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大黄(又名:川军)(蓼科草本)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4 04:19:02
大黄(又名:川军)(蓼科草本)能治什么病|大黄(又名:川军)(蓼科草本)有什么作用|大黄(又名:川军)(蓼科草本)什么样真假辨别

【中药概述】

大黄(又名川军)为蓼科草本植物掌叶大黄的根。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1.泻下攻积: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胀腹痛等,如(伤寒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千金方<温脾汤>)、(伤寒六书<黄龙汤>)。

2.泻火解毒:用于火热炽盛,迫血妄行的吐衄等,如<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汤>)。

3.活血祛瘀:用于多种瘀滞证等,如<复元活血汤>。

4.清泄湿热:能导湿热从大便而出。主要用于黄疸、淋证等,如<茵陈蒿汤>、<八正散>。

【药效鉴别】

本品沉降下行,走而不守,能荡涤肠胃实热积滞,清泻血分瘀热。借其入血降泄之力,又有活血逐瘀之功。故为攻积、泻火、解毒、逐瘀的要药。

【临证应用】

1.急性黄疸型肝炎:用生大黄50g,水煎服,日1次。小儿轻量;

2.口腔溃疡,属心脾积热型,口渴口臭,便秘。大黄 芒硝 甘草10g 葛根15g,水煎服。

【药理作用】

1.大黄蒽醌有泻下作用,但此成分受热分解而失去泻下作用,因此不宜煎煮时间过长;

2.有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作用;

3.有促进胆汁分泌而有利胆、排石作用;

4.长时间服用

大黄可引起便秘,其机理与所含鞣质有关;5.有抑菌作用。

【化学成分】

含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等。

【用量用法】

3——12g,水煎服,或泡水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易伤正气,若非实证,不宜妄用。经期及哺乳期不宜。

【注】

其推陈出新,有锐不可挡之势,古人誉为“将军”,故名。西大黄系青海所产的西宁大黄,表面呈黄棕色,可见菱形的网状纹理,故称“锦文”。奉为道地药材。

制川军:用于泻下力较缓,活血作用较好,多用于血瘀证及不宜峻下者。

酒大黄:苦微辛,性寒稍平和。缓和泻下作用,引药上行,用于实热燥结,但可清上焦实热。

本文解释权归中药大全,本文地址:/post/190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2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