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如何护理
我儿子不足月就出生了是早产儿,在平时我该怎么护理呢?
最佳回答
新生儿出生以后一定要谨遵医生嘱咐给新生儿用药,并加强喂养,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暖,防止发生感染。并且也要保持肚脐部位干燥清洁,如果肚脐出现红肿或者脓性分泌物,就需要及时进行就诊。另外,需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并且安静,室内温度应调整至26度左右,在喂奶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方法,防止出现呛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早产儿的身体天生比正常生产的宝宝身体要弱,家长在护理时一定要注意保暖、提供合适的环境、母乳进行喂养等等。
新手宝爸、宝妈对于早产儿的护理一无所知,由于早产儿的身体状况比较差,除了身体方面需要特别的呵护之外,还需要家长对宝宝特别要有爱心和耐心,宝宝才可以在家长精心的呵护才可以保证身体健康。
一、什么是早产儿,早产儿童需要特别呵护一般来说没有满37周就出生的宝宝被称为早产儿,因为宝宝在出生之前,身体里面的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功能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早产儿的身体比其它孩子要差许多,不仅体重要轻,抵抗力也非常差。在出生之后会在医院的保温箱里面多待一会,就算出院之后依然让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焦虑,照顾宝宝也会小心翼翼,毕竟早产儿的健康要差许多,护理方面也有特别的要求。
二、早产儿的身体存在哪些弱点,家长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正常出生的宝宝是靠吮吸和吞咽来摄入食物,但是早产儿的这些功能没有发育成熟,因为要成长到34周左右的时候才有这些功能,因此在喂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避免吸入到呼吸道发生危险。早产儿的胃容量非常小,并且胃和肠道的蠕动能力不足,比正常的宝宝容易发生胃食道反流的情况发生。因为胃肠道没有发育完全,容易出现腹胀、喂养不耐等情况发生,甚至有些早产儿还会出现呼吸受阻,肠梗阻的疾病发生。
许多人都知道我们的身体消化是因为肠道有消化酶,可是早产儿的消化酶要比常人少许多,对于所摄入的食物消化能力不足,比如喂养的奶类食物需要肠道的乳糖酶才可以消化和吸收,而早产儿只有在36周的时候才能与正常孩子的水平一样,因此早产儿有乳糖不耐的情况发生。正常孩子的胃肠道有免疫能力,令肠道抗体功能减弱,同进胃肠道还有预防细菌侵入的危险,因此早产儿比身健健康的宝宝容易发生小肠结肠炎坏死的情况。
三、早产儿应该如何进行护理,耐心仔细不容家长忽视早产儿的肌肤非常的娇嫩,同时身体抵抗力差,早产儿要保证每天吸入的奶量,并且保证室内的温度在24摄氏度才能维持身体正常温度。早产儿一定要注意保暖,这里的保暖并不是说让宝宝包裹着严实,而是室内温度和湿度在适宜的情况,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24-28摄氏度可以用暖水袋保湿,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早产儿的体温在36-37度,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都要测量体温。
当早产儿的体重没有五斤的时候不要洗澡,如果体重在六斤,并且可吃奶量达到一百毫升的时候就可以跟新生儿一样进行洗澡,不过要注意室内温度和水的温度。早产儿的皮肤嫩,更容易被病毒感染,更要注意清洁,并且要注意母乳喂养,母乳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免疫物质,同时家长要多抚摸孩子,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爱,对于大脑发育也有重要的作用。
总结我们生活的环境对于早产儿来说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早产儿需要家长特别的护理,注意保证适当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在喂养时一定要母乳喂养,让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除了在护理上要细心的呵护,也要照顾孩子内心的需求,保证宝宝的身心的健康。
-
太原`赵**
回复早产儿护理要点有哪些
早产儿护理要点有哪些,由于各种问题现在很多人会早产,对于早产的宝宝该怎么护理呢?新生妈妈肯定很焦虑,不过不用担心,只要护理得好,早产儿也会健康长大的,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下早产儿护理要点有哪些吧。
早产儿护理要点有哪些11、预防感染。
由于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除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在给宝宝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洗净双手并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宝宝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要勤换尿布,防止红臀或尿布疹发生。另外,室内空气要清新,常开窗户通风换气。
2、注意保暖。
对早产儿包裹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利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当宝宝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润滑油每2-3天擦擦宝宝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足月新生儿一样洗澡。
3、精心喂养。
母亲的乳汁中含有较足月儿母乳更多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免疫球蛋白A,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母乳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时,要添加特别的早产儿配方奶粉,早产儿每月体重增加应在1500克以上。实践证明,2岁前是弥补先天不足的宝贵时间,只要科学地喂养,在2周岁以前早产儿的体质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
4、给予抚触。
抚触给宝宝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宝宝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宝宝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宝宝智力的发育。还可以减少宝宝哭闹,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5、及时就医。
当宝宝出现如下情形时,请及时到医院看新生儿科门诊:①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②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③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④突然发生腹胀;⑤发生痉挛、抽搐等。
6、定期到医院随访。
由于早产会对宝宝的智力、运动、视力、听力等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定期到医院复诊,了解宝宝的发育水平。
早产儿护理要点有哪些2一、早产儿身体器官护理
1、脑部不成熟: 造成脑部发育比较缓慢,进而造成他智商较低,社交能力较差。由于脑部不成熟,也可能会造成大脑性麻痹(Cerebral Palsy),影响智商。
2、肠部不成熟: 如果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生长在肠部里的细菌会导致肠部破裂,然后细菌就会跑进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份,这可能会造成宝宝离开人世。
3、肺部: 容易感染与肺部有关的疾病,有些疾病甚至一生都摆脱不了。另外,他的呼吸也会出现问题,如在婴儿期会突然停止呼吸。
4、眼睛: 眼膜出现问题,形成白内障。
5、皮肤: 红肿、溃疡,问题比较少。
二、早产儿日常护理方案
1、保温。
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当早产儿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另外,早产儿的体位取平卧位,不用枕头。
2、各种维生素的补充。
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有母乳,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3、预防感染。
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如腹泻则务必勤洗手,或调换人员进行护理。
三、早产儿的日常喂养准则
由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非常不完善,奶中的脂肪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除了母乳和专用配方奶粉,大众化的脱脂奶粉成了宝宝必要的营养来源。
早产的宝宝肾脏没有发育完善,如果奶的浓度过高,对宝宝的体重增长会带来影响。因为早产儿的体内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儿的含水量占人体的70%,而早产儿达到了80%-85%,体内含水量高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脱水。如果奶水浓度太高,从小便中带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也会从小便中溜走,体重增长也会非常缓慢。所以早产儿的奶水浓度应是2:1,即2份奶,1份水,相比较而言,新生儿的奶水浓度是3:1的比例。早产宝宝的早期阶段就是按照2:1的比例吃,一直吃到满月(假如提早出生一个月,宝宝虽然已经2个月了,但真正月龄应以满月宝宝计算),然后再逐渐按照3:1的浓度给宝宝喂奶,逐渐过渡到吃全奶。
除了市面上卖的脱脂奶粉外,家庭也可以自制脱脂奶--将普通牛奶煮沸,去掉最上面一层奶油,用同样方法连煮三遍即可。
喂养提醒: 半卧位慢喂
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不完善,有时会发生吐奶及呼吸运动不协调现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进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立即窒息致死。所以喂养时,最好使宝宝处于半卧位,奶嘴最好质地软,吸入孔大小适宜。如果发现溢奶,立即将宝宝俯卧或侧卧,让口中奶流出。对吸吮力很差的宝宝,可用小匙喂养,但需注意保持奶的温度,不可太凉。
按需给宝宝喂奶。宝宝吃得慢是早产儿的进食特点,妈妈要有耐心,而且吃奶时要给宝宝一个休息时间:吃一分钟后,让宝宝停下来休息一下,等十秒钟后再继续喂食,这样可减少吐奶的发生。
-
武汉-严**
回复早产儿怎么护理
早产儿怎么护理,所谓早产儿,是指尚未在母亲体内发育完全就生下来的婴儿。一般来说,早产儿的身体都是非常虚弱的,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小心谨慎的护理好他们,预防出现意外。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早产儿怎么护理,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早产儿怎么护理1早产儿怎么护理
1、创造适宜的环境
对于早产儿护理要注意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给早产宝宝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对于早产宝宝们来说,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皮肤过薄,皮下脂肪少,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对宝宝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保证婴儿体温恒定。通常适合宝宝生长的室温是24℃—28℃,冬夏季节可以用暖水袋或者空调将室温调节到最佳状态,使早产儿的体温保持在36℃—37℃。每天上下午需各测1次体温,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
2、坚持母乳喂养
对于早产儿宝宝妈妈最好坚持母乳喂养,虽然早产儿妈妈的乳汁可能会比足月妈妈的乳汁少,但是在其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都更多,它是专为早产儿准备的特殊食物,所以对早产儿尤其要强调母乳喂养。
3、抚触刺激
因为早产儿还未足月,所以他们的身体各部位发育都还不是很完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为了弥补先天不足,需要给早产的孩子更多刺激,促进他身体机能的发育。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是给婴儿做抚触操,做时动作一定要极轻柔。为婴儿做抚触,时间一般选在两次喂奶之间,婴儿情绪稳定,没有哭闹和身体不适的时段,每次以10—15分钟为宜。
4、避免感染
早产儿护理要注意什么呢?杜绝感染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早产儿先天发育就不足,所以他们的抵抗力就会相对的比较弱。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家庭护理中如果发现宝宝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或送医院处理。
5、补充维生素
早产儿和足月的婴儿相比,他们的生长速度会更快,但是在他们体内的营养物质储备又不是很充足,所以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营养元素必须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补充。
早产儿怎么护理2秋季早产儿怎么护理
1、保暖
秋季护理早产儿的时候,保暖方面要把握好适度的问题。秋季护理,不要急着帮宝宝穿衣服,衣服的件数要适量,太多容易捂出痱子。秋季的时候,早晚温度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早产宝宝还是要适时穿脱衣。比如早晨和晚上,需要适当增加衣物。中午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减少衣物了。
想要适应秋天需要一个过程,不过早产的宝宝不一样,早产宝宝比较虚弱,还是需要结合气候特点,合理呵护。
2、夜间护理
早产宝宝对于外界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早产宝宝相对于足月宝宝来说,还是存在很多的差异的。因此,早产宝宝在护理方面,还是需要注意夜间的呵护。为了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要是早产宝宝一直啼哭,妈妈们可以选择让宝宝睡在自己的身边。
不过为了防止感染的问题,需要注意铺上宝宝自己的毯子,宝宝皮肤脆弱,要防止出现肌肤上的过敏问题。妈妈们要及时观察宝宝身上的被子,要防止宝宝出现着凉的情况。
3、避免腹泻
在护理早产儿方面,我们还是更加注重预防腹泻方面的护理。毕竟秋季常见的宝宝疾病就是腹泻问题,早产的宝宝抵御疾病的能力又比较差,要特别进行护理。在饮食方面,早产宝宝的月份还没有达到六个月,就尽量少吃一些麸质的食物。
在日常的清洁护理方面,我们还是需要注意下卫生问题。孩子的手部也可能会沾染一些病菌,勤洗手是预防病菌进入宝宝身体的一种好的方式。特别是一些喜欢舔食小手的宝宝们。
秋季护理早产儿方面,要有针对性的预防秋季常见性宝宝疾病,要从饮食上好好的调理早产宝宝。
-
武汉-严**
回复护理早产儿的方法
护理早产儿的方法,早产儿的护理应从体温护理、营养支持、呼吸功能及感染预防等方面着手。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下面来看看护理早产儿的方法吧。
护理早产儿的方法1早产儿出院回家后,首先要保温。早产儿居住的室温一般应保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5-65%。其次,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家中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者不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以防交叉感染。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
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富于必须氨基酸,尤其是早产儿所必须的胱氨酸、牛磺酸较高,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较低。早产儿体重越小,胃容量越小,故应采取多次少量喂养的方法,缩短间隔时间。研究发现,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快,一般到2岁时体重、身长可与同年龄的足月儿近似,个别体重过低者,迟到4岁才能相近。
对于胎龄小样儿也要注意保温,预防感染。此外,由于胎龄小样儿体重虽少但胎龄较大,故基础代谢率较高,热量需要多,胃容量相对大,吸吮力强,因此奶量可适当多些。研究发现,胎龄小样儿到3岁时其体重身长发育仍比足月儿低。因此对胎龄小样儿或足月低体重儿更应加强营养。
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婴儿。胎龄小样儿指出生体重与该胎龄应有体重相比,低于平均值二个标准差以下或比应有平均体重低20%以下的婴儿。如在孕37周后体重不足2500克时也为胎龄小样儿,但一般称之为足月低体重儿。
一、安静恒温的环境
因为早产宝宝的体质比较差,所以需要一个安静恒温的环境。如果太冷或者太热都有可能影响宝宝的健康。宝妈可以专门给宝宝准备一个房间并且小心看护。室内的温度最好在25度左右,宝妈在家里的时候要告诉家人,手机尽量调成静音或者震动,因为手机突然响的话可能会吓到宝宝。
宝妈有时候也可以放一些轻缓的音乐,有助于宝宝睡眠。
二、监测血糖
早产宝宝比正常出生的宝宝体重要轻很多,为了保险起见,宝妈要遵准医嘱,准时给宝宝测量血糖。当宝宝的血糖逐渐平稳后,医生会让宝妈小心观察,因为很多情况会导致宝宝的血糖降低。比如宝宝比较嗜睡,吃奶的时候没有力气,醒着的时候没有精神,眼神显得比较空洞等,这些都是宝宝血糖低的表现,宝妈一旦发现,一定要告诉医生。
另外,为了宝宝更快恢复正常,宝妈可以多安抚宝宝,让他感受到妈妈的爱。
三、喂养要得当
早产宝宝在喂养方面也是一定要注意的。因为早产宝宝的胃比正常宝宝的胃还要小,消化系统也没有发育完整,宝妈在喂奶的时候要注意,要根据宝宝的奶量逐渐添加,不要一下子喂很多,免得宝宝吸收不了。
另外,为了避免宝宝生长过快缺乏微量元素,宝妈应该在早产宝宝出生2周左右给他补充一些钙维生素AD。
四、注意卫生
宝妈在照顾早产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的清洁。比如房间尽量要整洁干净,不要堆放太多的杂物。宝妈在打扫房间的时候也要注意室内的通风,以免宝宝吸入灰尘导致肺部感染。
此外,宝妈在喂宝宝母乳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乳房清洁,喂宝宝前可以先用温水清洗自己的乳房,然后再喂宝宝,以免病菌感染宝宝。
以上几点就是早产宝宝的护理方法以及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如果你家的宝宝是早产的话,就多多学习吧。
护理早产儿的方法2早产儿发育风险更高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因宝宝们出生时间大大提前,全身各个脏器未发育成熟,功能不健全,所以早产宝宝们的抵抗力很差、生活能力不强,对生活环境、照顾者能力要求更高,家长们照顾能力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早产宝宝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后期智力发育、身体发育、运动发育等。所以在养育早产儿时,更要注意。
早产儿护理的5个要点
要点1:给早产儿一个舒适的环境
早产宝宝的室温要求24℃-26℃,可在室内安置温湿度计。当室内需开开窗户通风换气时,将宝贝抱到另外的房间,不要让风直接吹到宝宝。通风过后,室内温度合适了,再将宝贝抱回自己房间。同时还要尽量给宝宝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噪音的刺激,不要有太多人来看宝宝。
要点2:早产儿的袋鼠式护理
这种护理方法对宝宝和妈妈均有好处。将早产宝宝赤裸,
抱直俯卧在妈妈(或爸爸)胸怀,再以包被覆盖,每次至少维持1-2小时以上,执行的时候妈妈可以哺乳。
袋鼠式护理能提高母乳喂养率,稳定早产宝宝的'生理状况,减少宝宝哭泣,帮助宝宝的安静睡眠时间较长,而睡眠是有助于宝宝生长激素的分泌。妈妈和宝宝间皮肤对皮肤的接触,还能降低妈妈的焦虑情绪,增强母子情感互动。
要点3:早产儿要加强喂养
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含丰富的免疫物质,有利于提升宝宝的免疫力。所以要鼓励新妈妈母乳喂养宝宝,有些早产儿需要使用母乳强化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也有些宝宝因为母乳不足,需要添加早产儿奶粉。
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早产儿宝宝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一般采用少量多餐、间断式的喂食方式。每喝奶一分钟,便乳头抽出口腔,让宝宝能平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如此间断式的喂食,可减少吐奶发生或呼吸道的压迫。
要点4:早产儿要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
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并使之沉积于骨骼。早产儿体内的钙、磷储备不足,为了满足生后的快速生长,他们对维生素D和钙、磷的需求较足月儿高得多。我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指出,早产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800单位~1000单位/每天,3个月后改为400单位/每天,直至2岁。
早产宝宝体内的铁储备低,非常容易发生贫血,而贫血直接影响到体格和神经系统发育。目前建议,早产儿生后2周需开始补充元素铁2毫克~4毫克/(每千克/每天),直至矫正年龄1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要点5:让宝宝安睡
宝宝出生后的几天每天睡眠时间可达20小时左右,即除哺乳时间外,基本上处于睡眠状态。白天睡眠时可使用窗帘、晚上可使用小夜灯等,不要让灯光直射宝宝的眼睛,避免持续直接的光线照射影响宝宝的视网膜发育、生物钟节律和睡眠习惯。
3个月内的宝宝存在生理性惊跳现象,这是由大脑发育未成熟所致的正常现象,可以用包被包裹宝宝,让宝宝更安定。
仰卧睡姿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对宝宝的心脏、胃肠道和膀胱的压迫最少,而且不易出现意外窒息。妈妈不要陪着睡,因为妈妈熟睡后不注意就可能压住宝宝,造成宝宝的窒息。
注意不要剧烈的摇晃宝宝,摇晃会使宝宝的大脑在颅骨腔内震荡,造成脑组织表面小血管破裂,轻者发生癫痫、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脑水肿,脑疝危及生命。
宝妈提示:
早产儿通常有两种月龄:一种是实际月龄,从宝宝出生日算起,计算宝宝是几个月大。一种是矫正月龄,根据宝宝的预产期计算。医生评估宝宝生长发育情况时,会用矫正月龄。矫正月龄直到宝宝2岁,通常2岁时已追上同龄的宝宝。所以不用担心,早产宝宝会尽力追赶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