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细叶黄花母(中药材植物名:黄花稔)(植物科目:锦葵科)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4 08:39:12
细叶黄花母(中药材植物名:黄花稔)(植物科目:锦葵科)能治什么病|细叶黄花母(中药材植物名:黄花稔)(植物科目:锦葵科)有什么作用|细叶黄花母(中药材植物名:黄花稔)(植物科目:锦葵科)什么样真假辨别

细叶黄花母(中药材植物名:黄花稔)(植物科目:锦葵科)

别名:啜脓羔、白背黄花稔。

植物名:黄花稔。

生长环境:本品为直立、多枝亚灌木。旷地、丘陵地和山坡均有生长。

分布:广布于热带地,广州近郊普遍分布。

入药部分:叶。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田基、山岗、低湿地。

性味:性凉、味甘淡。

主治、用量和用法:1、脓疮:用鲜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成脓自溃,已溃者排脓去毒。脓尽者不用,未成脓者不用;2、小儿疝气:全株干用3至5钱,净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本文解释权归中药大全,本文地址:/post/1566.html

黄花仔的中药材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
【拼音名】Huánɡ Huā Zǎi
【别名】吸血草(《闽南民间草药》),索仔草(《实用中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粘毛黄花稔或心叶黄花稔的叶或根。
【原形态】
①粘毛黄花稔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被粘毛,揉之有腐败气味,高0.3~1米。叶互生,阔卵状心形,长3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齿;上部的叶通常呈矩圆形至矩圆状卵形,两面均被粘质星状疏长毛;叶柄长1~4厘米;托叶刚毛状。花腋生,单生建成对,或数朵聚生于腋生的短小枝上,成一具叶的假总状花序;花柄纤弱,近中部有节;萼绿色,5裂,被疏长毛;花冠黄色,径约1厘米,上部分离,下部连合与雄蕊管合生;雄蕊多数;心皮5枚,长约2.5毫米,平滑,无网纹,亦无芒。花期冬季。
生于路旁。分布我国南部。
②心叶黄花稔
形态与上种相似,主要不同者,本种为直立亚灌木状草本,高约1m,揉之无腐气,密被茸毛并混生扩展的长毛,毛长约3mm。叶互生;叶柄长1-2.5cm,密被星状柔毛和混生长柔毛;托叶线形,长约5mm,密被星状柔毛;叶卵形,长1.5-5cm,宽1-4cm,先端钝或圆,基部微心形或圆,边缘具钝齿,两面均密被星状柔毛,下面脉上混生长柔毛。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或枝端,花梗长5-15mm,密被星状柔毛和混生长柔毛,上端具节;萼杯状,裂片5,三角形,长5-6mm,密被星状柔毛并混生长柔毛;花黄色,直径约1.5cm;花瓣长圆形,长6-8mm;雄蕊柱长约6mm,被长硬毛。蒴果直径6-8mm,分果片10,先端具2长芒,芒长3-4mm,突出萼外,被倒生刚毛。种子长卵形,先端具短毛,花期全年。
分布我国南部。
【化学成份】心叶黄花稔全草含麻黄碱,种子中含量最多,比根、茎、叶高出4倍。
【药理作用】心叶黄花稔种子的作用参见麻黄条。花、果有中度的杀灭昆虫的作用,而种子则无。
【性味】《实用中草药》:性平,味甘微辛。
【功能主治】《实用中草药》:活血行气,清热解毒。治肝炎,痢疾,腰肌劳损,乏力,脓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根1~2两。外用:鲜叶捣敷。
【附方】
①治坐马痈:鲜吸血草叶适量,活蜗牛带壳六至七个。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一、二次。(《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脓肿不易出脓作痛:鲜吸血草叶适量,洗净,捣烂敷。如疮较大者,可加三黄末或叶下红和捣涂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中草药:黄花稔的功效与作用

黄花稔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拔毒散(《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罕满囡(傣名)。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花稔的叶或根。
【植物形态】黄花稔
亚灌木状草本或亚灌木,高0.3~1米,直立,多分枝。嫩枝绿色,老时淡红褐色,稍被短柔毛或近秃净。叶互生,披针形,长3~5厘米,先端短尖和渐尖,基部 *** 或钝,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常全缘,上面光秃,绿色,经霜变淡红色,下面浅绿色;具叶柄;托叶披针形,较叶柄为长。花腋生,单朵或数朵簇生,花柄短;花萼连合,萼管近球形,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短尖,绿色;花瓣5,基部合生,黄色;雄蕊多数;心皮4~9个,苞藏于萼内,有皱纹,并有短芒。蒴果扁球形。花期秋、冬季。
生于路边山野丘陵下。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集】夏、秋采。
【药理作用】福建民间用本品的带根全草代替黄芪。在动物试验中,黄花稔与黄芪煎剂静脉注射,可降低麻醉兔的血压,抑制离体蛙心。对在位蛙心,黄花稔呈抑制而黄芪则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在位兔肠管,两者静脉注射均呈兴奋作用;对离体兔肠,黄芪可使紧张度降低,而黄花稔则使紧张度升高。两者煎剂12.5~50克/公斤给小鼠腹腔注射,24小时内均未有死亡;但黄花稔大剂量组5只中有1只于48小时后死亡。
【性味】性凉,味微辛。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生肌。治感冒,乳腺炎,痢疾,肠炎,跌打伤,骨折,痈疮疖肿,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鲜品捣敷或研粉撒敷。
【选方】治乳腺炎:拔毒散、蒲公英,水煎服。外用拔毒散加鲜白菜、红糖捣敷患部。(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提醒您:黄花稔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黄花稔的功效与药用选方

黄花稔别称吸血仔、四吻草、索血草等,为锦葵科植物黄花稔的叶或根,入药具有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的功效,对湿热泻痢、乳痈、痔疮、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黄花稔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花稔的药用功效【性味】味微辛,性凉。

【功效】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治湿热泻痢,乳痈,痔疮,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黄花稔的药用选方脓疮:用鲜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成脓自溃,已溃者排脓去毒。脓尽者不用,未成脓者不用。

小儿疝气:全株干用3至5钱,净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治劳力过度吐血:黄花稔全草二两。合猪瘦肉炖服。(《泉州本草》)

治关节筋骨痛风:黄花稔全草,每次二两,水煎服。(《泉州本草》)

治痔疮肿毒,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黄花稔鲜叶捣烂外敷患处。(《文山中草药》)

治湿疹:黄花稔加水炖服。(《闽东本草》)

治外伤出血:黄花稔头适量,捣敷创口。(《闽东本草》) [转载需保留出处 - 苹果绿] 细叶黄花母的功效与作用:/zy/gongxiao/8950.html

黄花稔的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15-30g。

外用: 适量,捣敷或研粉撒敷。

炮制: 叶片在夏、秋季采,鲜用或晾干或晒干。根部在早春植株萌芽前挖取,洗去泥沙,切片,晒干。

看了上文内容,相信大家对

黄花稔的功效 也比较熟悉了,吐客网温馨提醒您:如有腰痛,可取(黄花稔)根30-45g,乌贼干2只。酌加酒、水各半炖服即可缓解症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3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