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
【异名】木李(《诗经》),蛮?、瘙?(《本草拾遗》),木梨(《埤雅》),海棠(《广州植物志》),土木瓜(《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的果实o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达10米左右。小枝无刺,幼嫩时被毛。单叶互生,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8厘米,宽3~5厘米,先端尖锐,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锐锯齿,齿端有腺体,上面无毛,幼时密被淡棕色绒毛,下面被毛或后变秃净,叶柄两侧和托叶的边缘均有腺体;托叶披针形,膜质,早落。花单生于枝端,与叶同发或先叶开放,直径3厘米左右;萼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8~10毫米,向外反卷,内面被毛,边缘有细锯齿,齿尖有腺体;花瓣淡红色,倒卵状椭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圆或微凹,边缘略带波状;雄蕊多数;子房5室,花柱5。梨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10~15厘米,黄色,芳香,果肉坚硬。种子扁平三角状,暗褐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栽培或野生。分布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云南、广西、甘肃等地。
【采集】10~11月将成熟果实摘下,纵剖为2或4块,内表面向上晒干。
【药材】干燥果实呈长圆形,常纵剖成半卵形,长5~10厘米,宽3.5~4.5厘米,厚2~2.5厘米,外表面光滑无皱或稍粗糙,紫红色,有时带果柄,上端留有花萼凹陷,边缘不卷曲或稍卷曲,果肉厚;质坚硬而重。剖面平坦,有子室隔壁和干燥种子。种子呈扁平三角形,红棕色,排列紧密.每室20~30粒。味酸涩,气微。以个大、色紫红者为佳。
本品在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山东、河南、云南、广西、甘肃等地的个别地区作木瓜使用,商品名"光皮木瓜"。参见"木瓜"条。
【性味】酸,平。
①《本草拾遗》:"辛香。"
②《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③《纲目》:"酸,平,无毒。"
【功用主治】消痰,祛风湿。治恶心,泛酸,吐泻转筋,痢疾,风湿筋骨酸痛。
①《本草经集注》:"去痰。"
②《本草拾遗》:"去恶心,止心中酸水,水痢。"
③《日华子本草》:"消痰,解酒毒及治咽酸;煨食止痢。"
④《日用本草》:"治霍乱转筋。"
⑤《中国药植图鉴》:"治肺炎、粘膜炎、支气管炎、瘰疬、腺病及咳嗽等。长期服用对肺结核有良效。"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1.解热镇痛
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和癌症病人的轻、中度疼痛等。
2.抗炎抗风湿
3.抗血栓
小剂量阿司匹林有抗血栓作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大剂量易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4.其他
长期并规律性服用阿司匹林降低结肠癌(可能也包括直肠癌)风险,同时具有阻遏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此外,还可用于放射诱导的腹泻,以及驱除胆道蛔虫。
所谓“蝉蜕”,其实就是蝉所蜕下来的壳,现在南方尤其是广州那边很多人都会吃炒蝉吃,有些人觉得很恶心,其实很多昆虫蛋白质含量很高,而且营养价值也极高,很多时候会用来做中药,而蝉蜕就是一种极好的中药药材,那么蝉蜕到底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其主要可以治疗什么疾病呢?
1、疏风清热
蝉蜕质轻性浮能达于表,味甘性寒气清能凉散风热,常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恶寒。另外,本品尚能散风热,开声音,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咽痛音哑效果较好。
2、透疹
蝉蜕透发而有清热作用,因其主要为疏风热,故可用于治疗发疹性疾病,如小儿急疹、风疹、麻疹透发不爽者。常与牛蒡子、薄荷同用。
3、定惊解痉
蝉蜕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
4、明目退翳
蝉蜕用于目赤肿、翳膜遮睛。本品对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
5、利咽开音
蝉蜕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蝉蜕所治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因其有疏风热、利咽喉作用,多与薄荷、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配合应用。至于治音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常合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
6、能治什么病
1、蝉蜕治咳嗽,肺气壅滞不利:蝉壳(去土,微炒)、人参(去芦)、五味子各一两,陈皮、甘草(炙)各半两。共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汤下,无时。
2、蝉蜕治风气客皮肤瘙痒不已:蝉蜕、薄荷叶等分。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三服。
3、蝉蜕治感冒、咳嗽失音:蝉衣一钱,中蒡子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五分。煎汤服。
4、蝉蜕治风温初起,风热新感,冬温袭肺,咳嗽:薄荷一钱五分,蝉退一钱(去足、翅),前胡一钱五分,淡豆豉四钱,瓜娄壳二钱,中蒡子一钱五分。煎服。
5、蝉蜕治痘疮出不快:紫草、蝉蜕、木通、芍药、甘草(炙)各等分。每服二钱,水煎服。
6、蝉蜕治痘后发热发痒抓破:蝉退、地骨皮各一两。为末。每服二、三匙,白酒服二、三次。
7、治惊痫热盛发搐:蝉壳(去士,炒)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黄芩一分,茯神一分,升麻一分,以上细末;牛黄一分(男研),天竺黄一钱(研),牡蛎一分(研)。上同匀细,每用半钱,煎荆芥、薄荷汤调服。
8、蝉蜕治小儿夜啼:蝉退二七枚,辰砂少许。为末,炼蜜丸。令儿吮。
9、蝉蜕治破伤风:蝉蜕(去土)不以多少。为细末。掺在疮口上,毒气自散。
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生长习性
黄连一般分布在1200~1800m的高山区,需要温度低、空气湿度大的自然环境。怕高温和干旱。不能经受强烈的阳光,喜弱光,因此需要遮荫。根浅,分布于5~10cm的土层,适宜表土疏松肥沃,有丰富的腐殖质,土层深厚的土壤,pH5.5~6.5,为微酸性。
产地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南部。
扩展资料:
性状
1、味连
味连,药材多数聚集成簇,常常弯曲,形如鸡爪,习称“鸡爪连”,其单枝根茎长3-6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须根及须根残基。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其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气微,味极其苦。主产中国重庆、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地。其中石柱黄连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产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2、雅连
雅连,药材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形如“蚕状”,微弯曲,长4-8厘米,直径0.5-1厘米,“过桥”较长,1-3厘米。顶端有少数残基。以身干,粗壮,无须根,形如蚕者为佳品。主产于中国四川省。
3、云连
云连,药材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多为单枝,较细小。长约2-5厘米,直径1.5-4厘米,节间密。以干燥、条细、节多、须根少,色黄者为佳品。主产于中国云南省。
参考资料:-黄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0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麋茸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面筋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