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草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商品龙胆的来源,主要为植物龙胆及其同属的数种近似植物。因品种产区的不同,产品性状亦有差异,习惯多冠以地名,如关、云、苏、山、水等字样以资区别,但均同等药用。现京津习销品主要分关龙胆和云龙胆两类。
别名:龙胆,胆草。
来源:关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和三花龙胆的干燥带根茎的根。多为野生。
云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坚龙胆的干燥带根茎的根。药用以根为主。野生。
产地:关龙胆(东胆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云龙胆: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均为野生。
性状鉴别:关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顶端有残留茎基,根丛生,细长而直如马尾状,上粗下细或稍弯曲。长约10~20厘米,直径2~3毫米。表面黄棕色,上部有细密横纹,下部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显筋脉花点。气弱,味极苦。
以根条粗长,黄色及黄棕色者为佳。
云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留有森质茎杆,其下生数至十数条根。根弯曲,粗细不一,长5~20厘米,上部直径1~3毫米。表面棕红色,多纵皱纹而无环行横纹。质坚脆,角质,易折断。断面中央有黄色木心,无髓。气弱,味极苦。
以根细长,茎杆短,色棕黄至棕红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龙胆苦甙、龙胆甙、龙胆素、龙胆三糖。
功效与作用:1、健胃。促进胃液分泌,使游离酸增加,有效成分为龙胆苦甙,但过量则反致恶呕吐。
2、消炎、解热。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胆、膀胱径。
功能: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湿热郁火之日赤头晕,耳聋,耳肿,胁痛口苦,惊痫抽搐,湿热疮毒等症。
临床应用:1、用于泻肝胆实火。凡有口苦、胁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尿血尿涩尿痛、性情暴躁(大致包括急性肝炎,膀胱、尿道炎,急性眼结膜炎等),都可用龙胆草、常配栀子、柴胡、 黄芩等,方如龙胆泻肝汤。如属胆囊炎,则可以龙胆草3g煎水,送服左金丸3g每日二至三次,更能加强清泄肝胆实热的作用。
2、用于健胃。有胃粘膜脱垂、慢性胃炎,出现口干、舌光剥无苔食欲减退、食后腹胀等症状时,可用龙胆草3g,配合清养胃阴的药物(如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等),水煎服,效果颇好。宜于饭前10~30分钟服。
3、用于解痉。治小儿高热抽搐,可配合平肝清热药(如石决明、羚羊角、钩藤等),加入龙胆草3g,疗效更速。
使用注意:前人经验认为龙胆草有泻无补,脾胃虚弱者易致呕吐,久用更易伤胃气,对胃有刺激作用,不要多用久用。无实火者不要用。
用量:3~9g。
处方举例: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9g,柴胡6g,栀子9g,黄芩9g,生地18g,泽泻9g,当归6g,车前子6g(布包),木通9g,甘草3g,水煎服。
注:1、四川以带根全草称“龙胆草”,销省内,根茎及根称“龙胆根”,省内外均销。
2、浙江、安徽、江苏产地的龙胆,在市场上有山龙胆和水龙胆之分。前者生于山野,根条粗壮,黄棕色,与关龙胆相同,产于浙江建德(旧严州)称严龙胆,品质尤佳。后者多产于江苏北部水沼湿地,根条瘪瘦,灰褐色,横纹多,质次(北京、天津称苏龙胆)。两者的植物来源,均与关龙胆相同,现均并入关龙胆内。
保肝
龙胆草可以减轻肝部细胞的坏死,对肝有很好的保护力。其还可以让胆可以分泌更多的胆液,从而保护了我们的胆。这种草中含有的许多成分,可以加速胃里面的胃液的产出,可以有效的保护我们的胃肠。
镇静
这种草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碱,可以使人镇定下来甚至被失去一部分知觉。另外,这种特殊的碱也有一定的降压利尿的功效。
降温
这种草中含有龙胆碱,其可以产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降低体温,还可以镇痛。
抗菌、消炎
由龙胆草为原料制成的龙胆煎剂可以起到抑制病菌的作用,将龙胆液进行口服或者腹腔注射能够消炎抗菌。
免疫作用
龙胆草可以有效的抑制抗体的形成,对人体有一个很好的免疫调节的作用。龙胆泻肝汤也有抗过敏的功效,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过敏反应。
有助消化
这种草内含有的物质可以促进胃部有益液体的产出,可使人们食欲大增,促进消化道的分解和吸收。
杀疟
龙胆草可以松弛骨骼肌,抑杀疟原虫。
好了,看了这么多功效,是不是对这种看着没什么特别的东西有了新的了解?有其他不明白的花友也可以给他们科普了呢!
1、保肝、利胆、健胃。
龙胆草对四氯化碳肝损害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有降低转氨酶的效果。能收缩胆囊和增加胆汁分泌而有利胆作用。龙胆苦苷小量能促进胃液和胃酸的分泌,有健胃作用;大量服用能抑制分泌,减少食欲,阻碍消化。
2、镇静、降压、利尿。
龙胆碱对小鼠有镇静作用,较大剂量会出现麻醉作用,对惊厥有很弱的对抗作用。龙胆酊和龙胆碱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龙胆草还有明显的利尿功效。
3、抗菌、消炎。
龙胆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龙胆碱和龙胆液口服或腹腔注射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且较水杨酸钠强4~7倍。龙胆注射液可明显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功能。
龙胆草,别名龙胆、苦胆草、胆草,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各地均有分布,春、秋均可采收,以中药材秋季采收质量为佳。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功效分类】清热燥湿药。
【性味】 苦,寒。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功效与作用】
1、龙胆草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可以减轻肝脏细胞的坏死,对于肝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使胆汁分泌增加,加速胃液的产生、增加食欲,促进消化道的分解和吸收,有很好的保护消化系统的功效。
2、龙胆草含有龙胆碱,其可以产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并可以降低体温、镇痛,也有一定的降压利尿的作用。
3、研究发现龙胆草的原料制成的龙胆煎剂,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调节的作用,对于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囊肿胀、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痛、头胀、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龙胆苦甙对于疟疾即疟原虫有抑制和杀死的功效和作用。
【配伍】
配以柴胡、山栀、黄芩,则清肝泻火。
配木通、车前子、泽泻,则清利湿热。
配黄连、牛黄、钩藤,则泻火定惊。
配茵陈、郁金、黄柏,则利湿退黄。
【禁忌】
脾胃虚弱、腹泻、无湿热实火的患者忌服,同时空腹要忌服,一定要饭后服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0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青果_青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