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蚕子
(《分类本草》)
【异名】蚕种(《卫生家宝方》)。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卵子。动物形态详"蚕蛾"条。
【化学成分】蚕子(卵)的一般化学组成:水分59.90%,灰分1.5%.粗脂肪8.37%,粗纤维0.75%,糊精0.67%,淀粉0.08%,还原糖0.75%,蛋白质24.50%,氨氮0.015%,酰胺氮0.014%,氨基酸氮0.190%。
卵在休眠时,所含糖原转变为山梨糖醇及甘油;休眠终了,后二者又复变为糖原。蚕子又含海藻糖。在孵出前2~3日含量最高。
未经加温的蚕子,其水溶性蛋白质有际、白蛋白、球蛋白;加温干燥的蚕子,除上述三种蛋白质外,还有谷蛋白、醇溶蛋白。
蚕子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有甘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以上氨基酸含量较多,约4~6%)、组氨酸(含量最少,约1.5%),其他氨基酸含量约2~3%。蚕子的游离氨基酸及类似物质有:苯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组氨酸、蛋氨酸亚砜、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酰胺、天冬氨酸、胱氨酸、牛磺酸、苏氨酸等。总之,蚕子的氨基酸种类,大体上与桑叶的氨基酸相同,但尚多蛋氨酸等物质。
蚕卵产出后12小时,每克含3-羟基犬尿素2500微克:三天后,含紫色素虫眼色因1600微克,黄色素虫眼黄素225微克。虫眼色因是虫眼色素之一,也存在于蜘蛛、蚊等昆虫眼中,虫眼黄素也是类似物质,它们都是犬尿素的衍生物。曾从20克蚕卵中分离虫眼色因5.231毫克。虫眼色素含量的增加与3-羟基犬尿素含量的减少相互平行。
蚕子含尿酸,从白翅种蛾的卵30公斤中,曾分离粗制蝶呤色素24.2克。
蚕子含维生素A,每克1国际单位(白种),12~14国际单位(黄种),维生素B1-230微克%,维生素C-83毫克%,维生素D痕迹。蚕子在发育全程中含核黄素。在孵出前(及新出的幼虫)才有黄素腺嘿呤二核甙酸。
蚕子含辅酶Ⅰ、辅酶Ⅱ,在休眠初期,此两种辅酶不论氧化形或还原形,含量都见增高。蚕子含多种酶类,呼吸酶如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等都存在,也含L-氨基酸氧化酶、酪氨酸酶。过氧化氢酶,在初产的蚕子中极少,以后渐渐增多,至卵变色以后,活力恒定不变。乙酰胆碱酶,在反转期后开始出现,以后渐渐增多
蚕子灰中含碳酸钙8.15%,以及铁、锰、磷、氧等。每公斤新鲜卵含锰1.81毫克。每克(干重)卵含锌211.88微克。
【功用主治】①《子母秘录》:"治倒产难生。烧末,饮服三钱。"
②《卫生家宝方》:"治热淋如血。烧灰,入麝香少许,水服二钱。"
要看什么病的,一般来说等你发现蚕生病了就不可治,通常所说的治这是隔离、消毒杀菌防治健康蚕再生病。有一种蝇蛆病的蚕可以治(苍蝇在蚕身上产卵,身后寄生蚕体内),用一种叫灭蚕蝇的药体喷蚕体或打在桑叶上让蚕吃。
在农村养蚕生产中的蚕病主要是病毒病,其次为真菌病和细菌病。病毒病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脓核病等4种,细菌病又称软化病,分为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中毒病及细菌性肠道病。
①蚕体环节胀大,体色乳白,狂躁爬行,体壁易破,大蚕常爬到蚕匾边缘坠地而亡,流出乳白色血液呈浓汁状,可诊断为血液型脓病;
②病蚕发育缓慢,体身瘦小,群体发育大小差异悬殊,食桑与行动不活泼,常呆伏于蚕座四周或残桑中,外观胸部透明,呈空头状,排出乳白色黏液的蚕粪。撕破病蚕背面的体壁,可见中肠后端有乳白横纹,可诊断为中肠型脓病;
③蚕儿大小不齐,食欲不振、空头、下痢、头胸昂起不动,体色带黄发亮,排褐色污液者,可诊断为脓核病;
④病蚕死亡后不久,首先在胸部背面或腹部1~3环节出现墨绿色尸斑,尸斑很快扩展变黑,最后全身腐烂,流出黑褐色污染液,可诊断为黑胸败血病;
⑤病蚕尸体变色较慢,随着尸体组织的离解、液化而渐变成红色,最后流出红色的污液,可诊断为灵菌败血病;
⑥病蚕死后不久,胸部背面常出现油浸状的绿色尸斑,尸体不变黑,血液混浊呈灰白色,可诊断为青头败血病;
⑦蚕体体表有油渍状病斑,初死时头胸向前伸出,手触略有弹性,不久渐变僵硬,尸体颜色灰白,可诊断为白僵病;
⑧蚕儿体表有大型黑色的喇叭状病斑,体色有时变成紫色,五龄被寄生的蚕,一般有早熟现象,可诊断为蝇蛆病;
⑨蚕儿成堆乱爬、摇头、翻滚、大量吐水、体躯弯曲者,可诊断为农药中毒。
防治方法:
①发现真菌病的,应加强蚕体蚕座消毒,坚持每天早晨使用一次防僵粉,晚上使用一次新鲜石灰粉,蚕期可用熏毒威(克/立方米)密闭门窗熏烟30分钟;也可用402抗菌剂浸网或喷体,1~3龄用500~700倍液浸蚕网,挤干后直接覆盖在蚕体上,4~5龄用1500~2000倍液直接喷体。
②发现病毒病的,应每天早上使用一次防僵粉,晚上使用一次鲜石灰粉消毒蚕体蚕座,同时添食脓蚕灵对病毒病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另外在蚕期也可用熏毒威(1克/立方米)密闭门窗熏蒸30分钟防治血液型脓病。
③发现细菌病的,蚕室要配齐纱门纱窗外,还要隔日添食500倍液或体喷300倍液的灭蚕蝇。?
④发现农药中毒的,首先查明毒源,如果是桑叶引起的,应立即撒新鲜石灰粉止桑,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加网喂新鲜无毒桑叶后除沙,如果是室外农药味飘进蚕室引起的,要立即关闭门窗,门窗挂湿布湿帘。
蚕病的发生原以中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为害为主,目前由于养蚕时间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以血液型脓病、僵病等蚕病为主。
血液型脓病(俗称爬蚕、奶奶蚕)
1.发病主要原因。由于清毒不彻底有病毒存在、桑叶偏嫩含水率高、养蚕环境高温多湿、蒸热和眠起处理不提青造成健康蚕与病蚕混养相互传染。
2.防治方法。每次给桑前把蚕体乳白、狂躁爬行的病蚕提取放入有石灰的容器中统-深埋,然后洗净手,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每天l-2次。在饲养中重视桑叶成熟,不吃嫩叶、不成熟叶(-龄用叶为新梢第2-3叶,二龄用叶为新梢最大叶,三龄用叶为三眼叶,四龄用叶为全芽叶),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l-2龄眠中蚕室内要有空气对流窗,3-4龄室内空气要流通,5龄要开门窗养蚕,如碰到阴雨天桑叶湿的话更要重视开门窗养蚕。
僵病
僵病的分生孢子(白毛毛)通过风吹、桑叶等外界带入,落在蚕体上后经l0-l2小时钻入蚕体内,吸取蚕体的营养和水份来维持生命,经一天后又钻出蚕体生成菌丝和分生孢子,通过分生孢子再传染给健康蚕。
l.发病原因。有僵病分生孢子存在,加上空气中湿度大,有利于僵病分生孢子的生长,一般在多雨的春、夏、晚秋期易发病。
2.防治方法。及时淘汰病蚕,掌握在病蚕尸体发白前捉去,防止传染,捉出的病蚕统-烧毁或深埋,在饲养中要及时淘汰迟眠蚕和不眠蚕,同时要做好蚁蚕、起蚕、熟蚕等蚕儿易感期的蚕体蚕座消毒。
轻度发病时防治:在对蚁蚕、起蚕、进行常规蚕体蚕座消毒以外,五龄期坚持一天一次的蚕体蚕座消毒,眠中多撒焦糠石灰,保持蚕座干燥。
严重发病时防治:在对蚁蚕、起蚕、熟蚕进行常规蚕体蚕座消毒以外,五龄期还要坚持一天二次的蚕体蚕座消毒,眠中压物由石灰改为防僵粉。
僵病防治特效药剂有:灭僵灵防僵粉、优氯净防僵粉、抗菌剂402,也可用熏消净进行熏蒸消毒,大蚕期也可用消特灵200倍液体喷消毒。
今天给各位分享蚕退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蚕退的皮有什么功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蝉蜕的作用与功效蝉蜕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2、蝉蜕有什么功效?3、蝉蜕的功效与作用4、蝉蜕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蝉蜕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5、蝉蜕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蝉蜕的作用与功效蝉蜕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1、蝉蜕味甘,性寒。
归肺、肝经。
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
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2、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
蝉蜕所治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因其有疏风热、利咽喉作用,多与薄荷、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配伍。
3、治音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与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配伍。
4、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
蝉蜕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常配合薄荷等配伍。
对风疹瘙痒也有祛风止痒的功能。
5、用于目赤肿、翳膜遮睛。
该品对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配伍。
6、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
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配伍。
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配伍。
7、蝉蜕共分9节,尾端呈三角状钝尖。
体轻,膜质,中空,易碎。
气微弱,味淡。
以色黄、体轻、完整、无泥砂者为佳。
蝉蜕有什么功效?疏风清热、定惊解挛。
蝉蜕是蝉科昆虫黑蚱的幼虫羽化的时候脱了的壳,俗称为虫蜕、蝉皮等。
蝉蜕是一味中药材,一般可以在夏秋季节从地上或者树上收集,除去泥沙晒干。
蝉蜕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疏风清热,蝉蜕甘寒清热,能凉散风热,常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恶寒等;2、透疹,蝉蜕具有清热作用,主要的功效是疏风热,所以可用于治疗发疹性的疾病,比如小儿急疹、风疹、麻疹等,常与牛蒡子、薄荷同用;3、定惊解痉,蝉蜕可以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疾病,蝉蜕既能驱外风又能息内风;对于破伤风出现的四肢抽搐,可配合蝎子等同时服用;对于惊风、小儿夜啼出现的惊痫不安,可配合钩藤同用,治疗效果比较显着;4、明目退翳,蝉蜕对于风热所引起的目赤、翳障以及麻疹后的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的作用,可以配合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治疗;5、利咽开音,蝉蜕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适合于外感风寒患者出现的咽喉肿痛,因为蝉蜕具有疏风热、利咽喉的作用,与薄荷、牛蒡子、连翘、菊梗、甘草配合,可以起到治疗效果;同时蝉蜕特别适合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的声音嘶哑,有宣肺开咽的功效,常和菊枕、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
生活中的蝉蜕更多的是用来煎汤或者泡酒服用。
煎汤的用量控制在一钱到两钱之间不要太多,一般人均可以服用。
但是它的药理作用比较强,主要用来入药,应注意不要过量使用。
虽然蝉蜕的保健功能比较多,能够为人们治疗多种疾病,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
因为蝉蜕有疏风清热和透疹的功效,所以孕妇、阴内体虚没有突发的疹病患者都不太适宜用蝉蜕药材
蝉蜕的功效与作用蝉蜕的功效与作用
蝉蜕,中药名,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
是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你知道蝉蜕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吗?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功效:可疏风清热,平肝解痉
小儿“稚阴稚阳”为“纯阳”之体,且“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外感风热或热毒极易入里化热化火,热极生风即可出现抽风。
蝉蜕可疏风清热,平肝解痉,配钩藤、薄荷、僵蚕、连翘、金银花、栀子、可“化险为夷”。
作用:抗惊厥作用
蝉蜕各部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广泛抑制效能,其作用强度:整体身头足。
但各部分均不能对抗内毒素的致死作用。
功效:可疏风解表,利咽止咳
感受风寒,入里化热,或感受风热之邪,导致肺卫郁闭,从而出现咽干喉痒,频频作咳。
对这种情况,可用蝉蜕疏风解表,喉风除则咳自止。
亦可与牛蒡子、薄荷、连翘、桔梗、杏仁、苏叶、桑叶、荆芥、前胡、射干配伍应用,疗效更好。
作用:镇静作用
蝉蜕醇提取物有显着镇静作用,能明显减少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显着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与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
蝉蜕和五虎追风散能抑制小白鼠的自由活动,与环己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即它们都具有镇静作用;它们亦能引起家兔活动减少、安静、横纹肌紧张度降低、翻正反射迟钝等周身反应。
功效:可解表透疹,祛风止痒
麻疹、腥红热、风疹均属风温病范畴,早期若疹出不畅或疹期作痒均可用蝉蜕配葛根、薄荷、连翘、金银花、荆芥等治疗,效果良好。
作用:解热作用
蝉蜕煎剂1g/kg口服对过期伤寒菌苗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其头足部较身部为强。
功效:可治哮喘,利水消肿
中医治疗哮喘,通过熄风止痉来平喘止咳。
临床常用蝉蜕配合地龙、胆星、炙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法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治疗,收效显著。
小儿水疝即睾丸鞘膜积液。
小儿“肝常有余”,多因哭闹、惊恐,致肝气逆乱、疏泄失常,气机郁滞,三焦气化失司,水湿停聚循肝经积于阴部而发病。
常用蝉衣30克,水煎外洗热敷,一般外用3日可愈。
作用:阻滞心肌β-受体
实验证明:兔耳静脉注射醇浸剂60~250mg/kg,能防止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u/kg)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心电改变(Tv-5及S-T段抬高),但对心率及Q-T间期影响不显着。
因此认为,蝉蜕醇浸液可能具有阻滞心肌β-受体的作用。
;
蝉蜕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蝉蜕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1、蝉蜕是一味中药,也叫蝉衣,性味甘咸,偏寒一些,具有疏散风热、清热透疹、明目、祛风、止痉的作用,用于一些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喑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性惊风,破伤风,小儿夜啼不安等等这一类病症。
因为蝉蜕具有清热疏风和透发的作用,在过去蝉蜕是一个透麻疹的非常常用的药,用于小孩麻疹初起发疹不透的情况。
近年来麻疹的病人逐渐的减少,现在很少用蝉蜕来透疹,更多的是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病和咽喉咳嗽的疾病。
2、现代药理学研究,蝉蜕具有免疫抑制方面的作用和抗过敏的作用,还可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现在常常用来治疗哮喘、荨麻疹、皮炎等与过敏反应有关的疾病中,常常会用到蝉蜕。
在临床上蝉蜕治疗咳嗽、咽炎、喑哑、皮肤瘙痒、荨麻疹,失眠这方面报道也比较多一些。
3、蝉蜕用药禁忌是孕妇慎服蝉蜕。
蝉蜕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1、镇静、抗惊厥、解热作用;
2、抗过敏及免疫抑制作用;
3、镇痛;
4、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5、降脂、降低血粘度、抑制体外血栓形成;
6、止咳等。
有研究发现蝉蜕乙酸乙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极强的抑菌活性。
这些结果表明,昆虫提取物中具有抗生素活性,是潜在的天然抗生素,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扩展资料:
蝉蜕在夏秋季节可到蝉所栖息的树下附近地面收集,或树干上采集。
蝉蜕体轻,中空,易碎。
它含有大量的甲壳质及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
在传统炮制方法中,蝉蜕头足一般是作为非药用部分除去的,但实验表明,蝉蜕整体的药理作用最强,毒性又小,说明蝉蜕整体入药是可行的。
蝉蜕治疗上述疾病验方,必须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
人民网-小小蝉蜕作用多善治夏季常见病
关于蚕退的功效与作用和蚕退的皮有什么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82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元元草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元宝草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