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健脾胃最快最有效的方法,7大根源调理方法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4 18:49:39
健脾胃最快最有效的方法,7大根源调理方法能治什么病|健脾胃最快最有效的方法,7大根源调理方法有什么作用|健脾胃最快最有效的方法,7大根源调理方法什么样真假辨别

脾胃是人的根本,大家还是要注意调养,平时可以通过揉带脉、踮足功、推腹这些方式来调理,要注意饮食和适当运动,保持心情开朗,有需要的话中药调理也是很好的调理脾胃的方法。

健脾胃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1、中药调理

中药对于调理这些身体的小问题相对来说,比其他的方式都要更有针对性而且效果也更好,所以想要快速调理脾胃,中药是不错的选择。像平时中医调理脾胃用的比较多的有薏苡仁、芡实、黄芪、柴胡等等一些药材,如果只是单纯的脾虚,可以直接用白术泡水;如果是脾胃虚,可以白术和黄一起泡水;如果是脾虚湿气重,可以用白术、陈皮、砂仁一起泡水。

2、艾灸

中医里艾灸也是一种常用又疗效好的治疗方式,针对于脾虚的人群,可以艾灸脾经。脾经在上午的九点到十一点当时,所以这个时间段艾灸的效果最好。而且脾胃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养脾的同时也啊哟注意养胃,所以艾灸脾经的时候也可以配合胃经。

3、推腹

推腹能够有效帮助人体排除多余的浊余,这个时候主要就是在按摩肚脐上方的中脘穴和天枢穴,这两个穴位可以单独的按摩两分钟左右,有酸胀感就可以停下。然后可以整体的绕着肚脐在腹部由内向外进行按摩,脾胃虚弱的人要主要逆时针按,如果是腹胀、积食就要顺时针按,大约15分钟左右就行。

4、揉带脉

揉带脉实际上就是围绕着腹部整一个周圈进行按摩,对身体的好处很多,一方面对腹部两侧的胆经起到了一定的按摩作用,所以能激发胆经的阳气,这对于化湿很有好处,所以同时也能够强健脾阳。如果用手按揉感觉力度不够的话,也是可以握拳敲打的,而且这个方式其实对于改善便秘也有很好的效果。

5、按摩调理

按摩调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调理方式,平时身体劳累不适以及肢体酸痛等情形下用的比较多,但是实际上按摩对于调理脾胃也是很有好处的。尤其是对脾胃虚弱的人而言,按摩小腿能强健脾胃,也就是拇指和四指握住小腿,然后从上往下按捏,有酸胀感即可。

6、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脾胃虚弱的人群必须的,因为百分之八十的胃部问题都是因为饮食所造成的,剩下的两成大概就是平时的生活压力和情绪导致脾胃不调。所以这个时候饮食上首先要保证不伤胃,也就要按时吃饭,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同时尽量选择健康的、容易消化的食物。

7、适度运动

最后适度的运动也是必须的,脾胃虚弱还有的原因是因为身体气路不通导致瘀伤,所以平时也要多注意进行一些适当的活动,最好是能够不定期的进行一些爬山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够很好地出汗,对于都市人来说是很好的发汗排毒并且祛湿的方式。

结语:上面讲了很多的调理脾胃的方式,但是实际上如果脾胃虚弱,那么就还需要尽量保持一个开朗愉快的心情,毕竟情绪低落对于身体也是有负面影响。

经常疲劳乏力?问题可能在脾湿,1个健脾方,根源调理无湿一身轻

很多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经常感觉头痛头晕、腰酸背痛、疲倦乏力、胸闷气短、心慌、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情绪不畅等,到医院检查却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诱发这种周身不适?

事实上,这些症状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其不能被仪器检出,却能用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结合季节、气候、地区、情绪等因素判断出来,并根据具体症状施以针对性调治。

而且,进一步的长期疲劳乏力得不到恢复,可能会导致身体器官的损伤,也即中医所讲的“劳损”。此前人民日报就发文称“从疲劳到癌症只需4步:轻度疲劳 深度疲劳 重要脏器内部变异 诱发癌变”。

由此可见,累其实也可能是一种疾病,而长期出现疲劳乏力更应警惕!

中医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当某些因素打破了这个平衡而机体又没有及时调整,生理机能就会出现下降的状态,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就会导致疲劳的发生。

那么,什么因素可以打破机体的平衡状态呢?

乐启生中医团队指出,打破机体平衡状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类很常见,那就是湿邪,通俗来说也就是“湿气”所致。中医经典医籍《温病学》中就明确指出,湿为粘腻之邪,而能使气机不利,简单来说,湿气就好比浓痰,它是黏腻的,粘在喉咙上,会影响我们说话、进食,而湿气存在于体内,则会影响身体内气机的运行。此外,《温病学》中也提到,湿热伤人,身重酸楚,懒于活动,指出湿这种病邪可以与热邪结合,导致身体困重酸楚。

主要有两种,一类为外界环境的湿侵袭人体而来,也即“外湿”,日常生活中,长期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经常涉水淋雨等均可导致外湿,好比南方的“回南天”,墙上和地上都是湿漉漉的,空气湿度大,此时很多人会感觉周身不适,其实这通常是湿气所导致。只不过这一类湿属于比较表浅的可见的湿。

而另一类则属于较为深层次的湿,即由于体内脏腑与水液运化有关的脏腑功能失常,其中以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为主,导致水液停滞,聚而生湿生痰,也称为“内湿”。《素问集注》曰:“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生养肌肉,故主肉。”指出脾胃为后天之本,四肢肌肉皆有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濡养,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水谷精微化生不足,四肢肌肉得不到足够的濡养而出现疲劳乏力。

另一方面,脾运化水液功能失调则会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阻滞经络畅通及气血运行,出现头身困重,四肢酸痛,注意力不集中,心慌气短,头晕目眩,睡眠不佳等慢性疲劳症状。

不少人认为,祛湿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煲红豆薏米汤或者买几袋祛湿茶冲泡就可以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于大多病症反复发作的患者而言,其中的证候都是较为复杂多变的。

比如脾虚湿阻或者湿热困脾证的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四肢困重,酸痛不适,头重如裹,困倦多寐,胸脘痞闷,纳呆,大便溏薄,舌胖、苔白腻,脉濡细。或低热缠绵不解,淋巴结红肿疼痛,口苦,咽干,苔黄腻,脉濡数等。治疗需予以清热化痰,健脾除湿等法方可。

又比如脾肾阳虚兼夹湿的患者,则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白,肢软无力,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嗜睡困倦,易汗懒言,宫寒不孕,耳鸣,听力下降,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无力等。

如果心脾两虚兼夹湿的情况下,则主要表现为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劳则加重,神情忧郁,不耐思虑,思维混乱,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悸胆怯健忘,胸闷气短,失眠多梦易醒,食欲不振,头晕头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等。这类情况不仅要祛湿,更要益气养血,健脾养心。

因此,需根据具体的病情辨证施治,方能从根源改善慢性疲劳。

举个例子,此前来诊的36岁的陈先生,主诉近1年来神疲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遇事易惊,心慌心悸,饮食无味,晨起口干口苦,食欲不佳,稍进食则腹胀,睡眠不踏实,便溏,尿黄。观其面容及舌象可见患者面色萎黄,舌质淡白,边有齿痕,舌苔黄腻。

此外,据了解,陈先生因平日工作繁重,缺乏运动,经常通宵熬夜,身心压力较大,饮食上喜食肥甘辛辣之物。根据陈先生的症状、舌象等,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兼湿热内蕴。拟健脾化湿消疲汤:

陈皮、法半夏、胆南星、白术、白扁豆、石菖蒲、佩兰、砂仁、建神曲、茯苓、泽泻、黄柏、黄芩、车前草、柴胡、郁金;7剂,日1剂,水煎分早晚二次服用,嘱清淡饮食,适当运动。

二诊:陈先生诉口干、口苦明显改善,食欲改善,其余症状则仍存在。患者舌苔较前明显改善,故治以参苓白术散合炙甘草汤加减。

拟方:党参、炒白术、炙甘草、茯苓、炒山药、砂仁、陈皮、法半夏、桂枝、麦冬、熟地、知母、生姜、红景天、炒二芽、酸枣仁,予14剂。

三诊,诸症基本消除,以参苓白术丸继续服半月。后随访半年,陈先生自述期间偶尔疲劳,经充分休息后即可解除。

在这个案例中,湿热是导致陈先生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饮食不佳的根源。而心脾两虚,心失所养,则致心慌心悸、健忘、遇事易惊。辨证属于虚实夹杂之证,其中心脾不足为虚,湿热内蕴为实,因此在治疗时应先祛邪后扶正。

方中陈皮,法半夏,白术,辛温燥湿;白扁豆,石菖蒲,佩兰,砂仁芳香化湿以醒脾;黄柏,黄芩,胆南星苦寒燥湿;车前草,茯苓泽泻清热利小便;湿邪碍气,故柴胡、郁金行气;建神曲消食开胃。二诊时,口干、口苦明显改善,食欲改善,舌苔明显减退,表明湿热减轻,所以予以参苓白术散合炙甘草汤加味,补益心脾,着重扶正补虚,该案病本为心脾两虚,故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以恢复脾的生化气血的功能;炙甘草汤通心阳,养心体,使神安悸止,药后可见睡眠不踏实,心慌心悸,遇事易惊等悉除。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7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