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胆
(《四川中药志》)
【异名】蓝花地丁、紫花地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岩龙胆(《种子植物名称》),鬼点灯、六月绿花草、绿花草(《四川中药志》),米布带(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石龙胆的全草。
【植物形态】石龙胆
二年生草本,高达10厘米左右,丛生。茎和枝均为紫红色。单叶对生,无柄;圆形至卵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先端尖,全缘,两面有白色细柔毛。花单生于枝顶,蓝紫色;花萼管状,5裂,具白色柔毛;花冠钟状,5裂,褶全缘或2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上位,1室,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伸出花萼外,唇形状开裂,内有种子多数。花期春、夏间。
生于向阳山坡。分布山西、陕西、河北、江苏、四川。
【采集】春末夏初采取巳开花的全草,晒干或鲜用。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辛,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肠痈,疔疮,痈肿,瘰疬,目赤肿痛。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凉解毒。治一切恶疮,疔肿,瘰疬,无名肿毒及火眼。"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4钱(鲜者O.5~1两)。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痈疽己溃及虚寒者忌用。
【选方】①治瘰疬疔疮,发背诸肿:石龙胆、白蒺藜。为末,油凋敷。
②治肠痈未化脓者:石龙胆、红藤、黄酒。水煎温服。(宜忌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清热燥湿
治疗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
泻肝胆火
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黄疸,口苦,目赤,耳聋,胁痛。
祛火定风
治疗因发烧引起的惊风抽搐。
利水消湿
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湿热上亢等症。
驱虫消食
治疗小儿疳积,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8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莳萝苗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石龙芮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