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龙脷叶(中药材植物名:龙脷叶)(植物科目:大戟科)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4 07:36:32
龙脷叶(中药材植物名:龙脷叶)(植物科目:大戟科)能治什么病|龙脷叶(中药材植物名:龙脷叶)(植物科目:大戟科)有什么作用|龙脷叶(中药材植物名:龙脷叶)(植物科目:大戟科)什么样真假辨别

龙脷叶(中药材植物名:龙脷叶)(植物科目:大戟科)

植物名:龙脷叶。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小灌木,栽培于园圃作观赏或药用。

分布:马拉西亚和我国南部。

入药部分:叶。

采集期:5~10月。

自采地点:家种。

性味:性平、味甘淡。

功能:润肺止咳。

主治、用量和用法:肺燥咳,生或干用3至5钱,清水煎服,或加蜜枣,猪瘦肉同煎亦可。

验方:(治肺热咳嗽方)龙脷叶3钱、红菱根5钱、牛大力5钱、五爪龙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广东民间用龙脷叶治肺热咳嗽,约有五十余年历史。每配伍蜜枣、猪瘦肉、菜干等同用,效验可靠。在本方可配伍红菱根清肝肺热,牛大力润肺,五爪龙化气,合为清燥、润肺、理气除痰之剂。

(方歌)肺热咳嗽龙脷叶、红菱根与牛大力,化气还加五爪龙,除痰润肺功效捷。

本文解释权归中药大全,本文地址:/post/1600.html

这是什么植物叫什么名字下面长块根叶子上面有纹路?

龙脷叶,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叶通常聚生于小枝上部,常向下弯垂,叶片鲜时近肉质,干后近革质或厚纸质,匙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卵形,有时长圆形,长4.5-16.5厘米,宽2.5-6.3厘米,顶端浑圆或钝,有小凸尖,稀凹缺,基部楔形或钝,稀圆形,上面鲜时深绿色,叶脉处呈灰白色,干时黄白色,通常无毛,有时下面基部有腺状短柔毛,后变无毛;中脉和侧脉在鲜叶时扁平,干后中脉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6-9条,下面稍凸起;叶柄长2-5毫米,初时被腺状短柔毛,老渐无毛;托叶三角状耳形,着生于叶柄基部两侧,长4-8毫米,基部宽3-4毫米,宿存。

黑面神的介绍 黑面神的功效作用

黑面神属: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二列,全缘,干时常变黑色,羽状脉,具有叶柄和托叶。花雌雄同株,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具有花梗,什么是黑面神?黑面神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黑面神的资料,欢迎阅读。

黑面神的介绍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茎皮灰褐色;枝条上部常呈扁压状,紫红色;小枝绿色;全株均无毛。叶片革质,卵形、阔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7厘米,宽1.8-3.5厘米,两端钝或急尖,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干后变黑色,具有小斑点;侧脉每边3-5条;叶柄长3-4毫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小,单生或2-4朵簇生于叶腋内,雌花位于小枝上部,雄花则位于小枝的下部,有时生于不同的小枝上;雄花:花梗长2-3毫米;花萼陀螺状,长约2毫米,厚,顶端6齿裂;雄蕊3,合生呈柱状;雌花: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钟状,6浅裂,直径约4毫米,萼片近相等,顶端近截形,中间有突尖,结果时约增大1倍,上部辐射张开呈盘状;子房卵状,花柱3,顶端2裂,裂片外弯。蒴果圆球状,直径6-7毫米,有宿存的花萼。花期4-9月,果期5-12月

Breynia fruticosa (L.) Hook. f.

别名:黑面叶,钟馗草,狗脚刺,鬼画符,青凡木、铁甲、夜兰茶、锅盖仔、四眼草、乌漆臼、青漆、山树兰,狗脚利(《生草药性备要》),蚊惊树(《岭南杂记》),夜兰(《粤语》),山夜兰(《本草求原》),田中逵(《岭南采药录》),老鸦写字,庙公仔(《广东中药》Ⅱ),

大戟科(Euphorbiaceae)

一般特性:秃净灌木,高约1-2米。

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4厘米,两端均钝,。上面深绿色,秃净,背面粉绿。

花:花2-4朵生于每一叶腋内,雄花生于下部花束上,柄长约2-3毫米,萼长约2毫米,雌花生于全部花束上,萼基部陀螺形,边扩张,直径约4毫米,结果时扩大一倍,花期:4-9月。

果:核果径约6毫米。

分布范围

产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散生于山坡、平地旷野灌木丛中或林缘。马来西亚至中国南部。越南也有。

主要价值

化学成分

枝、叶和茎皮均含鞣质,茎皮中含量为12.02%。叶含酚类与三萜。种子含脂肪油。

根、叶供药用,可治肠胃炎、咽喉肿痛、风湿骨痛、湿疹、高血脂病等;全株煲水外洗可治疮疖、皮炎等。

药物介绍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黑面神属植物黑面神Breynia fruacosa(IArm.)Hook.£的干燥嫩枝叶。全年可采收,割取嫩枝叶,晒干。分布于我省各地及海南、广西、云南、福建、浙江、贵州等省区。

药材性状

枝常呈紫红色,小枝灰绿色,无毛。叶互生,单叶,具短柄;叶片革质,卵形或宽卵形,长3?6厘米,宽2?3.5厘米,端钝或急尖,全缘,上面有虫蚀斑纹,下面灰白色,具细点,托叶三角状披针形。枝及叶干后变为黑色。气微,味淡微涩。

性味与归经

微苦,凉;有小毒。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活血解毒。用于腹痛吐泻,湿疹,缠腰火丹,皮炎,漆疮,风湿痹痛,产后乳汁不通,阴痒。现代有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漆过敏,湿疹,刀伤出血,阴道炎等。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1:1200黑面神流浸膏稀释液在试管内对放黄色葡萄球菌缔眺杆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均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能与其所含蹂质有关。

2.抗病毒作用黑面神全草提取物(100~500微克/毫升)对鼠RNA病毒逆转录酶和人DNA聚合酶有抑制作用,其Ic,。分别为2.0微克/毫升和5.0微克/毫升。青凡木(黑面神)对腺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显示较低的GPIE,表明有强的抗病毒活血,但其细胞毒性大,ST耋1。

3.毒理小鼠腹腔注射5%黑面神注射液(去鞣质)每只0.4毫升,观察2星期无死亡。家兔静脉注射40毫升后,再每日注射4次,每次20毫升,连续10 日未见异常。15 日后解剖检查,各脏器无任何改变。

功能用途

分类: 医药

【傣药】帕弯顿(西傣):全株用于妇女产后体虚,疖疮《版纳傣药》。帕婉藤:用于体弱消瘦《傣药志》。叶、根用于妇女产后体虚,急性肠胃炎,痢疾,腹痛泄泻,湿疹,疱疖《滇药录》。根用于妇女产后体虚;鲜叶治疮疖《滇省志》、《民族药志二》。帕弯钝:根、叶用于妇女产后体虚,疖疮《傣药录》。帕婉藤:治痨伤《傣医药》。【拉祜药】依习呢:叶、根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感冒发烧,腹痛泄泻,咽喉炎,扁桃体炎,外伤出血,疮疡湿疹《滇药录》。衣徐你:根治疗急性肠胃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尿路结石,产后子宫收缩疼痛,风湿性关节炎;叶用于烧烫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阴道炎《滇省志》。【佤药】阿萝砍:根、叶治疗老鼠咬伤,各种外伤出血《滇药录》。【仫佬药】美参:根治疗腮腺炎,扁桃体炎,关节痛;叶外治跌打肿痛,外伤出血;全株治阿米巴痢疾,感冒,腹泻,水煎洗治湿疹,疮疥痕痒《桂药编》。美参:根主治腮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民族药志二》。【壮药】美必宁,么杯骂鹅,踏宁,肥必宁,大傲:叶主治跌打肿痛,外伤出血;叶或全株主治阿米巴痢疾,感冒,腹泻,疮疥,皮肤过敏《桂药编》、《民族药志二》。【黎药】晒白英,奴滔秃:叶主治骨折,刀伤出血,肾炎水肿,结膜炎,白内障,脱肛,毒蛇咬伤《民族药志二》。【基诺药】帕黑帕特:根治妇女血崩,胃肠炎,痢疾,腹痛泄泻[3]。帕哩帕特:全株治肾炎,尿道炎,血崩;根治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气管炎,风湿关节炎《基诺药》。

日常价值

大戟科有多种经济植物,最重要的为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Willd. ex A. Juss.) Muell. Arg.,为主要产橡胶的植物,世界热带地区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我国广东、海南、广西南部和云南南部也较大规模种植。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 Shaw. 和木油桐 V. montana Lour.产桐油,为最好的干性油。乌桕Sapium sebiferum: Linn.) Roxb.产蜡和油,为蜡烛和肥皂的原料。蓖麻Ricinus communis Linn.种子产蓖麻油,供药用,其叶可饲养蓖麻?稀4挚凡馦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 Muell. Arg.的树皮富含单宁,可作染料。巴豆Croton tiglium Linn.为著名泻药,又可作杀虫剂,也产单宁。余甘子Phyllantbus emblica Linn.的果富含高量维生素C,供食用,干叶可作枕心填料。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的块根含丰富的淀粉,是人类的重要食物之一;叶可喂蚕。巴豆属和大戟属中有多种植物产树脂。变叶木属Codiaeum A. Juss.叶下珠属Phyllanthus Linn.,麻风树属Jatropha Linn.及大戟属等多种植物,广为栽培供观赏。在热带地区,有刺的大戟属植物常栽作绿篱。产于非洲南部的大戟科植物好望角毒漆Hyaenanche capensis Pers.,是已知有毒植物中含毒性最强的一种。毛果算盘子Glochidion eriocarpus Champ. ex Benth.,叶下珠 Phyllanthus urinaria Linn.、甘遂Euphorbia kansui Liou 和鸡骨香 Croton crassifolius Geisel.等大多数种类均能作中草药,但多数有毒,宜慎用。

广州近郊山野常见,叶生时暗绿色,干后变成黑色,故有黑面神之名。《岭南采药录》载:味甘,性寒,散疮消毒,洗烂肉,治漆疮,其叶,人遇毒食之,则觉香甜,解牛病热毒,其根浸良酒,凡乳管不痛而乳少,捣烂其叶,和酒糟蜜糖服之。

根叶

(黑面叶):微苦,凉。有小毒。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痒。 根:用于急性吐泻,咳嗽,砂淋,产后子宫收缩痛,风湿关节痛。 叶:外用于烧、烫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阴道炎。

毒性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枝叶有毒。曾报道4例患者服30-100g鲜品(煎剂)后引起中毒性肝炎,表现为头晕、头痛、上腹不适、频繁呕吐、胃纳减退、黄疽、甚至深度昏迷,肝肿大、压痛,肝功能检查明显损伤;1例小孩因肝昏迷而死亡。

性味:味苦,性凉。入水、土塔。

功效:解热散毒,行淤,消肿,止痒。

主治:产后体弱多病,双目颜面浮肿;高热不退;疔疮痈疖脓肿。

黑面神属

*Breynia J. R. et G. Forst. nom. cons.

J. R. et G. Fcrst. Charact. Gen. 145, tab. 73. 1776; Benth. et Hook. f. Gen. Pl. 3: 276. 1880; non Linn. (1737). Foersteria Scop. Introd. 98. 1777. Forsteria Steud. Nom. ed. 1: 344. 1821. Melanthesa Bl. Bijdr. 590. 1825. Melanthesopsis Muell. Arg. in Linnaea 32: 74. 1863. Melanthesopsis Benth. et Hook. f. Gen. Pl. 3: 277. 1880.

Breynia fruticosa (Linn.) Hook. f. Fl. Brit. Ind. 5: 331. 1887, in obs., Forb.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6: 427. 1894: Beille in El. Gen. Indo-Chine 5: 632. 1927 Merr. in Sunyatsenia 1: 21. 1930: 广州植物志268. 1956: 海南植物志2; 127, fig. 356. 1965;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586, fig. 2902. 1972. Andrachne fruticosa Linn. Sp. Pl. 1014. 1753. Phyllanthus lucens Poir. Eucycl. Meth. Bot. 5: 296. 1804Melanthesa chinensis Bl. Bijdr. 592. 1825. P. iurbinatus Sims in Bot. Mag. 44: tab. 1862. 1826. Melanthesopsis lucens (Poir.) Muell. Arg. in Linnaea 32: 75. 1863. Melanthesopsis fruticosa (Linn.) Muell. Arg. in DC. Prodr. 15(2): 437. 1866.

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二列,全缘,干时常变黑色,羽状脉,具有叶柄和托叶。花雌雄同株,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具有花梗;无花瓣和花盘;雄花:花萼呈陀螺状、漏斗状或半球状,顶端边缘通常6浅裂或细齿裂;雄蕊3,花丝合生呈柱状,花药2室,纵裂;无退化雌蕊;雌花:花萼半球状、钟状至辐射状,6深裂或6浅裂,稀5浅裂,结果时常增大而呈盘状;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3,顶端通常2裂。蒴果常呈浆果状,不开裂,外果皮多少肉质,干后常变硬,具有宿存的花萼;种子三棱状,-面狭而稍凸起,其余两面宽而平,种皮薄,无种阜,胚乳丰富,肉质,胚弯曲,子叶略宽而扁。染色体基数x=13。

本属模式种:二列黑面神Breynia disticha J. R. et G. Forst.

约26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少数在澳大利亚及太平洋诸岛。我国产5种,分布于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

单方验方

1.治产后体弱多病,双目颜面浮肿:黑面神根20g,益母草根15g,盐肤木棍15g。煎汤内服。

2.治高热不退:黑面神根30g。煎服。

3.治疔疮痈疖脓肿:黑面神鲜叶或根适量,煎水外洗;另取黑面神叶干品研末外擦患处。

药物制剂

黑面神在岭南地区使用有较悠久的历史,为广东习用的地产药材。

1.复方黑面神糖衣片(浸膏片、糖浆)

组成:黑面神6克,东风桔30克,鸭跖草10克,海芋10克,补骨脂3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一次6片,1日3次。

2.复方东桃片

组成:黑面神15克,东风桂根15克,五指毛桃15克,女贞子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扶正培本。用于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一次6片,1日2次,饭后服。

3.黑面神合剂(Ⅱ)

组成:黑面神叶15克,东风桔根15克,鸭跖草15克,尖尾芋根茎50克,补骨脂10克(前四味为鲜品量)以上为一剂量。

功能主治:补虚固本,消炎止咳。用于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1日1剂,10天为一疗程。[2]

植物文化

黑面神的得名,源于其叶色的变化一它的叶片在新鲜时呈暗绿色,晒干后则完全变成了黑色。因此得到这样一个名字这种遍布我国南部,而主要药用于两广地区的草药,还有多种富有形象特征的别名。

在两广,黑面神也被唤作?鬼画符?、?夜兰?、?惊蚊草等,《岭南杂记》解释说:?粤山中道旁一种小树,状如禾兰,亦类紫薇,高一、二尺,叶大如指头,颇带蓝色,叶老则有白篆文如蜗涎,名鬼画符。叶下有小花如粟米,至晚香闻数十步,恍若芝兰,又名夜兰。暑月有蚊,折此树逐之,蚊即惊散,故又名蚊惊树?《本草求原》则说:?黑面神,一名钟馗草,言其叶黑也?。[1]

禁忌

1.孕妇忌服。[2] 注意孕妇禁忌。不可过量服用,过量服用可引起呕吐、头晕、头痛、上腹不适;

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肝炎,引起肝昏迷甚至死亡。故应用时易去表皮,煎水用蜜糖冲服,

以减轻毒性,并严格控制用量。[2]
黑面神的功效作用
黑面神(中药材植物名:黑面神)(植物科目:大戟科)

别名:鬼昼符、铁甲。

植物名:黑面神。

生长环境:本品为灌木。山岗上,山坡和郊野均常见之。

分布:马拉西亚至我国南部;广州近郊路旁及丘陵地普遍生长。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凉、味微苦。

功能:散毒。

主治、用量和用法:1、花柳白浊: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2、芒果:用法同上。

验方:(治花柳白浊方)黑面神根1两、了哥王根1两、清水五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方中黑面神根、了哥王能清血毒,去膀胱湿热。初起花柳白浊,应用此方,效果明显,如属久虚白浊,则不相宜。

(方歌)白浊初起黑面神,了哥王来慰问因,为除血毒清浮热,久煎服来可欢欣。

附录:(叶)主治、用量和用法:1、治皮肤痕痒:生或干叶适量,煎水外洗;2、治漆疮:用法同上。

验方1:(治皮肤痕痒方)黑面神叶、六耳苓、毛麝香各等分,煎水外洗患处。

(方解)毛麝香祛风消肿,黑面神清热解毒,六耳苓祛湿止痒,对湿毒为患之皮肤痕痒,煎水外洗有效。

(方歌)皮肤痕痒病因多,毛麝香邀黑面神,加入耳苓煎水洗,杀滋解毒止痒疴。

验方2:(治漆疮方)黑面神叶、七大姑叶各等分,煎水外洗患处。

(方解)人体接触漆器,皮肤发生丘疹红肿而痒者为漆疮。七大姑治疗漆疮历验不爽,其药能疏风热、止痒,配黑面神,更有助于清热解毒,其效更好。

(方歌)解除漆器患漆疮,皮肤肿痒势难当,幸有七姑黑神叶,煎汤浴罢一扫光。

有毒植物中毒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致毒植物的化学分类 3.1含生物堿类的植物3.2含苷类的植物 3.2.11.含强心苷的植物3.2.22.含氰苷(生氰苷)的植物3.2.33.含皂苷的植物3.2.44.含蒽苷的植物 3.3含毒蛋白(包括酶)、多肽、氨基酸的植物3.4含其他类毒性成分的植物 4毒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影响中毒程度的因素5致毒植物中毒的诊断 5.1询问病史5.2体格检查5.3实验室检查5.4中毒处理 5.4.11.清除毒物5.4.22.解毒剂的应用5.4.33.促进体内毒物的排泄5.4.44.对症治疗6参考资料 1拼音 yǒu dú zhí wù zhòng dú

2概述 某些植物由于其体内存在某种物质,当以一定的途径接触人体或者进入人体后,因其固有化学性质所发生的作用,对人的机体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如机能减弱或受损害,器官组织出现病变,致使健康受损甚至死亡,像这些能引起人体中毒的植物,就称为致毒的植物。[1]

3致毒植物的化学分类 致毒植物由于其体内存在的某种或某几种化学成分而引起人体中毒。因此,研究致毒植物的毒性成分,并按此加以分类,不但便于了解该种植物引起中毒的特点及毒理,在治疗及预防方面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按致毒植物所含毒成分的主要类别,逐一介绍如下。[1]

3.1含生物堿类的植物

[1]

生物堿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存在于植物界,极少数存在于动物界,有类似堿的性质,可与酸结合成盐,在植物体中多以有机酸盐的形式存在。自然界中已发现的生物堿有数千种,按化学类型划分有60种左右。它们大多具有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素大多包含在环内。它们的含量一般都很少,但各具有特殊而较显著的生理活性。由于生物堿的种类很多,其生理活性也很广泛,不同的生物堿,其生理作用有很大差异,药用过量或误食,常致中毒。少数生物堿的氮素不在环内(如麻黄堿等),以及那些堿性非常弱或基本上无堿性而氮素也不在环内(如秋水仙堿)者,由于它们是有机含氮化合物且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堿的范围内。而某些天然来源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如某些维生素、氨基酸、 肽类、叶绿素、血红素、胆色汁等,则习惯上不将它们列入生物堿的范畴。

生物堿大多为无色味苦的结晶形晶体,少数有色或为液体。游离的生物堿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醇、醚、氯仿等;而其矿酸盐或小分子有机酸盐却溶解于水。生物堿分布于100多个科的2000多种植物中,以双子叶植物中最多,单子叶植物中较少,裸子植物中更少,低等植物中只有菌类个别种含有。含生物堿最多的是罂粟科、防己科、茄科、毛茛科、小檗科、豆科、夹竹桃科、马钱科、茜草科和石蒜科等。罂粟科及毛茛科中的乌头属、翠雀属植物均含有生物堿。茄科中的颠茄属、莨菪属、东莨菪属、曼陀罗属等植物都含有莨菪堿和东莨菪堿。石蒜堿几乎分布于石蒜科所有含生物堿的植物中。秋水仙堿主要分布于百合科中的亚科植物中。有的植物含生物堿有数十种之多,如金鸡纳树含有30多种,长春花含有70多种。

3.2含苷类的植物

[2]

在植物中,糖分子中的环状半缩醛形式的羟基(苷羟基)和非糖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羟基脱水缩合而成具有环状缩醛结构的化合物,叫做苷,又曾被称为配糖体、糖苷质、苷、糖杂体等。此种与糖结合的非糖结合物部分叫做苷元、苷基、配糖基或配基等。少数苷元以巯基(SH)、(亚)氨基或羟基(COOH)与糖中苷羟基缩合,亦有苷元与糖分子直接以碳键相结合者。苷类一般味苦(少数如甜叶菊等含味极甜的苷),且溶于水、醇,并极易被酸或同存于同种植物中的酶所水解(水解最终产物为糖及苷元),如具酯键(苷元以羟基与糖结合)者还易被堿所水解,只有碳键苷(如芦荟苷)难于水解。由于苷元化学结构类型的不同,以及所生成的苷生理活性的特点等,苷又分为多种类别,如黄酮苷、蒽苷、强心苷、皂苷、氰苷(腈苷、生氰苷)等等。黄酮苷有多方面生理性能,多无毒性,有毒性者甚少;致毒性或药用而有副作用者为强心苷、氰苷、皂苷、蒽苷。分别介绍如下。

3.2.11.含强心苷的植物 强心苷系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苷类,其苷元为具有五或六元不饱和内酯环的甾体衍生物。此类苷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使心脏的血液排出量增加,减缓心率,使衰弱的心脏机能得以改善,临床上用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疾患, 但剂量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稍多则有很大毒性,大剂量能使心脏中毒而停止跳动。常有因用药过量或误食含强心苷的野生植物而中毒者。若长期少量服用,亦能造成积蓄中毒。此类苷中其苷元部分多具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如洋地黄毒苷、万年青苷等),为甲型强心苷;少数具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如海葱强心苷等)为乙型强心苷。乙型强心苷的生理活性及毒性较甲型强心苷更强。

植物中,强心苷主要分布在夹竹桃科、玄参科、百合科、萝蘑科、十字花科、毛茛科、卫矛科等科中。以夹竹桃科和萝蘑科最为主要,玄参科中只有洋地黄属含有强心苷。

3.2.22.含氰苷(生氰苷)的植物 氰苷在植物界分布颇广,特别以蔷薇科植物为主,其次为禾本科、豆科、忍冬科等。

3.2.33.含皂苷的植物 皂苷因苷元结构的不同而分为三萜类皂苷和甾体皂苷两类。三萜类皂苷在植物界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如豆科、五加科、蔷薇科、桔梗科、无患子科、菊科、远志科、葫芦科、苋科、伞形科、萝蘑科、芸香科、败酱科、天南星科等植物;单子叶植物中较少。甾体皂苷在植物界分布较少,主要存在于单子叶植物,如百合科丝兰属、石蒜科龙舌兰属、薯蓣科薯蓣属、凤梨科等植物中;其次在双子叶植物玄参科、茄科、豆科植物中亦含有。

3.2.44.含蒽苷的植物 蒽苷类大多为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多具有泻下作用,而游离的苷元致泻作用很弱,可能由于在体内未达大肠以前,大部分已被分解而减弱了泻效。但蒽苷类组成中的糖部分可起保护苷元的作用,使其在进入体内后不致被破坏,得以转运到大肠中显出泻效。如内服过量则有剧烈泻下的副作用。在含蒽苷的植物中以芦荟的泻下作用较剧, 可能与其所含的芦荟的苷元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还原型蒽酚、蒽酮等化合物,可彼此转化,但以蒽醌最为稳定,当在空气中放置时,还原型化合物均易氧化为蒽醌。蒽酚、蒽酮类有强烈的 *** 作用,内服能引起呕吐,且蒽酚苷的泻效较蒽醌尤强,但因它们不太稳定,多存在于新鲜植物中,故含此类成分的植物,须让其充分放置氧化后,方能供药用,如中药鼠李子(果实)若不经充分放置,新鲜品则具强烈的催吐作用。

蒽苷类多存在于被子植物的蓼科、豆科、茜草科、鼠李科、百合科和低等植物地衣类和菌类的代谢产物中,昆虫(胭脂虫)中也有存在。

3.3含毒蛋白(包括酶)、多肽、氨基酸的植物

[3]

蛋白质的基本成分为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虽然只有20多种,但由于它们有不同的结合状态,所能产生的组合方式和数目却非常巨大,这就是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肽也是由氨基酸组成,由二、三、四以至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分别叫做二肽、三肽、四肽,以至多肽,蛋白质就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三度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酶”亦系蛋白质类化合物。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复杂、也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它既是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酶又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高效催化剂。异体蛋白质注入人体组织可引起过敏反应,某些蛋白质内服亦可产生各种毒性。由于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大,溶于水中呈胶体溶液,加热处理可使其凝结而变性,因而可使具毒性的蛋白质丧失其毒性。

含毒性的蛋白质(或酶)或多肽、氨基酸且能致人中毒的植物主要为豆科、大戟科中的种类。

含此类成分而有毒性的真菌,如毒伞菌、白毒伞菌、鳞柄白毒伞菌、褐鳞小伞菌等。

3.4含其他类毒性成分的植物

[3]

含萜及其内酯而能致人中毒的植物,存在于杜鹃花科、瑞香科大戟科等内。

含挥发油可能引起中毒的植物如:细辛、樟树(油及脑)、松节(油)、土荆芥、侧柏叶。但临床上很少发生中毒的病例。

含油及脂肪酸类而能引起中毒的植物如:乌柏(还含有苦味素)、油桐、芫花( *** 性油状物)。

含内酯类(如原白头翁素、香豆素)而能致人中毒的如:毛茛科中的某些植物。但目前较少发生中毒。

含树脂类而能致人中毒的植物如:紫茉莉、藤黄。

含其他苷类而能致人中毒的植物如:牵牛子、鸦胆子、苍耳(另含有氢醌等)。

4毒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影响中毒程度的因素 [4]

致毒植物的毒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

1.凡对体表有 *** 作用的植物药材,对从事此类药物加工和提制的人员,常易发生接触中毒。

2.凡作为外用药物的致毒植物,可因处理不当或用量过多,毒素经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通常引起局部中毒症状,有时也能随淋巴循环进入体内。

3.凡作为食物或内服药物能致毒的植物,一般都通过胃肠黏膜被吸收入人体。

一般各类毒物都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人体,才会引起中毒。例如,含有溶血性皂苷的药用植物,可以口服,不会出现溶血作用;如果经静脉注射即可发生溶血,且有生命危险。

影响中毒程度的因素,除与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关外,还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毒素进入体的量的多少,与中毒程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进入的毒量少,中毒较轻,且中毒过程发展较慢;进入的毒量多则中毒程度较严重,发展亦较快。另一方面,有些毒物在能引起中毒的剂量以下,不但不会引起中毒,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许多植物药中的毒性成分便是这样。

毒物本身的结构和物理状态,也能影响中毒作用。如同一种化合物,其不同异构体的毒性可能有差别,如莨菪堿是左旋光性物质,虽有较好的医疗作用,但毒性较强;目前都使用它的外消旋化合物阿托品,因后者的毒性较莨菪堿为弱。

中毒现象是毒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过程,因此,人体的因素也与中毒程度有直接关系。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个体差异等,都可影响中毒程度。一般婴幼儿及老年人、体弱有病的人对毒物较敏感,妇女妊娠期、授乳期或更年期对毒物亦较敏感,发生中毒时一般都较健康的成年人为重。个体差异决定了对毒物耐受量的不同,也对中毒程度有影响。特别是有些引起过敏反应的毒物,与个体是否易感染、敏感体质有密切的关系。

5致毒植物中毒的诊断 中毒是一个广义的名称,原因繁多,甚至有些病员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因此,是否中毒、何物中毒,就需要临床工作者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调查等各方面有关材料加以综合分析、明确诊断,以有利于抢救。[5]

5.1询问病史

对于中毒的诊断,了解病史是非常必要的。询问的内容有如下几点[5]?:

(1)职业与工种,有无与致毒的植物发生接触的机会,是否采取劳动防护措施。

(2)发病之前是否进食过某种较为特殊的食物,进食同样食物的其他人员有无类似发病,如有剩余食品,可索取以供分析检验。

(3)发病之前是否曾服用过以植物为来源的药物,并了解该药物的药理和使用情况,最好能将该药物带来分析。

(4)服用毒物的方法、时间、数量等。

(5)出现中毒的时间,有何自觉症状和体征。

(6)中毒后采取过什么治疗措施,经过情况如何。

(7)既往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疾病。

5.2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后,进行体征检查。如果是危重患者,应在询问病史的同时检查几方面重要体征,以便立即采取紧急有效措施。[5]

(1)体温及脉搏是否正常,心律、心率、心音、血压有否改变。

(2)瞳孔有否散大或缩小,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如何,结膜有无充血,巩膜有否黄染,有无黄视、复视等症状,听觉有无障碍、耳鸣等现象。

(3)皮肤、口唇有否苍白、潮红、发绀等,皮肤色泽有否改变,局部有无 *** 性炎症反应,,全身有否水肿,有无出血点、紫癜,有无感觉过敏、麻木等。

(4)神志是否清醒,有无意识蒙眬、烦躁不安、有无昏迷、谵妄、错觉、幻觉等症状,有否狂笑、手舞足蹈,或形如醉汉等症状。

(5)呼吸是否困难,节律、频率有否改变,是否有呼吸麻痹及缺氧状态,肺部能否闻及哕音。

(6)神经系统有无定向障碍、运动障碍,有无四肢痉挛、抽搐等症状,肌力和肌张力情况如何,有无病理性神经反射。

(7)有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8)尿量有无减少,有否尿闭或失禁,有无血尿、血红蛋白尿等现象。

5.3实验室检查

除作一般血液、尿常规检查外,还可根据需要作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液生化等项检查,以判断中毒轻重,了解中毒原因,有条件时对血、尿、呕吐物等进行毒物学检查,分析测定。为了明确诊断,现将植物中毒的临床特点,列于表401中,以供参考。[6]

5.4中毒处理

中毒处理的原则是:①迅速清除毒物,使之不再继续侵入和吸收,如局部处理、洗胃等;②应用有效解毒剂,对于不同的毒物采用相应的解毒剂,在使用上应掌握早期、足量的原则;③尽快促使体内毒物排泄,中断毒物对机体的继续危害,如输液、利尿、换血、透析等;④采取对症治疗,保护重要器官,促进机体功能恢复。[7]

5.4.11.清除毒物 [8]

(1)清除皮肤、黏膜接触毒物:皮肤接触毒物用微温清水(忌热水)彻底清洗并注意头发腋下等处的清除,对不溶于水的毒物,可选用适当溶剂或解毒溶液冲洗。

眼内溅入毒物时,应用清水立即冲洗,冲洗后按眼科腐蚀性伤口处理。

(2)清除胃肠道的毒物:对于一切经口腔进入的毒物,除非在禁忌的情况下,均应采取催吐、洗胃和导泄以排除毒物、减少吸收。

1)催吐:①机械 *** 法。最简单的方法用硬羽毛、压舌板、筷子、手指等 *** 咽后壁,即可反射性引起呕吐;如毒物过稠,不易吐出,可给患者先饮水500ml左右,然后再催吐。②药物催吐法。一般用1:2000高锰酸钾100~300ml口服;或以硫酸铜或硫酸锌溶于150~250ml温水中口服,可 *** 胃黏膜引起呕吐。必要时15~30min后再服1次。

对于不能口服催吐药的中毒患者可用阿扑吗啡,成人皮下注射3~5mg。本品能 *** 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应区,反射性兴奋呕吐中枢,作用迅速,但副作用甚大。幼儿、衰弱者、休克有昏迷患者禁用。5岁以上儿童如属必要,可皮下注射1mg。

催吐注意事项和禁忌证:①危重患者当呕吐时,头部放低,并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引起吸人性肺炎;②昏迷状态及惊厥未控制之前,暂不催吐;③腐蚀性毒物催吐时,有引起食管及胃穿孔的可能,或已发生剧烈呕吐者,均不宜采用;④食道静脉曲张、主动脉瘤、溃疡病出血,不予催吐;⑤孕妇慎用。

2)洗胃:一般毒物进入胃内时间不久(4~6h之间)均应洗胃,在洗胃时可配合机械 *** 催吐法;对于毒物量较多,固体毒物嵌入胃黏膜皱襞内,服用肠衣药片及服毒后曾进大量牛乳及蛋清白等情况,洗胃尤其重要,即使服毒12h以上,仍须考虑洗胃。

洗胃方法:①针筒抽洗法。插入胃管,并口服500ml灌洗液。然后用50ml针筒抽吸,直至抽出液量基本上等于摄入量,这样反复进行,抽至液体澄清为止。此法对心力衰退、重度衰竭等患者一般均能耐受。②胃管法。洗胃通常用胃管法,以洗胃管插入胃中,将洗胃液灌入,每次不超过500ml,过多则易将毒物驱入肠中。然后将胃管头向下,借虹吸原理使胃内液体流出。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洗出液和灌洗液颜色相同为止。此法对心力衰竭、重度衰竭等患者一般均能耐受。

洗胃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①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或胃穿孔、食管静脉曲张、严重心脏病或动脉瘤者忌用;②如有活动性义齿或异物,应先取出再洗胃;③其他基本与催吐法相同。

洗胃液:洗胃液应根据进入消化道的毒物的种类加入适当的解毒剂。解毒剂可通过吸附、沉淀、氧化、中和、化合等作用,使胃内未被吸收的毒物失去活性,或阻滞其吸收。如无解毒剂可用普通清水,但是用生理盐水更为安全。尤其儿童患者耐受电解质丢失的能力较差,当增加其体重的5%(不含电解质的液体)时,即可引起水中毒而导致惊厥及昏迷,故应特别注意。

3)导泻:催吐或洗胃后,可经口或由胃管注入泻剂,促使进入肠道的毒物迅速排出体外,以减少毒物在肠内吸收。常用50%硫酸镁40~50ml或25%硫酸钠30~60ml,已有严重脱水及腐蚀中毒者禁用,孕妇亦尽量不用,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时不用硫酸镁。如中毒已引起多次腹泻者则不必再导泻。

4)保护胃黏膜:在催吐或洗胃干净后可应用蛋清10只、花生油或菜籽油100ml、米汤、面糊、藕粉及牛奶,灌入胃中以保护胃黏膜,特别是用于腐蚀性及盐类中毒,更能减少 *** 。

5.4.22.解毒剂的应用 [9]

(1)促使毒物沉淀或破坏:

1)中和法:堿性中毒者可用弱酸、柠檬汁、醋或1%醋酸(等量水稀释)100~200ml;酸性中毒,则用弱堿中和,如3%~6%氢氧化铝溶液,2.5%氧化镁溶液。

2)吸附法:毒蕈、植物生物堿中毒时,可用药用炭,使毒物吸附于炭末微粒表面,再用洗胃法。如食毒量大,须用大剂量吸附剂,尤其儿童难以接受,可在催吐、洗胃后将药用炭加入洗胃液中,配成2%浓度,再将硫酸镁15~30g加入配制的洗胃液中,制成混悬液注入胃内,任液体自然由肠道排出体外。

3)沉淀法:可用鞣酸一茶匙混于水内服,另服适量堿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以促进其作用。它可使许多生物堿、强心苷形成不溶性沉淀。如无鞣酸,可用浓茶代替。奎宁、士的宁等生物堿中毒,可采用碘酒或复方碘溶液(含碘5%,碘化钾10%)1~2ml,加水半杯内服,使它产生沉淀。由于鞣酸和毒物的沉淀物在消化道中,特别在胃中仍可溶解而被吸收,因此,需要同时给予洗胃。

(2)拮抗性解毒剂:

对已吸收的毒物,应用与其主要毒性作用相拮抗的药物,以拮抗毒物对生理功能的干扰。

1)阿托品:阿托品为竞争性抗胆堿能药物,能阻断毒蕈堿(M) 胆堿反应系统的乙酰胆堿受体,使乙酰胆堿不能与受体结合,发生毒蕈堿样症状。它对烟堿(N)胆堿反应系统,只有大剂量才发生作用,对神经一肌肉的胆堿反应系统则无作用。阿托品控制毒草堿样症状有满意的疗效,但对已抑制的乙酰胆堿酯酶无复能作用。

适应证:博落回、万年青、夹竹桃等中毒引起的心动过缓,毛果芸香堿、毒扁豆堿、新斯的明及含毒蕈堿的毒蕈等中毒时均可应用,对乌柏、芫花、大戟等中毒后引起的剧烈腹痛亦可作临时止痛剂。

剂量与副作用:一般用量,成人0.5~1.Omg/次,儿童0.02~0.03mg/(kg·次)口服;皮下注射或肌注,每1~2h重复1次(儿童必要时重复),根据病情酌情增或减量。

2)毛果芸香堿(匹罗卡品)和新斯的明:毛果芸香堿主要作用于M胆堿反应系统,产生毒蕈堿样作用,能拮抗抗胆堿药的外周作用,而产生一系列胆堿能神经节后纤维兴奋现象,并能对抗阿托品类引起的副交感神经作用,使汗腺、唾液腺等分泌作用增强,解除动眼神经麻痹作用使瞳孔缩小。新斯的明有抗胆堿酯酶和增强乙酰胆堿的作用。

适应证:毛果芸香堿和新斯的明均可拮抗曼陀罗、东莨菪、莨菪、颠茄等莨菪堿类中草药中毒。此外,新斯的明可治疗筒箭毒堿中毒。

剂量与副作用:毛果芸香堿成人1%溶液0.5~1ml/次,皮下注射,15min1次;儿童0.1mg/kg/次,皮下或肌注。直至瞳孔缩小,对光反应出现,口腔黏膜湿润时为止。

新斯的明一般用量成人10~20mg/次,口服3/d;0.5~1.0mg/次,肌肉或皮下注射。儿童1.0mg/(岁·次),口服3/d;0.05~0.1mg/(岁·次),皮下注射或肌注。机械性肠梗阻及哮喘者忌用。

3)氰化物解毒剂: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均系氰化物解毒剂。氰化物中毒是氰基(CN)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的三价铁结合,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引起组织缺氧。利用这一机制,应用这几种解毒剂。

氰化物重症中毒都应迅速给亚硝酸异戊酯和亚硝酸钠,使20~30%的血红蛋白成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与游离的或已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三价铁结合的氰基有很大的亲和力,结合成为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从面恢复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恢复细胞呼吸。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很不稳定,易于再游离出氰基,故给以亚硝酸钠,在转硫酶的作用下游离出的硫与氰基结合成为无毒的硫氰酸盐,经尿排出。同样硫代硫酸钠能在体内硫氰酸酶的作用下,使游离的及已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的氰离子(CN)转变为毒性较低的不活动的硫氰酸盐而排出体外,故临床上相继使用。

适应证:苦杏仁、桃仁、木薯、狗爪豆等含氢氰酸或氰酸化合物中毒。

剂量与副作用:立即用1~2支亚硝酸异戊酯的安瓿放在手帕中打碎,让患者每l~2min吸入15~30s,随后即经静脉注入3%亚硝酸钠10~15ml,速度2.5~5ml/min,再用同一针头缓慢注射10%硫代硫酸钠100ml或50%硫代硫酸钠25~50ml,全量10min注射完毕,通常注射后病情会迅速好转。如病情重新出现,再给半量的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用亚硝酸钠时,患者应稍呈青紫状态,注射亚硝酸钠过程中,如血压明显下降,应减慢注射或暂停,亦可改用1%美蓝,按10mg/(kg·次)静脉缓注。血压下降,应立即注射升压药,勿用肾上腺素。

如病情较轻,可减少药物剂量,不吸入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亦可。患者神志清醒,只要注射硫代硫酸钠即可。如系口服氰化物中毒,洗胃后每5min服用硫酸亚铁一汤匙,使胃肠内氰基与亚铁结合而解毒。

此外氰化物解毒剂还有羟基钴氨素、氯钴氨素、依地酸二钴、组氨酸钴、胱氨酸等。

4)美蓝:美蓝又名亚甲蓝,本品随着浓度的改变,对血红蛋白能表现出氧化和还原两种相反的作用:在高浓度时使血红蛋白的亚铁氧化为高铁而生成高铁血红蛋白,此作用被应用氰化物中毒的解毒治疗中;低浓度的美蓝则具有恰恰相反的作用,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氧化还原时,是通过辅酶I进行氢的传递。

适应证:小剂量用于亚硝酸盐类中毒如青菜、小白菜、韭菜、卷心菜、莴苣、甜菜、菠菜等煮熟后放置时间过久或盐腌不久食后引起的中毒。

大剂量可以替代亚硝酸钠,用于含氰苷果仁如苦杏仁、苦桃仁、樱仁、李仁、梅仁中毒。

剂量与副作用:小剂量每次1~2mg/kg加入葡萄糖液20ml中静注,必要时隔1~2h重复一次。

注射过快,剂量过大,引起恶心、呕吐、胸闷、多汗、心电图T波倒置。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4.33.促进体内毒物的排泄 [10]

(1)利尿

1)可给予10%葡萄糖500~1000ml加维生素C 2.0g静滴,有吐泻者适当补充钠盐。

2)大量饮浓茶或糖水促进排尿,必要时注射呋塞米20~40mg。

3)快速静滴甘露醇或山梨醇促进排尿泄毒,保护肝、肾的解毒、排毒的功能,防治肺、脑水肿。剂量以0.5g/(kg·次)计算。

4)若系低血容量性血压下降,应先予补充血容量,然后考虑到利尿排毒。血压偏低时, 可静滴利尿合剂(25%~50%葡萄糖500ml,生理盐水330ml,0.5%~1%普鲁卡因100~150ml,10%葡萄糖酸钙5ml,维生素C 3g,氢化可的松100mg,胰岛素30~40U配成)200ml,每6h一次。

(2)透析:在急性中毒中,透析疗法是促进某些毒物排出的有效方法之一,适用于有毒植物、蕈类和化学药品中毒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其方法有人工肾脏、腹膜透析及结肠膜透析。让患者的血液进入透析器(人工肾)或经过腹膜和结肠微血管与膜外透析液进行透析, 从而使血液循环中的晶态毒物或分子量在35 000以下又不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分子,经过透析膜到透析液中。由于膜内外血液和透析液不断循环,因此,达到排除血液循环中毒物的目的。抢救中毒性肾衰竭的各种透析方法以人工肾较为理想,但其设备较复杂。结肠透析实用简单,适于基层医疗单位,唯效果较差,要长时间才能生效。人工透析法,透析液配方的具体操作方法,可参考有关专门书籍。

5.4.44.对症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3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