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草
(《贵州草药》)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
【植物形态】冬青卫矛,又名:正木、八木、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枝有白色皮孔,小枝近四棱形。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钝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色较淡;叶柄长约1厘米。花绿白色,4数,具细长的柄,每5~12朵合成腋生密集的聚伞花序。蒴果球形,无毛,淡红色,有4浅沟,果梗4棱形。种子每室1~2,棕色,假种皮橘红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野林边。庭园中常有栽培。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叶含三萜类无羁萜、表无羁萜醇和无羁萜醇。又含槲皮素-3-β-D-葡萄糖-7-α-L-鼠李糖甙和山柰酚-3-β-D-葡萄糖-7-β-L-鼠李糖甙等黄酮类;叶子黄色部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较绿色部分中为多。
【性味】辛,温。
【功用主治】调经化瘀。治月经不调,痛经。
【选方】①治月经不调:调经草一两。炖肉吃。
②治痛经:调经草、水葫芦各五钱。煨水服。(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鬼箭羽,可用于控制糖尿病的血糖值
鬼箭羽(卫矛)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霍山山谷。八月采,阴干。
山野处处有。其茎有三羽,状如箭羽,世皆呼为鬼箭。而为用甚稀,用之削取皮及羽也。
《中药大辞典》
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全年可采。
于山野林边。庭园中常有栽培。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寒。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寒,无毒。主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
注意标红部分
药理
实验表明其有调节异常代谢和增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可用于控制糖尿病。
别名
调经草、鬼箭羽
《神农本草经》
鬼箭
调经草,妇科要药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中药书上没有。过敏性皮炎的治疗也有效。
通经草
(《山西中药志》)
【异名】金丝草(《山西中药志》),止惊草、金线铜皮、铁骨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分经草、小孩拳、伸筋草(《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银粉背蕨的全株。
【植物形态】银粉背蕨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直立,密被红棕色边的亮黑色披针形鳞片,叶丛生;叶柄长7~20厘米,有光泽,褐栗色,除基部被鳞片外无毛;叶片五角掌状,长7~10厘米,宽5~8厘米,2~3次羽状分裂,最下羽片最大,斜三角形,再次羽状深裂,裂片线状长椭圆形;营养叶有微锯齿,叶下面被黄粉,少有无粉的,叶质稍厚,中轴褐栗色。孢子囊群多分布于叶片之边缘,褐色,狭而连续,囊群盖内缘呈疏圆齿状。
生于岩石隙间。分布云南、广西、江西、浙江、台湾、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内蒙古、东北等地。
【采集】秋季收取,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叶柄细如金丝,褐栗色,光泽,中空,中间有绿心,叶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边缘有孢子囊着生。根茎黑褐色,被鳞片,须根众多。气无,味淡。
产山西、浙江、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叶中含粉背蕨酸、蔗糖和黄酮类化合物。
【性味】《河南中草药手册》:"性平,味淡;叶:味苦。"
【功用主治】止咳,调经,祛湿。治咳嗽,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①《山西中药志》:"活血通经。"
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小儿惊挛抽搐。"
③《广西药植名录》:"止咳,治妇女病,"
④《河南中草药手册》:"活血调经,祛湿,散寒,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选方】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分经草一两。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提醒您:通经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46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吊竹梅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地羊鹊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