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朴消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09-30 22:36:38
朴消能治什么病|朴消有什么作用|朴消什么样真假辨别

朴消
(《本经》)

【异名】朴硝石(《吴普本草》),消石朴(《别录》),海末(《石药尔雅》),朴硝(《局方》),盐消、皮消、水消(《纲目》),海皮硝、毛硝(《药材学》)。

【来源】为矿物芒硝经加工而得的粗制结晶。矿物形态及制法详"芒消"条。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与芒消同,参见"芒消"条。

【性味】辛苦咸,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辛,大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咸,有小毒。"

【归经】入胃、大肠经。

①《本草求真》:"入肠、胃,兼入肾。"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

①《本经》:"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

②皇甫谧:"主疗热,腹中饱胀,养胃消谷,去邪气。"

③《别录》:"主胃中食坎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

④《药性论》:"能治腹胀,大小便不通,女子月候不通。"

⑤《日华子本草》:"主通泄五脏百结。治天行热疾,消肿毒及头痛,排脓,润毛发。凡入饮药,先安于盏内,搅热药浇服。"

⑥《本草衍义》:"以人乳汁调半钱,扫一切风热毒气攻注目睑外,及发于头面,四肢肿痛。"

⑦《本经逢匾》:"治小儿赤游风,以硝倾汤中,取布蘸湿拭之。"

【用法与用量】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吹喉或水化罨敷、点眼。

【宜忌】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麦句姜。"

②《儒门事亲》:"畏三棱。"

③《晶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④《本草经疏》:"血涸津枯以致大肠燥结,阴虚精乏以致大热骨蒸,火炎于上以致头痛目昏,耳聋咽痛,吐血衄血,咳嗽痰塑,虚极类实等证,切戒勿施。"

【选方】①治伤寒食毒,腹胀气急,大小便不通:朴消、大黄(锉,炒),芍药各一两,当归(切,焙)、木香各半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圣济总录》朴硝汤)

②治暴百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大黄末半斤,朴消三两,蜜一斤。合于汤上煎,可丸如梧子。服十丸,日三服之。(《补缺肘后方》)

③治胃热呕吐,手足心皆热者:朴消、栀子(炒黑)各等分。为末,滚水服一、二匙。(《经验广集》朴栀散)

④治妇人夙有积血,月水来时,腹中?痛:朴消、当归(锉,微炒)、薏苡仁、川大黄(锉,微炒)各二两,代赭、牛膝(去苗)、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各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十丸。(《圣惠方》朴硝丸)

⑤治小儿赤眼:黄连二分,朴消一分(令干)。上二味,以妇人奶汁浸之点眼良。(《外台》)

⑥治赤眼肿痛:朴消置豆腐上蒸化,取汁收点。(《简便单方》)

⑦治喉痹:朴消一两。细细含咽汁。(《近效方》)

⑧治痈疽疮发,大小便秘涩不通:朴硝(研)、大黄(炒)、杏仁(研)、葶苈子(微炒)各二两。上四味,先以三味捣罗为细末,入朴消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后煎黄耆汤下二十丸,以通利为度,末利再服。(《圣济总录》朴消丸)

⑨治风邪热毒,壅滞肌肉,荣卫不宣,蕴积成肿,血涩肤腠如丹之状,痛随气行,游无定处,邪毒攻冲,?赤热痛:朴硝五两(别研),蛤粉、寒水石各三两,香白芷一两,脑子一钱(别研)。上为细末,和匀,每用新汲水调稀稠得所,鸡翎涂扫,不令药干。(《杨氏家藏方》如冰散)

⑩治热毒结成痔疾,肿胀热霜,坐卧不安:荆芥、薄荷、朴硝各一两,白矾二两。上件细切。每用一两,水五升,煎数沸,熏患处,通手淋洗。(《杨氏家藏方》朴硝汤)

⑾治痔疮:朴硝、五倍子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两,水三碗,同煎至三,四沸,淋渫。(《鸡蜂普济方》朴硝散)

中药大全

元胡功效与作用

元胡功效与作用

元胡功效与作用,生活中常吃的食物的功效和作用我们都有所了解,性价比也是非常高的,正确的使用方式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功效与作用,不按量食用可能会引发危险,养生就看元胡功效与作用。

元胡功效与作用1 元胡功效与作用

1、治偏、正头风:用延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去皮,去子)二个,共研为末,滴水各丸,如杏杜大。每次水化一丸,灌入鼻内。偏头产,则在痛侧的鼻孔灌药。同时,令病人咬铜钱一个,当有涎汁大量流出,病即渐愈。

2、治小便尿血:延胡索一两,朴消七钱半。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类证活人书》

3、治跌打损伤:玄胡炒黄研细,每服一至二钱,开水送服,亦可加黄酒适量同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4、治产后诸病(血污不净,产后血晕,腹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用延胡索炒后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甚效。

5、治疝气危急:玄胡索(盐炒)、全竭(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盐酒下。《仁斋直指方》

6、治产后恶露下不尽,腹内痛:延胡索末,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7、治皮下气痛或气块痛: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蘸药末随时吃下。

8、治偏正头痛不可忍者:玄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二个(去皮子)。为末,水和丸如杏仁大。每以水化一丸,灌入病人鼻内,当有涎出。《永类钤方》

9、治室女血气相搏,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经行涩少,或经事不调,以致疼痛:玄胡索(醋煮去皮);当归(去芦,酒浸锉略炒)各一两,橘红二两.上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艾汤卞,米饮亦得。《济生方》三神丸

10、治小儿盘肠气痛:延胡索、茴香等分。炒研,空心米饮,量儿大小与服。《卫生易简方》

11、止痛作用较乳香、没药、五灵脂为强,为中药中的止痛良药,对胃脘作痛及经行腹痛尤为效捷,配伍应用效果更佳。配川楝子,用于气滞血瘀、脘腹疼痛;配小茴香、橘核、荔枝核、乌药等用治疝气痛;配当归、川芎、桂枝、赤芍用于四肢血滞疼痛;配当归、川芎、白芍、香附等,用于痛经。

12、治咳喘:醋制玄胡七成,枯矾三成。共研细粉。一日三次,每服一钱。沈阳《中草药、验方、制剂、栽培选编》

13、治下痢腹痛:延胡索三钱,米饮服之,痛即减,调理而安。《纲目》

14、治久患心痛,身热足寒: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15、治热瓢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身热足寒者:玄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温酒或白汤下二钱。《圣惠方》

16、治大人小儿诸咳嗽:延胡索50克 枯矾12.5克.为末,每服10克,用软饧糖一块或蜜和药含化,小儿一钱。《世医得效方》宁肺散

17、治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

18、治腰 体痛: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每服三、四钱,温酒送下。

19、治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浸,炒)各一两,桔红二两,共研为末,酒煮米糊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艾醋汤送下。

20、治坠落车马,筋骨疼痛不止:延胡索一两。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豆淋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21、治血痢疼痛饮食不进:延胡(炒)为末.每用10克 米饮调下。《赤水玄珠》

元胡用药禁忌

1、血热气虚及孕妇忌服。

2、经事先期及一切血热为病,法所应禁。《本草经疏》

3、妊娠不可服。《品汇精要》

4、产后血虚或经血枯少不利,气虚作痛者,皆大非所宜。《本草正》

元胡功效与作用2 一、元胡的功效与作用

1、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

当我们不小心磕碰到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产生疼痛或者受伤后遗留下来的淤青,可以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因此能够广泛的运用于血瘀气滞引起的全身各部位的疼痛不合适等等症状。例如女生的痛经、跌打损伤等病症。

2、具有镇痛的作用

总碱的镇痛效价位吗f的百分之40,总碱中的甲素、乙素、丑素镇痛作用最明显。

3、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甲素及乙素有中枢安定的作用,可用于镇静、催眠等。临床在使用圆弧阵痛的同时,常可使人出现嗜睡现象。在面对一些工作劳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失眠症状,吃点能起到一定的催眠作用,让人们得到良好的睡眠。

4、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醇提取物能够扩张冠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总碱能够抗心律失常,去氢甲素能保护心肌细胞,抗心肌缺血。在面对一些有心脏病的人,起到了一定保护心脏的作用。

5、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含有的延胡索乙素能够扩张外周血管,帮助降低血压。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血压高的人都可以吃点来降低血压,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6、具有抗溃疡的作用

乙素能够抑制胃液分泌,保护胃粘膜,总碱及其醇提取物有抗溃疡的作用。有口腔溃疡的人吃点就能一定抑制口腔溃疡的扩散。

二、使用的禁忌

首先,有止血的作用,如果是血热气虚、妊娠、孕妇者是禁止服用的,否则会对身体带来伤害。另外产后血虚和经血量少的人也不宜服用。

最后,不要忘了时常吃点,让你的精神越来越好。

夏枯草散简介,有什么功效?

目录1拼音2处方3制法4功能主治5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6摘录7《顾氏医径》卷六 7.1方名7.2组成7.3功效7.4主治 8《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引《医学入门》 8.1方名8.2组成8.3功效8.4主治8.5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8.6制备方法 9《直指》卷二十 9.1方名9.2组成9.3主治9.4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9.5制备方法 10《普济方》卷二九六引《卫生家宝》 10.1方名10.2组成10.3主治10.4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10.5制备方法 11《冯氏锦囊·杂症》卷六引《简要济众方》 11.1方名11.2夏枯草散的别名11.3组成11.4主治11.5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11.6制备方法11.7附注 12方出《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圣惠》,名见《普济方》卷三五二引《海上名方》 12.1方名12.2组成12.3主治12.4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12.5制备方法 附:1古籍中的夏枯草散 1拼音 xià kū cǎo sǎn

2处方夏枯草30克 香附(童便浸)60克 甘草(炙)9克

3制法研末为散。

4功能主治清肝理气。治肝热气滞,目珠痛,至夜疼剧。

5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2克,茶清调,日三服,或加芽茶煎服。

痛久血伤,加当归18克,白芍12克,生地黄30克,黄耆60克,每服15克,入芽茶1撮,水煎,去滓服。

6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7《顾氏医径》卷六

7.1方名

夏枯草散

7.2组成

夏枯草、生香附、厚朴、橘红、神曲、牡蛎、泽泻、半夏、茯苓、赤芍、郁金。

7.3功效

疏肝解郁,活络软坚。

7.4主治

颈项痰核。

8《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引《医学入门》

8.1方名

夏枯草散

8.2组成

夏枯草末6钱,甘草末1钱。

8.3功效

散结气,补养厥阴血脉。

8.4主治

瘰疬。

8.5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茶清调下。

8.6制备方法

上为未。

9《直指》卷二十

9.1方名

夏枯草散

9.2组成

夏枯草半两,大香附(杵净,童尿浸1宿,晒)半两,木贼(去节,童尿浸,晒)半两,蚕蜕纸(炒焦存性)半两,细辛半两,连翘半两,川芎半两,当归须半两,赤芍药半两,蝉蜕(洗,晒)半两,甘草(微炙)2钱半,脑荷2钱半。

9.3主治

眼痛痒,翳膜。

9.4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茶清、米泔任下。无蚕纸,以夜明砂代用。

9.5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普济方》卷二九六引《卫生家宝》

10.1方名

夏枯草散

10.2组成

夏枯草1两,荆芥1两,枳壳半两,轻粉半钱,龙胆草半两,朴消1两,灯芯1握。

10.3主治

痔漏。

10.4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

用水7碗,煎至3碗,先乘热熏,通手洗之,冷即止。

10.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1《冯氏锦囊·杂症》卷六引《简要济众方》

11.1方名

夏枯草散

11.2夏枯草散的别名

补肝散

11.3组成

夏枯草1两,香附子1两,甘草4钱。

11.4主治

厥阴郁火,目珠痛,夜则痛甚,或用苦寒药点上反疼甚者。

11.5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5分,茶清调下。

11.6制备方法

上为末。

11.7附注

补肝散(《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本事》)。本方方名,《仙拈集》引作“茶调散”。

12方出《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圣惠》,名见《普济方》卷三五二引《海上名方》

12.1方名

夏枯草散

12.2组成

夏枯草。

12.3主治

血崩不止。

12.4夏枯草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

12.5制备方法

上为末。

古籍中的夏枯草散 《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二产后诸疾门]崩中漏下 二钟。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分作三服。食前服。夏枯草散(出海上名方)治崩中漏下血不止。用夏枯草烧灰研...

《明目至宝》:[卷二眼科七十二证受疾之因]小儿睛中生赘 此是肝经风邪热毒也。此疾难治,死者有之,初起宜急服药可也。宜服聚宝散、夏枯草散、谷精草散《明目至宝》...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已破未破,用此加减得宜皆效。吞贴夏枯益虚者。单夏枯草散、膏夏枯草六两,水二盅,煎至七分,食远服,虚甚...

《类证治裁》:[卷之六]目症论治 效。珠黑属阴,夜痛,点苦寒药反剧。治目珠夜痛,夏枯草散。风热痛,泻青丸、洗肝散。天行赤热,怕热羞明,...

《类证治裁》:[卷之八]瘰结核瘿瘤马刀论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3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