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为较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地槐、白茎地骨、山槐、野槐。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年生类草本小灌木苦参(野槐)的干燥根。野生或栽培。
产地:主产于河北、山西、河南、湖北等省。全国大部地区有产。
植物形态:小灌木高50~120厘米,根圆柱形有分歧,外皮黄绿色或黄褐色。茎枝丛生草本状,嫩枝有纵沟,有黄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形似槐叶,总状花序顶生,花冠蝶形黄白色。花萼钟状,稍偏斜。荚果线形,先端尖如鸟喙。种子数枚近球形,成熟后黑色。
性状鉴别:根圆柱形,长10~40厘米,上粗下细,直径约1~3厘米。有分歧,外表皮棕黄色或褐色,皮薄多破裂。易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粗纤维状,黄白显射线纹理,有裂隙。苦参多在生鲜时切为不规则的厚片或段,厚长约1~3厘米。气微,味极苦,有豆腥味。
以根条顺长均匀,内淡黄白色,无枯朽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苦参硷。
功效与作用:1、利尿、解热:实验证实有利尿作用。
2、抗真菌:体外试验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抵制作用。
3、抗滴虫。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大小肠经。
功能:清热除湿,利尿、祛风,杀虫。
主治:湿热痢疾,小便不利,疥癣疮毒。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疹、疮疖、女阴瘙痒等皮肤病,以外用为主。可单用苦参30g煎汤外洗,或配合其它药,如皮肤止痒方。又可用于治疗菌痢、肠炎,以苦参9g、配木香9g、甘草2.4g,水煎服。
据报道,近年来,苦参治疗蓝氏贾第鞭毛虫病有一定疗效。但总的来说,苦参用于洗方或丸方中较适宜,不可多用于汤剂。最近,国内有用苦参注射液治疗痢疾肠炎等,又用苦参配枯矾等制成软膏,配樟脑等制成酊剂治皮癣,均有一定疗效。
苦参大苦大寒,肝肾虚而无热者不宜服。
用量:3~15g。
处方举例:皮肤止痒方:苦参9g,百部15g,川椒9g,雄黄6g,硼砂6g,煎水外洗。
1、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杀虫利尿。 苦参总的作用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杀虫利尿。湿热一般是过食油腻食物、酗酒导致,湿热会导致腹胀、恶心、呕吐,清热燥湿是治疗湿热病症的常用治法,可单用苦参煎服。
2、皮肤瘙痒、麻风病在中医认为是风邪导致的,苦参有祛风止痒作用,下肢皮肤瘙痒一般跟湿热有关,可以用本品洗浴。
3、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湿热会导致全身气机不畅,肺位最高,以下降为顺,湿热蕴结会导致小便不利,苦参有显著的清热利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品对心脏有明显抑制作用,使用可减慢心率,对心率失常也有改善作用。
苦参是一味非常常见的中药材,实际上就是豆科植物苦参的根,经过暴晒或者烘烤而制成的,在食用的时候,一般都是放入锅中煎煮成药汁服用。那么,大家知道苦参具体有哪些功效吗?
苦参如其名,它的味道尝起来非常苦涩,而且是一味寒性的药材,归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心经,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在生活中,苦参具体有如下几种作用:
1、治疗瘙痒
苦参具有很好的缓解皮肤瘙痒的作用,所以如果身上有瘙痒的地方,可以将苦参煎煮成药汁服用或者擦拭瘙痒的患处,坚持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
2、治疗妇科病
如果妇女有带下色黄,可以使用苦参,对于缓解这种症状具有很好的作用。
3、治疗小便不利
如果使用苦参汁沐浴的话,对于治疗这种原因所引起的小便不利、灼热涩痛等具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孕妇因为妊娠而导致的小便不利,效果更好。
4、治疗湿疹疥癣
将苦参煮水后,倒入浴盆中进行沐浴,可以起到杀虫止痒的作用,对由于湿疹疥癣所引起的皮肤瘙痒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苦参功效的效介绍。大家在购买苦参的时候,需要注意购买那些皮质比较硬、不容易折断、并且折断面具有纤维性的苦参,这样的苦参味道苦,而且效果比较好。另外,大家在服用苦参的时候,最好事先询问医生,然后再进行使用,尽量不要自己胡乱用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0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苏木_苏木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