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窄叶大戟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3 02:26:19
窄叶大戟能治什么病|窄叶大戟有什么作用|窄叶大戟什么样真假辨别

窄叶大戟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猫眼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窄叶大戟的全草。

【植物形态】窄叶大戟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较低矮,下部带紫色。叶互生,下部叶鳞片状披针形,淡紫色,上部叶披针状线形,长1.5~3厘米,宽1.5~3毫米,稀有长6~7厘米,宽4毫米的,先端尖或钝尖。多歧聚伞花序顶生,伞梗5~8,每伞梗再分叉;总苞三角形或菱状三角形,先端微凸尖或锐尖。蒴果广卵形,3裂。种子卵形,灰白色。
生于固定沙地、沙质地、覆沙硬梁地。分布辽宁、吉林、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

【采集】夏、秋采,晒干。

【性味】苦,寒,有毒。

【功用主治】拔毒消肿。

【宜忌】本品有毒,忌内服。

【选方】①治疮疖(未溃)痈肿,淋巴结结核:窄叶大戟三钱,鲜蒲公英五钱,捣烂外敷患处。

②治腮腺炎:窄叶大戟三钱,鲜蒲公英五钱,鲜大葱根三钱,同捣烂,敷患处。

③治疮疖及淋巴结结核:窄叶大戟、苍耳草、蒲公英各等分。先将全草洗净,切碎,分别用水煎熬二小时,澄清挤出药液去渣,再将三种药液混合,加热浓缩至滴时成线状不断,即用文火再熬,随时搅拌,先起小泡,当起大泡(中央一个大汽泡)时,立即离火,放冷后即可摊成膏药。加入3~5%蓖麻油及2~3%松香进行固定,则拔毒膏不变形,不变软,四季都可用。如加小花棘豆等分,则有止痛作用。用时贴患部。

中药大全

树脂大戟是什么植物?为什么它比朝天椒还辣?它能不能食用?

树脂大戟是一种灌木状多肉植物,虽然高度只有0.6米,其辣度为朝天椒的16万倍。至于树脂大戟为什么比朝天椒还辣?就是因为在这种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树脂毒素,树脂毒素的辣度要比朝天椒等蔬菜植物的辣度强很多,所以树脂大戟比朝天椒辣。现阶段在市场中树脂大戟不可作为食物食用,它只能用在医药行业中。树脂大戟在国内有龙骨木或者白角麒麟的称谓。

树脂大戟是灌木状多肉植物

树脂大戟类似于常见的“仙人掌”,属于灌木状多肉植物。它全身带刺短而壮远处看去似麒麟的角,为此在国内也被称为白角麒麟。树脂大戟原产地在摩洛哥阿拉斯山脉,平均高度为六十厘米,除非在株丛植物后面进行生长,最长高度能够达到二米左右。目前它在国内也十分常见,只是最早进入我国时候。由于国人对这种多肉植物并不了解,就被一些人们误认为在该植物中含有致癌或者携带有艾滋病物质的植物,给人们造成大的恐慌。

而后随着国人对这种植物的逐渐了解,才知道这种植物并没有携带任何的病毒或者艾滋病物质,相反内含有树脂毒素可以被广泛使用在医疗行业。用它分泌的物质,制成麻醉药品后在临床中有非常好的使用效果,可以说能造福人类。

树脂大戟分泌的树脂毒素

树脂大戟与其他多肉植物一样,当将它进行切割后就会自然流出一种乳白色液体。它与其他多肉植物不同的是,它流出的这种白色液体带有浓烈的辣味,如果人太过靠近,可以导致泪流满面睁不开眼睛。而流出的这种白色液体就是树脂毒素,说它是毒素非常的贴切,像是释放“毒气”一样让靠近它的人瞬间失去知觉且难以靠近。

据相关资料显示,树脂毒素与辣椒素非常的类似都是带有浓烈的辣味。只是树脂毒素要比辣椒素的辣度强五百到一千倍,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当树脂大戟流出大量乳汁后让人很难靠近它。倘若硬过去不但会感觉十分辣眼睛十分难受,而且还会导致呼气不畅想要尽快离开的感觉。

辣椒素是辣椒中含有的主要成分

辣椒对我国而言食用也有悠久历史,早在15-16世纪时候我国就是引进辣椒的国度之一,当时最早引进的辣椒品种原产地多在南美洲。现如今我国还是辣椒的主要消费国和生产国,从相关统计数据看我国辣椒的年产量在一千八百二十万吨左右,生产区域多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和两湖地区。

国内食用辣椒最多的省份就是湖南省和四川省了,在这些地区辣椒作为一种生活的必需美食,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食用且购买价格非常便宜。辣椒在生活中除了生吃外,还能做成各种的辣椒酱,甚至还能当做药物进行食用。在辣椒中含有的主要成分就是辣椒素,辣椒素作为一种微量元素不但能满足机体的正常需要,而且还有发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医用使用价值。

树脂毒素与辣椒素一样会影响痛觉神经末梢

生活中大家在食用辣椒时候,都有一种麻辣和刺痛的感觉。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就是辣椒中的辣椒素与口腔和舌头接触时候,直接影响到了舌头上的痛觉神经末梢。同时辣椒素与很容易与舌尖上的香草酸受体1亚型进行结合,以能产生热痛刺激感。

树脂毒素是树脂大戟中的主要成分,这种成分与辣椒素成分一样可影响到痛觉神经末梢,而不会影响到其他神经功能。再加上树脂毒素的辣度要比辣椒素的辣度高16万倍,甚至当与香草酸受体1亚型结合后,还能达到打开神经细胞离子通道来传送信号作用,让其具有好的镇痛效果。

树脂大戟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树脂毒素是树脂大戟中主要成分,上述已经介绍了树脂毒素能与香草酸受体1亚型结合以打开神经细胞离子通道,通过给痛觉神经末梢信号就能达到镇痛作用。这就让树脂大戟在市场中具有好的药用价值,根据相关资料证实,从1997年以来树脂大戟就成为研制镇痛药的重要植物。

树脂大戟中含有的树脂毒素,在影响到痛觉神经末梢外,不会给其他神经造成损伤,让其具有非常独特的药用价值。简单说使用树脂大戟制成的镇痛药,往往只具有消除痛觉和触觉作用,对人体其他神经和组织不会带来任何的伤害。尤其在国外将树脂大戟使用在临床中后,能够起到良好的选择性屏蔽作用,被称为最为理想的无痛“药物”。

一些科学家们还做了这样的一项实验,科学家们在市场中购买了3条腿部有伤的狗。当将树脂大戟中提取的树脂毒素给这3条狗腿部进行注射后,这3条狗就能像正常健康的狗一样奔跑了,同时整个药效能够保持长达十八个月。虽然起到的作用并不能根治,但是却能达到好的缓解疼痛的作用。

树脂大戟中不含辣椒素

当前随着越来越多人认识树脂大戟,就让多的人认为在树脂大戟中也含有辣椒素成分。为此相关科学家们又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从实验数据中分析发现树脂大戟中不含有辣椒素。从人体的感官反应情况看,人体对辣味的敏感除了本身的辣味外还有麻感。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分析出辣椒素中多的成分都是致辣成分,而在树脂大戟中多的成分是致麻成分,从而得出的结论就是两种植物含有的致辣元素并不是同一种。辣椒中含有的致辣元素就是辣椒素,树脂大戟中含有的致辣元素就是树脂毒素并没有发现辣椒素的存在。树脂毒素在口味方面,呈现的效果为麻类与花椒的麻辣效果有点相似。

树脂大戟能不能食用

树脂大戟和普通的辣椒一样,为了达到不被吃掉的保护效果,都会分泌一种辣性物质。只是树脂大戟分泌的辣性物质为树脂毒素,普通辣椒分泌的辣性物质为辣椒素。从辣度上说辣椒素的辣度并不十分大,能在人体所忍受范围内,这让辣椒可以被食用,甚至还能成为一道美食被众多美食爱好者青睐。

树脂大戟分泌的树脂毒素在辣度上与辣椒素相比,整整比辣椒素还辣16万倍。如果说普通辣椒辣椒素的辣度让人可以忍受,那么树脂大戟中树脂毒素的辣度就是人体所不能承受了。盲目来食用,还容易发生呼吸困难、身体痉挛等严重后果,因此树脂大戟在生活中是不能食用的。更需要提醒大家,在生活中如果不小心把树脂大戟分泌物给弄在皮肤或者眼睛中要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外,还需第一时间送医院救治才行。

树脂大戟制成的镇静药可替代阿片类药物

众所周知,临床中使用最多的镇静性药物还有阿片类药物。这类药物虽然也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不过自身还存有多的弊端,包括长期服用会造成便秘、副作用和上瘾情况的发生。其大的副作用,往往还给众多服用者造成身体和心理的双伤害。

树脂大戟制成的镇静药,由于主要成分就是树脂毒素,在起到镇静作用时候只会对疼痛末梢神经有作用,而对其他神经或者组织不起到任何的作用。再加上树脂毒素起到的作用为麻辣,利用麻辣导致疼痛末梢神经暂时失去感觉,这让毒副作用或者上瘾性变得几乎不存在,可以替代阿片类药物应用于临床。

树脂大戟是食叶蚁首选食物之一

树脂大戟辣度是普通辣椒的16万倍,平时中人类是不可食用的。不过这不代表任何动物都不敢食用,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就能食用,且还把树脂大戟当做首选食物来选择。这种动物就是食叶蚁,它不仅仅不怕树脂大戟的辣度,而且树脂大戟含有丰富的营养,对食叶蚁快速健康生长能起到好的促进作用。

说到这里可能一些朋友已经十分吃惊了,不知道为什么食叶蚁能食用树脂大戟。这主要原因就是在食叶蚁体内含有特殊的消化酶,当这些消化酶与树脂大戟中的树脂毒素结合后,会被破坏辣度不说,还能达到短时间内快速消化掉的目的,这让树脂大戟成为了食叶蚁首选的食物。

树脂大戟是什么植物?为什么它比朝天辣还辣?这些问题大家都应该知道答案了吧!因为树脂大戟并不是可食用辣椒,所以生活中是不能当做食物来食用的。如果从世界万物都存有相生相克角度看,能够食用树脂大戟的动物只有食叶蚁了。在食叶蚁眼中树脂大戟的辣度不仅仅不存在任何“危害性”,而且还是它首选的“美食”可以帮助它补充身体营养。另外树脂大戟外形似麒麟角,还让一些市民把它当做镇宅植物给盆养在室内,又让其具有了好的观赏性。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呢?甘草对老一辈子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运用的也比较广泛薄弱清热解毒,补脾益气,那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我给大家整理了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的文章,欢迎大家参考。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1 甘草的中药(功效)属性

性味归经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本草衍义》:微凉。

④《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温。

【归经】:入脾、胃、肺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二经。

③《本草通玄》:入脾、胃。

④《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入药部位

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大剂量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禁/宜人群】

1、湿盛胀满,浮肿者不宜用。

2、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3、久服较大剂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肿等。

4、不可与鲤鱼同食,同食会中毒。

炮制方法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采挖后的甘草在加工时严守传统工艺,做到皮净身干,单条顺直,两头见刀,口径整新,根茎分拢,按类归等。

甘草的药理作用

甘草的化学成分

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此外,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马鞭草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

毒副作用

久服大剂量甘草,可引起浮肿。有关研究还发现,甘草制剂有损性功能,每天服用28克甘草,可导致男性的性欲降低和其它形式的性无能,停药4天后可恢复。甘草还可抑制皮质醇的'转化,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和低血钾症。因此,对于有性功能减退、高血压及浮肿的患者,不宜使用甘草。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2 一、甘草的功效

1、清热解毒

甘草的功效有很多,甘草中含有甘草甜素等物质,可以帮助人体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如果有人因为食物中毒,可以服用甘草,因为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可以对毒素起到吸附作用,将毒素排出体外,还可以减少其他药物的毒性,帮助药物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2、补脾益气

如果身体感到身体无力,肺活量不足等症状,可以服用甘草,甘草中有着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些症状,使人增加食欲,防止大便稀,不成形,起到补脾益气的功效,非常适合我们平时食用。

3、防治肿瘤

甘草中含有甘草甜素等物质,它运用的很广泛,起到良好的作用,适当的食用甘草可以起到防治肿瘤的作用,但不能每天都吃,因为甘草也带有一定的毒性,经常食用会导致身体有不良的症状。

二、甘草的作用

1、止咳化痰

对于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这个问题,其实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有很多,很多人将甘草制作成止咳药,比如甘草片等药物,因为甘草有止咳化痰作用,对支气管炎、痰多都有良好的作用。

2、缓急止痛

甘草在中药中被称为草药之王,有着非常多的作用,它能调理身体,清理肠胃中的有毒物质,也有朋友将它做出止痛,对胃痛、腹痛、十二指肠、腓肠肌挛急疼痛起到良好的作用,起到缓急止痛的作用。

三、甘草的禁忌

1、不宜多吃

虽然是甘草的功效和作用多,对人体帮助大,但是也不能不宜多吃,是药三分毒,甘草对人体帮助大,但是刺激也大,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人窒息死亡,特别是小孩子,如果小孩服用甘草需要减少用量,最好是不要给小孩食用甘草。

2、禁用人群

甘草不适合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肥患者和对甘草过敏的人群食用,甘草中的一些成份服用后,不但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使病情加重,还会造成排便、排尿困难等症状,所以说这些人群一定要谨慎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82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