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了解一下行间穴的定位方法

苹果养生 2023-06-01 02:43:07

了解一下行间穴的定位方法

相信我们大家在生活中也是听说过行间穴这个穴位的,当然,行间穴就是位于我们人体的脚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穴位,我们脚部的穴位是非常多的,所以很多的朋友们对于行间穴的定位方法不是非常的了解,其实行间穴的定位方法是比较多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细的看看行间穴的定位方法。

体表定位

其实行间穴这个穴位在我们的脚部,这样我们就可以初步的对行间穴进行定位,但是我们还需要知道行间穴的具体的位置,因为脚部也是有很多穴位的,其实行间穴位于第一根大脚趾与第二根脚趾的缝隙间下方大约2寸的位置,经常按摩的话有比较好的治疗腿抽筋、中风、失眠等等症状的功效。将人体穴位剖析来看,行间穴位于趾蹼边缘的后方,其周围分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以及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趾背动脉和静脉,是分布在其中的比较重要的穴位。

简单定位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对于穴位方面并不是很了解,这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定位方法来找行间穴。行间穴就是第一第二脚趾中间向脚背画一条线,线上大概两寸的地方就是行间穴所在的位置,不懂穴位的朋友可以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来确定行间穴的位置,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简单定位行间穴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松的找到行间穴了,这样我们需要做一些保健工作也是很方便的。

通过我们上面的这些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行间穴的定位方法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行间穴的定位方法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大家就可以将行间穴的体表定位方法和简单定位方法都记住了,然后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需要定位行间穴,那么我们就是可以很方便的定位行间穴。

行间穴的功效作用和穴位搭配

  行间穴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相信我们许多的朋友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听说过行间穴的,当然,行间穴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不错的,并且还可以和其他的一些穴位搭配起来应用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行间穴的功效作用和穴位搭配。

   第一、行间穴位的作用

  行间穴这个穴位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了,当然,我们大家适当的按揉行间穴,对于帮助我们大家缓解一些病症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按摩这个穴位能够达到的治疗效果主要在于几个方面,有不错的治疗宿醉以后的不舒服症状、眼部的一些病症、腿出现抽筋、有夜尿问题出现、肝脏方面有疾病、有腹气上逆问题出现、肋骨间的神经痛、月经量太多、有黏膜炎等等,还能够在治疗假性近视方面发挥比较好的疗效呢。

   第二、行间穴的穴位搭配

  这个穴位跟不一样的穴位搭配能够治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要治疗青光眼和降低眼压的话,就可以喝睛明穴搭配使用;如果想要治疗肝火、头痛头晕等等问题,就可以搭配自己的太冲穴、风池穴等等穴位按摩治疗;如果想要治疗胃痛问题的话,可以搭配上胃俞穴,如果想要治疗干咳可以搭配中府穴,所以我们大家就是可以将这些关于行间穴的穴位搭配记住的,这样我们大家出现了一些病症以后,可以将行间穴和不同的穴位搭配起来应用的。

  相信我们大家现在对于行间穴的功效作用以及穴位配伍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适当的按揉行间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大家疏通筋络,还可以防治一些病症的,当然,行间穴和不同的穴位配伍,功效和作用也是不同的。

脚上有哪些穴位,详细脚部穴位图解

足疗按摩简单实用、方便易学。无论你是否了解中医,是否有医学基础,只要按照穴位和反射区的正确位置进行按摩,每天抽出10分钟来按摩你的双脚,一定可以远离疾病,拥有健康。这里来详细讲一讲脚底穴位图

1、涌泉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主治疾病:

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2、大敦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主治疾病:

大敦穴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3、太冲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主治病症:

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4、太白穴

定位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病症: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5、太溪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病症: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6、申脉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主治病症:

申脉穴的主治病症为: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7、丘墟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症状:

丘墟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主治症状为:可以使头脑清晰、能使自己情绪稳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压力等。

8、昆仑穴

取穴方法: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疾病:

昆仑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9、行间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主治病征:

行间穴的主治病征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10、里内庭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主治症状:

里内庭穴的主治症状为:食物中毒、荨麻疹等。

11、下痢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下痢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主治病征: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下痢非常有效,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用力压6秒钟,左右脚各1次,如此重复15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33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