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须
(《草木便方》)
【异名】婆婆针线包(《草木便方》),正骨草、婆婆衣、绒针(《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白薇、竹灵消(《四川中药志》),恶牛皮消、牛角风,九连台(《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雪里蟠桃的根及根茎(亦有用全株者)。
【植物形态】雪里蟠桃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40~70厘米,全体具白色乳汁。根茎短,须根多而细长,土黄色。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具短柄;卵状椭圆形至广卵形,长6~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短尖、渐尖或钝圆,全缘,基部圆形或楔形。花序腋生,通常聚伞状;花小,淡黄色;花冠5深裂,无毛,副花冠的裂片几与花柱等高,广三角形;雄蕊5,花粉块2枚下垂;雌蕊1,子房上位,为2分离心皮所组成,花柱2,分离。蓇葖果披针形,无毛,长4~5厘米。种子广卵形,顶端生有一束白毛,边缘有翼,长约2毫米。花期5~6月。果期7月。
生于山坡草丛中及林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夏、秋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晒干。
【药材】干燥的根茎长约2~3厘米,表面有多数并排的茎秆残基;外表粗糙,棕褐色;断面黄白色,充实。须根细小,丛生于根茎四周,扭曲不直,长约3~5厘米;外表棕褐色有皱纹;质脆弱,断面黄白色。气味微弱。
产于四川。
【性味】辛,平。
①《草木便方》:"辛,温。"
②《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辛,性平。"
【功用主治】补肾,健脾,化毒。治虚痨久嗽,浮肿,白带,月经不调,瘰疬,疮疥。
①《草木便方》:"补益强阴,化毒。治伤劳久嗽,虚肿,疡劳,蛇、虫、疯狗伤。"
②《分类草药性》:"贴痒子,散毒,通疝气,止鼻血,治女人白带头晕,涂疥疮。"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疼,去毒,治瘰疬,下乳,止咳。"
④《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肾,健脾益气,调经活血。治月经不调,阴虚白带。"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根可药用,华南和江西民间有用来治小儿惊风、白喉、跌打损伤、关节肿痛和蛇咬伤等。
药理作用
七层楼碱对腺癌-755、淋巴肉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388、小鼠淋巴白血病L-1210均有显着抗肿瘤作用,已进入临床试用,但由于试验中发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可逆的毒性,因而停止使用。
根及全株可药用,能祛风、止咳、化痰、催吐、散瘀;可治风湿腰痛、跌打损伤、胃痛、哮喘、毒蛇咬伤等。
【性味】辛,温,有小毒。
①《江西草药》:辛,温,有小毒。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甘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解毒散瘀。治小儿惊风,中暑腹痛,哮喘痰咳,咽喉肿痛,胃痛,牙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①《江西草药》:祛风化痰,通经散瘀。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止咳化痰,消肿解毒。
③江西《草药手册》:散瘀,催吐。治哮喘痰咳,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风湿痛,胃痛,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研末或捣汁。外用:捣敷。
【注意】《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孕妇及体弱者慎用。
【附方】 ①治小儿惊风:娃儿藤鲜根二钱。冷开水半碗擂汁,频频灌服。(《江西草药》)
②治中暑腹痛:七层楼根三钱,水煎服;或研粉吞服,每次一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白喉:七层楼鲜根一两。捣汁服,每日数次。如不能口服,可用鼻饲。
④治跌打损伤:七层楼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二钱,水酒冲服。
⑤治关节肿痛:七层楼鲜根适量,酒精少许。捣烂外敷。
⑥治竹叶青蛇咬伤:七层楼根、乌桕叶、半边莲、犁头草(均鲜)各一两。捣烂外敷。(③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⑦治口腔炎:七层楼根三至四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牙周炎:七层楼根一钱五分,苋菜梗二钱五分。加白糖适量,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辞典》 【崩龙药】簸能骂:根及全株治风湿腰痛,胃痛,哮喘,毒蛇咬伤《滇药录》。根主治风湿,扭伤《民族药志二》。【傣药】麻洒牢(德傣):根治月经不调,白带;麻洒牢(德傣):根或全株治风湿筋骨痛,跌打肿痛,疟疾,咳嗽,哮喘,毒蛇咬伤《滇省志》。麻洒牢:治软骨病《德宏药录》。麻杀闹(德傣):全草治软骨病《德傣药》。【纳西药】勒菖布则:根治支气管炎,阴虚盗汗,淋巴结核《民族药志二》。【佤药】码吹下,木不妹:根治尿道炎《民族药志二》。码呗瑕,杯妹:根主治尿道炎;茎叶主治腰痛《民族药志二》。【德昂药】簸能骂:根主治咽喉痛,蛇咬伤《民族药志二》。【毛难药】胚宜三:根主治咽喉痛,蛇咬伤《民族药志二》。【苗药】乌须母:根主治牙痛,咽喉痛《民族药志二》。【仫佬药】棵义胆,苗风:根主治哮喘,咽喉痛,小儿惊风,风湿骨痛,跌打瘀痛。鲜叶外治毒蛇咬伤《民族药志二》。【瑶药】翻切芦当,羊泥段:根主治小儿疳积,胃痛,毒蛇咬伤,口腔炎,外治深部脓疡,痈疮溃疡;全草主治蛇伤《民族药志二》。【壮药】勾百拉:根主治哮喘,支气管炎,肠蛔虫病,解木薯或药物中毒;全草、叶主治哮喘《民族药志二》。【基诺药】生节节叉:根和种毛用于刀伤,创伤出血《基诺药》。
【出处】《江西草药》
【拼音】 Wá ér Ténɡ
【别名】一见香、小尾伸根、三十六荡(《江西草药》),老君须、藤老君须、白龙须、黄茅细辛、三十六根(《湖南药物志》)。
娃儿藤(云南植物名录)白龙须、哮喘草(广东、广西、湖南);三十六荡、三十六根(广东、广西);落地金瓜、关腰草、藤细辛、落地蜘蛛、土细辛(广西);缠竹消、金钱吊丝馅、虾箱须、落土香(广东);黄芽细辛(湖南);藤霸王、小霸王(云南思茅);卵叶娃儿藤(通称)
【药名】娃儿藤、二十六荡。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七层楼的根。
1.生活起居上:急性-鼻窦炎患者发作时以体息和药物治疗为动,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外窦炎应加强相应的鼻炎运动疗法, 多做户外运动。
2.饮食以下是常见有效的食疗方:
配方1:柏叶猪鼻汤
[食材]生侧柏叶15克,石斛6克,柴胡10克,猪鼻肉、蜂蜜各50克,30 米酒20毫升。
[制法]将猪鼻肉刮洗干净,与侧柏叶、石斛、柴胡共放入砂锅内,加清水500毫升,用文火炖煮60分钟,滤除药渣,冲人蜂蜜米酒,和匀饮之。
[用法]分2次饮用。2~4天为1个疗程,连服3~4个疗程。该药膳有扶正养阴、消炎通窍的功效,适用于慢性鼻窦炎流鼻涕等症。
配方2:猪肺汤
[食材]猪肺60克,辛夷花10克,老君须8克,生姜3片。
[制法]将猪肺洗净,辛夷花、老君须、生姜切细混匀,塞入猪肺管内,加水煮熟,弃药渣,吃肺喝汤。
[用法]分2次食用。该药膳有散风通窍的功效,适用于鼻渊流涕、鼻塞及鼻炎等病症。
配方3:辛夷煮鸡蛋
[食材]辛夷花10克,鸡蛋2枚。
[制法]将辛夷花入砂锅,加清水2碗,置火上,煎取1碗;鸡蛋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将砂锅复置火上,倒入药汁煮沸,再放入鸡蛋同煮片刻,饮汤吃蛋。
[用法]分2次服食。该药膳有疏风通窍的功效,适用于慢性鼻窦炎、流脓涕等症。
配方4:菊花茉莉花茶
[食材]菊花10克,茉莉5克。
[制法]将菊花、茉莉花用沸水冲泡,或用此两味药煎沸时蒸汽出后熏鼻窍。[用法] 饮用,或熏鼻。本方具有芳香通窍的功效。适用鼻渊鼻塞明显者。3.运动(活动)对于急性鼻-鼻窦炎发作时,患者常感到焦躁不安,采用静坐方法可以舒缓病人的情绪,使中枢神经系统进人一种舒缓状态,使机体获得休息和修复。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平时应加强户外运动锻炼,如跑步、爬山等,结合做相应的鼻炎运动疗法(按摩相关穴位,如迎香穴),运动要求适度、循序渐进原则,开始运动锻炼时,运动强度宜小,再逐渐增加运动量。在开始到达“有点累”的运动强度后,保持在此水平。从而增加血液循环、降低鼻腔气道阻力,提高鼻炎患者鼻道、鼻窦、肺部等器官的调控能力。
感谢您的欣赏,祝您身体 健康 !
野菊花煎水巧治青春痘
许多处于发育阶段的年青人往往因为体内激素、皮肤抗菌能力和防护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面部特别容易长痤疮(青春痘)。虽然对健康并无大碍,但影响了美观。
我曾经就有过一段经历,不过有朋友曾经告诉我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用完之后我感觉效果不错,现推荐给大家。具体方法为:用野菊花50克煎水成200毫升溶液后,将溶液冷却后放入冰箱
的冷冻室里冻成许多小冰块备用(一般的冰箱都配有做小冰块的模具)。然后,每天用洗面奶洗过脸后,再用一块冰块涂擦面部,每次涂擦10分钟左右,每日二次。坚持一周即可见效,如果能长期坚持这一方法便可控制痤疮的复发。
红萝卜汁消粉刺
取红萝卜1000克,洗净压汁,8枚桃树叶煎水汁400毫升,倒入萝卜汁里,用此法洗脸,每日洗脸三次,一日一剂,坚持洗三天,粉刺既可消除。摘自《老年报》
白果消除青春痘
白果适量,每晚临睡前用温水将患部洗净。将去掉外壳的白果种仁,用刀切成平面,频搓患部,边搓边消去用过部分,每次1—2粒种仁,一般用药7—14次,青春痘既可消失。摘自《妇女生活》
绿豆消除青春痘
取绿豆100克,研极细粉,加入温开水适量,制成绿豆霜(呈湖状),洁静 瓶装,备用。每晚临睡前,先将脸部洗静擦干,然后涂擦上绿豆霜适量,并以双手食、中、无名指指腹轻柔涂抹,持续10—20分钟。每天如此,坚持一段时间(1—2个月),既可显效和痊愈。摘自《华东信息日报》
杞子治面部青春痘
少男少女面部患痤疮(青春痘)多见,可采用新鲜枸杞子打烂后,用杞子涂于面部,像您平时涂面霜一样涂于面部。每天涂1—2次,约7—10天后,青春痘可见明显好转。摘自《康复》
泡桐花治“青春痘”
年轻人青春发育期,脸上易长“青春痘”,用泡桐花可治愈,方法是;春天泡桐树开花时,采摘一把鲜桐花,晚上临睡前先以温水洗脸,取桐花数枚,双手揉搓至出水,在患部反复涂擦,擦到无水时为止,然后上床睡觉,第二天早晨洗脸,同法连用三天,一周后“青春痘”便会自然消失。摘自《家庭医生报》
牛黄解毒片外治皮肤病
因热毒所致的热疔,疔疮及痤疮等皮肤病,用牛黄解毒片(用量视患部大小而定)研成粉末状,滴加温开水调成糊状,用消毒棉球蘸涂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重症者,可将其敷于患部并包扎之。
脸上长扁平小疣子 ,俗名 :青春痘”。开始时颜色较淡 ,或呈浅褐色 ,日久逐渐变深 ,或有微痒。可用下方治疗 :马齿苋 30克 ,大青叶 (或板蓝根 ) 15克 ,紫草 10克 ,败酱草 10克。水煎服 ,每天一剂 ,分 3次服 ,连服 1~ 2周为一个疗程、若超过两周还不消失 ,可改用外洗药 :马齿苋 60克 ,蜂房 10克 ,陈皮 15克 ,苍术 15克 ,蛇床子 10克,白芷 10克 ,细辛 10克 ,苦参 15克 ,用此方煎水 ,晾至半温时用毛巾蘸药水反复擦洗 15分钟 ,每天洗 3~ 5次 ,连续洗 7天为一疗程。治疗中如发觉脸上疣子反而增多 ,发红发痒 ,不要着急 ,不久疣子可能消失。
“青春痘”又叫粉刺、酒刺、暗疮 ,医学上称之为痤疮 ,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多见于青年男女。青春痘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睡眠应充足 ,少吃脂肪、甜食及辛辣食物 ,多吃蔬菜和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禁用溴、碘类药物 ,避免使用油脂类化妆品和皮质激素 ,并常用温水洗患处 ,用含硫磺的香皂洗洁更好。
1.内服药物治疗 :口服维生素B_2、B_6、复合维生素B和锌制剂 ;严重时可选用药物治疗。选用四环素、红霉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抗菌消炎 ;维甲酸类药物对抑制滞留的角化过度 ,防止新的阻塞和炎症形成 ,减少皮脂分泌和粉刺的形成都有疗效 ,常用的有维甲酸片或维胺酯。具有拮抗雄激素作用的药物对本病也有治疗作用 ,常用的为己烯雌酚 1毫克 ( 1片 ) ,每日 1次 ,连服两周。女性患者应于月经开始后第 14天才能服用。
2.外用药物治疗 :常用的有复方硫磺洗剂、1%林可霉素醑、2%红霉素酒精、2.5-10%过氧苯甲酸凝胶或霜剂、0.05- 0.1%维甲酸霜等 ,可根据皮损的情况单独或配合使用。
3.中医药治疗 :常用枇杷清肺饮 (枇杷叶 10克、桑白皮 10克、黄芩 12克、野菊花12克、赤芍 10克、白茅根 30克、生槐花 15克、苦参 10克、黄连 6克 )加减 ;外用颠倒散(大黄、硫磺各等分、共研成细末 ) ,用凉开水调敷患处。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长在面部的痤疮不能用手去挤 ,以免细菌进入血脑屏障 ,引起严重后果。
一、白果。亦名银杏 ,将其切开 ,取汁 ,频涂于患部 ;干后再切再涂 ,直至用尽。每次用 2— 3枚 ,5天后即有明显效果。
二、白老汤。白芷 20克 ,老君须、人参叶各 10克 ,炙甘草 3克 ,川椒 3克。每日 1剂。煎水饭后温服。
青春痘中药偏方 发贴请登录
作者: oushi 发表: 2004-07-09 12:00
鱼腥草四两,先冲洗一次后,水盖过药材浸泡4小时,一起(水不倒掉)用大火煮沸后1-2分钟即可,待凉,每6小时服一碗。渣用来洗脸。
注意事项:
忌冰、烤炸辣食品、花生米、咖啡、巧克力;避免熬夜,保持脸部清洁,多吃青菜水果预防便秘。
※味道不好,可用砂糖调味。若服后有欲呕、伤胃等副作用出现,请停药,去医院看看。
青春痘的治疗偏方
银杏仁适量,切成片,每晚睡前温水洗净患部(不可用香皂、肥皂),取银杏仁片反复擦患部,边擦边削去用过的部分。每次用1-2粒,一般7-10次即可见效。
鲜樱桃枝叶、鲜桃树枝叶各50克,鲜槐树枝叶、鲜柳树枝叶各40克,鲜猪苦胆2-3个。将各种枝叶切碎,加水煎沸,加入猪苦胆汁,熏洗患部。每日2-3次,每剂用猪苦胆1个。
枇杷叶、夏枯草、桑白皮各15克,银银花、连翘、黄芩各10克,海浮石50克,生甘草7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2次分服,每日1剂。 丹参100克。研为细粉,每天3次,每次3克内服。一般2周后即可好转,约6-8周痤疮减少。可逐渐减量,每天1次,每次3克。 硫磺、川军各等份,研细粉,用清水调和,敷于患处。每日2-3次。 枯矾10克,硫磺、大黄各5克,黄连、黄柏各3克。冷开水100毫升浸泡1昼夜。每晚睡前将药液摇匀,涂于患部。
氯霉素注射液20毫升,75%酒精50毫升。混匀后密封。先用热水清洗患部,再以棉签蘸药液搽患处。每日3次。
■ 痘痘大多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因为皮肤属于油性皮肤,皮脂腺过于发达,皮脂分泌过旺。如果毛孔被堵塞或者是因为其它原因导致排油不畅,那么皮脂腺继续分泌,皮脂就在毛孔中累积起来,突起、成为痘痘。
■ 另一个原因是,体内激素分泌失衡,使皮肤长痘。这个原因在青春期的时候比较常见。激素分泌失衡也会间接造成皮脂分泌过于旺盛,从而进一步加剧痘痘的状况。
【简单版】:
患了痤疮(青春痘),应该常用温水、含硫香皂洗脸,每日洗数次,以减少皮肤的油腻。皮肤的油腻减少,灰尘等脏东西落在皮肤上被粘着的机会亦就减少,这就能效地防止皮脂腺口的堵塞和细菌的继发性感染。另外不要用手挤压痤疮,不用油脂类化妆品,不随便外用油膏,不要用肤氢松、肤乐乳膏、恩肤霜等类固醇激素的外用药膏,否则会引起类固醇激互性痤疮,亦不要用溴、碘类药物,否则会引起疣状丘疹,起增殖性痤疮。要少吃脂肪和糖类食品,少吃油炸食品及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和消化不良,这些对减轻痤疮都有一定帮助。
【完全版】: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粉刺”、“青春痘”。本病原因复杂,机理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内分泌、皮脂和微生物有关。痤疮极为常见,多见于青春期,男多于女,经过缓慢,30岁以后可减轻或自愈。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
治疗建议
◆(1)雪梨芹菜汁:芹菜100克,西红柿1个,雪梨150克,柠檬半个。洗净后同放入果汁机中搅汁,饮用,每日1次。功效清热,润肤。适用于痤疮的辅助治疗。
◆(2)红萝卜芹菜汁:红萝卜(中等大小)1个,芹菜150克,洋葱1个,洗净后放入搅汁机中搅汁,饮用,每日1次。清热解毒,祛火。可辅助防治痤疮。
◆(3)枇杷叶膏:将鲜枇杷叶(洗净去毛)1000克,加水8000毫升,煎煮 3小时后过滤去渣,再浓缩成膏,兑入蜂蜜适量混匀,贮存备用。每次吃 10克~15克,每日2次。功效清解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痤疮、酒糟鼻等。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
◆(4)海藻薏苡仁粥:海藻、昆布、甜杏仁各9克,薏苡仁30克。将海藻、昆布、甜杏仁加水适量煎煮,弃渣取汁液,再与薏苡仁煮粥食用,每日 1次,3周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化瘀,消炎软坚,适用于痤疮。
◆(5)山楂桃仁粥:山楂、桃仁各9克,荷叶半张,粳米60克。先将前三味煮汤,去渣后入粳米煮成粥。每日1剂,连用30日。适用于痰淤凝结者所致的痤疮。
◆(6)海带绿豆汤:海带、绿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适量。将玫瑰花用布包好,与各药同煮后,去玫瑰花,加红糖食用。每日 1剂,连用30日。适用于防治痤疮。
◆(7)醋姜木瓜:陈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将3味共放入沙锅中煎煮,待醋煮干时,取出木瓜、生姜食之。每日1剂,早晚2次吃完。连用7日。对脾胃痰温所致的痤疮有效。
◆(8)枸杞消炎粥:枸杞子30克,白鸽肉、粳米各100克,细盐、味精、香油各适量。洗净白鸽肉,剁成肉呢。洗净枸杞子和粳米,放入沙锅中,加鸽肉泥及适量水,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细盐、味精、香油,拌匀。每日1剂,分2次食用,5~8剂为1个疗程。具有托毒排邪、养阴润肤、消痈退肿功效。适用于皮肤有感染、脸生粉刺者。
◆(9)薏苡仁海带双仁粥:薏苡仁15克,枸杞、桃仁各15克,海带、甜杏仁各10克,绿豆20克,粳米50克。将桃仁、甜杏仁用纱布包,水煎取汁,加入薏苡仁、海带末、枸杞子、粳米同煮粥吃。每日2次。具有清热解毒,清火消炎,活血化瘀,养阴润肤功效。适用于防治痤疮。
◆(10)果菜绿豆饮:取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柠檬、苹果、绿豆各适量。先将绿豆煮30 分钟,滤其汁;将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苹果分别洗净切段或块,搅汁,调入绿豆汁,滴入柠檬汁,加蜂蜜调味饮用。每日1~2次。有清热解毒,防治粉刺功效。
◆(11)果菜防痤汁:取苦瓜、黄瓜、芹菜、梨、橙、菠萝各适量。将苦瓜去籽,菠萝去皮,切块;将黄瓜、芹菜、梨、橙及苦瓜、菠萝同搅汁,调入蜂蜜饮服。每日1~2次。具有清热解毒、杀菌功效。适用于防治痤疮。
◆(12)绿豆薏苡仁防痤汤:将绿豆、薏苡仁各25克,山楂10克,洗净,加水500克,泡30分钟后煮开,滚几分钟后即停火,不要揭盖,焖15分钟即可,当茶饮。每日3~5次,适用于油性皮肤,有预防长粉刺和青春疙瘩作用。
●注意事项
◆1. 早睡早起,生活规律,保证充分睡眠。保持患部清洁。不滥用化妆品和药物。
◆2.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开水。
◆3. 树立信心,不忧伤,不苦恼,心情愉快。
●日常清洁
◆1.坚持使用暗疮皮肤专用的洗脸皂或洁面剂。不含皂基和酒精的成分,不会对暗疮再造成刺激。
◆2.不能过度清洁皮肤。因为清洁过度会刺激细胞分泌更多油脂,形成恶性循环。
◆3.卸妆、洁面必须分别进行,因为只有含油分的卸妆液才能彻底清除同属油性的化妆品。
◆4.要用专用海绵辅助洗脸,让油腻的皮肤变得清爽。要把洁面液在手心揉搓出泡沫,再用海绵使泡沫增加;把海绵从脖子、嘴巴四周、下巴、脸颊、鼻梁等处顺序轻刷,最后用温水冲走泡沫,再用冷水拍脸。
●化妆遮盖
朋友聚会、参加面试,或与新友初次见面,脸上如果有暗疮会觉得很不自然,在这儿告诉你几条锦囊妙计。
●遮瑕霜
准备个小号化妆扫,一盒高质量的遮瑕霜,一盒碎粉。
记住前后顺序:
1.在暗疮印上扫上遮瑕霜。
2.用手指把遮瑕霜推开。
3.用遮瑕扫在突起或高起的部分做修补
4.扑上与肤色接近的碎粉,一分钟后扫去,这有助于定妆并吸去油分,让效果持久。
●遮颊小贴士:
1.不要在正在发炎甚至化脓的暗疮上涂遮瑕霜,暗疮有脓或形成伤口的话,很容易感染细菌,处理不当流出脓水就更糟糕了。
2.遮瑕扫有利于填补凹凸的疤痕,比用手指涂抹效果更好更服帖。
●除痘遮瑕笔
使用除痘遮瑕笔进行遮盖没有后顾之忧,因为除痘遮瑕笔内含抗菌因子,在抗菌治疗的同时,又能进一步治疗并遮盖痘痘,还能与彩妆隔离。使用时用除痘遮瑕笔直接涂在没有化脓发炎的痘痘上面,就能有很好的遮瑕效果。
●个性化妆
将单个的、高出皮肤表面的,大而红肿的痘痘作为妆面饰物描画出来,是一种另类的化妆法。首先要用除痘遮瑕笔打底,起到与彩妆隔离的作用。◇如果是嘴角或下巴上的痘痘,可以画成一颗痣。◇如果是脸颊上的痘痘,可以用纹身彩笔画成小图案,活泼而有个性。◇如果长在额头上的痘痘,可以贴上小彩贴或亮片,又炫又酷。
●从生活起居做起
1.不用油性化妆品,如含高油分的防晒霜等。
2.如口部长有痘痘,停止使用含氟牙膏。
3.痘痘成长期暂时不要吃海鲜、芒果和补品。
4.避免使用皂基成分的洁面品,以免破坏皮肤的酸性保护膜,使皮肤失去抵抗力,更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产生敏感痘痘。
根及部分根茎供药用,有除虚烦、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之效,可治产后虚烦呕逆,小便淋沥,肾炎,尿路感染,水肿,支气管炎和风湿性腰腿痛等。
性味:苦咸,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咸,大寒,无毒。
③《本草汇言》:味苦咸,气温,无毒。
④《本草备要》:苦咸,寒。
归经:入肺、胃、肾经。
①《纲目》: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二经。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刀伤。
用法用量:煎汤,7.5~15克;或入丸、散。
备注:一般用于清虚热者居多,常与青蒿、银柴胡等配伍同用;治肺热咳嗽,可与前胡、枇杷叶等同用。(《中国药典》) ①《本经》: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
②《别录》: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久服利人。
③陶弘景:疗惊邪,风狂,庢病。
④《纲目》:治风温灼热多眠,及热淋,遗尿,金疮出血。
⑤《本草述》:主治患痰虚烦。
⑥《要药分剂》:清虚火,除血热。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卒中患者之四肢浮肿,又用于急性热病中末期之灼热及衰弱病之消耗热,肺结核之骨蒸潮热等,有清凉性滋养之效;又用于小溲亦涩,肺热咳嗽等证。
⑧《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热。治吐血及老年咳嗽。
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肾炎、肺结核、尿路感染、水肿等。
宜忌:
①《本草经集注》:恶黄芪、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大枣、山茱萸。
②《本草经疏》:凡伤寒及天行热病,或汗多亡阳过甚,或内虚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后内虚,腹中觉冷,或因下过甚,泄泻不止,皆不可服。
③《本草从新》:血热相宜,血虚则忌。
④ 不良反应:白薇甙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强心功能较强,内服过量,可产生强心甙样中毒反应,中毒量一般为30~40克。临床使用切勿过量。
⑤ 血分无热、中寒便滑、阳气外越者慎服。 ⑴治体虚低烧,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20克,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⑵治肺结核潮热:白薇15克,葎草果实15克,地骨皮20克,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⑶治尿道感染:白薇25克,车前草50克,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⑷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生竹茹1克,石膏1克,桂枝0.5克,甘草3.5克,白薇0.5克。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略》竹皮大丸)
⑸治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或似有知,而恶闻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白薇50克,当归50克,人参25克。上为散,每服25克,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全生指迷方》白薇汤)
⑹治妇人遗尿,不知出时:白薇、芍药各50克。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⑺治火眼:白薇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⑻治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百部100克,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50克。上为散,每服5克,米饮调下。(《普济方》)
⑼治金疮血不止:白薇为末,贴之。(《儒门事亲》)
⑽治瘰疬:鲜白薇、鲜天冬各等分,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⑾治风湿关节痛:白薇、臭山羊、大鹅儿肠根各25克,泡酒服。(《贵州草药》)白薇油能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同时有解毒、利尿作用。对心脏的作用白薇甙能使心肌收缩作用增强,心率变慢,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抗菌作用本品还有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治疗半身不遂:白薇15g,泽兰10g,穿山甲6g,水煎服。治疗3例,效果满意。(《广东中医》)
治疗血管抑制性晕厥:白薇30g,党参15g,当归15g,炙甘草6g,水煎服。治疗11例,治愈9例,全部有效。(《中西医结合杂志》)
不良反应:
白薇素有较强的强心作用,内服过量,已引起强心苷样中毒反应,中毒量为30~45g,可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流涎等中毒症状,临床用药应予以注意。
药理评价
经验鉴别:以根粗长,色棕黄者佳。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药材不得少于19.0%。兼能利尿。 《药典》。【傈僳药】哪波莫:根用于阴虚潮热,低热不退,尿路感染《怒江药》。【侗药】让宾:根治咽喉炎,风湿关节炎《桂药编》。三百尚里。Samp begs sangp niv,尚义都尽(Sangpil dugs qemp):根主治代喉老(老年咳嗽),故喉久天(串串咳)《侗医学》。【壮药】三百根:功用同侗族《桂药编》。【苗药】妥江萨:根治跌打损伤,疼痛《滇药录》。根及根茎用于阴虚发热,血虚昏厥,小便涩痛《湘蓝考》。【水药】项白拟,婆婆针线包,老君须:根治毒蛇咬伤《水族药》。【阿昌药】革嗯啊,铺啊奴:治风湿性腰腿痛,肺结核,支气管炎《德宏药录》。【德昂药】娃波孔: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景颇药】Bvunmyo chi: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哈尼药】区希:根、叶治疗风湿性腰腿痛,肺结核低热,支气管炎《哈尼药》。【蒙药】根及根茎用于阴虚发热,肺热咳血,血虚昏厥,热淋,小便涩痛,风湿关节疼痛,瘰疬《蒙植药志》。敖-杜格莫宁:根及根茎用于阴虚潮热,热病后期低热不退,血虚昏厥,小便涩痛《蒙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55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老鹳草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蓝花扁竹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