者仰卧,按摩者将双手食指并拢,用力按压中脘20次,配合患者呼吸进行按摩。按压此穴能调整调整消化机能。

4.患者仰卧,用手指指端用力按压左右不容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5.患者俯卧,按摩者沿脊柱两侧用力按压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各1分钟,然后自上而下反复摩擦5遍,直至患者局部皮肤发红为止。

2 常用止痛穴位按摩缓解胃疼中脘穴:食指与中指并拢,其余三指弯曲握拳,指腹放于中脘穴上,环形按揉2分钟,力度适中。

内关穴:用拇指指腹点按内关穴1-2分钟,力度由轻渐重。

足三里穴:将拇指指腹放于足三里穴上,微用力压揉3分钟。

手三里穴:掌心朝下,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成钳形,掐按手肘关节外侧手三里穴处3分钟,先左后右。

胃俞穴:用双手食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胃俞,时间3-5分钟。

天枢穴:用食指指腹按揉天枢穴5分钟,力度适中。

3 胃疼按摩取穴原理中脘是胃之募穴,足三里乃胃之下合穴,胃俞乃胃之背俞穴,凡胃脘疼痛,无论寒热虚实,均可用之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内关擅理气降逆,可畅达三焦气机,和胃降逆止痛;手三里,天枢可调理脾胃而止痛。

4 局部按摩疗法缓解胃疼用手掌根按住上腹胃部,顺时针方向按摩2分钟,有胃不适,恶心呕吐症状时,可随时按摩。

哪些穴位,可以调理脾胃

1、中脘穴
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

2、足三里穴
主治疾病为: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

3、三阴交穴
主治症状为: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胃酸、食欲不振多种疾病。

4、太白穴
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5、脾俞穴
主治症状为:倦怠感、口渴、食欲不振、糖尿病等。

6、胃俞穴
主治病征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胃痉挛、呕吐、恶心等。

7
7、太冲穴
主治病症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胃俞穴相关的问题

胃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位置图取胃俞穴时,可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即是。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胃痉挛、呕吐、恶心等。该穴道还可以有效的配合治疗由于胃肠功能引起的身体消瘦等消化系统病征。   胃俞穴的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胃俞穴读音: Wèi shù   〖取穴方法〗 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 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皮 支,深层为第十二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疾病〗 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梁丘穴治胃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胃的背俞穴。   〖穴义〗胃腑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胃,胃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胃腑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胃腑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为胃肠功能相对较差。
健康小提示:
你好,中医认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胃俞穴压痛就是一个反应点,所谓不通则痛,证明了肠道有病变,与胆囊也有关系,都属于内脏问题,俞穴是主治脏腑的穴位,可以按压压痛点,点揉他,经脉通了,自然也不会痛了。希望对你有帮助,祝您健康。

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三定原则你是否做到,五个穴位帮你养胃

胃病,想必是很多人都曾经历过的痛苦,胃是是人体的仓廪之官,对于人体的作用,不言而喻。胃病的种类很多,胃气上逆、胃热、胃寒、食积……

俗话说“十胃九病”,说明胃病患者人群十分庞大。有些不好的饮食作息习惯,不但能引发胃病,还能加重病情,使胃病久治不愈。

养胃要三定三要三不原则:

【三定】

1. 定时:有规律地进餐,到了就餐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这样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2. 定质:每餐应保证一定质量,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

3. 定量:早、中、晚三餐的合适比例是3 4 3。

【三要】

1. 要慢:细嚼慢咽。

2. 要烂:饭菜松软,易咀嚼,易消化。

3. 要热:饭菜应温暖,不宜偏烫或冰冷。

【三不】

1. 不负重: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不从事重体力劳动。

2. 不生气:进食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恼怒生气。

3. 不受凉:腹部应注意保暖,不受风寒。

如何通过艾灸,调理脾胃。以下五个穴位,建议收藏:

1、神阙穴

定位: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2、中脘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3、天枢穴

定位: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效: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湿热。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以及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

4、胃俞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外散胃腑之热。 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脾胃疾患。

5、脾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除可用于治疗背痛等局部病证外,还善于治疗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痢疾、呕吐、纳呆、水肿等。


还有句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强调在治疗的同时,注意养胃更为重要。

当我们的胃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找医生,第二要靠自己。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34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