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列为中品。《本草纲目》列入木部乔木类,李时诊谓:"芜荑有大小两种,入药皆用大芜荑”。
别名:臭芜荑。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种子经加工而成。多为野生。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或小灌木,小枝淡黄褐色,初有柔毛,后脱落,具木栓质翅(似鬼箭羽)。叶互生、阔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两面有短硬毛,边缘有单锯齿或重锯齿,先端突尖。花先叶开放,5~6朵簇生。翅果特大,长2.5厘米左右,倒卵形,被有长毛;种子位于翅果中央,卵圆形,富油质。
产地:主产于山西、河北、北京等地。
采收加工:春末夏初,当果实成熟时采集,晒干。
处方:山榆树子27.5kg、家榆树皮粉5kg、红土15kg、菊花末2.5kg。
制法:1、先将大果榆的果实揉去膜翅,取出种子,待用。2、取大果榆的种子27.5kg,置容器内,加入温水浸泡,待发酵后,兑入家榆树皮粉等辅料(如水不足可酌加适量温开水),混合均内,搅拌成糊状。取出,放席上摊平,厚约1.3厘米,切成7厘米的方块,晒干即得。(河北制法)。
性状鉴别:呈扁方形块状。表面棕黄色。质地松泡,断面粗糙,其中杂有多数纤维,可见扁圆形富油质的种子。有特异臭气,夹杂有奶酪腐败之气,味酸略膻。以方块形,完整无碎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鞣酸、醣等。
功效与作用:杀虫消积。
炮制:生用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杀虫,消积。
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南方地区烧烟。辟山岚障气。
临床应用:多用于小儿疳积、虫痛(蛔虫),但药力单薄,须配榧子肉、槟榔、川连、木香等以助杀虫、健胃、止痛,方如芜荑汤。
用量:3~9g。
处方举例:芜荑汤:芜荑6g,榧子肉7粒,槟榔9g,川连2.4g,木香4.5g,水煎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89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