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地肤苗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09-23 00:49:19
地肤苗能治什么病|地肤苗有什么作用|地肤苗什么样真假辨别

地肤苗
(《别录》)

【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嫩茎叶。植物形态详"地肤子"条。

【性味】苦,寒。

①《本草图经》:"叶:苦,寒,无毒。"

②《救荒本草》:"叶:味甘。"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治赤白痢,泄泻,热淋,目赤,雀盲,皮肤风热赤肿。

①《别录》:"捣绞取汁,主亦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

②《本草图经》:"主大肠泄泻。止赤白痢,和气,涩肠胃,解恶疮毒。"

③《纲目》:"煎水日服,利小便诸淋。"

④《本草备要》:"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选方】①疗淋:地肤草二七把,以水二升煎之。亦可长服。(《范汪方》)

②疗小便数多,或热痛酸楚,手足烦疼:地肤草三两,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产乳集验方》)

③治眼为物所伤,或肉胬:生地肤苗五两,净洗,捣绞取汁,瓷盒中盛,以铜箸频点目中。冬月以干者,煮汁点之。(《圣惠方》)

中药图谱大全:地肤子图谱

【药 名】:地肤子

【拼 音】:difuzi

【英文名】:belveder frui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藜科植物地肤的果实。

【功 效】:除湿利尿,清热解毒,益精强阴。

【主 治】: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风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

【性味归经】:甘苦,寒。①《本经》:“味苦,寒。”②《别录》:“无毒。”③《纲目》:“甘,寒。”

入肾、膀胱经。①卢复:“入膀胱。”②《要药分剂》:“入肾、膀胱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用药忌宜】:《本草备要》:“恶螵蛸。”

【药物配伍】:配阳起石,一补阴,一壮阳,相须为用,阴阳俱补;配白鲜皮,用治湿热疮痒,黄水疮,肌肤湿烂,皮肤搔痒等症;配黄芩,清热止痢;配生地,用治目赤,疗效大增;配牡蛎,山药,五味子,清者清,补者补,通者通,涩者涩,滋润条达而无偏胜为害之弊。

【别 名】:地葵(《本经》)、地麦(《别录》、益明(《药性论》)、落帚子(《日华子本草》)、竹帚子(《滇南本草》)、千头子(《万病回春》)、帚菜子(《新疆药材》)、铁扫把子(《四川中药志》)。原植物地肤(《本经》)又名:葥、王彗(《尔雅》)、王帚(《尔雅》郭璞注)、扫帚(陶弘景)、涎衣草(《唐本草》)、鸭舌草、独帚(《本草图经》)、白地草(《纲目》)、黄蒿(《本经逢原》)、地面草

【处方名】:地肤子、地夫子、扫帚子、炒地夫子

处方中写地肤子、地夫子、扫帚子均指生地肤子,为原药去杂质生用入药者。

炒地肤子为净地肤子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带有香气入药者。

【商品名】:地肤子,以子粒饱满、色灰绿、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嫩茎叶(地肤苗)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甘肃等地。各地多有栽培。主产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此外,辽宁、青海、陕西、甘肃、四川、江苏、安徽等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除净枝、叶等杂质。

【拉丁名】:药材fructus kochiae原植物kochiascoparia (l. )schrad.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生药材鉴定】:干燥果实呈扁圆形五角星状,直径1~3毫米,厚约1毫米。外面为宿存花被,膜质,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土灰绿色或浅棕色;有的具三角形小翅5枚,排列如五角星状。顶面中央有柱头残痕,基部有圆点状果柄痕,及10条左右放射状的棱线。花被易剥离,内有 1粒小坚果,横生,果皮半透明膜质,有点状花纹,亦易剥离,种子褐棕色,扁平,形似芝麻,在扩大镜下,可见表面有点状花纹,中部稍凹,边缘稍隆起,内有马蹄状的胚,淡黄色,油质,胚乳白色。气微,味微苦。以色灰绿、饱满、无枝叶杂质者为佳。地肤子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扫帚菜 kochia sco-paria (l. )schrad.f.trichophilaschinzetthell.(东北);碱地肤 k.sieversiana(pall.)c. a. mey.(东北、陕西)的胞果,亦同等入药。其药材外形几无区别。华东以及湖南、湖北、贵州、山东等地,以同科植物藜 chenopodiumalbuml. 的胞果,俗称“灰菜子”,作地肤子使用。藜的胞果呈钝三角球形, 稍压扁,径约1毫米;草绿色至暗绿色,花被紧抱果实,周围无膜质小翅,基部有短果柄,隆线5条。种子扁平圆球形,有光泽,上有放射状排列的线状花纹。气味与地肤子相同。参见“藜”条。本品以充实饱满、色灰绿、无杂质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种子含三萜皂甙、油15%。绿色部分含生物碱。果实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3-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1→ 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正三十烷醇、饱和脂肪酸混合物,以及黄酮类化合物。尚含挥发油。

【中药化学鉴定】:(1)到本品粉末约0.5g,置试管中,加蒸馏水10ml,温浸40min,滤过,取滤液在试管中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放置10min,泡沫没有明显消失。(检查皂甙)(2)取本品甲醇浸出液2ml,加浓盐酸4~5滴及镁 粉少许,水浴上加热2min,显浅红色。(检查黄酮类)(3)取本品10g,加酸性水温浸30min,各取滤液2ml置4支试管中,分别加碘化铋钾试剂 、碘-碘化钾试剂、硅钨酸试剂、碘化汞钾试验剂均产生沉淀。(检查生物碱) (4)薄层层析:取本品粉末10g,置圆底烧瓶中,加15%硫酸30ml、氯 仿100ml,回流水解 2h,滤过,分出氯仿层,并回收氯仿至10ml,供点样用。另以剂墩果酸氯仿溶液为对照品。取上述溶液10μl,点于同一硅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环已烷(2:1:7)为展开剂,用5%磷钼酸乙醇试剂加热后显色,剂墩果酸显蓝色斑点。

扫帚菜的功效与作用

扫帚菜的功效与作用

扫帚菜是一种野生菜品,它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多生长在田野和荒地中,有些人会把它采收以后就能当蔬菜食用,这种菜营养价值很高的,下面分享扫帚菜的功效与作用?

扫帚菜的功效与作用1 扫帚菜是什么?

扫帚菜,为石竹目,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直立,多分枝而紧凑;叶互生,线形,细密,绿色,秋后变暗红色;花小不显,肥水要求不严,管理粗放,耐修剪、耐碱土、耐炎热、抗干旱、自播能力极强,幼嫩茎可食用。

扫帚菜,又名地肤,别名扫帚苗、铁扫帚、野菠菜,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整个植株外形卵球形。叶披针形,长2-5厘米,宽3-7毫米;具3条主脉,茎部叶小,具1脉。花常1-3个簇生于叶腋,构成穗状圆锥花序。花被近球形,淡绿色,裂片三角形。胞果扁球形,果皮膜质,与种子离生。种子黑色,具光泽。

扫帚菜的功效与作用

1、扫帚菜有很强的药用功效,它对人类的小便不利以及淋病和阴部湿痒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扫帚菜还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减少热毒对人体的伤害。

2、扫帚菜还具有治疗皮肤病的作用,特别是对人类的经常出现的温疹,有出色的治疗效果,大家可以直接用扫帚菜的菜汁涂抹患处,也可以把扫帚菜煮水后清洗患处,一般情况下使用五到七次以后,人们的症状就有明显的减轻。

3、扫帚菜还有出色的营养价值,春天中的它的茎部和叶子可以直接采摘后食用,不但可以炒制,还可以制成多种馅料食用,这种菜品中有大量的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多种酸性成分,这些物质是人体正常代谢情况下的必须品,因此食用扫帚菜可以起到为人体补充营养的作用。

扫帚菜怎么吃?

方法一、蘸酱吃

1、洗干净扫帚菜;

2、锅内放水、一点点盐和几滴色拉油,水开后倒入扫帚菜和枸杞子,焯一下;

3、变色后捞出放凉开水里降温;

4、装入饮料瓶底按一下,为的是塑型,倒扣在盘子里;

5、可以蘸蒜酱、辣酱、芝麻酱、豆瓣酱、橄榄菜酱都可以。

方法二、蒸吃

近两年流行的无油烹饪的蒸菜,颇受老年人的喜欢。

把扫帚菜清洗干净,略微控一下水分。

2、一点点撒玉米面,借叶片的微微水汽,将叶片粘上玉米面;

3、松散地放在铺了屉布的笼屉里;

4、蒸锅上气后,把笼屉摆上,蒸7分钟即可;

5、调一个蘸汁、熟花生碎或者熟芝麻、生韭菜末或者生葱末、蒜泥、辣酱、生抽、香油;

6、蘸食酱汁或者酱汁与扫帚菜拌匀吃都可以。

方法三、包包子

1、扫帚菜用开水焯一下;

2、放四分之一的韭菜,猪肉或者油炸的虾皮,调好后包包子,这个方法受年轻人的青睐。

扫帚菜的功效与作用2 扫帚菜的功效与作用

1、抗菌消炎

扫帚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含有的.生物碱和皂苷都是天然的药用成分,能消灭人体内的多种致病菌,也能阻止人体内炎症滋生,它对人类经常出现了肠炎,腹泻和痢疾等症,都有明显治疗作用,在需要时可以把它煎水以后服用,多数患者服用以后能让炎症消退,腹泻症状也能随之减轻。

2、清除湿热

清除湿热也是扫帚菜的重要功效,它味苦性,还能清热解毒也能利湿退黄,平时人们出现目赤肿痛或咽喉肿痛,以及临病涩痛等不良症状时,都能多吃一些扫帚菜,他虽然不能让病情彻底康复,但能让病情明显好转,对减轻患者痛苦有极大好处。

3、利尿消肿

扫帚菜是一种能入肾经的健康食材,它能提高人力肾功能并能利尿通灵,对人类的小便不利,小便涩痛以及身体浮肿等症都有明显治疗作用。扫帚菜还能止痛止痒,也能清热利湿,它对人类经常出现的皮炎以及皮肤红肿疼痛和健全等症都有明显治疗作用,在需要时可以把它捣碎以后取出汁液直接涂抹在患处。

扫帚菜的副作用

扫帚菜营养丰富,保健功效出色,但在食用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存在它性质含量,如果过量食用容易加重人类脾胃负担,会引发脾胃虚寒和腹部疼痛等不良症状,还会影响人体消化功能。扫帚菜中还有一些易过敏成分,有些人在食用它以后会出现皮肤痛痒和丘疹等过敏反应,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扫帚菜的功效与作用

1、扫帚菜能补充营养

扫帚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绿色菜品,它含有的水分、蛋白质的碳水化合以及胡萝卜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另外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人,人们食用以后可以快速把这些营养成分吸收和利用,能满足身体对不同营养成分需要,对促进身体代谢有很大的好处。

2、扫帚菜的功效

扫帚菜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和利尿通淋等多种功效,平时它除了可以当野菜食用以外,还能用于人类多种疾病的治疗,像人类高发的痢疾、腹泻以及热淋和目赤与皮肤肿痛等,就都能用扫帚菜进行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

3、扫帚菜能治小便不利

扫帚菜能治疗人类的小便不利,这种症状多是因为膀胱湿热引发的,在治疗时可以把扫帚菜与木能和冬葵子以及瞿麦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使用,能让膀胱湿热的症状很快转,小便不利的症状就会随之消失或者减轻。

扫帚菜做法有哪些

油炸扫帚菜的做法

材料:扫帚菜,面粉,鸡蛋,盐,胡椒粉,鸡精,橄榄油。

做法:

1、面粉加入鸡蛋,再加入盐,胡椒粉,鸡精和适量的清水;

2、搅拌至无颗粒状面糊;

3、把扫帚菜洗净,切成适当的段状;

4、把蔬菜裹上面糊;

5、平底锅倒入橄榄油放入裹上面糊的蔬菜炸制;

6、炸至微黄捞出沥油;

7、放入吸油纸上吸出油份即好。

扫帚菜的做法

(1)凉拌扫帚菜

材料:扫帚菜两百克,大蒜一头,生抽少许,盐、味精各适量,麻酱一大勺。

做法:

1、把扫帚菜清洗干净,再放入到沸水中焯两分钟,捞出后放入凉水,降温后捞出把水分沥干;

2、把大蒜去掉外皮切成蒜末备用;

3、把麻酱放入小碗中加入生抽、盐和香油以及鸡精等调味料,用筷子调匀;

4、把处理好的扫帚菜放在盘子中,再把调好的料汗倒进去,最上层撒上蒜末,就可以了。

(2)粉蒸扫帚菜

材料:新鲜扫帚菜、面粉、芝麻、花生适量。

做法:

1、扫帚菜浸泡清洗干净;

2、洗净控干水分,最好是叶片上有水珠,但是盆内无水;

3、在上面撒上玉米面,也可以直接用面粉;

4、用手抓匀,使每一个叶片上面均匀裹上面粉;

5、蒸锅内放水,将笼布浸透水,铺上;

6、放入裹好面粉的扫帚菜。开火,出热气之后蒸5分钟即可;

7、花生烤熟、黑芝麻烤熟,用料理机打碎。加入盐、味精调味;

8、蒸熟后,在上面撒上花生芝麻碎,用筷子拌拌,即可食用。

(3)扫帚菜蘸酱吃

材料:扫帚菜、色拉油、枸杞子、盐。

做法:

1、洗干净扫帚菜;

2、锅内放水、一点点盐和几滴色拉油,水开后倒入扫帚菜和枸杞子,焯一下;

3、变色后捞出放凉开水里降温;

4、装入饮料瓶底按一下,倒扣在盘子里;

5、可以蘸蒜酱、辣酱、芝麻酱、豆瓣酱、橄榄菜酱都可以。

地肤子怎么用?地肤子的功效与作用

地肤子是一种中药,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作用,对于皮肤瘙痒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关于地肤子,有哪些验方?是如何搭配使用治疗哪些疾病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1、治疗寻常疣
(1)材料:地肤子30g,白矾30g,清水500ml。
(2)用法:将地肤子放进清水中,大火烧开,改小火煮10分钟,再加入白矾融化。稍凉一会儿,用药汤清洗患处。每天多洗几次。
2、治疗痔疮
(1)材料:地肤子适量。
(2)用法:将地肤子放进锅里炒熟,晾凉后磨碎,装入瓶中备用。每次取10g,用刚煮熟的小米汤冲泡后服用,一天服用3次,治疗一吃辣椒就明显加重的热性痔疮。
3、治疗急性结膜炎
(1)材料:地肤子(炒)2份、生地黄1份。
(2)用法:将地肤子、生地黄一块磨碎,装入瓶中备用。每顿饭前取9g,用温酒送服,一天吃3次。治疗风热引起的急性结膜炎。
4、治疗湿疹
(1)材料:地肤子30g,白矾24g,白鲜皮15g,露蜂房15g。
(2)用法:将白鲜皮、地肤子、露蜂房一块装进纱布袋中,放进砂锅里加水浸泡,煎煮15~20分钟,再加入白矾溶化。晾至合适的温度后熏洗患处,一天1~3次。
5、注意事项
小便过多,内无湿热者忌服地肤子。
地肤子原植物有绿茎和粉红茎两种。据北京药检所化验,化学成分不同,绿色这醇浸出物无结晶,粉红色者有结晶。北京只用绿茎地肤子,不用粉红色茎者。天津市两者通用。
在华东、湖南、江西、贵州等省市用藜科植物藜的胞果,俗称灰莱子,作地肤子用。地肤子呈钝三角球形稍扁。直径约1毫米。草绿色或暗绿色。略似地肤子,但不具五翅。种子扁平球形。气味与上种同。
在四川、云南部分地区使用豆科植物木樨种子,作地肤子用。地肤子荚果呈扁平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表面灰褐色,具网状花纹。顶端渐尖,呈鸟嘴状,基部常有宿存杯状花萼,有5片披针形的裂片,荚果不开裂,内含浅棕色种子已粒,卵圆形,具两片黄色子叶。气微,味微苦。
以上两种京津地区均不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45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