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樟树子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3 03:45:33
樟树子能治什么病|樟树子有什么作用|樟树子什么样真假辨别

樟树子
(《纲目拾遗》)

【异名】樟梨(《纲目拾遗》),香樟子、大木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樟木子(《中药志》),樟扣(《广西中药志》),樟子、樟太蔻(《广东中药》Ⅱ)。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采集】秋、冬采集成熟的果实,晒干。

【药材】干燥果实,圆球形,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直径约5~8毫米,有的基部尚包有宿存的花被。果皮肉质而薄,内含种子1枚,黑色。气香、味辛辣。以个大、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地。

【性味】《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散寒祛湿,行气止痛。治吐泻,胃寒腹痛,脚气,肿毒。

①《纲目拾遗》:"磨涂肿毒;治中酒、心胃疼皆效。"

②《广西中药志》:"治呕吐,水泻,腹痛。"

③《湖南药物志》:"利尿,解酒。"

④《广东中药》Ⅱ:"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开窍,消肿,祛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头晕头痛,呕吐泄泻,腹痛:樟木子、千斤拔、牛大力、走马箭,水煎服。煎水外洗治寒湿脚气。(《广东中药》Ⅱ)

②治胃肠炎,胃寒腹痛,食滞,腹胀:樟树干果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樟树的药效

你是问樟树的药效是吧,那就包括很多了!下面是我在网上给你找的:
樟树的药效(叶,籽,皮) 分类:默认栏目樟树叶樟树叶
(《纲目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陆川本草》:"味苦辛,温。"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止痛,杀虫。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疥癣。
①《陆川本草》:"杀虫.杀菌,治疥癣。"
②《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③《广西中药志》:"枝、叶洗风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宜忌】《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面黄虚肿:樟树叶、大血藤。研末,每次五分,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钩虫病:樟树嫩梢半斤。炒黄,水二斤,煎至半斤,次晨空腹温服。(《江西草药》)
③治脚上生疮,此疮个个如小笔管大者:樟树叶,捣熟,略掺拔毒丹,外贴樟树叶,连换。(《周益生家宝方》)
④治阴疽:樟树鲜叶合冷饭粒捣敷患处。初期能消,如已化脓则能排脓。(《泉州本草》)
⑤治鹅掌风:樟叶(鲜)水煎熏洗。(《福建中草药》)
④治烫伤起泡:樟叶、皮各适量。晒干烧灰,蛋清调搽。(《江西草药》)

【宜忌】《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面黄虚肿:樟树叶、大血藤。
研末,每次五分,开水送服。
(《湖南药物志》) ②治钩虫病:樟树嫩梢半斤。
炒黄,水二斤,煎至半斤,次晨空腹温服。
(《江西草药》) ③治脚上生疮,此疮个个如小笔管大者:樟树叶,捣熟,略掺拔毒丹,外贴樟树叶,连换。
(《周益生家宝方》) ④治阴疽:樟树鲜叶合冷饭粒捣敷患处。
初期能消,如已化脓则能排脓。
(《泉州本草》) ⑤治鹅掌风:樟叶(鲜)水煎熏洗。
(《福建中草药》) ④治烫伤起泡:樟叶、皮各适量。
晒干烧灰,蛋清调搽。
(《江西草药》)

樟树子
【樟树子的功效介绍】:

>
樟树子 (《纲目拾遗》)
【异名】樟梨(《纲目拾遗》),香樟子、大木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樟木子(《中药志》),樟扣(《广西中药志》),樟子、樟太蔻(《广东中药》Ⅱ)。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果实。
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采集】秋、冬采集成熟的果实,晒干。

【药材】干燥果实,圆球形,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直径约5~8毫米,有的基部尚包有宿存的花被。
果皮肉质而薄,内含种子1枚,黑色。
气香、味辛辣。
以个大、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地。

【性味】《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樟树子的功效】散寒祛湿,行气止痛。
治吐泻,胃寒腹痛,脚气,肿毒。
①《纲目拾遗》:磨涂肿毒;治中酒、心胃疼皆效。
②《广西中药志》:治呕吐,水泻,腹痛。
③《湖南药物志》:利尿,解酒。
④《广东中药》Ⅱ: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开窍,消肿,祛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头晕头痛,呕吐泄泻,腹痛:樟木子、千斤拔、牛大力、走马箭,水煎服。
煎水外洗治寒湿脚气。
(《广东中药》Ⅱ) ②治胃肠炎,胃寒腹痛,食滞,腹胀:樟树干果三至五钱。
水煎服。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樟树皮
【樟树皮的功效介绍】:

>
樟树皮 (《纲目拾遗》)
【异名】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陆川本草》:辛,温,味苦。

【功用主治-樟树皮的功效】行气,止痛,祛风湿。
治吐泻,胃痛,风湿痹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
①《纲目拾遗》: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脚气。
②《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止泻。
治胃痛,腹泻,肿胀。
③《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
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痛。
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外用:煎水洗。

【宜忌】《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霍乱上吐下泻:樟树皮一把。
水煎,温服。
(《养素园传信方》) ②治心疼:香樟树皮,取时去面上黑色者,用内第二层皮,捣碎,煎汤服。
(《玉局方》) ③治风湿关节痛:樟树二重皮(鲜)、地胆草鲜根各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④治湿气脚肿:樟木皮一斤,蛤蒟半斤,杉木皮一斤。
煎汤熏冼。
(《陆川本草》) ⑤治酒醉:樟树皮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⑥治麻疹后皮肤瘙痒:樟树皮(鲜)水煎洗浴。
(《福建中草药》)

香樟树有什么作用?

樟树的作用有很多,比如作为园林植株、提取樟脑及樟油,作为家具原料等。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园林植株。属樟科、属常绿大乔木,高达10米—55米左右,直径可达3米,有独特香气。园林中利用其树大荫浓,四季常青,枝叶秀丽而具有香气作为行道树,庭荫树,风景林等等。

二、提取樟脑及樟油。樟脑提炼自樟树干中,树龄越老的的樟树所富含樟脑比例越多。提炼方法为将树干切成小块用水蒸馏,樟脑油受热后随着水蒸汽上升,在接触到预先放置在上方的陶缸冷却后便可形成樟脑。
三、作为家具原料。樟树树根材质优良,花纹美观,用其制作物薄板拼花,做家具门面装饰板别具一格。

樟木子有什么作用?樟木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植物类的中药可能就是里面最大的一个种类,因为植物类的药物数量也比较多,植物类的药物还有很多细的分支,比如有植物是用根部入药,有的是用叶子等等,还有的是用种子入药。那么,一般樟木子都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植物名:樟树。
生长环境:本品为高大乔木,有野生及栽培的,生长于山坡或沟谷中。
分布:我国东南部及中部、广西、广东分布极为普遍,广州附近亦有栽培。
入药部分:果。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家种。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祛风通窍、行气消滞、止痛消肿。
主治
用量和用法:疴呕肚痛:干用5钱至1两,打碎,清水煎服。或配黑老虎5钱至1两同煎。
附录:(根)1、治寒湿脚气,配伍用;2、治风肿:用根适量,煎水外洗患处。
验方:(治寒湿脚气方)樟木根1两、千斤拔1两、牛大力1两、走马箭1两、清水五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寒湿脚气、多见脚部浮肿,兼有痛痹。本方用千斤拔补肾腰行气,去痹痛,牛大力理血,走马箭通络舒筋,樟木根祛风行气,黑老虎辛温散寒,合为温散寒湿之剂。
(方歌)寒湿脚气浮肿痛,樟木根牛大力纵,千斤拔走马箭根,寒湿痹痛从此送。
参考资料:《广东中医》(1960.5)新化县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报告:樟蓼合剂防治肠胃道传染病,药物组成:鲜樟脑根20斤、鲜红蓼草10斤、鲜香薷草10斤、鲜平地铺10斤、鲜黄荆叶5斤、给预防服药6800人,8个月内作三次调查,无一人发痢疾及肠炎,治疗1150人(寒湿型736人,热型206人,寒热夹什型208人),达到疗效100%。
《上海验方选编集第一集》内记载治风寒胫骨疼痛验方:樟树皮末加生姜锤匀,和入酒糟,炒热,贴患处,冷则患掉,日夜勿断。
其他作用
《纲目拾遗》:"磨涂肿毒;治中酒、心胃疼皆效。"
《广西中药志》:"治呕吐,水泻,腹痛。"
《湖南药物志》:"利尿,解酒。"
《广东中药》Ⅱ:"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开窍,消肿,祛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82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