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香薷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2 09:46:23
香薷能治什么病|香薷有什么作用|香薷什么样真假辨别

【中药名称】香薷(《别录》)

【异名】香菜(《本草经集注》),香菜(《千金方》),香戎(《食疗本草》),香茸(《本草图经》),紫花香菜(《履?岩本草》),蜜蜂草(《纲目》)。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带花全草。

【植物形态】海州香薷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茎直立,通常呈棕红色,二歧分枝或单一,均四棱形,密被灰白色卷曲柔毛。叶对生,广披针形至披针形,长2.3~3.5厘米,宽3~5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尖,基部广楔形,边缘具疏锯齿,偶近全缘,上面深绿色,密被白色长柔毛,下面淡绿色,密布腺点,沿主脉疏被柔毛。轮伞花序密聚成穗状,顶生和腋生;苞片阔倒卵形,绿色,先端骤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均具长柔毛及腺点,边缘具长缘毛,具5条明显的纵脉;花萼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具长柔毛及腺点,每裂片具1条中脉;花冠唇形,淡红紫色,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矩形,两侧裂片略呈三角形;雄蕊4,花药黄色,花丝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线状,柱头2歧。小坚果4,近卵圆形,棕色,藏于宿存萼内。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于山野。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采集】夏、秋季采收,当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

【药材】干燥全草,全体被有白色茸毛。茎挺立或稍呈波状弯曲,长约30~50厘米,直径约1~3毫米;近根部为圆柱形,上部方形,节明显,淡紫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叶对生,皱缩破碎或巳脱落;润湿展平后,完整的叶片呈披针形或长卵形,长2.5~3.5厘米,宽3~5毫米,边缘有疏锯齿,暗绿色或灰绿色。茎顶带有穗状花序,呈淡黄色或淡紫色,宿存的花萼钟状,苞片脱落或残存。有浓烈香气,味辛,微麻舌。以质嫩、茎淡紫色、叶绿色、花穗多、香气浓烈者为佳。
主产江西、河北、河南等地,以江西产量大,品质佳,商品习称"江香薷"。

各地民间所用的香稿尚有以下几种:①四川、陕西、山东等地以同属植物香薷的干燥全草,作香薷使用。药材形状与上述品种相似,惟完整的叶较大,呈卵状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3.5~10厘米,宽1.5~3厘米;穗状花序,花明显地偏向一侧。在四川称此为"德昌香薷"或"土香薷"。《本草衍义》所述香薷,即为本种,但目前在药材商品中很少使用。参见"半边苏"条。②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以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全草作香薷使用。参见"石香赛"条。③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有以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全草作香薷使用者。参见"土香薷"条。④新疆地区使用的香薷,为唇形科植物萼果香薷的全草。参见"萼果香薷"条。⑤西藏地区尚有以密花香蒲及其变种的全草入药,又称"密香薷"。

【化学成分】海州香薷含挥发油,密花香薷含有挥发油0.3%,其中主成分为香薷二醇。还含甾醇、酚性物质和黄酮甙等。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除去残根,切段,晒干即得。

《雷公炮炙论》:"凡采得(香薷),去根留叶,细锉,暴干,勿令犯火。"

【性味】辛,微温。

①《别录》:"味辛,微温。"

②孟诜:"温。"

③《滇南本草》:"性温,味苦辛。"

④《本草汇言》:"味辛甘,性温,无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胃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手少阴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手阳阴大肠经。"

【功用主治】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①《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②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

③《日华子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

④《履?岩本草》:"截四时伤寒."

⑤《本草衍义补遗》:"治伤暑,利小便。"

⑥《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

⑦汪颖《食物本草》:"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

⑧《纲目》:"主脚气寒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宜忌】表虚者忌服。

①《本草从新》:"无表邪者戒之。

②《得配本草》:"火盛气虚,阴虚有热者禁用。"

【选方】①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滞,内感风冷,外受寒邪,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肢节倦怠,霍乱呕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时伤寒头痛: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白扁豆(炒)、厚朴(去皮,姜汁炒)、茯神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入盐点服。(《局方》香薷汤)

②治霍乱吐利,四肢烦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两,蓼子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圣济总录》香薷汤)

③治霍乱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朴六两(炙),生姜十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须温。(《救急方》香薷汤)

④治暴水风水气,水肿,或疮中水,通身皆肿:干香薷一斤,白术七两。上二味捣术下筛;浓煮香薷取汁,和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极良。夏取花、叶合用亦佳。忌青鱼、海藻、菘菜、桃、李、雀肉。(《seng深集方》香薷术丸)

⑤治舌上忽出血如钻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肘后方》)

⑥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⑦水肿: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⑧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⑨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名家论述】①《本草衍义补遗》:"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治水甚捷。肺得之则清化行而热自下。又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为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本草》言治霍乱不可缺也。"

②《纲目》:"世医治暑病,以香蒲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若饮食不节,劳役作丧之人伤暑,大热大渴,汗泄如雨,烦躁喘促,或泻或吐者,乃劳倦内伤之证,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之类,以泻火益元可也。若用香薷之药,是重虚其表而又济之以热矣。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人说梦也。且其性温,不可热饮,反致吐逆,饮者惟宜冷服,则无拒格之患。其治水之功,果有奇效。"

③《本草经疏》:"香薷,辛散温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散水肿者,除湿利水之功也。"

④《本草汇言》:"香薷,和脾治水之药。伤暑用之,即消蓄水;霍乱用之,即定烦躁;水肿用之,即行小便。其辛温利水,有彻上彻下之效;甘温和脾,有拔浊回清之功;所以肺得之则清气化行而蕴热自下;脾得之则浊气不干而水道流行也。"

⑤《本经逢源》:"香薷,先升后降,故热服能发散暑邪,冷饮则解热利小便,治水甚捷。"

⑥《幼科要略》:"考《本草》香薷辛温发散,能泄宿水,夏热气闭无汗,渴饮停水,香薷必佐杏仁,以杏仁苦降泄气。又曰,香薷辛温气升,热服易吐,佐苦降如杏仁、黄连、黄芩则不吐。"

⑦《本草正义》:"香薷气味清冽,质又轻扬,上之能开泄腠理,宣肺气,达皮毛,以解在表之寒;下之能通达三焦,疏膀胱,利小便,以导在里之水。《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者,是夏月形寒饮冷伤其中阳,以致大气缭乱,上吐下泄,腹痛如绞。香薷能通阳气,所以可治,然此特寒霍乱之轻者耳,如果肢厥脉伏,目陷面青,唇舌淡自如纸,则是真寒直中之阴症,非大剂姜、附、连、萸,不能挽救于什一者,亦非香薷轻清所能胜任。散水肿者,水溢于肤表,本宜发表以开鬼门,且肺气开泄,清肃之令顺其下降之常而小溲自畅,水肿自消。香薷达表通阳,又能利水,故治肿甚捷,此与麻黄解表亦能消肿之理无二。《别录》用一散字,则所以退肿之由,重在散表,不重在利导,其旨更显。昔人每谓此物为治暑要药者,亦指暑月受凉,外寒闭其内热,有发热恶寒头痛等证,则香薷通阳解表,是其专职,而又能导水利湿,更与暑月湿热郁蒸,膀胱不利者相合,非谓暑天百病,香薷一物能通治之也。"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中药大全

香薷泡水喝可以治疗口臭吗 香薷和佩兰哪个治口臭效果好

1 香薷泡水喝可以治疗口臭吗有一定的作用。

香薷是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其中含有多种挥发油成分,闻起来气味十分芳香,所以对于一些口臭的人群来说,是可以用一些香薷来泡水喝的,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是因为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口腔疾病、肠胃疾病等,如果是因为这些原因所引起的口臭的话,那么就需要及时地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2 香薷和佩兰哪个治口臭效果好搭配在一起使用的话效果最好。

香薷和佩兰都属于中药材,两者的气味都十分芳香,因此都能对去除口臭起到一定的作用,平时建议可以将两者搭配在一起使用,这样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但是因为香薷和佩兰都属于行气化湿的中药材,其中香薷归肺、胃镜,而佩兰归脾、胃、肺经,因此两者主要是用来治疗湿气过重所引起的口臭,但如果是其它原因导致的口臭的话,那么用香薷和佩兰是无法起到很好效果的。

3 香薷泡水喝可以长期服用吗不建议长期服用。

香薷属于一种中药材,正所谓“是药三分毒”,所以香薷中也会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如果服用过量的话就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而且香薷的性质偏微温性,服用之后可以增加人体内的热气,因此如果服用过多的话还可能会使人体出现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上火的症状,所以是不能长期过量服用的。

4 香薷泡水喝会拉肚子吗一般来说是不会的。

香薷是属于微温性的中药材,一般在适量服用的情况下是不会导致拉肚子的,相反香薷还具有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的作用,可以用来缓解人体暑湿感冒、恶寒头痛、腹泻吐泻的症状。

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而香薷是属于一种天然的中药材,如果本身对于香薷过敏或者香薷在用来泡水之前没有清洗干净的话,那么也有可能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香薷泡茶有什么功效

香薷泡茶有什么功效

香薷泡茶有什么功效,香薷是一种常见中药材,它来源于野生植物香薷是这种植物的地上部分,据说用香薷泡菜能为人体补充营养也能保健身体预防疾病,下面分享香薷泡茶有什么功效

香薷泡茶有什么功效1 1、发汗解表

发汗解表是香薷泡茶喝的重要功效,它能促使人体毛孔张开并能提高汗腺的活性,可加快身体内含液生成和排出,人们在炎热夏天吹空调受寒或者服用冷饮导致暑湿感冒时,就能直接用香薷泡茶喝,它能让人们感冒后的不适症状很快减轻。

2、 调理脾胃

香薷泡茶喝还能调理脾胃,特别是人们出现脾胃虚寒和脾胃不和,导致恶心呕吐和腹痛以及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就能及时用香薷泡茶喝,它能让人累疲为功能,尽快恢复正常,如果症状较为严重,还可以把香薷与白树和厚朴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泡茶和这样会让它调理脾胃的功效更为出色。

3、利水消肿

香薷泡茶喝还能利水消肿,它能加快人体内多余水分排出,可防止多余水分在人体内滞留,对人体经常出现的身体水肿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不过那些患有水肿型肥胖的人,只用香薷泡茶喝还不够,还要增加身体的运动量,只有这样才能让水肿症状减轻,也能让身体慢慢瘦下来。

4、发散风寒

香薷泡水喝还能发散风寒,因为香薷能驱使人体内的寒气排出,人们在炎热夏天因寒气入侵导致头痛,身重和恶心呕吐,以及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时,就能及时用香薷泡茶和多数患者服用它以后能让身体不适症状减轻。

香薷泡茶有什么功效2 第一、发汗解表

如果出现了夏季贪凉、服用冷饮或者是外感风寒所导致的署湿感冒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尝试使用香薷泡水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想要达到好的效果,就要跟藿香以及杏仁搭配在一起使用,这样才能够确保让作用变得更让自己满意。

第二、调节脾胃

如果有脾胃异常而导致出现了呕吐、肚子痛以及拉肚子之类的情况,这时候就可以使用香薷泡水来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配伍合适的中药一起来使用,可以配伍的中药包含有白术、厚朴以及白扁豆等等,有需求的朋友可以结合情况搭配在一起,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调节脾胃效果。

第三、利水消肿

如果有水肿问题出现,使用香薷泡水服用也是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的,但是,在使用它来帮助自己改善存在的水肿问题时候必须要坚持泡水使用,这样才能够确保在泡水使用以后的效果可以更好一些,如果有水肿问题存在,建议在使用的时候还要搭配上合适的运动,这样才能让效果更好。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2)

……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3~9g。

临床常用剂量:3~9g。

大剂量:香薷药质很轻,一般不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

香薷的选方


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滞,内感风冷,外受寒邪,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肢节倦怠,霍乱呕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时伤寒头痛: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白扁豆(炒)、厚朴(去皮,姜汁炒)、茯神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入盐点服。(《局方》香薷汤)

治霍乱吐利,四肢烦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两,蓼子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圣济总录》香薷汤)

治霍乱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朴六两(炙),生姜十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须温。(《救急方》香薷汤)

治暴水风水气,水肿,或疮中水,通身皆肿:干香薷一斤,白术七两。上二味捣术下筛;浓煮香薷取汁,和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极良。夏取花、叶合用亦佳。忌青鱼、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僧深集方》香薷术丸)

治舌上忽出血如钻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肘后方》)

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水肿: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香薷怎么吃

香薷茶


原料:香薷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发汗解暑,行水散湿。

用途: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水肿;脚气。

香薷饮


材料:

香薷10克,白扁豆5克,厚朴5克,白砂糖20克

做法:

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养生功效:解表清暑,健脾利湿。适用于防治暑湿感冒、空调病。

茵陈香芦茶


材料:

茵陈蒿25克,香薷25克,芦根40克

做法:

将茵陈、香薷、芦根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养生功效:清热行湿,利尿消黄。适用于黄疸型肝炎。

薄荷香茶


材料:薄荷4克,香薷3克,淡竹叶3克,车前草5克

做法:

(1)先将香薷、淡竹叶、车前草去除杂物,清水洗净。

(2)把香薷、淡竹叶、车前草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沸5分钟,然后,再放入洗净的薄荷,再煎5分钟即可。养生功效:清暑清热、利尿。

益气鹌鹑蛋


主料:

鸭掌350克辅料:鹌鹑蛋200克,樱桃5克,油菜100克,香薷2克,虾仁70克,猪肉(瘦)70克,荸荠35克,鸡蛋清30克调料:淀粉(玉米)20克,味精2克,料酒15克,胡椒粉1克,盐5克,香油1克

做法:

(1)将樱桃洗净,去核,捣碎;

(2)在鸭掌正面蘸少许生粉;

(3)将虾浆70克、肉末70克、荸荠35克、蛋白1个混匀后抹在鸭掌上;

(4)将鸭掌排放在一深碟内,将鹌鹑蛋打开;

(5)逐个排放在鸭掌上,抹上浆,沾上香菜及樱桃末;

(6)碟子放在蒸笼内用中火蒸8分钟;

(7)将味精、酒、香油、胡椒粉、盐、高汤煮滚;

(8)加生粉水勾芡后淋在鸭掌上,用青菜灼熟伴边。

益气鹌鹑蛋的制作要诀:虾将:虾洗净,去壳,剁茸,加入适量葱、姜汁调匀即可。

香薷粥


香薷5克,粳米50克,绿豆50克,白糖适量。先取香薷加适量水煎沸,去渣留汁备用。后将米与豆加水同煮粥,熟时加入香薷药汁再煮沸即可。一天内分2-3次凉食或温食,可防治夏季轻度感冒,能清暑热。

香薷配伍应用

【配伍应用】

配白术

本品辛而微温,上能宣肺气、开腠理、达皮毛,下能通三焦、利水道,有彻上彻下之力;白术甘温,功专健脾运湿,安定中州,二者相伍配对,以香薷宣上导下.通利水湿为主,辅之以白术燥湿行水,合为宣散安中,利水消肿之良剂。用于脾虚兼挟风邪犯肺所致的通身悉肿、小便不利之病症。多用治急性肾炎浮肿。

配藿香

本品辛温芳香,为发汗解表之上品,又能化湿和中,故有“夏月麻黄”之称;藿香辛温而不燥,化湿又能发表,善治暑湿为患,兼有醒脾之功。二药配用,治夏令感冒挟湿,症见发热恶寒、胸闷、呕吐、腹痛等证。

配杏仁

本品发汗解表,入肺、胃经,佐杏仁之苦降,助香薷开泄肺气,以逐暑湿之邪,香薷性刚强,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刚柔相济,尤宜治夏季风寒感冒表实证。

配白扁豆

本品辛微温而芳香,有发汗解暑之功;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有“消暑”之效。二药配用。治暑令感寒吐泻,外感内湿,症见身热无汗、头痛、口渴、吐泻腹痛的夏令伤暑症。 ?

配厚朴

香薷辛温苦,有和中化湿之功;厚朴辛苦温,有除湿宽肠之用,二药配用,性味从辛、从燥、从苦组成,而能消食积、散痰湿,对有湿有滞有积者适宜,可治夏季暑湿泄泻、霍乱腹痛吐利。


【临床体会】

关于治疗感冒

本品原属辛温解表药。对于夏季受凉饮冷引起的感冒,全身不舒,头痛,汗不出,泛泛欲吐,腹痛腹泻,香薷最为适宜。香薷香气较浓,古人认为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上治头痛,下治腹痛,并能发汗,这与香薷挥发油具有镇痛和解痉作用有关。 ? ?香薷可制作香囊,冬春季节感冒流行时可作预防之用,夏天时可以开胃增食,尤其适用于小儿和老人。 ? ?

关于治疗胃肠炎

其对于轻的胃肠道炎症,功能紊乱,有胃不舒、恶心、食欲不香、轻度腹痛腹泻、舌苔白腻,尤其是夏天多食生冷食品所引起的,香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宜与黄连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 ?

关于利尿消肿

本品有利水功效,有利尿作用,但自古以来并不用于慢性肾病水肿。那么,香薷治疗什么样的水肿病呢? ? ?

本品与麻黄相似,既治表证,又治水肿。如:①既有上呼吸道感染,又有肾病水肿之急性肾炎,如《本草纲目》薷术丸,但这方面目前临床已经很少使用;②夏季感冒后小便很少,但并不浮肿,这既要解表,又要补充水分和利尿,这是香薷利水化湿的适应证。 ? ?

《本草正义》上有一段论述,可作参考:“散水肿者,水溢于肤表,本宜发表以开鬼门,且肺气开泄,清肃之令顺其下降之常而小溲自畅,水肿自消。香薷达表通阳,又能利水,故治肿甚捷,此与麻黄治表亦能消肿之理无二。”

香薷的副作用


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临床观察无毒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宜忌

表虚者忌服。

《本草从新》:无表邪者戒之。

《得配本草》:火盛气虚,阴虚有热者禁用。 ?

上一页全文完(共 16844 字) 展开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76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