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慢性肠炎小腹隐痛怎么办

时间: 阅读:1108

我慢性肠炎犯了,且小腹老是隐隐痛,休息一会就又不痛了;请问,该怎么办呢?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3-07-13 17:12:31

患有慢性肠炎,并且伴有小腹疼痛需要通过做便常规、血常规、肠镜的检测来明确病因,如果是因为细菌等致病病原体的感染可引起的慢性肠炎可以通过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因为饮食不当、作息不当等原因所引起的慢性肠炎需要通过饮食调理、作息调理并配合热敷按摩等理疗来进行改善,如果是炎症性病变所导致的慢性结肠炎需要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冲剂治疗改善病情,然后服用水杨酸制剂类药物维持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13 21:21:12

    1.少纤维、低脂肪食物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对肠道不利,故应限制。多油及脂肪类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又可使腹泻加重,所以油炸、烹调、油煎及肥肉类和食用油应控制用量。
     2.注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在日常饮食中应选用一些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鱼、蛋、豆制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嫩叶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减少纤维的摄入,因为慢性肠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饮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营养,改善症状。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应食粥类、精米面类、鱼虾、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肠道得以休息。
     3.慢性肠炎如有脱水低钠现象时,应及时补充淡盐水,食用菜叶汤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的丢失。
     4.排气、腹泻过强时,应少食糖及易产生发酵的食物:如薯类、豆类、牛奶等。
     5.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6.慢性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7.慢性结肠炎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如鸡蛋、牛奶等,但食后腹泻加重,过敏源一时也分辨不清,因此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尽量不要食用。
     急慢性反复不定的腹泻除了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的积极医治外,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的调理能减轻肠胃负担,促进肠粘膜修复,在用药过程当中,通过饮食调理,供给肠道充足的营养,改善营养状况,避免刺激,使肠道得到适当的休息,有利于早日康复、缩短用药疗程。
     因此,急慢性结肠炎患者的饮食原则是
     1、食物应以易消化,质软少渣,无刺激性为宜。少渣食物可以减少肠蠕动,使腹泻得以缓解,可进食鸡蛋、细挂面、烂米粥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尽量少吃。
     2、慢性结肠炎的病程长,经常反复发作,为改善营养状况和肠道环境,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还应在供给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C、维生素B乃铁丰富的食物,以补充体力、滋养身体。
     3、多吃此有止泻作用的食物减轻腹泻,再通过“永仓诃苓止泻胶囊”综合治疗调理有利于早日康复。如:马齿苋、薏苡仁、扁豆、山药、山楂、乌梅、苹果、荔枝、莲子、糯米、粳米、茨实、藕、火腿、乌鸡、胡椒等
     4、适当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要少用油,采用蒸、氽、烩、焖等方法。忌食猪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泻。
     5、忌吃产气食物。此病由于反复发作,在结肠粘膜中溃疡、疤痕纤维交替产生,因而结肠内壁的弹性降低,如果多吃的大豆、豆制品、炒蚕豆、白薯等胀气食物,则可能会导致肠内气体充盈而发生急性肠扩张或溃疡穿孔等并发症。
     6、忌生冷瓜果。此病患者多为脾胃素虚、肾阳衰弱,如果多吃生冷食物、寒性瓜果,如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梨、西瓜、橘、柑、香蕉、西红柿、蚌肉、海参、百合汤等,会进一步损伤脾肾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停,同时这些食品本身性质滑利,会加重腹泻腹痛。
     7、忌食牛奶及海鲜。腹泻患者食用牛奶、炼乳、虾、海鱼等后易发生结肠过敏,导致腹泻加重。另外蜂蜜及其制品有润肠通便作用,所以也不能食用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13 21:21:12

    肠炎不拉肚子但是腹痛

    肠炎不拉肚子但是腹痛,肠炎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有不少人都患有慢性肠炎,慢性肠炎早期就会使小腹隐隐作痛,浑身感觉没有力气。以下肠炎不拉肚子但是腹痛。

    肠炎不拉肚子但是腹痛1

    临床工作中多见于机体胃肠道炎症刺激蠕动紊乱,引发不适表现现象。积极对症处理治疗,按时复查。生活中注意个人合理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易消化吸收为主食物,加强营养补充水分,可以使用氟哌酸胃康灵鞣酸蛋白,按时复查治疗处理。

    肠炎怎么治疗呢

    1、注射疗法

    注射疗法对于肠炎的治疗是极为有效的,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将药物注入痔核内来进行治疗肠炎,这种方法虽然快速有效,但是弊端就在于药物反应消失以后,肠炎又会复发,而且如果注射部位不当还会引发粘膜溃烂、粘膜脓肿等,在更严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组织硬化、坏死、大出血等,患者一定要多加注意。

    2、超低温、超高温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液氧冷冻、激光、微波等治疗仪器来进行治疗,这种疗法是利用超低温或者是超高温产生的冷或热的效应来使得病变组织的蛋白凝固,然后再切除变性、坏死脱落或者是硬化萎缩的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方法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但是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

    3、橡皮圈结扎法

    橡皮圈结扎法也是治疗肠炎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特制的橡皮圈套住肠炎的根部,使得病变组织自然坏死、萎缩进而脱落,然后橡皮圈会随着粪便排出,这种方法对于肠炎的治疗虽然有效,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痛苦的,而且还会使得肛门部血液循环受阻,因此,患者一定要慎重。

    在此,我们的专家给出了肠炎的.一些常见治疗方法,这种疾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高发病,因此,大家平时一定要多了解有关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疾病在我们身上发生时更好的应对。

    急性肠炎治疗方法

    1、急性胃肠炎患者可以配合饮用古方胃崧茶,采用纯天然草本植物精华萃取而成,理气和胃,清泻肝胃之火。茶味清醇,注重从人身体内部进行调理,方便又安全。

    2、急性胃肠炎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3、急性期患者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因此需补充液体,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

    4、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腊的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5、服用一些西药或中药的药物,结合治疗。

    通过以上的解答相信很多人对于急性肠炎的治疗方法都已经有了很好的了解了。当然这种疾病由于是后天产生的,我就是可以预防的。所以为了预防这种疾病的侵入,我们平时应该多加注意饮食卫生。切记少食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饮料。

    肠炎不拉肚子但是腹痛2

    急性肠炎出血怎么回事

    感染因素和肠炎有很大关系:肛周脓肿、肠炎或者肛腺感染等等疾病的出现,容易引起直肠下部周围组织发炎。另外,痔静脉受累,会出现炎症,容易发生痔静脉管壁变脆,从而继发血管扩张充血而引起或加重肠炎。

    急性肠炎吃什么食物好

    肠炎初期: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地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地不足。

    肠炎好转期: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地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地方法,每日进食4~5次。

    需要注意地是,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地糖,因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容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腹痛,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牛奶中含有较多地脂肪,脂肪有润滑肠道、增强肠蠕动地作用,可加重肠道负担,对病情不利!

    肠炎恢复期: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病理生理地改变,此时肠道对食物急性肠胃炎虽然是急症,却是需要日常慢慢调养才能全部治愈。在经过用药,卧床休息得到好转之后,使急性肠胃炎地急性症状消失,但并不意味消化道功能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还要从饮食等多方面进行调理,把肠胃“养"到健康状态!

    急性肠胃炎的表现症状来得非常激烈,导致人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感觉到身体非常的不适,如果急性肠胃炎,并伴随出血的症状就代表着,我们体内的某些部位有很大的损伤。必须及时通过一些相关的,检查项目去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

    肠炎不拉肚子但是腹痛3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1、腹痛

    对于轻度肠炎患者来说,轻度则偶尔会感觉到腹部会隐隐作痛,随着时间就会有所缓解,然而这种情况下不会引起患者的注意和重视。而中度则会出现左下腹阵痛,有时候还会牵连到整个腹部出现疼痛,但是在排便之后就会有所缓解。

    2、腹泻

    腹泻是肠炎早期的主要症状,轻度则每天3-4次,重度则每天数十次,腹泻和便秘会交替出现。通常情况下会反复发作,大多时候是因为饮食不当,情绪过于激动引发的。

    3、便秘

    大便次数很少,有时候在7天内排便会少于2-3次,甚至有时候10对天都还没有便意。而且大便量少,便干硬,排便的时候还会出现腹痛的情况。

    4、便血

    便血是肠炎的主要症状之一,轻度则在排便的过程当中出现便血,血液附着分便上;重则患者会出现血下流,甚至导致休克的情况。

    5、全身无力

    肠炎患者会出现面色不好、精神不佳、四肢没有什么力气,而且还会经常出现怕冷的情况。一般情况肠炎患者还会出现身体脱水的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休克。

    肠炎引起的原因

    1、饮食不当

    在临床上,有很多的肠炎患者都是饮食不当导致的,比如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者是暴饮暴食,亦或者吃了半生不熟的食物,甚至是大量使用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这些都是会引起肠道内菌群失调,损伤胃黏膜,从而引发急性肠胃炎。

    2、病毒感染

    如果一个人的抵抗力较差,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引起病毒感染,从而引起肠炎。这些病毒主要包括肠病毒、腺病毒、手足口病等等,而且这种病毒将会在两天之内发病。

    3、滥用抗生素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就自行到药店购买药物服用,其中有的人就会滥用抗生素。但实际上这是很容易刺激到肠道的,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肠炎。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13 21:21:12

    慢性结肠炎的自我保健是预防复发、根治该病的关键所在。
    1.避免受凉,控制情绪外,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
    2.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3.慢性结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4.慢性结肠炎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如吃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后腹泻加重,就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以后尽量不要食用。
    5.患者平常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6.注意腹部保暖。
    中医认为慢性结肠炎是虚寒性下利的一种表现,它与脾胃、肝、肾功能的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13 20:20:02

    肠胃炎、肚子痛,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症状,大家也不用着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大多都是因为着凉、饮食不当,吃了生冷食物或者不洁食物所引起的。肚子痛可以服用奥美拉唑、吗丁啉进行缓解症状,如果疼的比较厉害,也可以服用654-2解痉治疗。在这期间要多喝温开水,避免受凉,晚上一定要盖好被子,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最好喝小米粥、大米粥或者面汤,以改善症状。如果不疼了,也不要马上吃肉食或者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最好吃粗粮、含纤维高、好消化的食品,这样有对病情非常有好处。
    拓展资料
    一、症状体征: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  
    慢性肠炎的症状有  
    (1)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着。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2)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3)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二、预防护理:肠炎多因不洁东西所引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之清洁及保存安全。小孩尽量不要吃街上贩卖的生冷东西,在家中吃东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净消毒灭菌。食器亦要消毒干净,婴儿所有奶瓶、奶头都要严格消毒,冲好的奶或吃过一半的奶,不可放置在温室太久。家里有下痢人时,应将病人隔离,其大便呕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
    三、病理病因:病变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其表面片状黄色渗出物,呈弥漫性形成;粘膜皱壁层糜烂面加深或出血量大;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更加严重,因粘膜血管损伤严重伴出血,更明显可见血浆外渗,粘膜下层有出血,水肿甚至穿孔,或发现肠粘膜紊乱、肠痉挛、肠曲缩短,胃肠或肠曲之间瘘管、结肠袋形成加深或消失、充盈缺损等等,有时可伴发肠憩肉,或直肠恶变、结肠恶变病变。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1)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型肠结核、沙门氏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  
    (2)肠寄生虫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肠道蠕虫病等。

慢性肠炎的症状

肠炎吃什么药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