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砂仁─缩砂蜜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1 05:51:36
砂仁─缩砂蜜能治什么病|砂仁─缩砂蜜有什么作用|砂仁─缩砂蜜什么样真假辨别

砂仁──缩砂蜜
FructusAmomiXanthioidis
(英)Cocklebur-likeAmomumFruit
【别名】 缩砂、绿壳砂仁。

【来源】 为姜科植物缩砂蜜AmomumvillosumLour.Var.xanthioides(Wwall.exBak.)T.L.WuetSenjen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3m。根茎葡匐地面。叶片披针形至线形,长20~35cm,宽3~7cm,两面光滑无毛;叶舌半圆形,长0.3~0.5cm。穗状花序椭圆形;苞片披针形,膜质;小苞片管状,膜质;花白色,顶端具3浅齿;花冠管长1.8cm裂片长16~2cm,白色;唇瓣白色,中脉凸起,黄色而染紫红,基部具2个紫色的闸状斑;药隔附属体3裂,两侧耳状;子房被柔毛。蒴果成熟时绿色,果皮上的柔刺较扁。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于林下潮湿处。主产云南。

【采制】 果实成熟时采摘果穗,置竹帘或水泥地上晒干或用微火烘干。用时取种子。

【性状】 蒴果类圆形,长1.5~2cm,直径1~1.5cm;外表面黄棕色或棕色,有片状突起。种子团类圆形至长圆形,具钝三棱,每瓣有种子12~24粒;种子多面形;直径约2.5mm,表面棕色或黑棕色,有的外面被一层白霜。气芳香,味辛。

【化学成分】 含有a-蒎烯、莰烯、B-蒎烯、蒈烯-3、柠檬烯、a-樟脑、a-龙脑、乙酸龙脑酯、芳樟醇、a-胡椒烯、反-B-金合欢烯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行气宽中,健胃消食,安胎。用于胸腹胀痛、消化不良、胎动不安等。

吃什么东西养胃

选购我的家乡特产吧!联系本人。 养胃佳品--春砂仁的成效及食疗 春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illosumLour)的成熟果实。其道地产地在阳春市郊东部的蟠龙村金花坑内,故有阳春砂之称,又称春砂仁。别名缩沙蜜、缩砂仁、缩砂密 春砂仁的历史记载 春砂仁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的宋代出版的药学著作《开元本草》中就初次记载了春砂仁的药物成效,云其可开胃醒酒食,安胎治恶阻,行气止痛,和中止痢。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称春砂仁为化酒食之妙剂,因其辛温行气而使酒食随之而化。明代万历年间的《药鉴》称春砂仁为安胎之妙品。后世的各类医药方书中均有记载,把本品作为健胃行气,和中安胎,燥湿止泻的要药。近代医家焦树德更发后人所未发,在他的著作《用药心得十讲》中以为春砂仁与肉桂有相反的作用,指出“引火归元时用肉桂,引气归肾时用砂仁,用来治肾不纳气的咳喘气促。大大丰厚了春砂仁的使用范围。 药学著作对砂仁的记载 1.《汤液本草》:缩砂,与白檀、豆蔻为使则入肺,与人参、益智为使则入脾,与黄柏、茯苓为使则入肾,与赤、白石脂为使则入大、小肠。 2.《纲目》:按韩矛《医通》云: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又云:缩砂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故补肾药用同地黄丸蒸,取其达下之旨也。 3.《本草经疏》:缩砂蜜,辛能散,又能润;温能和疏通达。虚劳冷泻,脾肾缺乏也,宿食不消,脾胃俱虚也,赤白滞下,胃与大肠因虚而干冷与积滞客之所成也。辛以润肾,故使气下行,兼温则脾胃之气皆和,和则冷泻自止,宿食自消,赤白滞下自愈,气下则气得归元,故腹中虚痛本人也。缩砂蜜,气息辛温而芳香,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导游不济。本非肺经药,今亦有用之于咳逆者,通指寒邪郁肺,气不得舒,致使咳逆之证,若咳嗽多缘肺热,此药即不使用矣。 4.《本草汇言》: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见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窜,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迟滞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沈则施曰:砂仁温辛香散,止呕通膈,达上气也;安胎消胀,达中气也;止泻痢、定奔豚,达下气也。与木香同用,治气病尤速。 5.《药品化义》:砂仁,辛散苦降,气息俱厚。主散结导滞,行气下气,取其香气能和五脏,随所引药通行诸经。若呕吐恶心,寒湿冷泻,腹中虚痛,以此温中调气;若脾虚饱闷,宿食不消,酒毒伤胃,以此散滞化气;若胎气腹痛,恶阻食少,胎胀不安,以此运转和气。 春砂仁的药性成效 春砂仁、味辛、温,归脾、胃、肾三经。成效:行气和中,和胃醒脾,收敛止泻,理气安胎,芬芳燥湿,宽胸健胃。主用于脾胃气滞或中气缺乏所致的多种消化道证候。如胸膈胀满,气滞食积,呕吐泄泻,饮食少进;或脾胃虚弱,冷滑下痢不由;或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前兆流产;或气逆作咳,痰多喉痒,呼多吸少。可依据不同的病因配伍不同的药物以加强疗效,亦可单味使用。用之妥当,疗效的确。 古代药理研讨标明:春砂仁次要成分为挥发油。次要有乙酸龙脑脂、樟脑、柠檬烯、龙脑、月桂烯等26种。其无效成分可以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添加胃消化酶的分泌而不安慰胃酸分泌,调理胃动力等,因此可以普遍地使用在消化零碎和呼吸零碎疾病上。 春砂仁全身都是宝,叶、花、根、茎均可入药。成效有所相反,但又有所侧重。 叶、茎可提炼出植物油,暂命名为“砂仁叶油”,外用对唇周疱疹、皮肤湿疹、体癣有的确的效果,有较强的抗病毒,抗真菌作用。 花抵消化道的作用稍弱,但有较好的疏肝解郁、行气宽胸成效,用于肝胃和睦的胸胁苦满,嗳气吞酸,经前乳胀、痛经。 根部止痛止呕效果不及砂仁,但其安胎成效则优于砂仁,用于妊娠胎动不安,前兆流产或习气性流产。 砂仁壳比砂仁果核的成效稍弱,擅善于宽胸启膈,行气解郁,主用于上消化道、食道、胸膈方面的疾患如胸闷不舒,吞咽不利,喉中如梗,善太息,悒郁恼怒等证。 另外春砂仁还有一种文献很少提到的作用,以其煎出液内服,能延伸移植皮肤存活工夫,降低受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挤强度。阳春市科委和阳春市人民医院曾协作做皮肤移植实验研讨,在小白鼠身上获得初步的效果;大面积烧伤后患者用异体皮肤掩盖伤口的医治中,采取随机抽样分组,医治组加服砂仁煎出液停止比照,经统计学处置剖析,有明显性差别。 春砂仁使用至今,未发现分明的毒反作用,由于其性温燥,阴虚火旺,脾胃伏火的患者不宜服用! 春砂仁的保健作用 要理解春砂仁的保健功用,有必要理解一下祖国医学对脾胃功用的看法:脾和胃都是消化食物的次要脏器,脾主运化,即把消化后的水谷精微转输到身体各功用器官去;而胃次要是消化食物,并把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保送到肠里去然后排出体外。脾与胃一运一纳,相互配合,才干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保送养分的义务。假如脾胃运化功用正常,就会发生食欲不振,脘痞腹胀,食后更甚,干呕食臭,泄泻,或短气疲倦,易疲劳等西医学称之为“脾不健运”的症状。 另外脾胃尚参与体内水液的代谢进程。假如脾胃的功用正常,水液就不能很好天时用和代谢,积存在体内而发生身体疲倦、浮肿,便溏,食欲不振,食后饱胀等症状。祖国医学称这一类症候群叫“湿症”。 春砂仁的保健和医治功用在于健脾健胃和化湿两方面,健脾胃在于安慰胃分泌各种消化酶,有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还可加强胃动力,促进胃肠排空;化湿是使已得到运化的脾胃功用恢复正常,使病理产物疾速排出体外,恢复身体的气机升降,放慢水液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加重这些毒素对身体的损害。 广东地处岭南,雨水较多,居处卑湿,春季冬寒未除,春水连绵,寒湿外袭,易发生春倦,春困等症状。春砂仁芬芳化湿,行气和中,可取本品配以适当汤料,食疗调理,亦不失为上乘之策。且寒湿能化,身体气血运转迟滞,经络谐和,则有助于长夏之时健胃功用强壮,增加疾病。 冬季是肠胃病的多发时节。由于气候酷热人们喜凉饮冷,或在不知本身形态的状况下不适外地饮“凉茶”,也可招致寒湿内生,呈现脘痞胀满,嗳气纳呆,二便不调,周身窘迫等湿阻证候。此时亦可用春砂仁嚼服或以砂仁未调入菜肴中,起到化湿健胃消食的作用。西医学以为脾胃为中土,主管人体的气机升降,其发生的气叫“中气”,有强壮肌肉,抵挡外邪的作用,因此有“四时脾旺不受邪”之说。而春砂仁恰恰能在这方面发扬重要作用。 春季气候较枯燥,若非脾胃虚寒之人,则不宜服用。但在春季进补之时,或在肥腻、寒凉,腥味特重的膳食中稍佐春砂仁,起到化酒食,去异味,祛寒助消化的作用亦来尝不可。 夏季往往是胃病极易复发的时节,天气渐渐转冷,人们在夏季喜欢进补,这也极易形成脾胃受伤,发生官方所说的“发湿火”的症候,究其因大多是原本就脾虚有湿,身体气机不利,骤然进补,使体内湿邪化火上冲,致生面赤唇红,口干欲饮,脘痞不适,二便不调等热在上而寒在下的症状。有经历的人都晓得,此证越服凉性的东西则上越热,下越寒。其实可以在您的进补汤食中略加砂仁,让它助健胃行气,纳气归肾的成效,则上无升火之患,下无湿滞之忧。 此外,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妊娠腹痛,前兆流产,西医生的处方中少不了春砂仁,因其为安胎行气,宽中降逆的妙药。但阳春人更喜用砂仁的根,一来没有砂仁浓郁的滋味,易于入口,二来砂仁根安胎的效果比砂仁好,人们习气取其根煲鸡,滋味甘美且疗效的确。 春砂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大多去壳碾成细未,当菜肴或汤料将成之时,拌于其中当香气大出时则可服用。如确需久煎,则应连壳同煎。 几款春砂仁食疗配方 砂仁蒸塘虱(胡子鲶) 春砂仁3—5克(约3粒),陈皮丝3克,生姜丝过量、塘虱250—500克。塘虱洗净切好,砂仁气壳碾成细未拌匀,洒上陈皮丝、姜丝,调好味置旺火上蒸熟则可。 该菜品尝鲜美,配以砂仁、陈皮行气健胃,可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胃口不佳之人,小儿佐餐亦佳。 砂仁蒸石蛤 砂仁3—5克,生姜过量(宜少放),石蛤或田鸡250克—500克,荷叶1张。 石蛤切件,拌以砂仁未,姜丝、调好味,以荷叶包裹扎好,旺火蒸熟。 石蛤性寒,但富含蛋白质,且肉鲜嫩,含脂肪少,砂仁恰恰能去其寒气并使身体充沛吸收。此道菜合适肝、胆病患者服用,对久病卧床、骨折术后之人亦十分适合。 砂仁蒸排骨 砂仁5克、猪排骨250—500克。 砂仁去壳碾成粗未,排骨斩件件拌以砂仁未,调好味料,旺火蒸熟则可。 这是一道很罕见的家常菜品,资料易得,操作复杂。因排骨含脂肪高,脾胃虚弱之人往往会厌油,但砂仁去油化食,两者相得益彰。 大凡脂肪含量较高,肉质较粗糙难以消化吸收的,如猪、牛、羊、狗肉等,在配料中佐以砂仁,均能获得消食行气,去除异味的成效。 砂仁茵陈鲫鱼汤 砂仁5克、茵陈30克、鲫鱼500克、生姜3片,砂仁不去壳,仅用刀拍爆。先用水熬茵陈汤,水开后5分钟后滤水去渣,放鲫鱼、砂仁果,姜片熬至鱼肉软烂即可,调好味服用。 此汤方适合春、冬季健脾去湿保健。鲫鱼、茵陈均可利水去湿,退黄疸。但性寒凉;配砂仁和中健脾胃,芬芳化湿浊。合用共奏健脾去湿,行气退黄的成效。该汤方不寒不热,老少咸宜。黄疸肝炎、胆囊炎有黄疸的患者亦相当适宜。 砂仁赤小豆猪小肚汤 砂仁6克赤小豆60克猪小肚1个 砂仁果连壳拍爆,猪小肚炝水后滤干切件,和砂仁、赤小豆加水过量炖至猪小肚软烂,调味服用。 上亦为家居常烹制的健脾去湿汤方,利尿作用较强,主用于寒湿在下所致的下肢浮肿,繁重累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假如嫌猪小肚滋味不雅,亦可改用鲫鱼1斤,此方还可用治妊娠水肿、羊水过多,有安胎利尿的作用。 砂仁根煲老母鸡 砂仁根鲜品50克,干品30克,老母鸡1只,黄芪30克 老母鸡宰净去头,砂仁根洗净寸断,黄芪稍洗。三品共置煲中慢火煎至鸡肉软烂即可服用。 此汤方为治胎动不安,妊娠呕吐的常用汤方。安胎效果的确,止呕之力稍逊,但汤味甘美无异味,易为孕妇承受。还可以作为孕妇在早孕期的保健汤方。假如没有前兆流产的指征,可以去掉黄芪,效果相反。 砂仁核桃猪腰汤 砂仁果5克核桃肉30克猪腰1枚 砂仁连壳用刀拍破,猪腰剖开去除肾盂集合管部位,开水炝过滤干切件,将三品共置煲中,慢火煎约四非常钟则可,调味服用,欲想汤味鲜美,尚可加猪骨。 这是医治哮喘病的饮食调理汤方。砂仁和核桃均可纳气归肾,对气味喘促,吸入性呼吸困难,多汗出,腰痛便秘等肺肾两虚的患者,可以常服,且取材易得,操作复杂。如痰多气堵可加陈皮3克,短气甚加人参5克。

西砂仁和砂仁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分布不同、主要功效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西砂仁

又名缩砂仁、缩砂、进口砂仁、西砂米、绿壳砂、绿壳砂仁等。为植物缩砂的干燥果实。

2、砂仁

又名缩砂蜜、缩砂蔤,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

二、分布不同

1、西砂仁

分布区域:主产于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中国云南亦产。

2、砂仁

分布区域:广东、广西、云南、海南。

三、主要功效不同

1、西砂仁

主要功效:化湿行气,行气安胎,温中止泻,温肾下气,化骨哽。

2、砂仁

主要功效: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西砂仁

-砂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6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