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风藤草根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09-29 04:17:05
风藤草根能治什么病|风藤草根有什么作用|风藤草根什么样真假辨别

风藤草根
(《滇南本草》)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毛铁线莲的根。

【植物形态】黄毛铁线莲又名:风藤草(《滇南本草》),金毛铁线莲。
攀援藤本。茎长达3米,幼枝密生短柔毛。3出复叶,对生或数个和1~3朵花一同自二年生枝的腋芽生出;中央小叶菱状倒卵形,长2.4~6厘米,3浅裂,边缘疏生牙齿,两面都有黄色绢状短柔毛,下面较密,侧生小叶较小,并稍偏斜;叶柄长2~6.5厘米。花直径通常为3.5~4厘米,花梗长2~10厘米,密生黄色短柔毛;萼片4,白色或带粉红色,外面密生短柔毛;无花瓣;雄蕊多数,无毛;心皮多数。瘦果扁卵形,长约3毫米,有短柔毛,羽状花柱长达3.5厘米,毛黄色。
生于高山林边或草地上。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茎藤(金毛木通)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滇南本草》:"性平,味淡。"

【功用主治】《滇南本草》:"泻小肠经实热,清利水道,消水肿,通利五淋白浊,并治暴发火眼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

中药大全

毛草根能医什么病

你说的茅草根吧,我们小时候喜欢嚼的甜甜的那个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肾炎有较好效果,可以缩短病程。 据数十例的观察,服药后通常在1~5天内小便即显著增多,每日可达1500~3000毫升左右。 随之水肿即渐消失,高血压及尿检变化亦渐好转而趋正常。 据部分病例统计,水肿消失时间平均约4~5天或1周左右;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在5~20天,平均7~9天;尿检变化平均消失时间,自11天至26.4天不等。 用于慢性肾炎亦有利尿消肿及一定的降压作用。 但对肝脏病引起的腹水及心力衰竭所致的水肿,则无利尿消肿作用或作用不显著。 因此有人推测,白茅根的作用主要在于缓解肾小球血管痉挛,从而使肾血流量及肾滤过率增加而产生利尿效果;同时肾缺血改善,肾素产生减少,使血压恢复正常。 故对急性肾炎疗效良好,慢性肾炎疗效较差,而对肝病性及心病性的水肿几不奏效。 服药期间除个别有轻微头晕或恶心外,未见不良反应。 用法:一般以白茅根(干品)半斤,洗净切碎,水煎,每日2~3次分服。 连服1~2周或至痊愈。 亦有配合大蓟、小蓟、生地或麻黄组成复方治疗。 服药同时,须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水、盐的摄入,保暖。 必要时可适当加用其它药物控制并发症及感染病灶等 ②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用白茅根(干品)2两,水煎,每日两次分服。 治疗28例,结果临床治愈(45天内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21例,好转(临床症状好转,45天内各项肝功能的数值下降超过半数,或45天后完全恢复正常)7例。 治疗后,主要症状大多在10天内消失,肝脾肿大在20天左右消失;谷丙转氨酶经45天后有80%的患者降至正常,黄疸指数平均20.15天全转正常。 未见副作用。此外,白茅根曾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配合仙鹤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均有一定效果。【植物形态】白茅(《本草经集注》),又名:白茅菅(陶弘景),丝茅(《纲目》),万根草(《铁岭县志》),茅草。 多年生草本。 根茎密生鳞片。 秆丛生,直立,高30~90厘米,具2~3节,节上有长4~10毫米的柔毛。 叶多丛集基部;叶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老时基部或破碎呈纤维状;叶舌干膜质,钝头,长约1毫米;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根生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 圆锥花序柱状,长5~20厘米,宽1.5~3厘米,分枝短缩密集;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毫米,基部密生长10~15毫米之丝状柔毛,具长短不等的小穗柄;两颖相等或第一颖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质外,余均膜质,边缘具纤毛,背面疏生丝状柔毛,第一颖较狭,具3~4脉,第二颖较宽,具4~6脉;第一外稃卵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内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针形,长1.2毫米,先端尖,两侧略呈细齿状;内稃长约1.2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截平,具尖钝划、不同的数齿;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柱头2枚,深紫色。 颖果。 花期夏、秋季。 多生长于路旁、山坡、草地上。 分布几遍全国。 本植物的叶(茅草叶)、初生花序(白茅针)、花穗(白茅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春、秋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洗净、晒干后,揉去须根及膜质叶鞘。 【药材】干燥的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时分枝,长短不一,通常长30~60厘米,直径约1.5毫米,表面乳白色或黄白色,有浅棕黄色、微隆起的节;节距约3厘米。 质轻而韧,不易折断。 断面纤维性,中心黄白色,并有一小孔,外圈色白,充实,或有无数空隙如车轮状,外圈与中心极易剥离。 气微,味微甘。 以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甜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茅草根(《江苏植药志》),白茅根 (《本草经集注》) 【异名】茅根、兰根、茹根(《本经》),地菅、地筋、兼杜(《别录》),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地节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坚草根、甜草根(《河北药材》),丝毛草根(《中药志》),寒草根(《闽东本草》),白茅根 (《本草经集注》) 。【化学成分】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又含21%的淀粉。 另有报道,从本品分离出白头翁素。根茎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薏苡素及芦竹素、印白茅素等 【炮制】干茅根:拣净杂质,洗净,微润,切段,晒干,簸净碎屑。 茅根炭:取茅根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性味】甘、寒。①《本经》:味甘,寒。②《别录》:无毒。③《本草正》:甘,凉。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无毒。【归经】入肺、胃、小肠经。①《滇南本草》:入胃、小肠二经。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太阴、阳明。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阴,兼入足太阴、阳明经。④《本草求真》:入胃、肝。【功用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①《本经》: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②《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③《日华子本草》: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④《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妇人崩漏下血。⑤《纲目》: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⑥《本经逢原》:治胃反上气,五淋疼热及痘疮干紫不起。⑦《动植物民间药》:治脚气。【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宜忌】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①《本草经疏》: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②《本草从新》:吐血因于虚寒者,非所宜也。

这是什么草,学名叫什么?听人说能治病,能治什么病?

中文学名:水蜈蚣别称:裂叶秋海棠

莎草科多年生草本,丛生。

【药用】:该品辛平,有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止咳化痰、祛瘀消肿的功用。主治疟疾、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痢疾、肝炎、乳糜尿、热淋、沙淋、肾炎、风湿关节炎、疔疮等症。

千根草能治疗什么病

问题一:千根草能治疗癌症吗肿瘤综合治疗为好,千万不要过度治疗。推荐“五芝菌药”,国家专利,集“抑杀癌细胞、修复受损基因和细胞、提高免疫力、补充营养能量和抗癌微量元素等”于一体,全方位、多层次抑杀癌细胞、让癌细胞的躲避机制失灵;抗癌与修复调理相结合,调动一切抗癌有利因素,让癌细胞失去体内生存、滋养的环境,标本兼治,弥补手术、放化疗不足,从根本上阻止癌细胞再生,实现尽快好转,预防复发转移等。祝早日康复!

问题二:千根草泡水能降血糖吗?1、要看你的血糖高到多少,如果是确认糖尿病的话必须正规治疗,如果是糖尿病前期(血糖高到正常值却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可以靠饮食加运动来调整。如果血糖高的话可以考虑吃苦瓜、芹菜、木耳、紫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及粗粮等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
2、血糖高,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建议用洗胰清糖素胶囊,生津止渴,甘平养胃,涩敛固阴。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消渴症;轻度及中度成年型糖尿病。

问题三:含差草的根能治愈胃病吗?不能够吧,没有试用过,最好还是到老中医咨询抓药。个人是用益生菌来调养肠胃的,益生菌是一种生物食品,可以以菌制菌定植有益菌在肠胃帮助调理,修复受损的胃粘膜,改善肠胃消化吸收,恢复肠道蠕动

问题四:地锦草分心木泡水需要分心木联系我

问题五:家里不能种植什么植物许多人喜欢在家里或是办公室摆些植物,一来吸收辐射保护健康,二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可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一直被人们当做“空气过滤器”的花草中,竟有一些含有致癌病毒,并出现导致人体癌变的先例。]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所曾毅院士对植物所含物质的促癌作用进行了研究,从1693种中草药和植物 *** 检出18个科中的52种植物含有促癌物质。这些植物多属大戟科和瑞香科,中铁海棠、变叶木、乌柏、红背桂花、油桐、金果榄等一些市民家中及公园里常见的观赏性花木均含有促癌物质。
“清理门户”事不宜迟
实验表明,这些致癌植物中所含有的“Epsteln-Barr病毒早期抗原诱导物”,可以诱导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并能促进由肿瘤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肿瘤生长。
目前,致癌植物诱发鼻咽癌和食管癌的实验已得到证实,它们不仅浑身上下都带“毒”,而且种过此类植物的土壤中都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学致癌物的激活物质。
曾毅院士表示,如果居室中种有此类植物,人们有可能由于长期吸入花粉、尘土颗粒等原因引发癌症。
因此,建议爱养花草的市民应及早“清理门户”,尽量不要在家中种植致癌植物。
52种致癌植物大盘点
石粟、变叶木、细叶变叶木、蜂腰榕、石山巴豆、毛果巴豆、巴豆、麒麟冠、猫眼草、泽漆、
甘遂、续随子、高山积雪、铁海棠、千根草、红背桂花、鸡尾木、多裂麻疯树、红雀珊瑚、山
乌桕、乌桕、圆叶乌桕、油桐、木油桐、火殃勒、芫花、结香、狼毒、黄芫花、了哥王、土沈
香、细轴芫花、苏木、广金钱草、红芽大戟、猪殃殃、黄毛豆付柴、假连翘、射干、鸢尾、银
粉背蕨、黄花铁线莲、金果榄、曼陀罗、三梭、红凤仙花、剪刀股、坚荚树、阔叶猕猴桃、海
南蒌、苦杏仁、怀牛膝。 一、夜来香、郁金香等一些香味过于浓烈的花,在封闭空间会让人难受,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二、含羞草、一品红、夹竹桃等带有毒性,不宜摆在室内。
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花卉,如月季、五色梅、洋绣球、天竺葵等,碰触抚摸往往会引起皮肤过敏,甚至出现红疹,奇痒难忍。
四、考虑到儿童和老年人的安全,室内也不宜摆放金琥一类的硬刺型仙人球、仙人柱,以免造成伤害。

日草根可以治疗哪些病症?

中药有很多种类型,比如有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其实除了植物药之外,还有很多动物药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药物,植物药也有很多种,有的植物药是根茎叶入药,有的是花以及种子或者果实入药的。日草根也是一种植物药,那么,一般日草根都有哪些功效呢?
1、别名
茅根,茅草根,甜草根,丝茅草,茅草。
2、来源产地
中药白茅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3、采收炮制
生用,一般取鲜品用为佳。或挖取根茎后洗净微润,切段,干燥。
4、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肾经。
5、功效作用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生津止渴。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淋、崩漏、水肿、热病烦渴、肺热咳喘、胃热呕哕等。
6、临床应用
1.白茅根配栀子:白茅根能凉血止血,栀子请热泻火止血。两者配用,可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之证,常再加大蓟、小蓟、侧柏叶同用。方如十灰散。
2.白茅根配芦根:白茅根有清热生津和胃之功,芦根能清热生津止呕。两者配伍,起协同作用,常用于胃热呕吐,食入即吐之症。
7、临床事例
1.洽小儿急性肾炎:用白茅根30g,石韦12~20g,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12~24g,通草、竹叶、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各6g,车前子、泽泻的功效与作用各10~20g,黄芩的功效与作用9g,随证加减,每日I剂,水煎服。共治疗26例,均在3~70日后治愈。〔新中医)
2.治漫性肾炎:白茅根30g,黄芪的功效与作用50g,茯苓的功效与作用40g,山茱萸30g,阿胶的功效与作用20g,三七的功效与作用10g,水煎服,每日1剂。共治50例,5个月内,38例完全缓解,症状消失。1年未复发,10例基本有效,总有效率为96%。〔黑龙江中医药〕
3.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用白茅根、茵陈的功效与作用蒿、黄芪、茯苓、甘草,观察31例,6例药后30日,HHsAg滴度显著下降,15例60日显著下降。其中7例转阴,4例90日转阴,共11例转阴,半年后复查无变化,6倒无效。〔中医药研究〕
4.治流行性出血热:用白茅根150g,丹参20g,芦根30g,黄柏10g,佩兰15g,牡丹皮10g,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3剂频服。共治疗120例,其中治疗组60例,全部度过少尿期,死亡2例;对照组60例,死亡9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5.治鼻衄:用白茅根30g,生地黄30g,桑白皮30g,党参的功效与作用10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共治疗36例,一般用药3~12剂,全部治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8、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亦可捣汁或研末服。
9、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之出血,呕哕者忌服。
10、副作用
1.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2.《本草经疏》: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
3.《本草从新》:吐血因于虚寒者,非所宜也。
11、化学成分
主要含葡萄糖、蔗糖、淀粉、柠檬的功效与作用酸、草酸、叶绿素、维生素、白头翁素等。
12、药理作用
白茅根粉外用,对犬或兔股动脉出血有明显的止血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痢疾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有一定抗乙肝病毒(HBV)病毒能力。煎剂口服对家兔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13、医家论述
1.《本草纲目》:‘’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乃良物也。”
2.《本草经疏》:“劳伤虚赢,必内热,茅根甘能补脾,目则虽寒而不犯胃。甘寒能除内热,故主劳伤虚赢,益脾所以补中,除热所以益气,甘能益血,血热则瘀,瘀则闭,闭则寒热作矣,寒凉血,甘益血,热去则血和,和则瘀消而闭通,通则寒热自正也。”
3.《本草求原》:“白茅根,和上下之阳,清脾伏热,生脉津以凉血,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
4.《本草正义》:“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于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
14、吃中药的饮食禁忌
(1)忌生冷类
此类食物性多寒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渴,故适合热证疾病。但却易影响胃肠功能,因此虚寒体质者及胃肠病患者,当禁忌。
如白萝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气之功效,若体质虚寒及胃肠病患者食之,岂不寒上加寒,胃肠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时服用人参和其它滋补药时,由于药性相恶,可降低或消除补药之效力,故萝卜与人参不宜同服。
(2)忌辛辣类
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
如辣椒属热性,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必然会加重“上火”症状,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故热证病人就诊中医不可同食辣椒。
(3)忌油腻类
此类食物包括动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腻有损脾胃健运,故凡外感疾病、黄疸、泄泻者当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质硬、燥热,不易消化,胃肠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4)忌发物类
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对食物选择程度的大小不同,其“发”亦有异。此类食物有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等。
如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患者当禁吃公鸡肉、猪头肉;疔、疖、疮、痈等皮肤疾患者,当禁吃香蕈、蘑菇、笋、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否则会加速红肿、生脓;有肠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会产生较多的酸,对胃肠有刺激。鉴此,“发”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有促进疾病恶化之意。
(5)忌鱼腥类
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之。
此类食物有黄鱼、鲤鱼、带鱼、蚌肉、虾、螃蟹等,而鲤鱼、沙丁鱼、鲇鱼、黄鱼、螃蟹、黄泥螺最易引起过敏。注意,鱼腥类食物亦属发物。
(6)忌酸涩类
酸过多则对肠胃有刺激,故胃酸过多、胃肠溃疡患者禁食。涩者,大多含鞣质。如茶叶含有鞣质,而浓茶含量更高,与中草药同服时,可与中草药中某些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结合产生沉淀,这就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有影响。因此,在服用中草药时,一般不宜与浓茶同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48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