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香
(《云南中草药》)
【异名】小南木香、土木香、打鼓藤、串石藤、白防己、金不换(《云南中草药》),藤子暗消(《云南中草药选》),地檀香(《云南恩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云南马兜铃的根。
【植物形态】云南马兜铃
多年生藤本,长1~2米。根圆柱形,黄褐色,具辛香气叶互生,卵圆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绿,上面深绿色,下面白绿色,被毛;叶柄细,有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被管弯曲,口部外翻,紫色,5浅裂,内面黄色,外面淡绿色。蒴果梨形,顶端圆,基部渐狭。种子多数。花期夏初。
生于山坡林下或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秋季采挖。
【性味】《云南中草药》:"辛,温。"
【功用主治】温中理气,止痛消食,舒筋活络。治胃炎,腹胀,腹痛,风湿骨痛。
①《云南中草药》:"温中散寒,消食。治胃炎,腹冷痛。"
②《云南中草药选》:"健胃消食,散寒理气,止痛。治胃炎,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胆绞痛。"
③《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舒经络,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浸酒或研末为散。
【选方】①治风湿骨痛,腰膝痹坎,胃痛:南木香二至三钱,水煎服或泡酒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②治阴道滴虫:南木香一两,泡酒一市斤。每服五钱至一两,日服二至三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安神丸 4.1处方4.2制法4.3功能主治4.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4.5摘录 5《中药制剂手册》方之安神丸 5.1处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5.5摘录 6《兰室秘藏·杂病门》方之安神丸 6.1安神丸的别名6.2处方6.3制法6.4功能主治6.5安神丸的用法用量6.6方解6.7附注6.8摘录 7《慎斋遗书》卷九方之安神丸 7.1处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7.5摘录 8《采艾编翼》卷二方之安神丸 8.1处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8.5摘录 9《万病回春》卷四方之安神丸 9.1处方9.2制法9.3功能主治9.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9.5使用注意9.6摘录 10《直指小儿》卷二方之安神丸 10.1处方10.2制法10.3功能主治10.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0.5摘录 11《何氏济生论》卷五方之安神丸 11.1处方11.2制法11.3功能主治11.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1.5摘录 12《麻疹阐注》卷三方之安神丸 12.1处方12.2制法12.3功能主治12.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2.5摘录 13《仙拈集》卷二方之安神丸 13.1处方13.2制法13.3功能主治13.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3.5摘录 14《活人方》卷一方之安神丸 14.1处方14.2制法14.3功能主治14.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4.5摘录 15《诚书》卷八方之安神丸 15.1处方15.2制法15.3功能主治15.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5.5摘录 16《医部全录》卷四三○引《幼科全书》方之安神丸 16.1处方16.2制法16.3功能主治16.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6.5摘录 17《片玉痘疹》卷十二方之安神丸 17.1处方17.2制法17.3功能主治17.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7.5摘录 18《惠直堂方》卷二方之安神丸 18.1处方18.2制法18.3功能主治18.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8.5摘录 19《幼科释谜》卷六方之安神丸 19.1安神丸的别名19.2处方19.3制法19.4功能主治19.5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9.6摘录 20《医学正印》卷上方之安神丸 20.1处方20.2制法20.3功能主治20.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0.5使用注意20.6摘录 21《幼幼新书》卷七引《谭氏殊圣》方之安神丸 21.1处方21.2制法21.3功能主治21.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1.5摘录 22《育婴秘诀》卷二方之安神丸 22.1处方22.2制法22.3功能主治22.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2.5摘录 23《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安神丸 23.1安神丸的别名23.2处方23.3制法23.4功能主治23.5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3.6摘录 24《婴童百问》卷二方之安神丸 24.1处方24.2制法24.3功能主治24.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4.5摘录 25《保婴金镜》引《秘旨》方之安神丸 25.1处方25.2制法25.3功能主治25.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5.5摘录 26《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之安神丸 26.1处方26.2制法26.3功能主治26.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6.5摘录 27《痘疹全书》卷下方之安神丸 27.1处方27.2制法27.3功能主治27.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7.5摘录 28《疮疡经验全书》卷十三方之安神丸 28.1处方28.2制法28.3功能主治28.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8.5摘录 29《奇效良方》卷十七方之安神丸 29.1处方29.2制法29.3功能主治29.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9.5摘录 30《博济》卷四方之安神丸 30.1处方30.2制法30.3功能主治30.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30.5摘录 31《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安神丸 31.1处方31.2制法31.3功能主治31.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31.5摘录 32藏药部颁标准 32.1拼音名32.2英文名32.3标准编号32.4处方32.5制法32.6性状32.7检查32.8功能与主治32.9用法与用量32.10规格32.11贮藏 33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安神丸*安神丸药品说明书 1拼音 ān shén wán
2英文参考 Anshen Wa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ind Tranquilizing Pil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安神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八首。
4《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安神丸
马牙消5钱,白茯苓5钱,麦门冬5钱,干山药5钱,甘草5钱,寒水石(研)5钱,龙脑1字(研),朱砂1两(研)。
补心,定惊,泻火。主小儿心虚肝热,面黄颊赤,身热,神志恍惚,惊风,惊啼,因惊吐奶。
每服半丸,以沙糖水化下,不拘时候。
5《中药制剂手册》方之安神丸
合欢花16两,土地黄8两,玄参8两,女贞子16两,合欢皮32两,丹参48两,夜交藤32两,桑椹子40两。
取合欢花至女贞子四味,共轧碎或捣烂,干燥后再轧为细粉;取合欢皮至桑椹子四味,用煮提法提取二次,得浓缩稠膏约38两。混合、制丸、挂衣,每两约200粒。
养心安神。主神经衰弱,头晕烦躁,失眠多梦。
每服1520粒,日3次,温开水送服。
6《兰室秘藏·杂病门》方之安神丸
黄连4.5克(酒洗.)朱砂3克(水飞)酒生地黄 酒当归身 炙甘草各1.5克
上药除朱砂水飞外,余四味捣为细末,同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镇心安神,清热养血。心神烦乱,怔忡,兀兀欲吐,胸中气乱而热,有似懊侬之状,失眠多梦。现用于神经衰弱之失眠、健忘、心悸,精神抑郁症之神思恍惚,属心火偏盛者。
每服15丸,食后津唾咽下。
方中朱砂重镇安神,黄连清心除烦为君;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为臣;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以奏清心安神,滋阴养血之效。
7《慎斋遗书》卷九方之安神丸
8《采艾编翼》卷二方之安神丸
9《万病回春》卷四方之安神丸
10《直指小儿》卷二方之安神丸
11《何氏济生论》卷五方之安神丸
12《麻疹阐注》卷三方之安神丸
13《仙拈集》卷二方之安神丸
14《活人方》卷一方之安神丸
15《诚书》卷八方之安神丸
16《医部全录》卷四三○引《幼科全书》方之安神丸
17《片玉痘疹》卷十二方之安神丸
18《惠直堂方》卷二方之安神丸
19《幼科释谜》卷六方之安神丸
20《医学正印》卷上方之安神丸
21《幼幼新书》卷七引《谭氏殊圣》方之安神丸
22《育婴秘诀》卷二方之安神丸
23《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安神丸
24《婴童百问》卷二方之安神丸
25《保婴金镜》引《秘旨》方之安神丸
26《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之安神丸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7《痘疹全书》卷下方之安神丸
28《疮疡经验全书》卷十三方之安神丸
29《奇效良方》卷十七方之安神丸
30《博济》卷四方之安神丸
31《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安神丸
32藏药部颁标准
黑胡椒 17.5g、紫硇砂 7.5g、铁棒锤 15g、兔心 7.5g、野牛心 7.5g、阿魏 5g、红糖 25g
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 起草
33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中医·蛲虫病 3.1蛲虫病的病因病机3.2蛲虫病的症状3.3蛲虫病的辨证治疗 3.3.1证候分析3.3.2治法3.3.3蛲虫病的方药治疗4西医·蛲虫病 4.1病原学4.2病理改变4.3流行病学4.4临床表现 4.4.1肠道寄生4.4.2异位寄生 4.4.2.1蛲虫性阑尾炎4.4.2.2蛲虫性尿道炎4.4.2.3蛲虫性生殖道炎4.5并发症4.6实验室检查 4.6.1虫卵检查 4.6.1.1胶带纸肛拭法4.6.1.2棉签肛拭法 4.6.2成虫检查 4.7诊断 4.7.1诊断依据 4.7.1.1流行病学史4.7.1.2临床表现4.7.1.3实验室检查 4.7.2诊断 4.7.2.1蛲虫感染4.7.2.2蛲虫病 4.7.2.2.1疑似病例4.7.2.2.2确诊病例 4.8鉴别诊断 4.8.1肛周神经性皮炎4.8.2外阴炎4.8.3滴虫性 *** 炎4.8.4霉菌性 *** 炎4.8.5阿米巴 *** 炎4.8.6肛周湿疹 4.9治疗措施4.10预防4.11治愈标准4.12预后 5参考资料附:1治疗蛲虫病的方剂2治疗蛲虫病的中成药3蛲虫病相关药物4古籍中的蛲虫病 1拼音 náo chóng bìng
2英文参考 oxyuria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nterobia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oxyuria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enterobia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enterobiasis [WS 469—2015 蛲虫病的诊断]
oxyuriasi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oxyuriosis [朗道汉英字典]
oxyur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inworm disea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中医·蛲虫病 蛲虫病(oxyuriasis[1][2]、enterobiasis[1][2])病名[3]。是指感染蛲虫所致的寄生虫病[1][2]。
蛲虫,九虫之一[3]。蛲虫古今同名,虫体细小,呈乳白色,长几分[4]。《诸病源候论·蛲虫候》:“蛲虫犹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小,如今之蜗虫状。”《三虫候》:“蛲虫至细微,形如菜虫也,居胴肠间,多则为痔。”《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二:“夫小儿蛲虫者,此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细小,如今之蜗虫状,亦因脏腑虚弱而致发。”蛲虫寄生于肠下,晚间爬出 *** 产卵,而致 *** 奇痒[3]。病久长期抓痒而致 *** 周围炎症、湿疹,并有面色萎黄,易怒,嗜食指甲等[3]。
治以杀虫止痒为主[3]。内服可用苦楝根皮、百部、榧子煎剂;外治可用韭菜煎汤每晚洗肛,或用大蒜打烂成泥状,加菜油涂拭 *** 周围[3]。 *** 湿疹,可用青黛散调黄连油膏外敷[3]。
蛲虫病流行相当广泛,尤以儿童发病为多[4]。
蛲虫寄生于肠下,晚间爬出 *** 产卵,而致 *** 奇痒[3]。病久长期抓痒而致 *** 周围炎症、湿疹,并有面色萎黄,易怒,嗜食指甲等[3]。
3.3.2治法 驱虫止痒[4]。
3.3.3蛲虫病的方药治疗 治以杀虫止痒为主[3]。内服可用苦楝根皮、百部、榧子煎剂;外治可用韭菜煎汤每晚洗肛,或用大蒜打烂成泥状,加菜油涂拭 *** 周围[3]。 *** 湿疹,可用青黛散调黄连油膏外敷[3]。
可用追虫丸[备注]追虫丸(《证治准绳》):槟榔、雷丸、南木香、苦楝根、皂荚、黑丑、茵陈。本方具有驱虫、除湿、理气通腑的作用,对多种肠道虫证均有较好的疗效。亦可选用使君子、鹤虱、榧子、槟榔等对蛲虫有较好驱除作用的药物二至三种治疗。除内服药物外,尚可外用百部煎剂 *** 。[4]
防止重复感染,对彻底治疗蛲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 *** ,勤换衣裤、被褥,勤剪指甲,保持双手清洁。[4]
4西医·蛲虫病 蛲虫病(enterobiasis)是指蛲虫感染者出现相应临床表现[5]。蛲虫感染者是指在 *** 周围或粪便及其他组织样本中检获蛲虫卵或成虫,而感染者未见相应临床表现者。主要表现为 *** 及会 *** 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甚[5]。抓破后皮肤出现充血、皮疹、湿疹、脱屑等,严重者可诱发细菌感染。可伴有夜惊、噩梦、夜间磨牙、咬指甲、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异嗜症等[5]。
蛲虫即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成虫形体细小如棉线头,呈乳白色。雌雄异体,雌虫体长8mm~13mm,雄虫体长2mm~5mm[5]。虫卵大小为(50μm~60μm)×(20μm~30μm),两侧不对称,一侧较扁平,一侧稍隆起,呈柿核状[5]。卵自虫体排出时,卵内的胚胎已发育至多细胞期,部分卵已发育至蝌蚪期[5]。
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也可在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等部位寄生。虫体借助头翼、唇瓣的作用,附着在肠粘膜上,或在肠腔内呈游离状态。成虫以肠内容物、组织或血液为食。雌、雄虫交配后,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并向肠腔下段移行。当人睡眠后,部分雌虫移行到 *** 外,因受温度和湿度的改变及氧的 *** ,开始大量排卵,虫卵被粘附在肛周皮肤上。排卵后的雌虫多因干枯死亡,但少数雌虫可由 *** 蠕动移行返回肠腔。若进入 *** 、子宫、输卵管、尿道或腹腔、盆腔等部位,可导致异位寄生。
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及回肠下段,严重感染时也可寄生于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等部位[5]。虫体吸附于肠黏膜上,或在肠腔中游离,以肠内容物、组织或血液为食[5]。蛲虫雌雄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随粪便排出,受精后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并向宿主肠腔下段移行至直肠[5]。在宿主入睡后, *** 括约肌松弛,部分雌虫移行至 *** 外,在 *** 周围的皮肤上产卵,每条雌虫可以产卵5000~17000个[5]。产卵后的雌虫大多干瘪死亡,有少数可爬回 *** 或进入 *** 、尿道、膀胱等处,引起异位损害[5]。黏附在 *** 附近的虫卵,在适宜温度(34℃~36℃)、湿度(90%~100%)情况下,经约6h发育成感染期卵[5]。当患者用手搔抓 *** 周围皮肤,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食入造成自身感染[5]。感染期卵也可脱落并黏附在衣裤、被褥、玩具或食物上,经口进入人体内使自身或他人感染[5]。虫卵可随灰尘飞扬,经空气被人吸入,黏附在咽部而进入消化道,人因此而感染[5]。
蛲虫感染呈世界性分布[5]。据估计全世界蛲虫感染者不低于5亿,寒带和温带地区较热带地区感染更为普遍[5]。2001年~2004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资料显示,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10.28%,感染率居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海南省(42.64%)、甘肃省(33.27%)、广东省(30.38%)、广西壮族自治区(20.46%)和河北省(20.00%)[5]。年龄以6岁~9岁组感染率(12.52%)最高,民族以黎族(47.82%)、土家族(22.09%)、侗族(19.44%)和壮族(15.85%)儿童感染率为高[5]。
蛲虫感染者和蛲虫病患者是本病传染源,肛手口的直接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5]。患者搔抓肛周皮肤后手被蛲虫卵污染,当用不洁的手抓取食物或吸吮手指时虫卵经口食入引起自身重复感染;另外,可通过间接接触途径感染,人体接触被感染期虫卵污染的衣裤、床单、玩具、食物等后经口食入而感染;再者,散落在被褥及衣裤上的虫卵可借风力或尘土漂浮于空气中,被吸入并黏附于人口、鼻腔随吞咽进入消化道而使人感染;也可经自身逆行感染,少数肛周虫卵在 *** 外皮肤上可自行孵化出幼虫,幼虫经 *** 逆行进入肠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5]。各种人群对蛲虫普遍易感,但以儿童多见[5]。
蛲虫雌虫排卵量大,散布到外界易附着于玩具、衣服、被褥等物品中且生存能力强[5]。在托儿所、幼儿园及中小学校等人群密集地,特别是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蛲虫感染[5]。
4.4.1肠道寄生 最突出症状是肛周及会 *** 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甚,皮肤抓破后可造成破损、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细菌感染[5]。多伴有遗尿、噩梦、夜间磨牙、夜惊、失眠、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5]。
蛲虫寄生肠道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感染程度较重可 *** 局部肠黏膜引起炎症或溃疡,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中黏液增多等[5]。少数患者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性小肠结肠炎,可伴有发热、急性腹痛、水样腹泻症状,粪便中可有大量蛲虫幼虫[5]。虫体侵入肠壁组织,可致肉芽肿产生,引起腹痛、腹泻等,影响幼儿生长发育[5]。严重感染患者可出现神经功能和心理行为的异常,如烦躁、焦虑、易激动、多动、咬指甲、夜惊、夜间磨牙、注意力不集中和不合群等,幼儿还可能出现异嗜症等[5]。
4.4.2异位寄生4.4.2.1蛲虫性阑尾炎 蛲虫可寄生于阑尾腔,也可侵入阑尾组织,引起蛲虫性阑尾炎[5]。患者以阵发性腹痛、右下腹压痛为主,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穿孔可导致腹膜炎[5]。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5]。
4.4.2.2蛲虫性尿道炎 蛲虫逆行鉆入尿道可引起尿道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 *** 症状,儿童夜间可发生遗尿[5]。
4.4.2.3蛲虫性生殖道炎 雌虫侵入女性外阴,经 *** 进入生殖系统各脏器,可引起外阴炎、 *** 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等,患者表现为外阴瘙痒、红肿、分泌物增多、下腹部隐痛等临床表现[5]。
4.6.1虫卵检查4.6.1.1胶带纸肛拭法 将市售透明胶带纸(宽≤2.5 cm)剪成与载玻片等长或稍长的片段,粘贴于载玻片上备用[5]。检查时将胶带纸一端揭开,将含胶面粘贴 *** 周围皮肤,背面用棉签或手指压迫,使胶面与皮肤充分粘贴[5]。将胶纸重新贴回载玻片上,镜检虫卵[5]。本检查应在清晨受检者大便前进行[5]。
4.6.1.2棉签肛拭法 将消毒棉签在生理盐水中浸湿,挤去多余的盐水,在受检者 *** 周围皮肤上擦拭[5]。将棉签上黏附物涂于滴加有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5]。一般在清晨便前采样,采样前不要清洗肛周或外 *** [5]。
4.6.2成虫检查 儿童入睡后1h~3h,将其侧卧使 *** 暴露在灯光下,仔细检查 *** 周围,若发现白色小虫,用镊子挟住放入盛有70%乙醇的小瓶内,镜检成虫[5]。因蛲虫未必每晚都爬出产卵,若为阴性应连续观察3d~5d[5]。
4.7.1.1流行病学史 有与蛲虫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史。
4.7.1.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 *** 及会 *** 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甚。抓破后皮肤出现充血、皮疹、湿疹、脱屑等,严重者可诱发细菌感染。可伴有夜惊、噩梦、夜间磨牙、咬指甲、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异嗜症等。
异位寄生可导致蛲虫性阑尾炎、尿道炎等。女性患者可出现蛲虫性 *** 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表现。
4.7.1.3实验室检查 肛周采样查见蛲虫卵,肛周检获蛲虫成虫或幼虫。
4.7.2诊断4.7.2.1蛲虫感染 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为蛲虫感染[5]:
a)?未见相应临床表现,且同时肛周采样查见蛲虫卵;
b)?未见相应临床表现,且同时肛周检获蛲虫成虫或幼虫。
4.7.2.2蛲虫病4.7.2.2.1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为蛲虫病疑似病例[5]:
a)?有与蛲虫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史并且主要表现为 *** 及会 *** 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甚。抓破后皮肤出现充血、皮疹、湿疹、脱屑等,严重者可诱发细菌感染。可伴有夜惊、噩梦、夜间磨牙、咬指甲、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异嗜症等;
b)?有与蛲虫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史并且异位寄生可导致蛲虫性阑尾炎、尿道炎等。女性患者可出现蛲虫性 *** 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表现。
4.7.2.2.2确诊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为蛲虫病确诊病例[5]:
a)?疑似病例且同时肛周采样查见蛲虫卵;
b)?疑似病例且同时肛周检获蛲虫成虫或幼虫。
4.8.2外阴炎 外阴炎常表现为外 *** 瘙痒,伴有湿疹或尿布疹,但无明显日轻夜重现象[5]。
4.8.3滴虫性 *** 炎 滴虫性 *** 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若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则排出物呈脓性,可有臭味[5]。瘙痒部位主要为 *** 口及外阴,间或有灼热、疼痛等[5]。若尿道口有感染,可有尿频、尿痛、尿急[5]。
4.8.4霉菌性 *** 炎 霉菌性 *** 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或 *** 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红肿,表皮变化多样,水样白带直至凝乳状白带均可出现[5]。
4.8.5阿米巴 *** 炎 阿米巴 *** 炎多继发于肠道感染, *** 分泌物呈浆液性或黏液性,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5]。
4.8.6肛周湿疹 肛周湿疹主要临床表现为 *** 瘙痒,浆液渗出明显,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合并细菌感染可出现脓性渗出和结痂,呈现湿疹特有外观[5]。可扩展及会阴、阴囊、臀部皮肤。慢性期局部皮肤增厚,苔藓变化,皱襞皲裂明显[5]。
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为肠道寄生虫病的首选治疗药物,成人400mg,顿服,儿童100~200mg,顿服[6]。
5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1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南沙参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南瓜子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