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萝?子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09-30 07:18:34
萝?子能治什么病|萝?子有什么作用|萝?子什么样真假辨别

萝?子
(《唐本草》)

【异名】斫合子(《本草拾遗》)。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萝?"条。

【采集】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化学成分】含混合甙约0.3%,其中糖分是多种脱氧糖:D-加拿大麻糖、D-沙门糖、L-夹竹桃糖、D-洋地黄毒糖。甙元是酯型妊烯类化合物,水解后产生热马酮、去酰牛皮消甙元、萝?甙元、肉珊瑚甙元、乙酸、桂皮酸等。

【性味】①《唐本草》:"味甘辛,温,无毒。"

②《纲目》:"甘微辛。"

【功用主治】补益精气,生肌止血,解毒。治虚劳,阳萎,金疮出血。

①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②《唐本草》:"主虚劳。"

③《本草拾遗》:"主金疮,生肤止血,捣碎敷疮上。"

④《本草推陈》:"适用于老人元阳虚弱,阳萎遗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选方】补益虚损:萝?四两,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枸杞根皮、干地黄各三两。为末。每服方寸匕,酒下,日三服。(《千金方》)

中药大全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啥

菟丝子的作用功效及禁忌如下:

1、阳刚效应

结果表明,菟丝子能显著提高果蝇的性生活能力,提高果蝇的交配率。菟丝子的作用与菟丝子的浓度呈正相关。菟丝子汤能显著提高阳虚小鼠的体重、肾重、胸腺重、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2、内分泌学的作用

据报道,菟丝子水提物灌胃能增加雌性大鼠垂体、卵巢和子宫的重量,但对血浆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无影响,并能增加大鼠卵巢hcg/lh受体的数量,而对大鼠垂体、卵巢和子宫的重量无明显影响。ka值较对照组降低。

3、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菟丝子酱油(由菟丝子和豆饼制成)、提取物和酊剂可增强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力。前者可以增加心率,而后者可以降低心率。麻醉犬静脉注射菟丝子可降低血压。

4、延缓白内障形成的作用

结果表明,菟丝子水提物可延缓半乳糖所致大鼠白内障的形成,透明晶状体率为33.3%。其机制是菟丝子能降低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醛糖还原酶的活性,提高多醇脱氢酶、己糖激酶和6-磷酸的活性。葡萄糖脱氢酶活性抑制和纠正白内障大鼠晶状体酶的异常变化。

5、菟丝子是一年生攀缘性的草本寄生性种子植物,园林植物受其寄生危害,轻则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效果,重则致植物死亡。

扩展资料:

菟丝子其他作用:

1、菟丝子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用水浸泡饮用,或者可以制成小丸达到同样的功效。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菟丝子泡酒,可以更好地发挥菟丝子的效果。

2、菟丝子酒的主要原料是菟丝子。随着葡萄酒的加热和长期浸泡,菟丝子的所有营养成分都可以溶解在葡萄酒中。菟丝子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包括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物质、胡萝卜素等,既能为人体提供大量营养,又能发挥多种功能。

3、很多人喜欢在寒冷的时候喝一小杯葡萄酒。它能使他们的身体暖和起来,并有助于他们的健康。不妨选择菟丝子泡酒,这样不仅有益健康,还能预防一些疾病。

-菟丝子

可以解酒的中药

可以解酒的中药

你知道哪些是可以解酒的中药吗?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是不知道中药也可以解酒,因为很少有人用这个,那么你想了解的话,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关于可以解酒的中药的推荐。希望可以帮助你。

可以解酒的`中药1 1、积木具子

性味甘酸平,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古药中《滇南本草》中记载,积木具子“治一切左摊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中认为枳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叶也能解酒。

2、葛根花

性味甘平,善解酒毒,脾和办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叶,胸膈饱胀等症。《脾胃论》有葛花解醒(醒: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为患。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了)也自醒酒作用。

3、草果

辛温,入脾胃经,具燥湿散寒,除痰截虐之功,因气劳香,还有辟浊之性。《本革纲日》中引李果云语:“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4、高良姜

别名风姜,良姜,始载于《名医别录》,味辛性温,入脾、胃经。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的功效。《本草从新》载本品“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大明本草》有“治转筋泻痢、反胃呕食,解酒毒,消宿食”的记载。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取本品10克~l5克,煎服。若寒甚,可与法夏、生姜、香附同用。

5、菊花

属发散风热类解表药,辛甘味、微寒,能疏散风热,平肝明日,清热解毒。《药鉴》中载菊花“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葛花)煎汤。”

6、竹茹

甘、微寒,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效,对胃热或痰热所致的呕吐效果好。《得配本草》中云其“得鸡了,治饮酒头痛。”《药品化义》有记载竹茹治“酒伤呕吐”。

可以解酒的中药2 1、白扁豆

属补益脾气药。性味甘温,能健脾、化湿、消署。《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2、苦参

性味苦寒,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风,止渴、醒酒……”。宋代名医张山雷释共理云:“……止渴醒酒,皆清热之效。”《本草经疏》也记载

有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3、肉豆蔻

辛温,属湿中止涩药,有温中行气、止泻固肠、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中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也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4、白茅根

别名茅根、茅草根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甘,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本草纲目》有“止吐衄诸血及解洒毒”的记载。本品可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吐血、衄血、急性肾炎水肿、黄疸等症。若解酒,可用本品15克~30克,煎服,鲜品倍用。若治饮酒太过,伤及胃络致胃出血,可与仙鹤草、地榆、蒲黄同和,或单用。以鲜品效果为佳。

5、丁香

别名公丁香,始载于《药性本草》。温味辛,入脾、胃、肾经,肯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胃寒所致呕吐、呃逆及肾虚阳痿等证。《大明本草》有“治冷气、杀酒毒”的记载。治饮酒所致呕吐、身寒等证,可单用,或与人参、生姜、法夏、柿蒂配用。预防酒精中毒,可用本品3克~5克,泡茶饮。

6、桑椹

别名桑果、桑枣、桑椹了等,始载于《新修本草》。其性寒味甘,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润肠通便以及解洒的作用。《本草纲目》谓其捣汁饮,能解酒中毒。本品可治眩晕、失眠、消渴、便秘,及风湿关节炎。解酒可取鲜品100克,捣汁或煎服,若烦渴甚,可与麦冬、玉竹、天花粉等配合。

7、淡竹叶

别名碎骨子、山鸡米等,始载于《本草纲目》。其性寒味甘淡,入心、胃、小肠经,有清热除烦、利尿的作用。可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等证。治酒热烦渴,小便不利,可用本品30克~ 50克,煎服;或与菊化、薄荷同煎,当茶饮可预防酒醉。

8、乌梅

别名酸梅、干枝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酸,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滓、安蛔的功效。主要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泄、消渴、蛔厥,以及便血、崩漏等。因其味酸能化生津液,可用于酒热烦渴等证。实验证明,本品有抗过敏作用,对饮酒所致过敏,如荨麻疹尤为适宜。本品可单用,每次30克,煎服;或与生地黄、麦冬、葛根、花粉同用。

9、鸡内金

别名鸡肫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平味汁,入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消食积、止遗尿,化结石之功效。《名医别录》谓其能除烦热,《本革纲目》有“治反胃,消酒积”的记载。消酒积,民间用本品炒黄研粉,用量3克~9克,冲水服。

此外,《古《今医统大全》中有用黑豆-升煮汁温服以解酒;《得配本草》中有“酒,畏枳,萝花、赤豆花、绿豆粉,忌诸甜物,发乳同食。”《随息居饮食谱》云:“解烧酒毒,菜菔汁、青蔗浆随灌,绿豆研水灌,或以枳子煎浓汤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58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