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天丁明、皂角针、皂针,为豆科乔木植物皂荚树上的棘刺。辛,温。归肝、胃经。
1.消肿托毒:用于消肿排脓,疮疡肿痛,脓熟不溃,单用或配活血药同用。
2.祛风杀虫:用于麻风,顽癣等症。
【药物形态】
本品为主刺和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l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衷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0.3c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药效鉴别】皂角刺药性锐利,攻走血脉,直达经络,其活血消肿排脓通乳之功与穿山甲相似,为外科疮疡肿毒常用药。
【功效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用量用法】3——15g,水煎服,或入剂。外用适量。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88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