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根
(《纲目拾遗》)
【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根,植物形态详"黄麻叶"条。
【性味】①《现代实用中药》:"苦,温,无毒。"
②《陆川本草》:"味淡微苦,性平。"
【功用主治】①《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膀胱结石。"
②《陆川本草》:"治腹泻,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烧存性研末。
【选方】①治痢疾:黄麻根、红池木、?苋菜、火炭藤。用鲜药各两半,水煎一次服。(《陆川本草》黄麻根合剂)
②治麻疹后腹泻:黄麻根一两,烧灰存性,开水冲服。(《陆川本草》麻灰汤)
中医认为,浮小麦味甘、咸,性凉,具有益气养心、除热止汗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多种盗汗。
产后盗汗:取浮小麦15~30克,黄芪10~15克,红枣10枚,煅牡蛎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体虚盗汗:取浮小麦20克,红枣、乌梅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热病后盗汗:取浮小麦、玉米心各3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汗多者服用3剂即可。
肺结核盗汗:取浮小麦、百部各15克,百合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对于治疗自汗盗汗,除了使用浮小麦以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药品进行,诸如麻黄根、糯米须宜忌太子参。麻黄根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根,均为野生。地道的麻黄产地有内蒙古呼盟的突泉、赤峰市的敖汉、通辽市的扎旗,甘肃的天水等地。其性味甘,平,主治自汗、盗汗。糯米根也称稻须根,其性味甘,平,可益胃生津,止汗退热,主治出虚汗、自汗,虚热不退。太子参也称孩儿参,系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根块,主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性味甘,微苦,平,能益气生津,主治气虚乏力,口干,自汗,病后体弱,精亏口渴。
麻黄是非常不错的一种中药材,很多人都会选择服用麻黄来促进健康,这对我们也会有帮助,但是在服用麻黄的时候也要注意,还有一种中药材就是麻黄根了,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分清楚这两种中药材的区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的区别吧。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麻黄根了,首先麻黄根又名苦椿菜,是草麻黄的根茎部位。选择把麻黄根和黄芪、炒白芍、焦白术等中药搭配起来,能治疗出虚汗的病症。而对于阳虚导致的大汗,则需要和人参等一同使用。另外对阴虚盗汗和产后虚汗等,又是需要和其他的中药配伍了,这是非常不错的一种中药材,能帮助我们改善很多的不适情况,大家不妨试试。
而麻黄是一种草本状的灌木,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其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生物碱,能提取麻黄碱,这是我们经会去用到的一种中药材,能不肮脏我们起到补充的治病作用,同时麻黄能发汗,能驱散体内的寒气,并且还能治疗咳嗽,能消肿。对于风寒感冒而引起的咳嗽、水肿等治疗效果明显。麻黄和麻黄根从外形,还有药用价值上有不小的区别,所以说我们还是要分清楚它们的区别才行。也就是说麻黄根是一种根,而麻黄是苗木,从这点来看,二者还是很容易区别的。另外从功效上,麻黄根是用来止汗的,而麻黄是出汗的,所以更不一样了。
麻黄和麻黄根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需要小心才行了,虽然说它们的名称是比较相似的,而且在外观上也会有一定相似的地方,但是实际上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功效上的区别很大,这对是需要我们清楚的一个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53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练芽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黄栌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