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灵穴是一种可以缓解头痛作用的穴位,它可以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中医中穴位养生还是很重要的一种保健治疗疾病的方式和方法。承灵穴可以有缓解湿气重的作用,对于出现的头痛的问题有改善,来看看它的主要功效和治疗事项。
承灵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治疗头痛、目痛、鼻出血等作用。承灵穴的位置: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承灵。承,承受也。灵,神灵也,天部之气也。该穴名意指头之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胆经。本穴物质为正营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此气散热并吸湿冷降,头之天部的寒湿之气亦随之汇入穴内,所以说这样的穴位对于出现的湿气重的情况有调理的作用,而且也可以缓解头痛头晕的问题。对于出现的烦躁,头痛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还能缓解风寒。
【承灵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头晕,眩晕,目痛,鼻渊,鼻出血,鼻窒,多涕。头痛,风寒,鼻塞还有经常出现的耳鸣的情况都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还能有提高免疫的功效。
【作用功效】承灵穴,祛风,通窍。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鼻炎。
【穴位配伍】承灵穴配风门穴、风池穴、后溪穴具有治鼻出血。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承灵穴,平刺0.5-0.8寸。
承灵穴位位置
【艾灸方法】承灵穴,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手法】双手中指同时出力揉按承灵穴位,有刺痛的感觉,美瞳早晚揉按一次,中指左上右下,后右上左下。
承灵穴的主要功效以及治疗事项,上面都介绍了相关的内容,这样的穴位对于治疗疾病调理体质来说起到了很好的保健作用和功效,还能有很好的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如果有风寒的话可以选择用这样的穴位来治疗,对于出现的头痛鼻炎的情况有改善。
头到颈: 太阳穴、水沟穴、 迎香穴、睛明穴、 印堂穴、四白穴、下关穴、 攒竹穴、承泣穴、颊车穴、 翳风穴、头维穴、 发际点、 阳白穴、 瞳子髎、 听宫穴、耳门穴、 大迎穴、人迎穴、客主人、 百会穴、 完骨穴、 风池穴、风府穴、 天柱穴、 哑门穴、气舍穴、天突穴 补充:囟会穴、上星穴、神庭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头临泣穴、本神穴、目窗穴、承光穴、前顶穴、后顶穴、通天穴、正营穴、承灵穴、络却穴、强间穴、脑户穴、玉枕穴、脑空穴、头窍阴穴、 瘈脉穴、颅息穴、角孙穴、浮白穴、天冲穴、率骨穴(率谷穴)、悬厘穴、悬颅穴、曲鬓穴、耳和髎穴、颔厌穴、丝竹空穴、上关穴、听会穴、安眠穴、牵正穴、翳明穴、耳尖穴、夹承浆穴、鼻通穴、天牖穴、天容穴、天窗穴、扶突穴、天鼎穴、水突穴、缺盆穴、口禾髎穴、巨髎穴、素髎穴、地仓穴、颧髎穴、廉泉穴、承浆穴、兑端穴、龈交穴。
足少阳胆经,86个穴位别有洞天
文:惟一堂
在王惟一编撰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中明确提出,足少阳胆经,是十二经脉的第十一经。它的基本走向是“从头至足”,在体内联系胆、肝、眼、耳等脏腑和器官,在体外分布于侧头部、胸胁和下肢外侧。
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穴、止于足窍阴穴,左右各44穴,共计88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外侧面,29穴在臀、侧胸、侧头等部。经脉腧穴有瞳子髎穴、听会穴、上关穴、颌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本神穴、阳白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穴、风池穴、肩井穴、渊液穴、辄筋穴、日月穴、京门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居髎穴、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阳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足窍阴穴。
河南中医学院许敬生教授主编的《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校注》一书中,对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做了微调,认为足少阳胆经共有经穴43个,左右两侧共有经穴86个。与王惟一编著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相比,缺少了“风市”一穴。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足少阳胆经主治胸胁、肝胆病症、神经系统病症和头侧部、眼、耳、咽喉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由于胆经在下肢的巡行路线是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要想正确的寻找胆经,可以沿着裤子中间的那条线,至膝盖侧面处,主要是环跳穴、中渎穴、膝阳关穴这三个穴位。
审稿:高建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14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蛇莓的功效_蛇莓有毒吗
下一篇: 鱼尾纹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