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山梗菜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1 08:08:59
山梗菜能治什么病|山梗菜有什么作用|山梗菜什么样真假辨别

山梗菜
(《救荒本草》)

【异名】大种半边莲(《中国植物图鉴》),半边莲(《黑龙江中药》),水苋菜、苦菜、节节花(《湖南药物志》),水白菜(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桔梗种植物山梗菜的根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山梗菜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斜生,具多数白色细须根。茎直立,通常单一。在茎中部及上部叶密生,单叶,互生;茎下部叶,长圆形,先端钝,其余的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7厘米,宽0.5~1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或短楔形,边缘具微锯齿。总状花序顶生;叶状苞狭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萼钟形,5裂,长8~11毫米,与花筒等长,萼筒有棱角,萼齿线状披针形;花冠深蓝色,2唇形,上唇2全裂,裂片线形,下唇3裂,裂片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均密生白色缘毛;雄蕊聚药,下方2个花药的顶端具白髯毛,花丝基部离生;子房球形,花柱丝状,无毛,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种子多数,卵形,深褐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月。

生于河边、沼泽、草甸子等水湿处。分布我国东北及山东、台湾、云南、江西等地。

【采集】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晒干。

【性味】江西《草药手册》:"甘,平。"

【功用主治】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治支气管炎,痈肿疔毒,蛇虫咬伤。

①《东北药植志》:"作利尿、催吐、泻下剂。"

②《黑龙江中药》:"根及全草:外用解毒,治疗蛇犬咬伤,疔疮、蜂螫。根:镇咳祛痰,煎水服,可治支气管炎。"

③江西《中草药学》:"清热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伤风发热:山梗菜全草三钱。水煎服。

②治四肢无力:山梗菜根二钱。煮蛋食。

③治疮毒:山梗菜全草三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④治蛇伤:大种半边莲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手册》)

土荆芥有什么功效?土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一般我们在野外可以看到很多荆芥,有的朋友可能在小的时候还用过荆芥,比如在身上出现皮肤问题的时候,有时候没有什么药物用,大人可能就会用荆芥。那么,一般土荆芥都有哪些具体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呢?
【中药名】土荆芥tujingjie
【别名】鹅脚草、臭草、火油草。
【别名】HerbaChenopodiiAmbrosioidis
【来源】藜科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ambrosioidesL.的干燥带果穗全草。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80厘米,有强烈气味。茎直立,有棱,多分枝。被腺毛或无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16厘米,宽达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下部的叶边缘有不规则钝齿或呈波浪形,上部的叶较小,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有腺点,揉之有一种特殊的香气。穗状花序腋生,分枝或不分枝。花小,绿色,两性或雌性。3~5朵簇生于上部叶腋;花被5裂,果时常闭合;雄蕊5;花柱不明显,柱头通常3,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完全包于花被内。种子横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红色,平滑,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旷野、路旁、河岸和溪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北方各地常有栽培。
【采收加工】8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割全草,摊放在通风处,或捆束悬挂阴干,避免日晒及雨淋。
【药材性状】本品为绿色带有果穗的茎枝。茎下部圆柱形、光滑,上部方形有纵沟,具毛茸,下部叶大多脱落,仅留有茎梢线状披针形的苞片,果穗簇生于枝腋及茎梢,果实扁球形,绿色或黄绿色,直径约1~1.5毫米,外被一层薄囊状宿萼,胞果棕黑色或红黑色,具光泽,搓之具强烈而特殊的气味,味辣而微苦。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苦、辛。归肺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消肿。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3~9克,鲜品15~24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主治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头虱,皮肤湿疹,疥癣,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药理研究】具有抗菌及驱肠虫作用。抗疟原虫。
【化学成分】本品含松香芹酮、土荆芥酮、土荆芥苷、丁反式桂皮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不宜多服、久服、空腹服,服前不宜用泻药。孕妇及有肾、心、肝功能不良或消化道溃疡者禁服。
【相关药方】
①治小儿痘后脱痂:土荆芥全草,煎汁,外洗。(《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下肢溃烂:土荆芥,水煎,洗患处。(《苗族药物集》)
③治胆道蛔虫病:土荆芥鲜叶6克,牡荆根、香薷各15克,鬼针草30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④治头虱:土荆芥,捣烂,加茶油敷。(《湖南药物志》)
⑤治关节风湿痛:土荆芥鲜根15克。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湿疹:土荆芥鲜全草适量。水煎,洗患处。(《福建中草药》)
⑦治阴囊湿疹:土荆芥、乌蔹莓、山梗菜叶,各适量。捣烂,取汁涂或煎汤洗患处。(《福建药物志》)
⑧治毒蛇咬伤:土荆芥鲜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荆芥】
1、解表散风
荆芥虽属辛温,但是温而不燥,性较平和,既散风寒,又疏风热,治表证无闻风寒风热者,具有解热降温的作用,可用于感冒发热,鼻塞流涕。
2、透疹止痒
在荨麻疹、风疹、麻疹时用之,起到加速病理过程消退和止痒的作用。常用薄荷、防风等配伍(内服或外洗均可)。
3、消疮
荆芥具有消疮的功效,可以用于痈肿、疮疥、瘰疬生疮。
4、抗炎镇痛
荆芥中含有的苯丙呋喃类衍生物,呋喃类衍生物对3一α羟类固醇脱氢酶是有比较强的抑制作用,能促使生成更多的皮质类胆固醇,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
5、收敛止血
荆芥具有止血作用,实验证明荆芥炒黑成炭后,能缩短出血和凝血的时间。可以用来治疗出血,用荆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药,例如配槐花炭治疗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
6、抗过敏
荆芥中含有的橙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对于脂氧酶有着抑制作用,而脂氧酶是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所以荆芥是有着抗过敏、抗哮喘的作用,能治疗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皮肤过敏性免疫性疾病。
7、抗衰老
荆芥中的橙皮苷成分,有抑制氧化酶的作用,使得生物膜脂质过氧化产生的氧自由基减少,起到抗衰老的作用,也能防治心血管、肿瘤等老年疾病。
8、抗菌
荆芥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癌作用,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而且其煎剂有明显的抑制肠肌收缩的作用。

中草药: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

半边莲
(《纲目》)
【异名】急解索(《纲目》),蛇利草(《岭南采药录》),细米草(《中国药植志》),蛇舌草(《福建民间草药》),鱼尾花(《江西中药》),半边菊、半边旗(《广西中药志》),奶儿草、半边花(《浙江民间草药》),箭豆草(《四川中药志》),顺风旗、单片芽(《岭南草药志》),小莲花草、绵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积草、白腊滑草、金菊草(《湖南药物志》),金鸡舌(《闽东本草》),片花莲、偏莲、瓜仁草(《江西民间草药偏方》),蛇啄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半边莲
多年生蔓性草本,高达20厘米。茎细长,折断时有粘性乳汁渗出,直立或匍匐,绿色,无毛,多节,节上有互生的叶或枝;匍匐茎节上附生细小不定根,根细长,圆柱形,有的旁出须根。叶绿色,无柄;多数呈披针形,少数长卵圆形,长约1~2厘米,平滑无毛,叶缘具疏锯齿。花单生于叶腋,有细长的花柄;花萼绿色,长6~10毫米,上部5裂,裂片线形,下部呈圆筒状;花冠浅紫色,长约8~10毫米,下部筒状,一侧开裂,上部5裂,裂片倒披针形,偏向一方,花冠喉部裂片连接处有绿色的小凸起物,花冠筒内壁密生毛茸;雄蕊5,聚药,花丝下半部分离;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细杜形,柱头2裂。蒴果,长4~6毫来,基部锐尖。种子细小,椭圆形,微扁。花期5~8月。
生长于稻田岸畔,沟边或卑湿的荒地。分布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多于夏季采收,带根拔起,洗净,晒干或阴干。
【药材】干燥带根全草,多皱缩成团。根细长,圆柱形,带肉质,表面淡棕黄色,光滑或有细纵纹,生有须根。茎细长多节,灰绿色,靠近根茎部呈淡紫色,有皱缩的纵向纹理,节上有时残留不定根。叶互生,狭长,表面光滑无毛,多皱缩或脱落。花基部筒状,花瓣5片。臭微,有 *** 性,味初微甘,后稍辛辣。以干燥、叶绿、根黄、无泥杂者为佳。
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此外,广东、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皂甙、氨基酸。生物碱中主要为山梗菜碱、山梗菜酮碱、山梗菜醇碱、异山梗菜酮碱等。根茎含半边莲果聚糖,为一种果聚糖。
【性味】甘,平。
①《纲目》:"辛,平,无毒。"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平。"
③《本草求原》:"甘淡,平。"
【功用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疾,跌打扭伤肿痛。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①《纲目》:"治蛇虺伤,捣汁饮,以滓围涂之。"
②《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消肿毒。"
③《岭南采药录》:"治鱼口便毒,跌打伤瘀痛,恶疮,火疮,捣敷之。"
④《中国药植志》:"治血吸虫病腹水。"
⑤《福建民间草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⑥《陆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
⑦《南宁市药物志》:"消肿解毒。治疳积和疔疮初起。"
⑧《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风湿性神经痛,头晕。"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服。外用:捣敷或捣汁调涂。
【宜忌】《江西民间草药偏方》:"虚症忌用。"
【选方】①治寒齁气喘及疟疾寒热:半边莲、雄黄各二钱。捣泥,碗内覆之,待青色,以饭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盐汤下。(《寿域神方》)
②治毒蛇咬伤:一半边莲浸烧酒搽之。(《岭南草药志》)二鲜半边莲一、二两,捣烂绞汁,加甜酒一两调服,服后盖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的-天服两次。并用捣烂的鲜半边莲敷于伤口周围。(《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③治疔疮,一切阳性肿毒:鲜半边莲适量,加食盐数粒同捣烂,敷患处,有黄水渗出,渐愈。(《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④治乳腺炎: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⑤治无名肿毒:半边莲叶捣烂加酒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⑥治喉蛾:鲜半边莲如鸡蛋大一团,放在瓷碗内,加好烧酒三两,同擂极烂,绞取药汁,分三次口含,每次含约一、二十分钟吐出。
⑦治时行赤眼或起星翳:一鲜半边莲,洗净,揉碎作一小丸,塞入鼻腔,患左眼塞右鼻,患右眼塞左鼻。三、四小时换一次。二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敷眼皮上,用纱布盖护,一日换药两次。
⑧治跌打扭伤肿痛:半边莲一斤,清水三斤,煎剩一斤半过滤,将渣加水三厅再煎成一半,然后将两次滤液混合在一起,用慢火浓缩成一斤,装瓶备用。用时以药棉放在药液中浸透,取出贴于患处。
⑨治黄疸,水肿,小便不利:半边莲一两,白茅根一两。水煎,分二次用白糖调服。(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⑩治单腹臌胀:半边莲、金钱草各三钱,大黄四钱,枳实六钱。水煎,连服五天,每天一剂;以后加重半边莲、金钱草二味,将原方去大黄,加神曲、麦芽、砂仁,连服十天;最后将此方做成小丸,每服五钱,连服半个月。在治疗中少食盐。(《岭南草药志》)
⑾治湿热泄泻:半边莲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⑿治痢疾:生半边莲二两,水煎和黄糖服。
⒀治盲肠炎:半边莲八两,加双料酒适量,捣烂水煎,一日五次分服,渣再和入米酒少许,外敷患处。
⒁治急性中耳炎:半边莲擂烂绞汁,和酒少许滴耳。(⑿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⒂治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肾炎水肿:半边莲一至二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⒃治由血防"846"或链霉素引起的眩晕等:半边莲一两,配墨旱莲、白芷、车前草、女贞子、紫花地丁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据各地报道,疗效毁誉不一。多数观察到半边莲具有利尿作用,有时出现泻下作用,但利尿量的差异很大,且有小部分病例并无尿量的增加。利尿作用的出现,快慢不一,多数在1~5天开始,对促使腹水的消除或减轻,可起到一定作用。在腹水消除或减轻的同时,尚能改善体征,使食欲增进,营养好转,或血象进步,肝功能改善,为锑剂治疗创造条件。但影响半边莲疗效因素很多,主要的是:一植物品种混乱,采集时间不同;二植物的保存或运输不当,造成霉变;三药物炮制不当,有效成分受高温破坏;四机体状况不同;等等。有些单位规定半边莲的临床指征是:中轻度的腹水,病期不太久,体质尚可,未见恶病质,肝肾功能的损害不甚严重,无严重夹杂症或并发症者。此外,一般营养支持疗法,低盐或无盐饮食,低脂肪高蛋白饮食等亦不可忽视。用法与用量:用全草(干)制成10%或20%煎剂(文火慢煎),成人每日服10%的300~480毫升,或20%的150~240毫升,加糖分3~4次服。疗程15~20天,有效者可连续服至腹水消失为止。煎液须新鲜配置,暑热季节约4小时即变质,故常配制成浸膏或片剂服用,但疗效似不及煎剂。据100例的观察,减轻或消除腹水的有效率约69%。但临床上大多采用合剂治疗。
②治疗蛇咬伤
取半边莲每日30~48克,文火慢煎半小时,分3次内服。另用半边莲捣烂外敷,每日更换2次。治疗蛇咬伤88例,全身症状约1~2天消失,局部浮肿约3~5天消退,平均5.4天,全部治愈。说明半边莲对蛇咬伤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奏效迅速,尤其对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者疗效显著。
③治疗糜烂型手足癣及亚急性湿疹
采用8%半边莲煎剂湿敷,或用40%半边莲煎剂外搽,见效迅速。

提醒您:半边莲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我父亲是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右室肥厚。这是什么病,该怎么治疗?

●陈旧性心肌梗塞
陈旧性心肌梗塞常根据肯定性心电图改变,没有急性心肌梗塞病史及酶变化而作出诊断。如果没有遗留心电图改变,可根据早先的典型心电图改变或根据以往肯定性血清酶改变而诊断。
心肌梗塞重在预防,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加以注意,以下是家庭预防和治疗的基本措施:
家庭防治措施
●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
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致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
●放松精神
愉快陕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适度锻炼
一般来说,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束时要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否则容易引起头晕,对心脏不利。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应该先测定体力耐受程度。运动锻炼不要过度,过度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使左心室过度疲劳和促使发生心力衰竭。运动量一般可视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定。如果是心、肺功能都正常的人,可以根据锻炼后的最高心率限度来定。具体计算方法是,从220减去年龄数,再乘以O.75。例如您今年60岁,那么(220—60)x0.75:120次,如果超过120次,则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
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要注意气候变化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资料表明,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做好曰常保护
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应急措施
如果出现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千万不要惊慌,首先病人应立刻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立即请医生上门,就地诊治。同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交通工具必须平稳舒适。病人应避免走动,情况相对稳定时以担架运送。运送途中可持续或间断使用硝酸甘油等扩冠药。症状严重心电图变化时按心肌梗塞处理。梗塞先兆得到及时处理的病人,有的可免于急性心肌梗塞,有的即使发生心肌梗塞,梗塞范围也较小,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易于康复,存活率明显提高。
营养与饮食疗法
●采取寓纤饮食
据研究,水溶性的食物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胆固醇的含量。这类纤维见于大麦、豆类、糙米、水果、葡萄糖甘露醇、guar树胶、燕麦。燕麦麸及糙米糠中,是降低胆固醇的最佳选择。因为纤维会吸收食物中的矿物质,因此需额外补充矿物质,但勿与纤维同时使用。下列食物也是很好的选择:杏仁果、啤酒酵母、谷类、生羊奶及生羊奶产品、芝麻。
●尽量减少维生素D的摄取
勿由高脂的乳品中获取维生素D,这类食品易促成动脉堵塞。应避免均质化的产品,例如牛奶及其他乳制品。这些均质化产品含有黄嘌呤氧化酶,会破坏动脉及导致动脉硬化。
●勿喝酒及咖啡
酒、咖啡、町乐、香烟及其他刺激性物质,均应剔除。避免鱼肝油,尤其当喝酒时。尽量少喝饮料,仅喝蒸馏水。
●喝大麦水
大麦水有益健康。用约3升的水加l杯大麦,煮沸3小时,经常啜饮。
●勿食红肉、精致调味品
猪、牛、羊肉和精致调味的食物、糖、白面粉都不宜食物。精制糖引起血糖的各种变化,使所有的细胞产生有害的反应。血糖忽高忽低的骤变,将威胁到细胞内糖分的稳定性。红肉中所含的胆固醇是动脉硬化病人的大忌。
●补充必需蹭肪酸
必需脂肪酸对健康是相当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即体内无法自制而无须靠食物供应的脂肪酸。三种必需脂肪酸分别是亚麻油酸、次亚麻油酸及花生四烯酸。
●食用低温压缩植物油
好的脂肪是多元不饱和脂肪,即所有在室温里呈液态的植物油。仅使用低温压缩油,所谓低温压缩即指制造过程中未曾加热超过43℃,这是酵素开始毁坏的温度。橄榄油、花生油、葵花子油、大豆沙拉油、亚麻仁油、樱草油、黑醋粟油等等,均含不饱和脂肪酸,属于多不饱和脂肪;也是好的食用油。
●补充营养素
① 胆碱、卵磷脂及肌醇
用量依产品指示;卵磷脂于用餐前服用1汤匙。这些物质协助去除肝及血液中的脂肪。
②辅酶Q10
每天100毫克。改善心肌的氧和作用。
③ 晒和铜
每天300微克和3毫克。心脏疾病与缺乏硒和铜有关。
④ 维生素E
胶囊或液体或乳剂都可以,起初200IU,渐增至每天800IU。
⑤钙及镁(箝合剂)
每天1500毫克和1000毫克。分成数次,在两餐之间及睡前服用。对维持心律及血压正常有帮助。
⑥蒜头精胶囊
2粒,每天3次。有益心脏,并促进血液循环。
每种每日500毫克。减少血脂肪以预防心脏疾病。高脂肪含量是冠状动物病变共同的前兆。
⑧不饱和脂肪酸(樱草油或鲑鱼油)
用量依照产品指示。保护心肌细胞。
⑨维生素A乳剂
用量依照产品指示。重要的抗氧化剂。
⑩锌箝合剂
每天50毫克。锌是平衡铜及促进硫胺素所必需的。
⑩ 维生素c加生物类黄硐
每天300~600毫克。有助于清血,预防血凝块。
⑩ 维生素B群添加硫胺素(B1)及胆碱
维生素B群50毫克,每天3次。胆碱每天1000毫克。心肌缺乏硫胺素将导致心脏疾病。

●有帮助的天然药草
黑萝卜、假叶树、白屈菜、蒲公英、茴香、银杏(白果)、山楂果、蛇麻草、木贼、爱尔兰苔、山梗菜、香芹、红苜蓿、玫瑰实,它们都对心肌梗塞的治疗具有帮助。
●危险信号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痛发作。
*心绞痛性质程度较以往重,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者。
*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者。
*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原有的心功能不全因此而加重者。
*心电图示盯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律失常。
*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难或晕厥等。
心肌梗塞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一周出现,少数病人甚至提前数周,约40%的病人发生于梗塞前1-2天。有的病人可不止一次。因此,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高度重视,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尽快送医院抢救。
参考资料:/jbdq/jbdq/1/2/7/4/4-9-27-11450.htm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7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