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透骨香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2 00:13:41
透骨香能治什么病|透骨香有什么作用|透骨香什么样真假辨别

透骨香
(《贵阳民间药草》)

【异名】透骨草(《滇南本草》),满山香(《分类草药性》),煤炭子、煤炭果(《贵阳民间药草》),万里香(《广西植物名录》),九里香、洗澡叶、芳香草、满天香(《云南中草药》),小遗骨草、透骨消(《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茎叶。

【植物形态】云南白珠树,又名:滇白珠树。
灌木,高约3米。枝细长,带红色或红绿色。单叶互生,革质,卵状矩圆形,或阔卵形,长7~8厘米,宽2.5~3厘米,先端尖尾状,基部心形或圆形,叶缘具钝齿,略向外卷,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青白色,有细小柔毛。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腋生,长5~7厘米;花青白色,萼片5,边缘有纤毛;花冠壶形,裂片5;雄蕊10;子房上位,平滑无毛。蒴果球状,直径约6毫米,5瓣纵裂,上有宿存花柱,外面包有增大的肉质萼,成熟时紫红色,似浆果。种子淡黄色,细小。花期9月。
生于山野草坡及丛林边。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透骨香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

【药材】茎长约35厘米,多分枝,径3~5毫米,表面黄棕色,具纵纹,有叶柄残痕。叶多数脱落。气微,味微苦,以新鲜、干燥,叶色绿者为佳。
产云南、贵州。

本品在云南、贵州地区作透骨草使用,参见"透骨草"条。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0.5~0.8%。其中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

【药理作用】内服水杨酸甲酯有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与水杨酸类药物相似,所需剂量亦相同,但因本品吸收慢而不规则,服药后产生作用较迟。本品刺激性很强,可用1~2份橄榄油稀释后外用作抗刺激剂。本品亦可产生特异性水杨酸中毒症状,中毒剂量约为水杨酸钠的2/3。

【性味】辛,温。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辣,有小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辛,平。"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关节痛,水撒,跌打损伤,牙痛,湿疹。

①《滇南本草》:"治痰火,筋骨疼痛,泡酒用之良。其梗,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骨透热,熬水洗之。"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止咳化痰。治牙痛,劳伤,蛇伤,风湿,痧气,皮肤痛痒。"

④《贵州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络透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风湿关节疼痛:透骨香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湿疹:透骨香全株煎水洗患处。(《云南中草药,)

⑧治水臌:透骨香五钱,车前革三镇。煎水服。(《贵州草药》)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大血藤的功效2、大血藤有什么用途?3、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4、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大血藤可以治疗哪些症状5、红藤的功效与作用红藤有什么用大血藤的功效1.活血通经
大血藤是出名的活血药物,并且性平,对经期女性的体质没有影响,尤其适合月经推迟、经血量少、痛经等女性使用,可起到活血通经的作用。
2.治蛔虫
大血藤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尤其是对小儿的蛔虫病有治疗特效,将大血藤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少量就能起到杀虫作用。
3.抗疲劳
大血藤含有的毛柳甙是临床上常见的抗疲劳成分,这种苷类还溶入水,因此,在生活中也有用大血藤泡茶饮用,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4.杀菌消炎
大血藤水浸液还是常用的消炎外用药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菌均有抑制灭杀作用;另外,大血藤通大肠经,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急慢性阑尾炎等肠道炎症。
大血藤有什么用途?1.活血通经
大血藤是出名的活血药物,并且性平,对经期女性的体质没有影响,尤其适合月经推迟、经血量少、痛经等女性使用,可起到活血通经的作用。
2.治蛔虫
大血藤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尤其是对小儿的蛔虫病有治疗特效,将大血藤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少量就能起到杀虫作用。
3.抗疲劳
大血藤含有的毛柳甙是临床上常见的抗疲劳成分,这种苷类还溶入水,因此,在生活中也有用大血藤泡茶饮用,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4.杀菌消炎
大血藤水浸液还是常用的消炎外用药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菌均有抑制灭杀作用;另外,大血藤通大肠经,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急慢性阑尾炎等肠道炎症。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大血藤生于山坡疏林、溪边;有栽培。
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亦产。
性味苦,平。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止痉的作用。
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大血藤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1.大血藤有很好的活血通络作用,大血藤对于败毒散瘀的效果相当好,大血藤还有可祛风和杀虫的功效,中医上认为大血藤是一种味苦性平的一种中草药.
2.大血藤可以用来杀虫,可以用来治疗一些急性的或者是慢性的阑尾炎,大血藤对于风湿类的痹痛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大血藤对于赤痢血淋以及月经不调等疾病也可以治疗,对于一些疳积或者是虫痛和跌扑损伤类疾病也是可以治疗的.大血藤还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对于女性的经闭痛经都是有好处的.
3.大血藤对于一些筋骨疼痛有特效,对于男性还有壮阳的作用,可以用大血藤来治疗肢节酸痛以及麻木拘或是是水肿,血虚头昏。
大血藤的另一个功效就是抗菌消炎,或以用一治疗蛔虫,有很好的强筋壮骨的作用,大血藤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血丝虫病。
4.大血藤的用兵法和用量是可以取大血藤0.9-15g,来煎服,也可以用一为外表,哪就要捣敷了.
大血藤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性阑尾炎:以红藤为主,配合其它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复方治疗。
初步观察对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有较好疗效。
上海地区用复方红藤片(每12片含红藤2两、蒲公英1两、生大黄6钱、川朴3厘)内服,每日3次,每次4片(大便次数增多者剂量可减半),先后治疗急性单纯性、早期化脓性阑尾炎1213例。
其中首批观察354例,有效率达98%,服药后在3~4天内腹肌紧张、腹痛、触痛均消失,平均在2天和2.5天白细胞和体温分别恢复正常;其后观察的859例,有效率亦达90%。
随访146例(时间最长为治疗后11个月,最短为6个月),除25例复发(17.1%)外,余均良好。
复发后有14例作手术治疗,11例继续服中、西药物治愈。
[4]
②治疗胆道蛔虫病:以红藤1两,加黄酒4两,煎至60毫升为1剂。
成人日服2次,每次1剂。
小儿用量酌减。
初步观察5例,分别于服药1~4日后腹痛消失;治疗期间有4例排出蛔虫。
[4]
③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红藤1斤,研粉,制成丸剂,日服2次,每次3钱,或用红藤根1斤切片,白酒10斤浸泡10~20天,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3次。
分别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18例和38例,服药后症状均减轻而渐消失。
[4]
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用大血藤、透骨香、香樟根各1两,水煎,两次分服,每日1剂。
连服数天可见关节红肿消退,疼痛减轻。
[4]
⑤治疗灼伤:以大血藤、金樱子根各1斤,水煎成500毫升,对已发生感染的创面可行湿敷,能促使创面清洁,加速愈合。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大血藤可以治疗哪些症状1、大血藤的功效: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
2、大血藤主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3、大血藤的作用:
(1)大血藤治肠痈:红藤50克,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
午后用紫花地丁50克,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
然后以当归25克,蝉退、僵蚕各10克,天龙、大黄各5克,石__25克(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5克,日逐渐服自消。
(《景岳全书》)
(2)大血藤治血虚经闭:大血藤25克,益母草15克,叶下红20克,香附10克。
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
(《闽东本草》)
(3)大血藤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25克。
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4)大血藤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100克,紫花地丁50克。
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大血藤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30~50克。
水煎服。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6)大血藤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7.5克。
(《浙江中医杂志》6:1959)
(7)大血藤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8)大血藤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15克,青皮、长春7、朱砂七各10克,水煎服。
(《陕西中草药》)
(9)大血藤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15~25克,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大血藤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25克,或配红石耳25克,共研细末,拌白糖食。
(《陕西中草药》)
(11)大血藤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15克,水煎服。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红藤有什么用1、功效: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
2、主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3、红藤别名血藤、大血藤、大活血、大血通、红藤红皮藤、红血藤、红菊花心、山红藤、花血藤、蕨心藤、黄梗藤、五花七、千年健,红藤的功效是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红藤的作用是治急、慢性阑尾炎、月经不调、跌扑损伤,红藤用药禁忌是孕妇慎用红藤。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痛风偏方的中药治疗痛风

中医学也有“痛风”的病名,历代医学家都有所论述。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本病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摄失养,造成脏腑功能失调为发病基础,以外感邪气、跌打损伤为发病外因,湿热、痰浊、瘀血互结为发病特点,辨证应注意辨其虚实,初则属于实证,久则正虚邪实,或虚实夹杂。痰瘀阻滞是造成痛风的主要原因。症状早期表现在肢体、关节经络,继则侵蚀筋骨,内损脏腑。
凡属风邪偏盛者为行痹,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寒邪偏盛者为痛痹,关节僵硬,痛有定处;湿邪偏盛者为着痹,关节肌肉麻木,重着肿胀;热邪偏盛者为热痹,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拒按;而过多的尿酸则属湿浊,因脾失健运使湿浊内生,肾分清泌浊功能失调致湿浊排泄障碍,加之酗酒暴食,劳倦过度等,则湿浊流注于关节、肌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治疗在急性期以祛邪为主,用祛风除湿,清热利湿等法;慢性期以扶正祛邪为主,用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等法。 《湿热痹阻》
痛风排酸是重点,由于湿邪入里化热,或素体阳升,内有蕴热,湿热交蒸而致。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病势较急,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象滑数或弦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选四妙白虎汤加减,药用苍术、黄柏、知母、生石膏、金银花、连翘、木瓜、地龙、薏苡仁、老鹳草、川牛膝、威灵仙等。
《风寒湿痹》
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阻滞经络,痹阻不通而致。症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见局部皮下结节、痛风石。伴关节喜温,肢体重着,麻木不仁,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紧或濡缓。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选桂枝乌头汤加减,药用桂枝、白芍、生姜、黄芪、制川乌、麻黄、防己、当归、川芎、羌活、苍术、防风等。
《痰瘀阻滞》
由于久病体弱,痹阻经络,气血不通,痰瘀交结于关节而致。症见关节肿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局部硬节,或见痛风石。伴关节畸形,屈伸不利,局部皮色暗红,体虚乏力,面色青暗。舌质绛红有瘀点,苔白或黄,脉象沉滑或细涩。治宜化痰散结,活血通络。方选二陈桃红饮加减,药用陈皮、半夏、茯苓、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秦艽、炮山甲、天南星、伸筋草等。
《脾肾阳虚》
由于素体阳虚,外邪侵入,迁延不愈,损伤脾肾而致。症见关节肿痛持续,肢体及面部浮肿。伴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纳呆呕恶,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象沉缓或沉细。治宜健脾益肾,温阳散寒。方选附子理中汤加减,药用制附子、肉桂、白术、党参、茯苓、黄芪、杜仲、补骨脂、仙灵脾、肉苁蓉、骨碎补、金毛狗脊等。
《肝肾阴虚》
由于久病伤津,阴液匮乏,不能滋养肝肾,邪居筋骨而致。症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关节变形,可见结节,屈伸不利。伴腰膝酸软,耳鸣口干,肌肤麻木不仁,神疲乏力,面色潮红。舌质干红,苔薄黄燥,脉弦细或细数。治宜补肝益肾,祛风除湿。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独活、桑寄生、白芍、熟地、杜仲、牛膝、龟版、鳖甲、菟丝子、女贞子、伸筋草等。
以上方药可视症加减:风邪偏盛加五加皮、寻骨风、透骨草;寒邪偏盛加制附子、细辛、桂枝;湿邪偏盛加萆薢、木瓜、豨莶草;湿热偏盛加栀子、黄柏、忍冬藤;关节疼痛加莪术、全蝎、徐长卿;关节肿甚加防己、泽泻、车前子;关节冷痛加细辛、干姜、制附子;肌肤麻木加穿山龙、海风藤、络石藤;阳虚甚加干姜、巴戟天、肉苁蓉;阴虚甚加生地、石斛、鳖甲;下肢关节痛加牛膝、独活、青风藤;上肢关节痛加桑枝、姜黄、威灵仙;腰膝酸软加川续断、鹿衔草、鹿角胶;血瘀明显加赤芍、红景天、生蒲黄;皮下结节或痛风石加僵蚕、白芥子、胆南星等。
本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对症处理;慢性期应加强排除尿酸,辨证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72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