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托儿所里有一个小朋友感染病菌生病了,其他小朋友的家长马上会非常警惕,他们会让自己的小孩与那个生病的小孩保持距离,而且远离他触碰过的任何东西。不过,只要这个小孩打了抗生素,学校、托儿所和家长们就会立马放松警惕,不再那么担心了。
易传染意味着一个人可能把身上的病菌传染给其他人。不幸的是,我们很难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抗生素有一定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灵丹。
首先,对于病毒性的感染,尤其是感冒和流感病毒,抗生素毫无作用,它根本没办法抑制传染。因为抗生素可以抗细菌,但它抗不了病毒。另一个问题是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时间长短也因病毒的种类而异。患者在毫无症状时,已经具有传染性了。当发现自己生病时,其实病毒已经至少传播1一2天了。在这期间,病毒会从口中或者鼻子喷出,当有流鼻涕或者有其他症状时,传播的病毒就更多了。即使患者自己感觉好多了,他也可能仍然具有传染性,自生病那天算起,患者至少传播病毒8一10天。
以下病毒的传播方式都和刚才讲的传播方式一样:病毒性咳嗽、疤疹、水痘、可传染性红斑以及某些类型的脑膜炎,都是在患者毫无症状时,病毒就开始传播了。但是还有些病毒性传染病是在患者出现状之后,才具有传染性,比如红眼病。
听了这些您不会发誓从此在家一宅到底,永不见人了吧。虽然抗生素并不能使您免于被人染上咳嗽、感冒等疾病,但您得意识到很多疾病其实并不具有传染性,如耳部感染、鼻窦感染、尿路感染,这些疾病是由于细菌增长过快阻塞了通道,人们只需要用抗生素消灭这些在耳部或膀胱里生长的细菌,就会觉得舒服了,就算您不打抗生素,也不会把疾病传染给别人;血液疾病感染以及肺炎这种严重的感染也不是极易被传染的;大多数性病也不会轻易传染给别人,除非您和被感染人发生性关系或者某些身体部位亲密接触。
吃抗生素并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其无效。抗生素不能杀死病毒,因为病毒的结构和复制方式与细菌不同。抗生素通过针对细菌的生长机制来杀死或抑制那些特定的细菌,却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杀死与细菌截然不同的病毒。
抗生素通常被用来帮助身体对抗细菌感染。因此,除非病毒是由细菌为宿主的,否则抗生素在对抗病毒感染方面是无效的,抗生素也无法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如果口服抗生素,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同时没有抗生素应用指征,滥用抗生素也会导致抗生素耐药。
本次新型肺炎属于病毒感染,是不对症的。而且抗生素也不能用来做疾病预防。抗生素一直以来都有耐药性的问题,滥用抗生素,只会加速细菌的演化迭代。将来出现细菌感染性疾病时,因为耐药性会更加难以治疗。错误地使用抗生素,会使耐药性问题更加严重。如果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咳痰、胸疼等症状,可到呼吸科门诊就诊。如有发热情况,请务必到发热门诊就诊。然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要自作主张服用抗生素。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和发热的病原体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很多种类,抗生素不能解决所有这些病原体的问题。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但是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接种疫苗,同时保持生活规律、不要熬夜,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另外,出门应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避免接触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
家长说的“消炎药”就是指抗生素(抗菌药物),这是大众对待抗生素使用的两种常见态度,一种是随意自行使用抗生素,一种是坚决拒绝使用抗生素,其实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都是不对的。那么抗生素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应用抗生素,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了解一下吧。
1、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人类对抗细菌的有力武器!
抗生素是一类抗菌药物。严格说来,抗菌药物根据来源分为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两大类。各类微生物广泛存在,我们人体和周围环境可谓无“微”不至,细菌是微生物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有的细菌对人体无害,有的细菌可以引起疾病,称之为致病菌。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各类杀伤武器,可以对付不同的细菌,有的对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效。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抗菌药物缺乏对付它们的武器,不具备抗病毒作用。
2、哪些药物属于抗生素?
抗生素是个大家族,分为很多类别,其中儿科常用的包括:某某西林(美洛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等)、头孢某某(头孢克洛、头孢西丁、头孢克肟等)、某某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等。
3、抗生素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抗生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功不可没!
在十四世纪,“黑色妖魔”鼠疫肆虐着欧洲及其他大陆,繁荣的城市一夜之间变得凄凉、恐怖,大片大片的农田变的荒凉。当时这个“黑色妖魔”在欧洲的流行夺走了大约二千五百万人的生命。除鼠疫以外,霍乱、天花、伤寒……人类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传染病一次次猖獗地吞噬着无数宝贵的生命。谁是导致和传播这些疾病的黑手?科学家、医生一代又一代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终于发现这些传染病是由各种细菌等病原微生物造成的。
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与细菌斗争的历史。在发现抗生素之前,细菌感染占人类死因的第一位,人类几乎是笼罩在细菌独步天下的时代,直到抗生素的发明终结了这种局势。
1929年,弗莱明发现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二战期间,青霉素首次在美国批量生产出来,当时也是二战最残酷的年代,亚洲、非洲各战场每天都有无数伤员不是被子弹夺去生命,
而是受伤后死于可怕的细菌感染。青霉素一生产出来,马上就被投入到战地治疗,拯救了数以千百万的伤病员。人们把青霉素和原子弹、雷达并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发明。
自青霉素被发现以来,链霉素、金霉素、红霉素等其他多种抗菌药物相继涌现,目前用于临床的有上百种。这些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使往日猖獗一时的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现代医学,大大提高了人类寿命。
4、什么情况要使用抗生素?
既然抗生素是人类用来“杀细菌的”有力武器,那么可以理解,主要就是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时候需要使用抗生素。而病毒感染(普通感冒、流感等)、免疫性疾病等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这些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就是无的放矢,无益甚至有害。
那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了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是所有的“感染”和“炎症”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症状、体格检查情况及血液化验等结果,考虑孩子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还是别的情况,但是所有这些(包括血液化验结果)只能作为临床医生的参考,毕竟目前“还没有一项临床指标能百分百地区分到底是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 ,很多时候是经验用药。所以有时同样的情况医生有不同的意见不足为奇,就不要逼问医生孩子是不是“百分百”细菌感染了。
“一知半解”的家长更要注意,有时同样的症状、同样的诊断医生也可能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同样是发烧两天、没有其他症状,如果孩子4岁大,各方面情况良好,那考虑病毒感染可能性大,暂不需特别服用什么药物,高热时服用退烧药即可,重点是进一步病情观察;如果孩子只有一两个月大,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需要尽快就医,而且极有可能医生会处方抗生素甚至建议住院观察治疗,因为新生儿、小婴儿更易细菌感染而且病情变化快。再例如,同样诊断“肺炎”,肺炎可以由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也可能由腺病毒等引起,还可能由支原体等引起,病毒引起的肺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合并细菌感染时也需要),细菌、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就需要使用抗生素,而且要足量足疗程,不能随便改变剂量或缩短疗程。
5、滥用抗生素有什么危害?
无适应症、超量、长期或不按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可能引起毒副作用。对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大量长期、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会让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效用。长期滥用抗生素还会因一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大量生长,造成二重感染,使治疗更加困难。
“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卫生一大威胁
抗生素是人类对抗细菌的有力武器,但细菌虽小,却是强大的对手,细菌在地球上生存了30亿年,它们对环境具有奇强的适应能力,它们可不会坐以待毙,细菌也在不断地“进化”,他们中有些细菌会演化出各类新式武器,在与抗生素的战斗中取胜并生存下来。抗生素的种类和战斗模式是有限的,而细菌却可以万千变化躲避打击。就这样,那些抗生素打击不到的落网之鱼可凭借其顽强的生存力不断壮大,它们不仅可自身繁衍,还可以把“抗药性”通过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让细菌军团越来越强大,甚至出现“超级细菌”,可以抵抗所有的抗生素,医生无药可用。
不必要的、不规范的使用抗生素会加速抗生素耐药性,这是全球卫生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超级细菌”感染。
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同时,相关部门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老百姓通常不需要处方就可以在药店轻易买到抗生素,部分医生有时处方不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普通民众滥用、误用抗生素引起耐药性。而在治疗病人时就不得不使用对付耐药菌的新药,细菌又拿出对抗抗生素的秘密武器,这再度导致了病菌产生更强的抗药性,各种超级病菌相继诞生。过去一个病人用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有很好疗效,而相同病情现在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
6、怎样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这把双刃剑!
(1)只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永远不在没有处方时自行购买抗生素,学会对药店工作人员的热情推荐“置若罔闻”,学会对闺蜜同事、邻居大婶等非专业人士的个人经验介绍“微笑拒绝”。如果家里有以前剩下的抗生素,扔掉它们,不要分享给别人或自己又接着用,同样是发热,别的孩子可能和你的孩子病因不同,这次发热和上次发热原因也可能不同。
(2)不要强迫/要求医生开抗生素处方。可以向医生表明自己的态度:请医生对我进行全面的诊断,并在必要时处方抗生素。了解医学的特殊性和不可预测性,医生只能根据孩子的情况给出最优的诊疗方案(任何情况都不能保证百分百治愈),过度要求“一定能好”、“快点好”可能会让医生选择过度医疗。
(3)不盲目拒绝使用抗生素。在基本明确是细菌感染性疾病或较大可能是细菌感染性疾病时,医生会建议使用抗生素,请勿盲目拒绝。现在宣传细菌耐药和合理用药越来越多,有的家长一知半解,又走到“盲目拒绝”这个极端。
(4)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从安全性上说,口服给药更安全,从起效时间来说,静脉注射更快,但在门诊每天一次静脉给药,大部分药物达不到理想效果。我们需要根据病情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而不是道听途说的“听说输液很不好”或者“输液才好得快一定要输液”这样的观点,让一个重症细菌性肺炎的孩子单单口服抗生素治疗欠妥当,而每次一生病就输液治疗的方式也是错误的。
(5)不随便自行停药。有的家长孩子发热时急得火急火燎,甚至主动要求用药,但却烧一退又自行停药。按照医生医嘱服药,不能病情稍一好转就自行停药,疗程不足时细菌死灰复燃易导致病情反复,而且杀细菌不彻底让部分细菌落网并“进化”,产生细菌耐药性。另外提醒家长,要及时复诊,因为有时医生因为处方权限等原因只开了两三天的药,但实际上没有达到疗程,需要继续用药。
(6)积极预防细菌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用肥皂水洗手(特别是在如厕后和进食之前),避免与病人接触,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7)做合理用药的宣传员。细菌耐药性危害的不只是滥用抗生素的那个人自己,细菌的强大传播性使得任何年龄的任何人和任何国家都有可能受到影响。所以,尽你所能向家人和朋友宣传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33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敷黄瓜片的正确方法
下一篇: 北沙参副作用不能忽视,服用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