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焦虑症的症状表现
我爷爷经常打电话念叨,而且感觉一天郁郁寡欢的,也不怎么出门了,网上查了一下说这种情况是老年焦虑症,想问一下如果是这病的话还会有什么表现?
最佳回答
您好,老年焦虑症会表现出焦虑、恐慌和紧张,坐立不安,没有安全感,整天忧心忡忡,对外界失去了兴趣。会有恐惧和恐惧,容易对外界刺激产生恐慌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自主神经紊乱,如头痛、入睡困难、容易出汗、四肢冰冷、手指麻木、握手、肌肉跳动、头晕、心悸、胸闷或窒息、食欲不振等症状。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帮到您,祝您身体健康。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李雲松
回复焦虑症患者表现为焦虑、恐慌和紧张的情绪,感到最坏的事情即将发生,长长的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的事物失去兴趣,严重的时候会有恐惧的情绪,恐惧的预感,对外界刺激容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现象,比如头痛,入睡困难,容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压迫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烧灼感,便秘或者腹泻,尿频,性欲缺乏,阳痿等。有些患者因为上述躯体症状而感到焦虑不安,常常自扪脉搏是否增快,心跳是否停止,呼吸是否还在,皮肤颜色是否已经改变,为此而情绪更加紧张。我们检查患者的时候,患者焦虑,双眉紧锁,肌张力增加,反射活跃,常伴有不安的动作,比如不断地眨眼,敲打手指或者搓手顿足等。患者难以控制自己的担心,容易激怒,注意力无法集中,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或者不踏实,肌肉紧张,容易疲劳。由于过分紧张或担心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影响了理智时应有的思维和决策,而且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以上这些都是老年焦虑症的常见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
杭州-毛**
回复老年焦虑症往往表现为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脾气暴躁等 。因其症状特点与其他精神类疾病有类似之处,所以极易混淆。
辨别老年焦虑症
1.痛苦,但查不出病
病人多方奔走于综合医院,见医生就滔滔不绝地说:浑身难受,不能躺,不能坐,不愿吃,不能睡,不能干活等。检查:头胀,脑门冒汗,但颅脑CT无异常;胸口发堵,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无异常;厌食,胃胀气,但胃肠透视、胃镜检查无异常;血化验正常。偶有病人血压、血糖偏高,但无病史,与痛苦程度也不符。提示无器质性病理改变的疼痛、紧缩感、颤抖、出汗、头昏、气短、恶心、腹痛、衰弱等,是焦虑症躯体焦虑的复杂表现。其原因是过度的内心冲突,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系统亢奋。
2.依赖,但意识不到
依赖医院,依赖亲人。病人常在儿女们的搀扶簇拥下,由西医转到中医,由门诊转到住院处,一年四季时常看医生,或住上几次院。儿女们付出很大精力,病情却不见好转,甚至愈演愈烈。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后增益效应”,即神经症(包括焦虑症)产生后,病人缺乏安全感,需要呵护关照,达到精神上和物质条件上的满足。南辕北辙式的过度治疗和家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使病人因病“受益”,于是神经症持续下去。
3.担忧,但不现实
身体本无疾病,或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却担忧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断地问医生;担忧看病花钱多,其实病人家境好,儿女都劝其别心疼钱;过分不放心老伴,不放心儿孙等等。提示“杞人忧天”式的恐惧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其主要表现是,与现实处境不符的持续恐惧不安和忧心忡忡。这一诊断标准,可在ICD-10和CCMD-3中查找到。
4.成瘾,但不能自拔。
因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安定、佳静安定、氯硝安定等)药物,病人不同程度上瘾。尤其静脉注射此类药物,虽然病人很快进入舒服、轻松、能睡状态,但成瘾迅速,难
以戒断。一旦停药,病人反应强烈,他们甚至跪倒在地,露出令人怜悯的目光,不断央求:“给我打针,给我打针吧!”由此可见,成瘾使病情更加恶化,病人却蒙在鼓里。提示苯二氮卓类药物慢性中毒症状:躯体消瘦、倦怠无力、面色苍白、皮肤粗糙、肌张力低、腱反射低或消失、步态不稳,或有一定程度人格改变。戒断综合征:彻夜不眠、焦虑、震颤、肌肉抽搐、头痛、肠胃功能失调与厌食、感知过敏、幻觉妄想、人格解体等。
5.自杀,但事先不隐瞒。
许多病人说,宁可断胳膊断腿,也比得焦虑症强。因老年人耐受性差,经不住折磨,一些病人最终选择了自杀。他们毫不隐瞒自杀想法,经常唠叨:实在受不了这个罪,不行,我得去死,你们谁也帮不了我。他们让家人去买安眠药,甚至商量怎么个死法。无论家人怎样劝说,帮其找乐,悲剧还是发生了。提示焦虑症的自杀干预正确途径是,为病人选择其接纳信任、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选准新型抗焦虑药物。在实施治疗的前4周为关键期,病人会因感觉不到效果,怀疑医生的保证,陷入绝望,仍选择自杀。这一阶段,家人应寸步不离守护病人。
老年焦虑症本身而言是比较容易治疗的心理疾病,但因识别率低,所以不易察觉,往往发展转型为其他严重精神类疾病,导致治疗困难。由其引发的自杀概率与日俱增,成为老年健康的一大杀手,不容忽视。
-
杭州-毛**
回复焦虑症这类疾病,大部分有如下常见症状:
精神性焦虑:患者主观体验到的紧张、焦虑。
过分担心:为将来的或不确定的事件过度担心、害怕。
警觉性增高: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受惊吓。
注意力难以集中,患者可能会因此而抱怨记忆力下降。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上床后忧虑重重辗转反侧,多梦,睡中易惊醒。
躯体性焦虑: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焦虑,如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并且有涉及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症状。常见症状有:
运动性不安:搓手顿足,不能静坐,不停来回走动,无目的的小动作增多。
肌肉紧张:紧张性头痛,肩腰背疼痛、僵硬感,肢体震颤。
呼吸系统:感觉胸闷气短,胸部有压迫感,呼吸急促。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早泄,勃起功能障碍,月经紊乱。
心血管系统:感觉心慌、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
消化系统:口干舌燥,吞咽时有梗阻感,恶心,胃部不适,腹痛,腹泻或便秘。
神经系统:皮肤潮红,出汗,手脚麻木或皮肤有刺痛感,头晕头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都可能出现上述症状,但广泛性焦虑更像是一种“慢性”的焦虑症,而惊恐障碍更像是“急性”焦虑症。惊恐障碍患者体验到的焦虑症状更加强烈,且为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持续时间短暂,一般持续 5~20 分钟。间歇期对再次发作有极度的恐惧和焦虑,并产生回避行为,如不敢单独出门,不敢到人多热闹的场所,逐渐发展为广场恐怖症
-
成都-陈**
回复焦虑症会有什么症状
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那么焦虑症会有什么症状?下面我们去看看吧1
焦虑症会有什么症状一、紧张和恐惧
焦虑症患者的表情紧张,感觉烦躁恐惧,时时刻刻的关注着周围环境的变化。
二、运动性不安
几乎每个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性不安,表现为紧张不安、心神不宁、搓手顿足、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来回踱步,惶惶不可终日,可有眼睑、面肌和手指的震颤。
三、焦虑和烦恼
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危险的担心,患者预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焦虑紧张,坐立不宁。如果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的而固定的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称为浮动性焦虑(漂浮性焦虑)。若经常担心的是某一两件非现实性的威胁,或生活中可能发生于自身或亲友的不幸事件,如担心家人出门后会发生车祸等,这类焦虑的程度和现实很不相称者称担心的期待,是广泛焦虑的核心症状。这类病人常有惶恐的预感,终日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心神不定、忧心忡忡,如大祸临头,总担心出现最坏的结局。
四、神经过敏
焦虑症患者会过分警觉,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容易产生惊吓、惊慌的感觉。焦虑症患者的心胸狭窄,容易激惹,常因小事发脾气。有些病例表现感觉过敏,对任何刺激都感到无法忍受,畏光,不能忍受噪音,怕拥挤等。
五、躯体症状
躯体上的症状主要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称躯体性焦虑。
呼吸系统表现
胸闷,吸气困难,过度换气,严重的病例频繁过度换气,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由于钙离子减少,可出现四肢发麻,手足搐搦,头晕等。
心血管系统表现
可出现心悸、心前区不适或疼痛,不少患者就诊于内科或心脏专科,心悸常呈阵发性,持续时间不等,心前区不适或疼痛,部位经常变化,疼痛性质不定,痛处皮肤可有感觉过敏。
消化系统表现
口干、吞咽困难,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泌尿系统表现
尿频、尿急、痛经、月经紊乱等。
神经系统表现
头晕、头痛、眩晕、耳鸣、视力模糊、感觉异常、刺痛感、震颤等。
焦虑症的危害危害一、会影响孩子身高
儿童长期患有焦虑症的危害。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心理压力大、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很少有人关爱的儿童,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水平降低,会影响到身体长高。热点文章:什么是神经递质,它与焦虑症有什么关系?
危害二、会造成失眠
焦虑的人和那些生活上经历许多压力事件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失眠。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导致不只一晚或两晚的.睡眠问题。研究显示,焦虑可能导致长期的睡眠问题。研究人员还发现,与焦虑相关缺乏睡眠的问题,可长达6个月。
危害三、会增加癌症发生率
致癌的因素十分复杂,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焦虑、精神压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肌体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危害四、增加死亡率
研究表明,紧张水平高的男性,有大约25%患上了心脏病。而且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对于女性而言,高焦虑的女性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了23%。而且,这部分人中又有23%左右的人患上了一种容易使人抽搐和死亡的叫心房纤维性颤动的疾病。由此可见,长期患有焦虑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焦虑症患者的治疗1、让患者了解情况
首先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对预防病情复发、控制焦虑发作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接受药物治疗.能按时按量服药,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有所了解,学会自己安全管理自己的药物,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2、锻炼患者的单独外出能力
焦虑发作的病人常有回避行为,比如主动回避参加活动,不愿出门,不愿到人多的场所,应在家属的陪同下,逐步练习到人多的地方,循序渐进,锻炼病人单独外出的能力。
3、重建患者认知
焦虑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多具有容易焦虑、易激惹、自信心不足等,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病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矫正患者错误的认知从而建立正常的认知。
4、体育锻炼
指导病人做循序渐进的规律性跑步,最好在家属的陪伴下进行锻炼。体育锻炼既可帮助病人养成更为乐观地对待躯体健康的观点,也可使病人的注意力从焦虑和抑郁的思绪中分散出来。
5、增加患者信心
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了解疾病的性质,从而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6、家庭的帮助
家庭在本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可以监督病人按时、按量服药,因为没有家庭的监护,往往药物治疗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二是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和谐的家庭气氛、融洽的家庭人际关系是患者康复的必要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