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的危害
最近,流感病毒很流行,生怕被传染了;想问一下,流感病毒的危害是什么呢?
最佳回答
身体感染流感病毒以后,是容易引起传染性的发生,进一步引起身体的抵抗力降低,出现流感病毒感染以后引起的身体的其他并发症的症状出现如病毒性心肌炎,细菌性感染等等反应,平时注意自己的清洁卫生,避免身体出现流感病毒感染的发生是比较好的,注意多喝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逍遥子
回复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宿主广泛、毒力强、经常发生基因变异,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流感怎么治疗?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流感的主要症状及治疗,一起来看看流感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吧!
流感的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 高热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晚期症状: 婴儿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一旦发生常呈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
一、症状
突然快速而至的高热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一旦发生常呈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
B型流感的病童会有小腿痛、肚子痛等不典型的流感症状,A型流感和B型流感的发烧、全身痠痛、咳嗽、流鼻水的症状大同小异,只是B型流感更容易引起肌肉发炎,常有小病人因小腿痛不想走路,被家长抱着进诊间。此外,大约2到3成病童会嚷着肚子痛,这是疼痛转移的现象。如果发烧超过3天,喘不过气、心跳加速或意识不清楚时,当心病情恶化。B型流感症状缓解速度较慢,即使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克流感」抗病毒药,仍然可能1星期才完全煺烧。
二、分类
1.轻型流感
起病急、病情较轻,全身症状(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与呼吸道症状(喉咙痛、流鼻涕、咳嗽、鼻塞、流眼泪)均很轻。
2.典型流感
开始可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到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也伴随着眼眼睛干涩、喉咙干燥、轻微的喉咙痛。除了上述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有时也会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泻等。
发热与上述此状一般于1-2天达高峰,3-4日内热退,症状随之消失。乏力与咳嗽可持续l-2周。
3.流感病毒肺炎
即流感病毒性肺炎,24小时内病情迅速加重,表现为高热、乏力、烦躁、剧咳、呼吸困难、发绀,咳有血痰,双肺密布湿性罗音和喘鸣,脉快细弱,病死率较高。此类病人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原有心脏病、慢性肺病患者或妊娠妇女、主要常见于小儿、老人或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者。起病时与单纯型流感相似,但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紫绀等症状。病程可延长3~4周。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X线检查:双肺呈散在絮状阴影。磺胺、抗菌素对本病无效。少数病人可因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小儿病死率较高。
4.中毒性流感
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谵妄(谵妄是一种急性脑病状态,特点是伴有意识和认知功能障碍,在疾病伴发躯体功能紊乱的时候会造成上述情况。)、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炎脑膜炎症状。
5.脑炎型流感
患者起病骤急,一开始就非常严重,常表现为高热、神志不清,颈项强直(指由于支配颈部肌群的神经受到刺激后,引起的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和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被动屈曲颈部时有阻抗感,下颌不能贴近胸部。)、抽搐等脑炎的症状。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绝大部分是由b型流感杆菌所致。流感杆菌仅侵犯人类,发病年龄以3个月至3岁婴儿为主,因为2个月以内的婴儿体内有来自母体的杀菌抗体,故很少患病,其后随着年龄增长,来自母体的特异性杀菌抗体下降,而自身尚未能产生足量抗体,故易患此病。
6.胃肠炎型流感
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7.其他类型
老年人流行性感冒 :患者易并发肺炎,高龄、体弱或合并有心肺疾病者预后常较严重。6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老年人因感染此病毒而死亡的情况比其它年龄高。
小儿流行性感冒:是小儿严重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婴幼儿。容易并发肺炎和脑膜炎。
副流行性感冒:副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在成人中常引起轻型上呼吸道感染,而5岁以下儿童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且发病率最高。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
流感的治疗方法
1.一般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流质饮食,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
2.治疗原则
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要坚持预防隔离与药物治疗并重、対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并重的原则。基本原则包括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及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等。
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在发病36小时或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虽然有资料表明发病48小时后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亦可以有效,但是大多数研究证明早期治疗疗效更为肯定。
(1)应用指征
1)推荐使用①凡实验室病原学确认或高度怀疑流感、且有发生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成人和儿童患者,不论基础疾病、流感疫苗免疫状态以及流感病情严重程度,都应当在发病48小时内给予治疗。②实验室确认或高度怀疑流感以及需要住院的成人和儿童患者,不论基础疾病、流感疫苗免疫状态,如果发病48小时后标本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亦推荐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2)考虑使用①临床怀疑流感存在并发症高危因素、发病>48小时病情没有改善和48小时后标本检测阳性的成人和儿童流感门诊患者。②临床高度怀疑或实验室确认流感、没有并发症危险因素、发病48小时的患者也可以从抗病毒治疗获益,但其安全性和疗效尚无前瞻性研究评价。
(2)具体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在我国上市的有两个品种,即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能有效缓解流感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节省医疗费用,并有可能降低某些人群的病死率,特别是在发病48小时内早期使用。
奥司他韦为口服剂型,批准用于>1岁儿童和成人,5岁(英国)或7岁(美国)儿童和成人,对照研究证明它与奥司他韦疗效没有差别。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和过敏反应,对有哮喘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慎重,其他不良反应较少。
2)M2离子通道阻滞剂阻断流感病毒M2蛋白的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但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包括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两个品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神经质、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轻度头痛等,多见于金刚烷胺;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大多比较轻微,停药后可迅速消失。此两种药物易发生耐药
3)儿童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疗程相同。在紧急情况下,对于大于3个月婴儿可以使用奥司他韦。即使时间超过48小时,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3)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主要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治疗并发症。
(4)合理应用有关药物
-
松柏友
回复乙型流感病毒最近可以说是非常猖獗了,很多人都得了,下面的我为你们介绍乙型流感病毒严重吗?流感的严重性不可忽视!
乙型流感病毒严重吗
学龄儿童大多与成人表现相似:起病快,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伴有畏寒,四肢肌肉酸痛,再出现嗓子哑、干咳等,容易出现肚子痛、拉肚子等,甚至可能被误以为“吃坏肚子”,但观察一下通常周围大人或者同学有相似症状,并且冬季食物中毒属少见。儿童流感的特点比成人更容易引起肌炎表现为“小腿肚子”疼痛为甚。
婴幼儿因表达能力差,表现跟其他一般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较难区分。但通常家庭成员一起患“感冒”,呈现一大家人前后发病、症状相似,但婴幼儿病情进展快,因呼吸道狭窄,感染后易发生喉炎、肺炎等并发症。
出生小于6个月小婴儿,一般情况下发病较少。如果母亲本身对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缺乏免疫力,患儿感染后表现类似败血症:全身症状严重,少吃少动,整日嗜睡,可发生呼吸停止等严重后果。所以一般情况下小婴儿不容易得病,但是一旦得病必须马上就诊。
流感的严重性不可忽视
我们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流感的危害,一个是对个人的危害,一个是对群体的危害。首先是对于个人健康的危害。流感比一般的感冒要重,发烧、浑身疼,这种情况,作为一般的年轻人或者身体比较好的人,也是非常难受的。流感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一个礼拜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所以,流感不仅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还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
另外,流感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孩子。流感并发症是很严重的,远远超过流感本身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流感并发症主要有流感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流感并发症会大大延长病史,老年人在并发肺炎的时候,甚至会有导致死亡的危险。
谈到流感对个人健康的危害,我要多谈一点。现在有很多人认为流感对外国人比较严重,对中国人没事儿。是不是外国人对流感更易感或更害怕呢?我个人的看法是,得流感死人这是全球的表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因为流感死亡的人数有几十万,这还是根据发达国家统计所得出的估计数。
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因流感导致死亡的报告呢?因为流感本身不会直接导致死亡,导致死亡的是流感并发症或流感引起的慢性病,而在临床的死亡报告中,以流感为早期诱因导致的死亡并没有统计进去。实际上,根据我们的调查来看,在流感季节,死亡的人数会比平时高出30%左右,这就是超额死亡,这些超额死亡未见的全部与流感相关,但肯定是跟流感有密切关系。流感导致的老人和儿童超额死亡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年轻人身体健康,即便是得了流感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年轻人不能不重视流感,因为他们有父母,可能也有孩子,而流感对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危害比对年轻人要严重的多!许多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他们得了流感以后,可能会导致慢性病复发,加重,住院甚至危及生命。
流感的学名叫流行性感冒,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流行”两个字,因为它最能说明流感的另外一个危害,具体地说就是对公共健康的危害。流感的传染性非常强,一旦暴发,短时间内就可以在人群中流行开来,不但是我得病,我可以把它传给家人,传给兄弟姊妹,传给周围的同事、朋友,最终造成大家相继被感染。最近这些年我们发现,每年到了流感流行季节,在幼儿园和一些中小学,会有许多孩子同时发烧,同时病倒,这就是流感“流行”的危害。上面的情况就会影响孩子健康、学习,家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流感,注意预防!
乙型流感会死吗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着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乙型流感最新消息
上海市疾控中心表示,上海目前已经进入流感高峰季,预计成人流感可能还会稳中有升,儿童流感相对稳定。监测发现,2014年曾经出现过的乙型流感三年后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一家独大,并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与此同时,胃肠型感冒病毒——诺如病毒也同期进入流行高峰季,除了学生以外,学龄前儿童也要当心诺如病毒。
此波流感来势汹汹,上海各家儿童专科医院以及三甲医院的儿科门急诊都人满为患。进入12月后,儿科医院普通内科门诊日均门诊量最高达3200余人次。
最近一周,新华医院儿科门急诊量出现上升情况,与上一周相比,儿科门急诊量上升6.7%,其中,儿内科门诊上升4.4%,急诊上升10%。排队等候时间以小时计算已经不算什么事,家长们为了能让孩子早点看上病,选择凌晨挂号,情况也没好多少,依旧是等、等、等。
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张婷主任表示,今年乙型流感明显比往年多,最近医院的检出阳性率达40%,且高峰有所提前。家长要注意预防孩子被传染。
有什么好方法?勤洗手、多开窗、公共场所注意戴口罩,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
此外,保持喉咙湿润也是个实用的方法。张婷主任表示,流感高发季要让孩子多补水。喉咙黏膜干燥,病毒更容易侵入。孩子如果口渴,不要忍着,水喝起来,不要让喉咙干燥。当然,也别一次性喝太多,这也没用。喝下去的水很快会排出体外,保持喉咙湿润需要多次适量饮水。每次喝30-50cc的温水即可。
再来看看此波流感的特性,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张婷主任解释,病毒感染是没有特效药的,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一定会有反复。
最常见的是,家长早上带孩子看门诊,孩子打针、吃药烧退了一点。可一到晚上热度又上去,家长就会特别紧张,以为病情又严重了,便又带着孩子连夜挂急诊。实际上,病毒性流感要退烧,本就不可能一蹴而就。病情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有些2-3天才能好,有些甚至要4-5天才能好。
家长要注意的是什么?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
张婷主任提醒,如果孩子高烧,但精神状态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继续观察。如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甚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喷射性呕吐,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同时,家长还要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如果发现孩子皮肤发紫、变凉,则提示循环衰竭,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
宁吉儿
回复病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危害,单是侵染皮肤而引起的疾病就有水痘、天花、麻疹等;引起神经组织的疾病有狂犬病、脑膜炎和小儿麻痹症;还有最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这类引起内部器官病变的疾病;它还能引起农副产品的减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也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引起疾病,对于不造成疾病的病毒又有孤儿病毒之称。有的两种病毒形影不离,常常寄生于一个细胞之中,我们称之为卫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