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水突穴,可能大多数的朋友们都是比较陌生的,其实水突穴也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的,那么水突穴的位置大家了解不?其实水突穴的位置也不是非常难找的,当然,水突穴的功效和作用也是很不错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水突穴的位置和功效作用。
一、水突穴的位置
可能我们很多的朋友们对于水突穴的位置还不是非常的了解了,其实水突穴的位置也是比较好找的,水突穴就是位于我们人体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的一个重要穴位。当人迎穴与气舍穴连线的中点,如果我们实在找不到这个穴位位置,图的话可以去参照一下图纸上面都有一些图片会告诉我们,它的位置到底在哪里,给我们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的作用大家一看就能够找到水突穴位。
二、水突穴的功效作用
当然,水突穴这个穴位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也是非常的有帮助的,并且可以帮助我们大家治疗和缓解很多病症的,尤其是防治咽喉肿痛的效果更是非常好的。这个水突穴位它的功效有很多。它可以诊治咽喉肿痛,可以治疗咳嗽的病情,同时对于气喘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可以提高我们的身心健康另外水突穴大家可以适度地进行按摩,可以适度地刺激这个穴位,有利于加强它的血液循环,提高我们的身心健康,改变我们的病情。
通过我们上面的这些介绍,相信我们大家对于水突穴的位置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当然,我们也知道了水突穴的保健功效和作用了,所以我们大家以后在生活中,就是可以经常按揉或者是针灸水突穴的,可以促进我们人体的健康。
气血流走完大肠经后,进入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脉起于鼻梁,过鼻子两侧,上入齿中,环唇,下交承浆,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上关穴与胆经相交,循发际至额颅。
别支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从缺盆下到乳中,经过腹部到到达气冲,入大腿正面髀关穴,直下到膝盖骨,过小腿到脚背,到第二指的厉兑穴,足阳明胃经走完。
《内经》中说: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也就是说胃是人体的粮仓。
胃为黄肠,当食物进入胃的时候,正常的胃会把坏的食物排出,所以当你吃到不好的东西就会开始反胃,恶心想吐,拉肚子。
五味:酸甜苦辣咸。
甜味入脾胃,但是只有天然的甜才可以哦!
如:麦芽糖甘蔗等等。人工糖可不算。
水是肾脏,肾脏出问题时会把土淹没掉,五行相克,水克土,那胃是肾之关,也就是肾关门的地方。
所以严重的肾脏病,尿毒症,除了极度的眩晕以外,就是恶心,不断的吐,这是因为水太重,害到胃,而不是有胃病。
为什么要讲这些呢?
是希望大家明白,中医是治疗的是一个整体的人,不是只治病,中医讲究五行的相生相克阴阳平衡。
胃经是多血多气的,胃里没有东西就会没有力气,看一个生病人是否有好转,就看有没有胃口想吃饭。
胃经的循行时间早上7-9点,这个时间大家要吃早餐,如果长期不吃早餐小心胆功能的受损,出现胆结石,胆囊炎等。
胃经共45穴
有些穴会常用到,有些穴基本上用不到,咱们做家庭养生,记住常用的就好了,不然会被弄晕的。
第一个头维穴:足阳明,足少阳之会,发际转角处。说话时会有脉在动。疏风止痛,清头明目之效。
下关:用于中耳炎牙科问题还有下巴脱臼。
颊车穴:治中风口眼歪斜,疏风活络,通利牙关。像张口困难啊,牙痛啊,颊肿啊这些都可以用颊车。
承泣穴:在眼睛下方,眼眶骨头上面一点是足阳明,阳跷脉,任脉会穴。
四白:承泣下约一寸是四白。这两个穴位都在眼睛附近,所以可以调理眼睛问题。
按揉四白穴还可以起到美容的作用。
巨髎穴:沿四白下来到水沟平齐处就是巨髎,多用于牙痛,局部肌肉麻痹。
地仓穴: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的交汇会。嘴角旁边,没有地仓说明胃气不够。
大迎:地仓和颊车中间,很少用到。
人迎穴:人迎穴处是人迎脉,人迎脉在,胃气就有,人就可以救活的。
水突穴:治疗瘰疬,甲状腺肿大。
瘰疬: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
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每隔一个肋骨一个穴。与任脉相距4寸。
它们都在胸部,所以都有宽胸理气之效。
乳中,乳根,这几个是乳房问题近取穴。
当然还可以丰胸[偷笑]
谢老师说的乳三针:肩井穴膻中穴乳根穴,治疗乳房疾病的基础方。
不容穴:从不容开始,胃经与任脉相距2寸巨阙旁开2寸,吃进去的食物不容纳,一吃、一喝就吐用不容穴。
承满穴:胃口不好,吃一点就饱了,用它。
梁门,关门,太乙少用,揉腹时都能照顾到。
滑肉门穴:可减肥哦!治疗肥胖胃疼呕吐。
肉吃多了不消化就用滑肉门把肉肉滑出体外。
如果孩子不长肉,长高也慢怎么办?
倪师经验穴:太乙+滑肉门+身柱穴=长高长强壮。
天枢穴:大肠募穴。按揉天枢的位置会疼是有宿便,宿便有寒热之分。
寒:几天不上大便也不会难受,小便清长,可以灸天枢。
热:肚子会痛,难受,小便黄色,揉天枢或者下针。
倪师:腹四针。
神阙上4寸中脘(胃募穴),下4寸关元(小肠募穴),神阙旁开2寸天枢(大肠募穴)。
治疗腹部的问题。
外陵,大巨:略过[偷笑]
水道穴:与水分同用,通利水肿,可治疗腹水。
归来:月经不来时就灸归来吧。
睾丸缩到腹部也用归来。
髀关,伏兔,少用略过
阴市穴:治疗膝盖冰凉。
有人脚晚上才疼,也用阴市。
梁丘穴:胃经的郄穴,消炎用。如果青春痘总长在胃经上,试试梁丘。
梁丘还可以止胃酸,突然的胃反酸。
犊鼻穴:膝痛麻木不仁,难跪起。
倪师治疗膝盖问题的五穴四针:鹤顶,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这五个穴能治疗膝盖的所有问题。
足三里穴:胃经的合穴,属土,胃经也是土,所以是本穴。
是我们身体的大穴。
有句话说:肚腹三里留,就是胃脘部的问题都可以用到足三里穴。
男人过三十岁后要长灸足三里穴,胃气会很好,可健康长寿。
足三里还有导热下行的作用,经常灸艾灸会出现燥热,那么我们可以灸足三里或者三阴交跟涌泉穴来导热。
顺便介绍下足三里下一寸的奇穴:阑尾穴。
突发阑尾炎的时候,在这里有压痛,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治疗。
注意:因为足三里会增加胃蠕动,所以胃出血时不适合用。
上巨虚:乳房肿块的用它效果很好。
下巨虚:肚脐以下的硬块,子宫,卵巢的肿块可以选下巨虚。
上巨虚治疗肚脐以上的硬块,下巨虚治疗肚脐以下的硬块(硬块要长在足阳明胃经上哦)
条口穴:治脚麻。倪师说:条口透承山,专治五十肩,有敢下针的可以试试。
丰隆:胃经络穴,祛痰丰胸用丰隆都很好。
解溪穴:胃经的经穴,属火,火生土,所以解溪是胃经母穴。
虚则补其母,虚症时可以用。
如头疼在胃经上,已经好多年了,就用解溪。
陷谷穴:胃经的俞穴,出现时症用俞穴。
如胃经是早上七点到九点,一到这个时辰就出现头疼脸肿发脾气等等都属于时症。
内庭穴:胃经的荥穴,属水。
手阳明大肠经,经过下牙,牙疼用合谷
胃经,经过上牙,所以上牙疼用内庭。
内庭穴可祛胃火,胃火大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用它效果很好。
最后一个厉兑穴:胃经的井穴,属金,土生金,所以是厉兑也是胃经子穴,实症用此穴。
井主心下满,心口闷心口痛,治疗动脉堵塞,病人感觉有人在血管里面清扫卫生的感觉很舒服。
所以常用于动脉血管堵塞用。
前缘的意思是:过去所结下的缘分。
一、引证解释
前缘(qián yuán),汉语词汇。释义:谓前定的缘分。
唐·李商隐《杂纂·隔壁闻语》:“新娶妇却道是前缘,必是丑。”
宋·严蕊《卜算子》词:“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宋·陆游《湖上遇道翁乃峡中旧所识也》:巴峡相逢如昨日,山阴重见亦前缘。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陛下的驸马,是上界的奎星;令爱乃侍香的玉女,因思凡降落人间,不非小可,都因前世前缘,该有这些姻眷。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我等与郎君辈原无前缘,故此先来告别。”
周恩来《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
二、造句
1、右翼尖与一只海鸥相撞,前缘襟翼受到轻微损伤。
2、前缘相向外,则为前扇三角洲相。
3、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击前缘、颈总动脉动处。
4、水突穴位于人体的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穴与气舍穴连线的中点。
5、水突穴位于人体的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穴与气舍穴连线的中点。
6、二是保健方法,平时可拍打手太阴肺经,它位于手的内侧的前缘。
7、新仇旧怨篱篱阡陌,前缘尽误生死不容。
1 点按天鼎穴位置:在侧喉部的喉结约一指宽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双手中指或拇指点按两侧天鼎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按摩主治: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咽喉异物感,咽喉部肿块,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等。
2 点按水突穴位置:喉结斜下方,颈部的胸锁乳突肌前缘。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双手拇指或重点,按水突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按摩主治: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声音沙哑,咳嗽,气喘等症。
3 点按天突穴位置:颈部,在胸骨上窝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食指点按天突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按摩主治:治疗咽喉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甲状腺肿大,食道炎,咽部异物感。
4 按揉曲池穴位置: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按摩主治:治疗咽喉肿痛,牙痛,偏头疼,头晕,面红耳赤,痤疮,荨麻疹,丹毒,手臂痛等。
1 按摩脸部穴道按摩脸部穴道的时候,需要轻轻振动脸部肌肤,让消肿效果更佳,不但能消除脸部肌肉的僵硬现象,还能促进肌肤血液循环,减轻浮肿,松垮,歪斜现象。
按摩穴道:攒竹穴,迎香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太阳穴,瞳子髎穴。
按摩方法:
1.按摩攒竹-迎香-四白-巨髎-地仓-太阳-瞳子髎的顺序,依次对每一穴位进行按压。如果是敏感肌肤,要用指腹轻压,指压的时间以3次呼吸为准,吸气时指压,到第3次呼吸吐气时将指头放开,7个穴道中只有四白穴和瞳子髎穴需要振动。
2.指头置于穴道上轻轻振动,将食指置于眉毛上方,大拇指置于四白穴,接着轻轻振动大拇指,振动四白穴3分钟后,接着食指不动,大拇指置于瞳子髎也振动3分钟。
2 摩擦人迎穴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按摩的时候从人迎穴往下轻轻摩擦脖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消除浮肿。
3 按摩水突穴消除脸肿除了按摩脸部穴道外,也有脸部以外的穴道可以按摩。比如位于喉结斜下方的水突穴,是喉肌内侧的穴道,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可以使脸部多余的水分排出。
4 自我按摩脸部脸部按摩能给予皮肤和肌肉适度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能力,加速脸部多余水分的排除,坚持天天按摩不但能消除脸部浮肿,使脸变瘦,肌肉也会变得光滑有弹性。具体按摩方法如下:
脸颊:画圆圈般的轻轻按摩,最后按压太阳穴,帮助消除脸肿。
下巴:将下巴一边往上提,一边按摩,按压鼻翼旁和颊骨下方穴道,能促进新陈代谢。
额头:以指尖轻轻在额头上由下往上按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09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面部除皱吃哪些食物好
下一篇: 巴戟天_功效与作用_最佳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