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救荒本草》)
【异名】金花豹子(《百草镜》),金豆子(《纲目拾遗》),羊角豆、野扁豆(《中国树木分类学》),山绿豆、凤凰花草、黎茶(《中国药植志》),喉百草(《江苏植药志》),大羊角菜(《南宁市药物志》),头晕菜(《广西中药志》),猪骨棉、大更药、狗屎豆、大夜明、夜关门、假决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山咖啡(《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望江南的茎叶。
【植物形态】望江南
一年生灌木或半灌木状草本,高1~2米。茎直立,圆柱形,下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5厘米,柄上近基部有腺体1个;托叶卵状披针形;小叶3~5对,最下1对最小;小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1~2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近于圆形,稍斜,全缮,边缘有细柔毛,小叶柄极短,上面密被细柔毛。伞房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疏被细柔毛;苞片卵形,早落;花萼5;花瓣5,黄色,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有短爪;雄蕊10,上面3个为退化雄蕊;子房线形而扁,被白色长毛,花柱丝状,内弯,柱头截形。荚果扁平,线形,有横隔膜,淡棕色,被稀毛。种子卵形而一端稍尖,扁平,近中央微凹。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于砂质土壤的山坡或河边,现多栽培。分布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荚果或种子(望江南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8月间采收茎叶晒干。
【化学成分】叶含二蒽酮葡萄糖甙。根含1,8-二羟基蒽醌,α-羟基蒽醌,大黄素,槲皮素以及由大黄素甲醚与大黄酚结合成的混二蒽酮等。嫩根含有大黄酚等。
【药理作用】叶、根、种子中所含的挥发油,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也有报告无抗菌作用。水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叶及茎的水煎剂及醇沉淀后的煎剂对豚鼠回肠、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使狗血压下降,前者对离体兔心有轻度兴奋作用,后者对大鼠后肢灌流的流量能显著减少之。非洲民间有用以治疗蛇咬,用其根治疗水肿,或作轻泻剂及解热药者。
【性味】苦,寒。
①《救荒本草》:"味微苦。"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涩,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平。"
【功用主治】肃肺,清肝,和胃,消肿解毒。治咳嗽,哮喘,脘腹痞痛,血淋,便秘,头痛,目赤,疔疮肿毒,虫、蛇咬伤。
①《中国药植志》:"治咳嗽,胃病,气块、气胀。"
②《福建民间草药》:"杀虫解毒。治毒虫螫伤,蛇头疔,血淋,肚痈。"
③《南宁市药物志》:"平肝火,明目。治热性眼痛。"
④《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慢性便秘,哮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肿毒:金豆子叶,晒研,醋和敷,留头即消;或酒下二、三钱。(《纲目拾遗》)
②治蛇头疔:鲜羊角豆叶一握,和白麻子捣烂敷贴患处。
③治蛇伤:鲜羊角豆叶一握,捣烂绞自然汁服,渣敷患处。
④治血淋:羊角豆全草一两,水煎服。(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一般外科炎症
以鲜叶适量捣烂外敷,用全草1~2两或种子0.5~1两,水煎服。治疗乳腺炎2例,蜂窝织炎、毛囊炎各1例,鼻疮2例,均痊愈。
②治疗顽固性头痛
取望江南叶1两、瘦猪肉半斤。加盐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肝阳上亢头痛18例,近期治愈15例;肾虚头痛14例,近期治愈12例;偏头痛10例,近期治愈9例。治愈病例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
对肝脏不好的中药-保肝护肝的中药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对症调理身体,让身体恢复健康,不同的中药材它的疗效也是不同的,有些中药材对肝脏有益,可是也有很多中药材用不对会损害肝脏健康。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对肝脏不好的中药及保肝护肝的中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对肝脏不好的中药
1、川楝子
川楝子具有止痛、疏肝行气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苦楝皮、川楝子中的苦楝素对肝脏有毒,正常使用剂量也可能会导致药物性肝炎,从而出现肝肿大、转氨酶升高和黄疸。
2、苍耳子、雷公藤
这两种药是治疗鼻炎、头痛和肾病的常用药。苍耳子所含的毒蛋白和毒甙能引起肝损害,甚至引发肝功能衰竭。雷公藤或雷公藤多甙片可致可逆性转氨酶升高及肝肿大,还可引起重型肝炎。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与苍耳子、雷公藤合用,有可能加重药物对肝脏的损害。老年患者要谨慎使用苍耳子和雷公藤。
3、何首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提示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等可能会增加这种风险。
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
4、艾叶
艾叶比较常见,它有明确的肝毒性、生殖毒性及神经系统毒性,研究证实,艾叶的水提液及挥发油都含有肝毒性。挥发油中的侧柏酮已经被明确定性为有肝毒性及神经系统毒性。
5、五倍子
五倍子、石榴皮等中药含有的水解型鞣质,对肝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长期使用可引起脂肪肝,甚至肝硬化。
6、黄药子
黄药子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常用中药,但其却含有薯蓣皂甙等毒性物质,使用两周后有可能引起黄疸(或无黄疸)型肝炎,也可出现腹水或肝昏迷。
7、蓖麻子
蓖麻子是非常常见的泻下药,因为蓖麻子中含有蓖麻毒蛋白,它可以轻易的损伤肝脏从而导致中毒性肝炎。
8、千里光
千里光、农吉利、天芥菜等因含有一类能引起迟发性肝毒性的生物碱,长期使用可导致肝静脉闭塞,出现黄疸和腹水。
9、望江南
望江南、马桑、广豆根等内服有强烈刺激作用,刺激胃肠道,并致肝细胞损害。
10、半夏
半夏、蒲黄、桑寄生、天花粉、山慈菇等,如长期服用可致肝功能损害。土荆皮、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蜂头茶、千里光等中草药含有黄樟醚;而青木香、淮木通、硝石等含有N硝基化合物,不但损害肝脏,还有诱发肝癌的作用。
保肝护肝的中药
1、西洋参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功能是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止渴。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口燥咽干等。肺阴不足之咳嗽喘促,胃燥津伤的咽干口渴,最适宜用之。现代研究表明,西洋参具有护肝、增强免疫力、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以及助消化作用。因此,肝病、肿瘤病、糖尿病、慢性胃病和肠胃虚弱患者,均可服食。
花旗参的首选吃法是用来泡水,直接泡水喝完后将花旗参也吃掉。第二就是用来熬汤。如果觉得不方便的话,可以将花旗参切成片,随身带,取两片含于口中即可。
2、党参
党参用于肝病的治疗,主要配合黄芪、白术,可治气虚血亏、脾虚湿盛。党参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脾胃虚弱者,服用党参有较好的效果。古人对党参有很好的概括:健脾运而不燥,润肺而不反寒凉,滋胃而不凉,养血而不燥,既滋补又养血。
具体服用方法因口味不同而异,如党参、茯苓、生姜,加粳米可以做成参苓粥;党参、黄芪,加粳米可以做成参芪粳米粥;煲汤的话可制成党参北杏煲猪肺等。
健脾运而不燥,润肺而不反寒凉,滋胃而不凉,养血而不燥,既滋补又养血
3、黄芪
现代研究已证实,黄芪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糖类、淀粉酶、核黄素及铁、钙、磷等成分,还含有微量元素硒,而硒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并经临床证实有减少肝炎发病的效果。研究还表明黄芪具有护肝作用,能防止肝糖原减少,抵抗肝损害,刺激干扰素系统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因此,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服用黄芪很有好处。
黄芪红枣茶补气补血养肝,取黄芪15克,红枣4粒,水适量,将红枣用温水泡发,洗净后去核;将红枣和黄芪用适量清水浸泡20-30分钟,水量与泡茶所用水量一致,浸泡为了药性的析出;浸泡好后开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煮约20分钟即可饮用。
4、败酱草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的根茎或带根全草。其味苦、性平,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用于痈疽、疮疡、疖肿、热毒内盛诸症。根据近年来研究,败酱草及其提取物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防止肝细胞变性作用,因而本品成为各种肝病的治疗用药。败酱草与红藤、赤芍、莪术配伍,可以消热散瘀,治慢性盆腔炎;与薏苡仁、漏芦、虎杖配伍,可以清热解毒,治湿热痹症,具有促进干细胞再生的作用。
5、灵芝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灵芝有益肝气,明代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亦记载,?灵芝明目、补肝气、安精魂?。灵芝里面含有灵芝多糖,这种物质是保护肝功能以及清楚血毒的?功臣?,有助提升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人体的内缺氧能力。
服用灵芝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服用灵芝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
6、田七
田七又叫做?三七?,《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田七补血第一。?肝脏是造血单位,细菌、病毒的入侵会减少肝脏的工作效率,田七具有补血功效,是可以直接?抗敌?的士兵。田七苗清热解毒、养肝清脂,还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是不可多得的健康养生食材。服用田七要将田七充分捣碎,与鸡肉一起炖。田七木耳汤,有养肝护肝的功效。
7、枸杞
枸杞具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防老抗衰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枸杞还有护肝及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枸杞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甜茶碱,它对治疗肝脏疾病有效。在叶、果实和根皮里均含丰富的甜茶碱。药理实验表明,甜茶碱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枸杞泡水是其中一个非常简单的吃法,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上班族经常冲泡枸杞水饮用,缓解眼睛疲劳问题。每天坚持用10颗左右的枸杞放进热水中浸泡,喝水吃枸杞,就能帮助我们养肝明目、滋补肝肾、美容美白等等,小小的一颗枸杞可以为你带来无限的惊喜。
8、菟丝子
从?肝主目,肾主骨?的方面来说,菟丝子补肝肾的效果肯定是首选了。中医认为,菟丝子的种子性温,味甘,归肝、脾、肾经,具有?续绝伤、补不足、益健人?,补养肝肾、益精明目、健脾止泻、延年益寿的功效。
生活中菟丝子的使用方法有很多,可以熬粥,可以泡茶,还可以外用。与车前子、熟地黄、枸杞子配伍使用,还可以滋肾养肝明目。
;
温暖湿润和光充足的环境
凤凰草喜温暖湿润和光充足环境,耐寒性差,易受早危害,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宜在疏松肥沃和排水好的壤土中生长。
分布于中国东南部、南部及西南部各省区。常生于河边滩地、旷野或丘陵的灌木林或疏林中,也是村边荒地习见植物。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扩展资料 凤凰草的功效:
1、望江南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胃、大肠经,是豆科决明属植物“望江南”的荚果或种子,能清肝、健胃、通便、解毒,可治疗目赤肿痛、消化不良、胃痛、便秘等。
而肺脏疾病与大肠病变有联系,通过治疗大肠病变可以间接治疗肺病,而咽喉又隶属于肺胃。所以,望江南子通过健胃、通便、解毒,可起到治疗风热咽喉病的效果。
2、治咳嗽,胃病,气块、气胀。
3、杀虫解毒。治毒虫螫伤,蛇头疔,血淋,肚痈。
4、肝火,明目。治热性眼痛。
-望江南
人民网-望江南子茶缓解咽炎
中药里面有很多中药的名称都比较特别,有的可能是与功效作用有关,有的可能是与植物的外形有关,还有很多是与典故有关,比如有的中药的名称比较有诗意,比如望江南子。那么,一般望江南子都有哪些具体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呢?
1、望江南子的功效
1、望江南子的功效
望江南子味苦,性质平和,和胃和清肝以及消肿解毒都是这种中药材的重要功效,在中医中它常常会用于人类哮喘和咳嗽以及便秘与头痛等高发疾病的治疗,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2、望江南子能消炎
消炎是望江南子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可以治疗多种匀得炎症状,像蜂窝炎以及乳腺炎等,都能在使用望江南子以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可以把望江南子五十克加入清水煎制后服用,也可以把新鲜的望江南子捣碎直接外敷使用。
3、望江南子能治头痛
望江南子有良好的止痛作用,特别是对人类的顽固性头痛,治疗效果良好,在治疗时可以取望江南子五十克,和瘦肉两百五十克,再加入适量的盐和清水一起慢慢的炖制,炖好以后食肉喝汤,每天一次,就能让顽固性头痛很快好转,连续食用七到十天,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会恢复健康。
2、望江南子药用价值
清肝明目,健胃,通便,解毒。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腹痛,痢疾,便秘。
1、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或视物不明:望江南子五钱至一两,冰糖一两,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2、治疟疾:望江南子炒后研末,每次服二至三钱,日二次。(《福建中草药》)
3、治高血压:望江南子炒焦研末,每次一钱,砂糖酌量,冲开水代茶常服。(《福建中草药》)
3、望江南子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研末,0.5~1钱。外用:研末调敷。
4、望江南子副作用
望江南子有毒,其所含之毒蛋白,可引起动物过敏和肝脏损害;其所含之大黄素和脂肪油,可引起腹痛腹泻。
5、望江南子医书记载
1、《纲目拾遗》:“治疔、痈。”
2、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健胃,利尿,解热,补血,止痢。”
3、《现代实用中药》:“健胃整肠。治下痢腹痛,慢性便秘,头胀。”
4、《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
5、《江西中药》:“治胃痛,消化不良。”
6、《药材学》:“治哮喘。种子炒后治疟。”
7、《广西中药志》:“清肝,明目,治头晕。
6、喝中药注意
(1)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
(2)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3)辨证用药不当,如给肝阳上亢病人服用细辛、肉桂等,等于火上加油。
(4)中药来源品种不当,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5)有些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如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没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却是有毒的。
(6)中药煎煮不正确,中医认为煎药时间不够从而引起毒性的反应。
(7)误服误用中药十分危险,如把香加皮当作五加皮使用,就会发生洋地黄样中毒。
(8)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
(9)用药途径不当,如作为肌肉注射用的中药注射液被用于静脉注射。
(10)用药时间过长,如黄花夹竹桃含有强心苷,长期使用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反应。
(11)有些中药相互间可产生化学反应,如果配伍不当将引起不良反应,如藜芦就不宜与人参等补益类药同时使用。
(12)中西药之间也有配伍禁忌,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同时使用就会引起血尿。
(13)性别、年龄和体质的差异都会影响中药的疗效,如妇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
(14)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好,当中含有有害物质、杂质、植物蛋白。
(15)外用制剂辅料,如白酒、酒精、醋等使用不当。
望江南子
(《现代实用中药》)
【异名】槐豆(《救荒本草》),野鸡子豆(《福建民间草药》),金角子、金角儿(《江苏植药志》),江南豆(《中国药植图鉴》),水爪豆(《广西药植名录》),风寒豆、黄豇豆(《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望江南的荚果或种子。植物形态详"望江南"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收,剪下荚果,晒干。
【药材】干燥荚果呈圆柱形,微扁,长6~10厘米,两侧稍隆起,边沿棕黄色,中央有紫褐色长而宽的带,自尖端伸至他端,并有多列因横隔突出而形成的横凸纹;表面粗糙,具白色小点和稀疏的细毛。基部带有长的果柄。果皮内面有纵向并列的棕色隔膜。种子多数,卵形而扁,一端稍尖,直径3~4毫米,扁平,顶端具斜生黑色条状的种脐,两面四周暗绿色,中央有褐色椭圆形斑点,刚成熟时四周有白色细网纹,贮藏后渐脱落而平滑。质地坚硬。味香,富粘液。以荚果长大、干燥、不破碎、种子不脱落、无果柄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种子含大黄素甲醚的匀二蒽酮,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种子油含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烷酸;非皂化部分中还含谷甾醇。尚含毒蛋白、挥发油。果皮中含芹菜素的碳键黄酮甙。
【药理作用】种子有致泻作用,与含大黄素有关;并有明显的毒性,与含毒蛋白有关,但因具有抗原性质,狗可得到免疫。小鼠、大鼠、马喂饲种子或注射苯提取物均表现毒性。其他作用参见"望江南"条。
【炮制】除去果柄,拣净杂质,切成小段;或搓去果壳,将种子晒干。
【性味】甘苦,凉,有毒。
①《现代实用中药》:"苦,平,无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苦,微寒,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味微甘苦,性平。"
④《福建中草药》:"甘辛,凉。"
【功用主治】清肝明目,健胃,通便,解毒。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腹痛,痢疾,便秘。
①《纲目拾遗》:"治疔、痈。"
②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健胃,利尿,解热,补血,止痢。"
③《现代实用中药》:"健胃整肠。治下痢腹痛,慢性便秘,头胀。"
④《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
⑤《江西中药》:"治胃痛,消化不良。"
⑥《药材学》:"治哮喘。种子炒后治疟。"
⑦《广西中药志》:"清肝,明目,治头晕。"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0.5~1钱。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或视物不明:羊角豆子五钱至一两,冰糖一两,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疟疾:望江南子炒后研末,每次服二至三钱,日二次。(《福建中草药》)
③治高血压:望江南子炒焦研末,每次一钱,砂糖酌量,冲开水代茶常服。(《福建中草药》)
提醒您:望江南子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73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蕹菜根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王瓜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