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石韦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1 13:35:30
石韦能治什么病|石韦有什么作用|石韦什么样真假辨别

石韦
(《本经》)

【异名】石?(《本经》),石皮(《别录》),石苇(《滇南本草》),金星草、石兰(《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虹霓剑草、石剑、潭剑(《福建民间草药》),金汤匙、石背柳(《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

【植物形态】①石韦,又名:飞刀剑(《植物名实图考》),肺心草、蜈蚣七、铺地娱蚣七、七星剑、大号七星剑、一枝箭、山柴刀、木上蜈蚣、肺筋草、蛇舌风。
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根茎细长,横走,密被深褐色披针形的鳞片;根须状,深褐色,密生鳞毛。叶疏生;叶柄长6~15厘米,略呈四棱形,基部有关节,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略下延,全缘,革质,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淡褐色星芒状毛,主脉明显,侧脉略可见,细脉不明显。孢子囊群椭圆形,散生在叶下面的全部或上部,在侧脉之间排成效行,每孢子囊群间隔有星状毛,孢子囊群隐没在星状毛中,淡褐色,无囊群盖;孢子囊有长柄;孢子两面形。
生于山野的岩石上,或树上。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②庐山石韦,又名:肺金草、大连天草、箭戟蕨。
高25~60厘米。根茎肥厚而短,密被细小长披针形的鳞片,边缘具纤毛叶近于簇生;叶柄长10~80厘米,粗壮,幼时被褐色或淡褐色的星状毛;叶片广披针形,长10~30屋米,宽3~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稍宽,呈荫侧不等的耳形、圆形、心形、圆楔形或斜截形,有时上侧有尖耳,全缘,上面绿色,有黑色斑点,初时疏被星状毛,后渐光滑,下面密生淡褐色星芒状毛,星芒状毛的芒为短披针形,排列在同一平面上,中脉及侧脉均明显,细脉不甚明显。抱子囊群散生在叶的下面,淡褐色或深褐色,无囊群盖;孢子两面形。
生于山野岩石上。分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③毡毛石韦
与庐山石韦极相似,主要不同点:本种的叶下面被较厚而松的深褐色的星芒状毛,其芒细长针状或线状凿形,且不在同一平面上;叶柄通常较叶片为长。
生于山野岩石上。分布湖北、四川、陕西、云南、西藏等地。

④有柄石韦,又名:长柄石韦、石茶。
高仅6~17厘米。根茎细长,密被披针形鳞片,边缘具稍卷曲的纤毛。叶柄长3.5~11厘米,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广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2.5~9.5厘米,宽9~28毫米,先端钝,基部下延至叶柄,全缘,上面绿色,有黑色斑点,疏被星状毛,下面密被灰色的星芒状毛,其芒短,叶脉不甚明显;孢子叶较营养叶为长,通常内卷使叶片呈圆筒状。孢子囊群融合,满布于叶的下面,深褐色,无囊群盖。
生于山野岩石上。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⑤北京石韦
高10~25厘米。根茎细瘦,被黑褐色鳞片。叶柄长2.5~9厘米,被星状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6~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白色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灰色或淡褐色星芒状毛;叶稍内卷,但不呈筒状。孢子囊群多散生于叶下面的较上部分,深褐色,无囊群盖。
生于山野岩石上。分布河北、山东、湖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⑥西南石韦
与北京石韦极为相似,主要不同点:本种叶的下面被较厚而松的深褐色星芒状毛,其芒较长呈针状,略有光泽。
生于山野岩石上。分布云南、四川、湖北等地。

以上几种植物的根茎(石韦根)、叶上的毛茸(石韦毛)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春、夏、秋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及须根,晒干。

【药材】①大叶石韦
㈠石韦:叶柄近圆柱形,棕色或棕黑色,长6~15厘米,有纵沟,无毛或疏被星状毛;叶片扭曲皱卷,平展后呈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叶基楔形至圆形,全缘,叶面棕色或灰棕色,无毛或疏具星状毛,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背面密被中心具红色圆点的粉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较粗短,有的叶表面几乎全部布有孢子囊群。叶片革质,稍脆易折。气无,味淡。㈡庐山石韦:与石韦相似,惟叶柄较长,无毛;叶片皱缩,较大,长圆状披针形,叶基阔楔形、圆形、近心形或稍呈耳形,显著不对称,背面星状毛的分枝较粗,有的叶片具棕色圆形孢子囊群,与中脉约成60°角斜出平行排列,分布近乎整个叶面,其内常见红色光泽的孢子囊环带。厚革质,坚硬而脆。气无,味微苦。㈢毡毛石韦:叶柄有数条纵槽,有毛;叶片扭曲卷皱,披针形,基部楔形至阔楔形,对称,背面密布灰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细长,有的叶上半部布有孢子囊群。革质,稍硬。气无,味淡。

②小叶石韦
㈠有柄石韦:叶柄被棕色星状毛,有1纵浅槽,内密生毛;叶片卷曲成筒状,广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先端钝,叶基楔形,全缘,叶面灰棕色,无毛或疏被星状毛,散布黑色圆形小凹点,背面密生粉棕色的中心有红点的星状毛,毛的分枝较短粗,中脉明显,侧细脉均不显。薄革质。气无,味微苦。㈡北京石韦:叶柄扁平,细长扭曲,有毛;叶片扭曲卷皱,线状披针形或近线形,叶基窄楔形下延成叶柄边缘;叶面浅黄绿色,无毛,背面密被较薄的灰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细长,叶片背面几乎全部或大部生有孢子囊群。薄革质。气无,味微苦。㈢西南石韦:与北京石韦相似,惟叶的背面被较厚而松的星状毛,毛的分枝较长,呈长针状,深褐色,略有光泽。

上述两类药材,大叶石韦以叶大、质厚、背面有毛为佳;小叶石韦以叶厚、整齐、洁净为佳。

主产浙江、湖北、河南、河北、江苏等地。此外,山东、辽宁、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山西、安徽等地亦产。其中以浙江、湖北、江苏所产的大叶石韦质量为佳。

【化学成分】含绵马三萜(diploptene)、皂甙、蒽醌、黄酮、β-谷甾醇。

【炮制】拣净杂质,洗去泥沙,刷净茸毛,切段晒干。

①《别录》:"用之须去黄毛。"

②《日华子本草》:"入药去梗,须微炙用。一法以羊脂炒干用。"

【性味】苦甘,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药性论》:"微寒。"

④《贵州草药》:"味辛,性平。"

【归经】入肺、膀胱经。

①《滇南本草》:"入小肠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膀胱二经。"

【功用主治】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①《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②《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淋沥遗溺。"

④《本草图经》:"炒末,冷酒调服,疗发背。"

⑤《滇南本草》:"止玉茎痛。"

⑥《纲目》:"主崩漏,金疮,清肺气。"

⑦《植物名实图考》:"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⑧《闽东本草》:"治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宜忌】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滑石、杏仁为之使。得昌蒲良。"

②《本草从新》:"无湿热者勿与。"

③《得配本草》:"真阴虚者禁用。"

【选方】①治血淋:石韦、当归、蒲黄、芍药各等分。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石韦散)

②治淋浊尿血:石韦、猪鬃草、连钱草各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石淋:石韦(去毛)、滑石各三分。上二味,捣筛为散,用米汁若蜜服一刀圭,日二服。(《古今录验》石韦散)

④治尿路结石:石韦、车前草各一两,生栀子五钱,甘草三钱。水煎二次,早、晚各服一次。(《南昌医药》(1):14,1972)

⑤治心经蕴热,传于小肠,始觉小便微涩赤黄,渐渐不通,小腹膨?:石韦(去毛,锉)、车前子(车前叶亦可)等分。上浓煮汁饮之。(《全生指迷方》石韦汤)

③治痢疾:石韦全草一荫,水煎,调冰糖五钱,饭前服。(《闽东本草》)

⑦治崩中漏下:石韦为末,每服三钱,温酒服。(《纲目》)

⑧治咳嗽:石韦(去毛)、槟榔(锉)等分。上二味,罗为细散,生姜汤调下二钱匕,(《圣济总录》石韦散)

⑨治慢性气管炎:石韦、蒲公英、fo耳草、一枝黄花各-两。水煎浓缩,分二次服。(中医研究院《攻克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30,1971)

⑩小便淋痛。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⑾便前有血。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⑿气热咳嗽。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⒀崩中漏下。用石韦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临床应用】①治疗支气管哮喘
4~9岁每日用石韦全草5钱,10~15岁1两,16岁以上1.5两。每两加水1000毫升,煎成300毫升,趁热加入冰糖1两,分3次服,3天为一疗程。观察11例,服药后喘息消失者7例,减轻者2例,无改变者2例。多数在服药的当天哮喘症状即开始平息,其他症状于次日或第3天消失,但停药后往往仍有复发,复发时间最短者为2周。复发时再用同法治疗,仍然有效。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曾采用庐山石韦单味煎剂、冲剂、提纯石韦"410"糖浆及复方庐山石韦冲剂进行临床观察,均取得不同程度疗效,其中以石韦"410"糖浆的效果较为满意。㈠煎剂:鲜庐山石韦全草每天1.6两(第一疗程用全草,第二疗程去毛、叶柄及主脉),头煎加水300毫升,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加水150毫升,沸后煎20分钟。混合2次煎液,以8层纱布过滤,分2次服。疗效:第1疗程服药人数计21例,有效率为47.6%,其中显效1例。服药2个疗程的16例,有效率为87.5%,其中显效1例。副作用主要有心馆,胸骨后不适,饥饿感,尿量增多及头晕,停药后症状即消失。㈡冲剂:日服3次,每次1包,相当于生药1两。治疗117例,服药一个疗程的有效率为47%,其中显效12例,好转43例,无效62例;两个疗程的有效率为57.6%,其中近期控制者3例,显效22例,好转39例,无效47例。继续服用到3、4个疗程时,有效率可增至87.5%与82%,显效率增为46.2~51%。说明延长疗程,可提高疗效。㈢提纯石韦"410"糖浆:每天2次,每次15毫升(相当生药1.5两),10天为一疗程,共服二个疗程。治疗40例,第一疗程有效者31例(78.2%),其中显效16例(40%);继续服用第二疗程的36人,有效率为88.9%,显效率为55.6%。个别患者每天服3次,疗效更为显著。㈣复方石韦冲剂:用庐山石韦15两,江剪刀草1两,煎成浓汁,焙干,制成粉末,加适量糖粉,每天分3次,开水冲服。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78例,有效者200例(72%);其中近期控制13例,显效51例(23%)。大多数患者在服药2~3天后见效。在使用石韦各种剂型,特别是提纯石韦"410"糖浆过程中看出,石韦具有良好的消痰作用,一般治疗1~2天后,痰量减少,粘稠度减低,咯痰转爽。这对改善通气功能,防止继发感染,从而减少对组织细胞的损害,促进病变的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复方石韦(与江剪刀草合用)镇咳作用较单味石韦为佳,平喘作用两者均较差,消炎效果也不佳。

用有柄石韦全草,压榨去毛及孢子,水煎制成糖浆。第1~4日,按每天含生药1两分3次服。第5~10日,每天剂量加倍。第11~15日照第1~4日剂量服。治疗50岁以上的重症患者12例,其中喘息型8例,有效5例,基本治愈2例,显效1例,进步2例;单纯型4例,仅有1例显效。说明石韦糖浆对喘息型患者疗效较好。

③治疗急、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
㈠煎剂:取有柄石韦叶20片左右(相当于2~3克),加水500~1000毫升,每日1剂,煎分2次服。亦可用开水浸泡,当茶饮。㈡片剂:每片含生药0.5克,每次2~3片,日服3次。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9例,36例有效;肾盂肾炎20例,17例有效。据观察,服药2~3天后,尿量即增多,浮肿逐渐消退。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以3个月左右为一疗程,急性肾小球肾炎疗程为10天左右。

复方石韦胶囊和诺费沙星胶囊是治什么病的?

复方石韦胶囊 清热燥湿,利尿通淋。用于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下肢 浮肿等症;也可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
诺费沙星是诺氟沙星吧,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扁蓄的功效与作用,石韦的功效与作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扁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石韦的功效与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扁蓄有什么功效扁蓄有哪些功效2、扁蓄的功效与药用价值扁蓄的功效与药用价值有哪些3、你知道路边常见的“扁蓄”草,入药有什么作用吗?4、扁蓄的功效及作用?5、扁蓄的功效与作用6、扁蓄的功效与作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扁蓄有什么功效扁蓄有哪些功效1、利尿作用,中医认为扁蓄能利小便,治五淋白浊。
有入认为其利尿成分为其中的钾盐,也有人认为是扁蓄甙。
2、抗菌作用,浓度为25%的全草煎剂对福氏痢疾杆菌和宋内氏痢疾杆菌皆有抑制作用。
1:10浓度的煎剂对须疮癣菌、毛羊状小芽胞菌有抑制作用。
40%水煎剂对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3、降压作用,扁蓄水及乙醇提取物静脉注射,对猫、兔和狗均有降压作用。
4、对子宫的作用和止血作用,扁蓄水及乙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和使子宫张力增高的作用。
可用作流产及分娩后子宫出血的止血剂。
5、其它作用,增强呼吸运动的幅度及肺换气量,有轻度收敛作用,可作创伤用药。
扁蓄的功效与药用价值扁蓄的功效与药用价值有哪些1、利尿通淋,扁蓄是一种能入膀胱经和肾经的中药材,它能提高人类膀胱功能,而且能力尿通灵,在中医临床上它是治疗人类湿热淋症的常用药,特别是对人类泌尿系统感染和尿路结石以及尿血等症,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
2、杀虫止痒,扁蓄入药后具有超强的杀虫能力,可消灭人体内的寄生虫,对人类因金融重导致的腹痛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它是治疗人类蛔虫病和脑虫病的常用药。
扁蓄的止痒功效也极为出色,它能消灭人类皮肤表面的敏感菌,对人类皮肤表面出现了疮疹和瘙痒都有明显治疗作用。
3、治疗肛门湿痒,扁蓄在中医临床上是治疗人类肛门瘙痒的常用药,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准备100克当龟,把它洗净以后,肉锅加清水煎煮,煮好后的药汤取出放在盆中趁热熏,洗肛门每天1~2次就能让饲养症状减轻。
4、治疗腮腺炎,腮腺炎是人类的高发疾病,这种疾病出现后人们会出现发烧和肿痛的症状,这时可以用入药后的扁蓄来治疗,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取新鲜扁蓄30克,把它洗净捣碎以后加入适量生石灰水,再放入一个蛋清,调成药膏,直接外敷在患处就能让病情减轻。
5、扁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能让大家对这种中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它,但大家在使用当中时一定要掌握它的正确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它发挥好的药用功效。
你知道路边常见的“扁蓄”草,入药有什么作用吗?扁蓄的生命力颇为顽强,不怕旱涝、不怕碾压,所以在道路之中尤为多见。
每到夏季扁蓄生长旺盛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割一些新鲜的茎叶晒干备用。
扁蓄草虽然貌不惊人,但是早在数千年之前的《神农本草经》之中便已经有了关于它的药用价值记载。
书中说到此草入药可以“利小便,通热淋,杀三虫”,可见中医早已纪确定了扁蓄入药在除湿方面的良效。
而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之中又提到了扁蓄入药具有“解霍乱、疗黄疸、通尿淋”的作用,可以说是更具体地说明了扁蓄的治疗范围。
到了现代,中医里面认为扁蓄入药主要具有两大用途。
一是其具有很好的除湿作用,可以起到利湿通淋的效果;二则是扁蓄具有杀虫的效果,可以起到驱虫、止痒等多种效果。
1、扁蓄利湿通淋的应用。
扁蓄草入药其味偏苦、性偏寒,扁蓄的药效善于走下焦膀胱经内,对于下焦之内湿热蕴结引起的淋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比如当我们体内下焦湿热聚集不散,从而引起小便不畅、小便涩痛、小便黄浊等情况的时间,直接用些扁蓄草煮茶喝即可奏效。
而若是湿热较为严重,久而久之出现尿路结石之症的话,以扁蓄入药就可以起到利尿通淋排石的效果。
只不过相对于利尿排石来说,单用扁蓄的话药效较微,所以中医里面就常用扁蓄和木通、滑石、车前子等一同配伍入药,则更能起到利尿排石的效果。
2、扁蓄杀虫止痒的应用。
扁蓄杀虫止痒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其内用的话可以起到驱杀腹中肠道内寄生虫的效果;二则是其外用的话可以起到杀皮肤表面虫菌,以起到消疹止痒的效果。
在古代人们的饮食、卫生条件较差,各种驱虫药并不完备,所以当肠道之内有寄生虫的时间,就常用这些中草药来缓解。
比如民间一些偏方之中就说用扁蓄草煮成浓汁内服(扁蓄草1斤、水1升左右),可有效驱杀腹内的蛔虫、蛲虫、钩虫等寄生虫。
而对于一些皮肤表面的湿疮红疹等引起的痒痛之症,将扁蓄草外用也是可以起到消疹止痒之效的。
而对于轻微的皮肤出疹、瘙痒等情况,直接用扁蓄草煮水熏洗即可;倘若是情况稍微严重、痒痛加剧的话,则还可以用扁蓄和苦参、蛇床子、地肤子、荆芥穗等一同煮水熏洗患处,颇有去疹止痒之效。
扁蓄的功效及作用?扁蓄的功效与作用
1.扁蓄的药性中医认为扁蓄是的种味苦,性寒的一种中草药药材。
2.扁蓄的功效
扁蓄有一种利尿的作用,还可以清热,也可以杀虫。
一般医学临床上会用扁蓄来治疗热淋,癃闭,和黄疸病,对于女性的阴蚀和白带的治疗效果也很好,扁蓄可以用来治疗蛔虫和小孩子的疳积,对于痔肿和湿疮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扁蓄的用法与用量
扁蓄可以内服取2~3钱的扁蓄煎烫内服,也可以把扁蓄捣汁内服,扁蓄也是可以外用的,先把扁蓄捣敷也可以加水煎水洗。
4.扁蓄的宜忌
多服泄精气者禁服。
5.扁蓄的选方
用治疗热淋涩痛:用扁蓄煎汤频饮。
用扁蓄治治热黄:取扁蓄汁顿服一升内服。
用扁蓄治蛔虫心痛和面青或者是口中沫出:取十斤扁蓄先细锉,再加一石水,煎汤内服,最好是空服服用,这样下虫更快。
用扁蓄治肛门湿痒或痔疮初起:取扁蓄2-3两。
煎汤,趁热先熏后洗。
扁蓄的功效与作用扁蓄也叫扁竹,来源于野生植物猪牙草,它在全国各地都有出产,这种中药具有利湿止痒和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是中医临床的常用药。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扁蓄的功效与作用。
扁蓄的功效与作用
1.杀虫止痒
扁蓄有杀虫止痒的作用,可治疗蛲虫等寄生虫病。
亦可煎汤外洗治疗皮肤疮疹、瘙痒。
治胆道蛔虫症,可用扁蓄和醋的功效与作用,加水煎服。
2.利水通淋
利水通淋是中药刻扁蓄的重要功效,它能入肾经膀胱经并能清除人体内湿热,在中医临床上它是治疗人类泌尿系统感染和尿路结石以及血尿的常用药,它对这些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能让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另外人们出现血淋石淋等疾病时也能服用适量的中药扁蓄,它也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3.治疗腮腺炎
取鲜扁蓄1两洗净后切细捣烂,加入适量生石灰水,再调入蛋清,涂敷患处。
据20余例观察,一般敷药4小时后即可使体温下降,最长12小时。
多数患者1~3天可获痊愈。
4.止痛止痒
中药扁蓄不单能利水通淋,还能清热利湿止痛止痒,在人们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和皮肤瘙痒以及皮肤湿疹等常见疾病时都能用中药扁蓄来治疗,治疗时需要把中药扁蓄加清水煎制成药液,在药液温度适宜时直接清洗患处,每天用药一到二次就让病情很快康复。
5.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干扁蓄制成糖浆剂,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0毫升,日眼2~3次。
治疗108例,治愈104例,进步4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1天,腹痛消失为4天,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为5天,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或用新鲜?蓄全株4~6两(干的2~4两),制成煎剂一次顿服,早、晚饭后各服1次。
治疗25例,全部治愈。
扁蓄的功效与作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1、中医认为扁蓄是一种味苦,性平的一种中草药,扁蓄的功效特别多,扁蓄具有很好的清热作用可以利水有很好的通淋作用。
扁蓄可以用来治疗小便不利,以及一些淋沥涩痛等病症。
2、扁蓄可的利尿作用更好,扁蓄可以止血,扁蓄还有降压的作用,也可以利胆,也可以抗菌,对于真菌和细菌的抵抗力都很好,所以说扁蓄很适合用来治疗一些.治疗尿路感染。
扁蓄用来治疗急性胃肠炎和菌痢都有好处,也可用用扁蓄来.局敷治疗腮腺炎。
3、扁蓄一般是用水煎烫服用,用量是9~15g。
大剂量是15-30G,也可以外用。
扁蓄是一种处方药,可以和瞿麦和八正散是一起来用治疗肾盂肾炎,这样对于尿路感染治疗的主要方药。
不管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都可以使用扁蓄,也可以和抗生素一起使用。
扁蓄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石韦的功效与作用、扁蓄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9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