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
(《唐本草》)
【异名】杉材(《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心材及树枝。
【植物形态】杉(《南方草木状》),又名:?(《尔雅》),沙木、檠木(《纲目》),沙树、正杉、正木、刺杉、广叶杉、泡杉。
常绿乔木,高20~25米,有尖塔形的树冠。外皮鳞片状,淡褐色,内皮红色;枝平伸,短而广展。叶线状披针形,长2.5~6厘米,先端锐渐尖,基部下延于枝上而扭转,边缘有细锯齿,上面光绿,下面有阔白粉带2条。花单性,同株;雄花序圆柱状,基部有覆瓦状鳞片数枚,每花由多数雄蕊组成,每1雄蕊有3个倒垂、1室的花药,生于鳞片状的药隔的下缘;雌花单生或3~4朵簇生枝梢,球状,每1鳞片有倒垂的胚珠3颗。球果圆卵形,长2.5~5厘米,鳞片革质,淡褐色,顶锐尖。种子有狭翅。花期春夏。
我国东南部、中部和西南部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杉木根)、树皮(杉皮)、枝干结节(杉木节)、叶(杉叶)、种子(杉子)及木材中的油脂(杉木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木材、枝叶均含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雪松醇等。
【性味】辛,微温。
①《别录》:"微温,无毒。"
②《日华子本草》:"味辛。"
③《本草汇言》:"辛苦,气温,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用主治】辟秽,止痛,散湿毒,下逆气。治漆疮,风湿毒疮,脚气,奔豚,心腹胀痛。
①《别录》:"主疗漆疮。"
②《唐本草》:"水煮汁,浸捋脚气肿满;服之疗心腹胀痛,去恶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风毒奔豚,霍乱上气,煎汤服并淋洗。"
④《本草蒙筌》:"煎服主心腹胀痛,及卒暴心痛;淋洗疗风疹痒疮。"
⑤《本经逢原》:"薄片煮汤,熏洗臁疮。"
⑥《岭南采药录》:"煅灰,治声嘶喉痛,跌打驳骨。"
⑦《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枝:顺气,消腹肿,痰滞。治肺痈,小儿阴肿。"
【用法与用量】外用:煎水熏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内服:煎汤,1~2两;或煅存性研末。
【宜忌】《本草从新》:"稍挟虚者忌用。"
【选方】①治遍身风湿毒疮,或痒或痛,或干或湿:真杉木片八两。煎汤浸洗。(《本草汇言》)
②治小儿阴肿赤痛,日夜啼叫,数日退皮,愈而复作:老杉木烧灰,入腻粉,清油调敷。(《世医得效方》)
③治脚气,肿硬疼痛:蓖麻叶半斤,水?一斤,杉木半斤,川椒三合,柳蠹桶虢铮?羲y一斤,白杨树皮半斤。上药,细锉和匀。每用药半斤,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看冷暖,用蘸脚。每蘸了,如有汗出,切宜避风。(《圣惠方》淋蘸方)
④治奔琢瘕疝冲筑,胀闷疼痛:真杉木片二两,吴茱萸,青皮、小茴香、橘核各八钱,干姜五钱。煎汁饮。(《圣惠方》)
⑤治平人无故腹胀,卒然成蛊:真杉木片二两,牛膝、木瓜、槟榔各一两。煮汤淋洗,三、四次。(《本草汇言》)
⑥治霍乱:黄杉木劈开作片一握,以水浓煎一盏,服之。(《斗门方》)
⑦治肺塑失音,杉木烧灰,入碗中,以小碗覆之,用汤淋下,去碗饮水,不愈再作,音出乃止。(《濒湖集简方》)
⑧治阳痿:干杉木桩五钱(杉木放水中浸泡,越久越好),猪脚三至四两。用清水约1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日分二次温服,猪御可一次吃完。(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临床应用】治疗烧伤
取杉木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花生油或麻油调成糊状外敷,每日1次。治疗轻度烧伤20例,均在1周左右治愈,且不留疤痕。
杉木的优点:
杉木质量好,密度小,但是强度大,轻便易移动。杉木富含杉木醇能强效杀死足部细菌,有效预防脚气等足部疾病。
个人观点:
我之前买过一个柏木,外观倒是挺好看的,但是超级重,估计卖家是为了增加邮费才卖柏木的,还一定要说柏木好。网上也有看到说柏木和金属箍贴合比较紧密,但是我觉得杉木也很好。这种事情明显是看一下卖家的良心的咩,做工好一点嘛当然会贴合好啦。更有甚者说柏木光滑一点,但是这个的话不是厂家打磨问题嘛,和材质关系也不是很大吧。不知道大家知道吗.浙江富阳的有一个骨科医院是很强的,他们那里做骨折的支架板就是用杉木的。今年冬天又快要到了,还是想要给爸妈买一个。但是之前的那个太重了爸妈不是很合适,准备换一个杉木的。方便移动还有保健效果。
目录1拼音2杉木的形态3杉木的分布4杉木的习性5园林绿化6《全国中草药汇编》:杉木 6.1拼音名6.2杉木的别名6.3来源6.4性味6.5功能主治6.6杉木的用法用量6.7摘录 附:1用到中药杉木的方剂2用到中药杉木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杉木 1拼音 shān mù
杉木系杉科,杉木属。又名:沙木、沙树、刺杉。
2杉木的形态 杉木为乔木,高达30m,胸径2。53。0m。树冠幼年期为尖塔形,大树为广圆锥形,树皮褐色,裂成长条片状脱落。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常略弯而呈镰状,革质,坚硬,深绿而有光泽,长26cm ,宽35mm,在相当粗的主枝、主干上亦常有反卷状枯叶宿存不落;球果卵圆至圆球形,长2。55cm,径24cm,熟时苞鳞革质,棕黄色,种子长卵或长圆形,扁平,长68mm,暗褐色,两侧有狭翅,每果内约含种子200粒;子叶2,发芽时出土。花期4月,果10月下旬成熟。
3杉木的分布 杉木分布广,北自淮河以南,南至雷州半岛,东自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西至康藏高原东南部河谷地区均有分布,在16省地区均有生长,南北约800km,东西宽1000km。垂直分布的上限因风土不同而有差异,如在大别山区为海拔700m以下,福建山区1000m以下,大理2500m以下。
4杉木的习性 杉木为阳性树,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绝对最低气温以不低于9℃为宜,但亦可抗15℃低温。雨量以1800mm以上为佳,但在600mm以上处亦可生长,杉木的耐寒性大于其耐旱力。故对杉木生长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水湿条件,其次才是温度条件。杉木喜肥嫌瘦,畏盐碱土,最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4。56。5),但亦可在微堿性性土壤上生长。杉木为速生树种之一。20年生者树高约18。0m,胸径18。5cm.但视环境而异,最速者6年生高达9m;在土层瘠薄干燥的山脊,则20年生高公7m。其生长最速的时期,大抵在414年左右。一般5年生的可开始结实,但林中生长的常在1520龄始结实。寿命可达500年以上。杉木根系强大,易生不定根,萌芽更新能力亦强,虽经火烧,亦可重新生出强壮萌蘗;其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干性,各侧主枝在郁闭的情况下,自然整枝良好,下枝会迅速枯死。因此,萌孽更新者也可长成乔木。
5园林绿化 杉木主干端直,最适于园林中群植成林丛或列植道旁。1804年及1844年流入英国,在英国南方生长良好,视为珍贵的观赏树。美国、德国、荷兰、波兰、丹麦、日本等国植物园中均有栽培。
6《全国中草药汇编》:杉木
用到中药杉木的方剂 杉木煎 拼音:shānmùjiān《仙拈集》卷四:组成:杉木(劈碎)。主治:漆疮。用法用量:煎汤洗。...
杉木汤 卷十四引《本草图经》):别名:杉节汤、杉木节汤、杉木饮、杉木节饮组成:杉木节1大升,橘叶(切)1大升...
隔壁膏 拼音:gébìgāo处方:老杉木节。功能主治:臁疮。用法用量:用多年老杉木节烧灰,真清油调,箬叶盛。...
臁疮阡张膏 nzhānggāo处方:香油4饭碗,乱头发4两,杉木皮3两(烧灰,研末),白占2两,麝香5分(研细)...
杉木节散 shānmùjiēsǎn《圣惠》卷六十七:组成:杉木节7片(锉细),苏枋木5两(锉细,以水1斗煎取1...
更多用到中药杉木的方剂
用到中药杉木的中成药 木瓜酒 梅氏验方新编》卷三:组成:木瓜不拘多少(为末),杉木屑少许。功效:消肿止痛。主治:脚气肿痛。用法用量...
更多用到中药杉木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杉木 《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整骨接骨夹缚手法 ,不许摇动。却用姜汁、韭汁,调圣神散贴之,用纸裹杉木皮一大片,按住药上,用绢带一条,从患处胁下绑至那...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六脚气门]香港脚杂治膏药淋渫等 (半斤)蒴(半斤)葱白(连须半斤)蓖麻子(半斤)杉木(半斤)商陆(半斤)柳草(一斤)附子(二两)药半...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跌打损伤]整骨接骨夹缚手法 下,不许摇动,却用姜汁、韭汁调圣神散贴之,用纸裹杉木皮一大片按住药上,用绢带一条,从患处胁下绑至那边...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杉 枝也。今处处有之,入药须用油杉及臭者良。时珍曰∶杉木叶硬,微扁如刺,结实如枫实。江南人以惊蛰前后取枝...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二脚气门]干湿香港脚附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7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山竹子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杉叶藻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