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
(《珍珠囊》·《本经》原作牡丹)
【异名】牡丹根皮(《纲目》),丹皮(《本草正》),丹根(《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植物形态】牡丹,又名:鹿韭、鼠姑(《本经》),白术(《广雅》),百两金、吴牡丹(《唐本草》),木芍药(《开元天宝遗事》),花王(《洛阳名园记》),洛阳花(《群芳谱》),铁角牛。
多年生落叶小灌木,高1~1.5米。根茎肥厚。枝短而粗壮。叶互生,通常为2回3出复叶;柄长6~10厘米;小叶卵形或广卵形,顶生小叶片通常为3裂,侧生小叶亦有呈掌状3裂者,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略带白色,中脉上疏生白色长毛。花单生于枝端,大形;萼片5,覆瓦状排列,绿色;花瓣5片或多数,一般栽培品种,多为重瓣花,变异很大,通常为倒卵形,顶端有缺刻,玫瑰色,红、紫、白色均有;雄蕊多数,花丝红色,花药黄色;雌蕊2~5枚,绿色,密生短毛,花柱短,柱头叶状;花盘杯状。果实为2~5个蓇葖的聚生果,卵圆形,绿色,被褐色短毛。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常栽培于庭园。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牡丹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选择栽培3~5年的牡丹,于秋季或春初采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及茎苗,剖取根皮,晒干。或刮去外皮后,再剖取根皮晒干。前者称为"原丹皮",后者称为"刮丹皮。"
【药材】①原丹皮
根皮呈圆筒状、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两边向内卷曲,通常长3~8厘米,厚约2毫米。外表灰褐色或紫棕色,木栓有的已脱落,呈棕红色,可见须根痕及突起的皮孔;内表面淡棕色或灰黄色,有纵细纹理及发亮的结晶状物。质硬而脆,断面不平坦,或显粉状,淡黄色而微红。有特殊香气,味微苦而涩,稍有麻舌感。
②刮丹皮
又名:粉丹皮(《滇南本草》),表面稍相糙,粉红色。其他均与原丹皮同。
上述二种药材,以条粗长、皮厚、粉性足、香气浓、结晶状物多者为佳。
主产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等地。此外,云南、浙江亦产。以四川、安徽产量最大。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佳,称为凤丹皮;安徽南陵所产称瑶丹皮;四川垫江、灌县所产称川丹皮;甘肃、陕西及四川康定、泸定所产称西丹皮;四川西昌所产的称西昌丹皮,质量较次。
西丹皮除上述正品丹皮外,在陕西尚用矮牡丹、紫斑牡丹的根皮。西昌丹皮品种复杂,除正品丹皮外,尚用黄牡丹、野牡丹、保氏牡丹、四川牡丹的根皮。
此外,四川尚产一种茂丹皮,为茂纹牡丹。云南所产的云南丹皮,则为黄牡丹和云南牡丹的根皮。
【化学成分】根含牡丹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芍药甙。尚含挥发油0.15~0.4%及植物甾醇等。
【药理作用】①对中枢的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或口服牡丹酚,具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使正常小鼠体温降低(腹腔注射或灌胃),对人工发热小鼠(注射伤寒和副伤寒杆菌所致)也有退热作用;还有抗电休克或药物引起的惊瞅的作用
②降压作用
静脉注射丹皮水煎剂(相当生药0.75克/公斤),对麻醉犬、猫和大鼠皆有降压作用;牡丹酚和除去牡丹酚的水煎液,在急性动物实验中亦有降压效力;实验性高血压("原发"型和肾型)犬或大鼠口服,都能出现一定降压作用,但作用出现较慢,可能由于在胃肠道吸收缓慢。
③抗菌作用
试管内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抗菌作用。牡丹皮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作用显著(试管内两倍稀释法),在pH7.0~7.6杀菌力最强。琼脂平板挖沟法等也证明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副饬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多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牡丹酚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有抑制作用。丹皮浸液在试管内对铁锈色小芽胞菌等10种皮肤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④其他作用
牡丹酚对大鼠后肢足蹠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牡丹皮除去牡丹酚后即失去上述作用。用鸡胚实验表明,牡丹皮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但给小鼠灌胃、再感染流感病毒,则结果不一,故其抗病毒作用尚不能肯定。
喜马拉雅山产之喜马牡丹热浸液对各种动物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但对蛙心则抑制,对兔、豚鼠肠管有解痉作用。药用牡丹之乙醇提取物,蒸去乙醇,对蛙心有洋地黄样作用,能兴奋子宫,抑制大鼠及兔肠管,轻度降低大白鼠血压,但无镇痛及抗惊厥作用(电休克及五甲烯四氮唑的休克)。
【炮制】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炒丹皮:将丹皮片入热锅内,不断翻炒至略有黄色焦斑时,取山,凉透。丹皮炭:取牡丹皮片入锅内,以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为度,喷淋清水,取出,凉透。
【性味】辛苦,凉。
①《本经》:"味辛,寒。"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酸辛。"
③《本草备要》:"辛甘,微寒。"
【归经】入心、肝、肾经。
①《珍珠囊》:"手厥阴、足少阴。"
②《纲目》:"手足少阴、厥阴四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
①《本经》:"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②《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③《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④《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⑤《珍珠囊》:"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无汗骨蒸。"
⑥《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癥瘕之疾,除血分之热。"
⑦《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⑧《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
②《古今录验方》:"忌胡荽。"
③《唐本草》:"畏贝母、大黄。"
④《日华子本草》:"忌蒜。"
⑤《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⑥《得配本草》:"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
【选方】①治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牡丹皮、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节)。上六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牡丹汤)
②治妇人恶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两,干漆(烧烟尽)半两。水二钟,煎一钟服。(《诸证辨疑》)
③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④治胎前衄血:丹皮、黄芩、蒲黄、白芍、侧柏叶。共为细末,早米糊为丸。空心白汤下百丸。(《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⑤治妇人骨蒸,经脉不通,渐增瘦弱:牡丹皮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木通(锉、炒)一两,芍药一两半,鳖甲(醋炙,去裙襕)二两,土瓜根一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人,炒)。上七味粗捣筛。每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食后各一。(《圣济总录》牡丹汤)
⑥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⑦治悬痈生于谷道之前,小便之后,初发甚痒,状如松子,-月赤肿如桃,迟治则破,而大小便皆从此出,先服国老汤不消者:牡丹皮、大黄、贝母、白芷、甘草、当归各五钱。共为细末,酒调服二钱,空心吃。(《本草汇言》将军散)
⑧治下部生疮,已决洞者:牡丹方寸匕,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⑨治金疮内漏,血不出:牡丹皮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千金方)
⑩治腕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⑾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⑿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⒀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⒁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
⒂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
取牡丹皮1~1.5两,水煎成120~150毫升,每日3次分服;或初次量用5~6钱,如无不良反应增至1两。治疗20余例,一般服药5天左右血压即有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经服药6~33天,舒张压平均下降10~20毫米汞柱,收缩压平均下降20~40毫米汞柱。本组病例近期内均能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症状亦随之消失或改善,但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个别患者服药后有恶心、头昏等副作用,无需停药即能自然消失。
②治疗过敏性鼻炎
用10%的牡丹皮煎剂,每晚服50毫升,10天为一疗程,治疗31例,痊愈12例。又治疗9例,服药后症状很快好转,但无1例根治。
此外,用10%丹皮煎液内服(每晚50毫升),试治乳突凿开术后,因伴有变态反应而致迟迟不得干耳的患者6例,结果5例痊愈,1例减轻。
【附】牡丹的功用。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火,相火)。治伏火,许多人多用黄蘖;其实,牡丹更胜于黄蘖。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点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点,想必大家都对这种食物的功效和作用不陌生吧,但是药三分毒,这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滋补品,但它的功效和作用还不仅仅是这些,下面我带你了解它,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点。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点1 作用与功效
牡丹皮当药之后,味辛而苦,特性寒性,能够入心经络和肝经,清热解毒和散血活血化瘀是它的关键作用,平常它能医治人类的温病发斑及其呕血也有女士月经不调等常见疾病,此外它还能消肿上痛,对人类的跌打也是有优异医治功效。
牡丹皮的药用价值
1、维护心脑血管病:牡丹皮具备提升冠状动脉血容量、降低前负荷及其减少心脏耗氧的功效,因此临床医学上具备维护心脑血管病和抗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
2、抗惊厥功效:牡丹皮中的丹皮酚成份可功效于大脑皮质多孔结构和中脑,对神经中枢系统的作用造成影响,具有抗惊厥和退热的功效。
3、抑菌消炎功效:丹皮酚除开对神经中枢系统造成影响以外,其还能抑制血细胞补体特异性,提高机体抗感染效用,另外体外实验说明,牡丹皮煎剂针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及其葡萄球菌等有极强的抑菌功效,进而在防止这类细菌性疾病层面具有医治功效。
4、抗凝血功效:药理学科学研究显示信息,牡丹皮水提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因此具备抗凝血功效,它是牡丹皮活血化淤的一个反映。
5、增强免疫:根据科学研究显示信息,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可抵抗一些药品引发的胸腺净重缓解,说明其具备提高免疫细胞的功效。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关节炎
牡丹皮当药之后,能去风去湿,也可以活血通络,平常它能用以人类多种多样关节炎的医治,不仅能清除骨节发炎,并且能清除关节肿胀和疼痛,平常医治时能够把牡丹皮立即煎煮之后服食,还可以把它配搭别的活血化淤的中草药材一起服食。
2、医治热毒发疮
平常人体内热毒太重之后非常容易引起疡疮,这时候就可以用牡丹皮开展医治,医治时能够取牡丹皮山智子,及其柴胡和黄连各等份,把他们放到一起,碾成粉末,每一次取三钱,加冷水煎至肩后之后去渣,趁着热服食就可以。
3、医治骨折肿疼
中药材牡丹皮还是一种能快速消肿,活血化淤的中草药材,平常大家出现骨折或是跌打引起肿疼时,都可用中药材牡丹皮来医治,医治时能够取虻虫二十个,牡丹花一两,把他们一起碾成粉末,每一次取三到五钱立即用纯粮酒吞服。还可以把研好药末放醋做成泥状,立即外用在伤处,也可以让肿疼的病症迅速缓解。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点2清热;活血散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牡丹皮的作用
1、对心血管的'影响: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丹皮酚对口服伤寒、副伤寒菌苗引起的小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降低正常小鼠体温。口服丹皮酚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鼠尾压痛反应,并能对抗***所致小鼠的运动亢进,能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时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能明显对抗戊四氮、***、烟碱和电休克所致的惊厥。作用部位在中脑网状结构和丘脑。
3、抗炎作用:用丹皮酚灌胃,对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醋酸或5-羟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4、抑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丹皮煎剂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牡丹叶煎剂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着抗菌作用,其有效成份为没食子酸。
5、抗凝作用:体外对人血小板试验,发现丹皮水提物及芍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产生血栓素a2,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是由于抑制从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环氧化酶反应的结果。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内毒素所致实验性血栓的作用。
6、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给小鼠分别灌胃丹皮,丹皮酚、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均能促进静脉注射的碳粒在血中的廓清速度,即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也有促进作用,显微镜检查见肝中枯氏细胞及脾中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
7、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丹皮及其所含丹皮酚,芍药甙对肾上腺素所致的脂细胞的脂肪分解有抑制作用;丹皮水提物能增加脂细胞中葡萄糖生成脂肪,而且明显增加胰岛素所致的葡萄糖生成脂肪。
牡丹皮适合人群
血虚、寒症、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牡丹皮食疗作用
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香散泄,入血分。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热病入血发斑,吐血衄血,惊痫,限虚潮热骨蒸,心中烦热,血滞经闭,痛经,肠痈疮毒辣,跌扑伤痛。
牡丹皮功效与作用
牡丹皮功效与作用,很多人都注意不到它最为瞩目的一点,它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种,正确的使用方式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功效与作用,这种食材可以安神静心,牡丹皮功效与作用,养生必备。
牡丹皮功效与作用1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牡丹皮的功效
清热;活血散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牡丹皮的作用
1、对心血管的影响: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丹皮酚对口服伤寒、副伤寒菌苗引起的小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降低正常小鼠体温。口服丹皮酚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鼠尾压痛反应,并能对抗咖*因所致小鼠的运动亢进,能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时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能明显对抗戊四氮、士de宁、烟碱和电休克所致的惊厥。作用部位在中脑网状结构和丘脑。
3、抗炎作用:用丹皮酚灌胃,对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醋酸或5-羟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4、抑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丹皮煎剂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牡丹叶煎剂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着抗菌作用,其有效成份为没食子酸。
5、抗凝作用:体外对人血小板试验,发现丹皮水提物及芍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产生血栓素A2,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是由于抑制从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环氧化酶反应的结果。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内毒素所致实验性血栓的作用。
6、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给小鼠分别灌胃丹皮,丹皮酚、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均能促进静脉注射的碳粒在血中的廓清速度,即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也有促进作用,显微镜检查见肝中枯氏细胞及脾中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
7、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丹皮及其所含丹皮酚,芍药甙对肾上腺素所致的脂细胞的脂肪分解有抑制作用;丹皮水提物能增加脂细胞中葡萄糖生成脂肪,而且明显增加胰岛素所致的葡萄糖生成脂肪。
牡丹皮适合人群
血虚、寒症、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牡丹皮食疗作用
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香散泄,入血分。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热病入血发斑,吐血衄血,惊痫,限虚潮热骨蒸,心中烦热,血滞经闭,痛经,肠痈疮毒辣,跌扑伤痛。
牡丹皮功效与作用2 作用与功效:
牡丹皮,属于清热凉血药。其药性苦、辛、微寒,归于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温病发斑,血热吐衄。还可以用来治疗虚热证导致的各种疾病。此外,对于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跌打损伤,以及疮痈,肠痈等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
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以下疾病:
1、此药可以用来治疗温病发斑,血热吐衄。此药既凉血止血,又可以活血散瘀。使用时,对于温病热入营血导致的发斑、吐血、衄血等,可以配伍生地黄、赤芍等一同使用。
2、此药可以用来治疗虚热证。此药时治疗无汗骨蒸的要药。使用时,对于温病邪伏阴分,导致的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等,可以配伍青蒿、鳖甲等一同使用。对于阴虚内热,骨蒸潮热,可以配伍地骨皮等一同使用。
3、此药可以用来治疗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等。使用时,对于瘀滞导致的经闭、通经等,可以配伍当归、红花等一同使用。对于症瘕积聚,可以配伍桂枝、茯苓等一同使用。对于跌打损伤,可以配伍乳香、没药等一同使用。
4、此药可以用来治疗疮痈、肠痈等。使用时,对于热毒疮痈,可以配伍金银花、蒲公英等一同使用。对于肠痈初起导致的腹痛,可以配伍大黄、桃仁、芒硝等一同使用。
现代意义:
现代药理研究,此药具有通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抗炎,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的功效。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以及致病性皮肤真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现代应用此药,可以用来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血压,过敏性鼻炎,急性湿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泌尿系结石等多种疾病。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吗?说起牡丹皮,相信很多人都感觉到很陌生。牡丹皮是生活中比较少见的一种中药材,其对人体有很多的功效。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1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是保护心血管
根据很多实验数据,牡丹皮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这样就可以让血液更好地流通,而且它还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错用,可以很好地避免实验性心肌缺血,并且还可以降低人体心脏内部的心肌耗氧量。
第二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多服用牡丹皮可以缓解神经系统内部的运动亢进,能够让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不会让它处于过于亢奋的状态,而且还能够预防一些大脑中的脑网状结构和丘脑不正常的情况,这项功能并不是很多食物能够具备的。
第三是抑菌作用
牡丹皮包含的很多物质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这些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等,这些细菌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会引起痢疾和各种皮肤病,只要适度地食用牡丹皮就可以很好地预防这些疾病,所以很建议大家适度食用。
第四是抗炎作用
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染上各种炎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牡丹皮中包含的很多物质能很好地维护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持正常,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适当地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这样就可以降低染上炎症的概率了。
第五是增强抵抗力
这其中的生理学知识也比较复杂,适当地食用牡丹皮可以很好地促进身体内部的细胞系统功能加强,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了。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2 牡丹皮的中医功效作用
1、牡丹皮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名医别录》
3、牡丹皮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日华子本草》
4、牡丹皮治悬痈生于谷道之前,小便之后,初发甚痒,状如松子,月赤肿如桃,迟治则破,而大小便皆从此出,先服国老汤不消者:牡丹皮、大黄、贝母、白芷、甘草、当归各五钱。共为细末,酒调服二钱,空心吃。(《本草汇言》将军散)
5、牡丹皮治妇人恶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两,干漆(烧烟尽)半两。水二钟,煎一钟服。(《诸证辨疑》)
6、牡丹皮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神农本草经》
7、牡丹皮治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8、牡丹皮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9、牡丹皮善清血,而又活血,因而有凉血散瘀的功效,使血流畅而不留瘀,血热清而不妄行。故对血热炽盛、肝肾火旺及瘀血阻滞等症,都恃为要药。本品配鲜生地,能清热凉血;配大生地,则滋肾泻火;配山栀,则清肝泄热;配赤芍、桃仁,则活血散瘀;配侧柏叶、鲜茅根,则凉血止血。
10、牡丹皮治胎前衄血:丹皮、黄芩、蒲黄、白芍、侧柏叶。共为细末,早米糊为丸。空心白汤下百丸。(《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1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母丁香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缅枣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