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原载《本草纲目》,原名粟糵。
别名:粟芽、红谷芽。
来源: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粟的颖果,经水湿生芽后的干燥加工品。栽培。
产地:主要产于华北地区。
性状鉴别:本品呈小球形,直径约1毫米。表面有两层稃壳,淡黄色或橙色,光滑,多已开裂,并生长出1~毫米须根,稃壳内含种仁一粒(小米)。质坚,粉性。气无,味微甜。以颗粒匀净,淡黄色或橙色,生过根芽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淀粉分解酶、蛋白质、脂肪。
功效与作用:开胃、消滞,其原理为健胃、助消化,所含的淀粉为解酶能把淀粉分解为单糖。
炮制:生用、炒用或炒焦。
性味: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健脾胃,消食积。
主治:食积胀满不化,食欲不振等症。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食滞胀满,食欲不振,一般多与麦芽同用,也可单用。小儿外感风滞有呕吐、发热者,配解表药和清热化湿药,方如外感风滞方。谷芽和麦芽比较,谷芽消积助消化之力不如麦芽;谷芽助消化,偏于消食下气,对热滞者更适宜;麦芽助消化,稍带健脾作用,对寒滞而食物吸收不全者更适宜。但总的来说,两者的作用大同小异,不一定要拘泥细分。谷芽入煎剂后,其效力大有减损,故以研成细粉直接冲服较好。又谷芽的有效成分,炒焦后其效力降低很多,而微妙则并不影响。
用量:6~15g。
处方举例:外感风滞方:谷芽15g,藿香6g,蝉蜕4.5g,防风0.5g,云苓7g,苏梗15g,薄荷3g(后下),川连2.1g水煎服。
注:1、天津市习用橙色红谷芽。北京市习用黄谷芽,另将红谷及红谷芽作涩肠止泻药,也用于解表透疹。2、此种谷芽华北、东北等地习销,南方地区不用。
谷芽麦芽水的药用价值比较的高,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它的功能也比较的多,对人的身体发展有好处。下面,我为大家讲讲谷芽麦芽水的`功效,快来看看吧!
谷芽麦芽是一种不错的消化选择,它对治疗食积不消、脱腹胀满病症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有很多人都喜爱选择它吗,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对它在购买上,也都是比较多。
麦芽,味甘平,归睥,胃,肝经。
其功效能消食和胃,退乳。
麦芽能理脾和胃,助消化,适应于一切食积之症。
常配山楂,神曲,治食积不化,腹胀腹痛,嗳腐吞酸等症。
前人谓麦芽能补脾胃之虚,宽肠胃,但麦芽补益之力甚微。
若在补脾药中少加麦芽以理胃醒脾,则确有补而无滞,消而无伤之妙。
其次麦芽有回乳之功,可用生麦芽100克煎服,治产后乳汁溢出不止,欲断不能。
但传统认为麦芽少用则通乳,多用则退乳。
退乳宜生用,健胃宜炒用。
然麦芽不耐高温,过炒则破坏淀粉酶的活力,降低其原有功效。
麦芽有疏肝的作用,可以用于肝胃气滞,木土失调的症状,所以《本草求源》谓:“凡麦谷之发芽,皆得升生之气,达肝木以制脾土,故能消导。”
谷芽,味甘平,归脾胃经,其功效能消食和中,醒脾开胃。
谷芽麦芽水的作用与麦芽比较相似,但但是量比较的弱。谷芽能和中,益养胃气,消食而无伤中之弊,配合党参,白术等,治脾虚食少,纳谷不香,气短乏力之证,如《澹潦方》之谷神丸。
配山楂,扁豆,芡实等,治脾虚气弱,食谷不化之泄泻,如《麻疹集成》之健脾止泻汤。
麦芽,谷芽都有消食健胃之功。
但是麦芽偏向于消食疏肝,而谷芽长于醒脾养胃。
故《本经逢源》谓:“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制也”。
1、在使用谷芽时,可以单独使用谷芽,也可以搭配鸡内金、麦芽、砂仁、白术、山楂、神曲、木香、枳壳、茯苓等中药来使用,胃下垂人群忌用谷芽。
2、谷芽有治脾胃虚损引起的疳积的作用,可以用30克谷芽、10克鸡内金、100克牛肚、30克麦芽、50克大米一起放锅内用水煮至熟烂调味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1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琥珀_琥珀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