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灯盏细辛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09-23 00:10:28
灯盏细辛能治什么病|灯盏细辛有什么作用|灯盏细辛什么样真假辨别

灯盏细辛
(《云南中草药》)

【异名】地顶草、灯盏花(《云南中草药》),地朝阳、双葵花、东菊(《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种植物短葶飞蓬的全草。

【植物形态】短葶飞蓬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粗壮,其上密生纤细的须根。叶为单叶,基生叶密集,匙形,长3~5厘米,宽1.2~1.5厘米,两面有毛,边缘常皱波状,基部下延成柄,柄带红色;茎生叶长圆形,长仅2厘米,宽约0.6厘米。头状花序顶生,常单个,边缘有2列紫色舌状花,中央为黄包管状花。瘦果扁平,有柔软的冠毛。花期夏季。
生于向阳坡地。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同属植物含植物甾醇、树胶(含半乳糖)、糖甙型树脂、糖甙型鞣质、挥发油(为柠檬烯等)、焦性儿茶酚、氨基酸、糖等。

【性味】①《云南中草药》:"甘,温。"

②《云南中草药选》:"辛,微温。"

【功用主治】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积。治感冒头痛鼻塞,风湿痹痛,瘫痪,急性胃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小儿头疮。"

②《云南中草药》:"发表散寒,健脾消积,消炎止痛。"

③《云南中草药选》:"散寒解表,止痛,舒筋活血。治牙痛,急性胃炎,高热,跌打损伤,风湿痛,胸痛,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炎后遗症之瘫痪,血吸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蒸蛋。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感冒头痛,筋骨疼痛,鼻窍不通:灯盏细辛,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及脑炎后遗症瘫痪:灯盏细辛二至三钱。研末,蒸鸡蛋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小儿疳积,蛔虫病,感冒,肋痛:灯盏花三至五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④治牙痛:鲜灯盏花全草,捣烂加红糖敷痛处。(《云南中草药》)

⑤治疔毒,疖疮:灯盏细辛,捣烂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以灯盏花为主,结合其它中西医疗法,治疗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多发性神经炎、慢性蛛网膜炎等后遗瘫痪症,有一定疗效。初步观察31例,临床治愈36%,显著好转42%,好转12%,无效10%。其中以脑溢血后遗瘫痪疗效较好。用法:㈠灯盏花14棵(约10克)蒸鸡蛋1个,或炖猪脚服,每日1次。㈡灯盏花500棵(430克左右),浸白酒(浓度不限)500毫升。每次10毫升,日服3次。e灯盏花注射液4~6毫升,每日或隔日穴位注射1次,每穴1毫升(相当生药0.5克)。所用穴位为一般治瘫穴,如头面部取颊车、地仓等,上肢取肩箅、曲池、养老、合谷等,下肢取环跳、足三里、新伏兔、阳陵泉等。治疗过程中,同时辅以维生素B1或B12、加兰他敏、当归注射液等穴位注射,以及按摩推拿、新针等。

灯盏花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中医大辞典》·灯盏花 3.1灯盏花的别名3.2来源及产地3.3性味归经3.4功能主治3.5运用3.6化学成分3.7灯盏花的药理作用 4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灯盏花 4.1灯盏花的别名4.2来源及产地4.3性味4.4功能主治4.5化学成分4.6灯盏花的药理作用4.7灯盏细辛(灯盏花)药典标准 4.7.1品名4.7.2来源4.7.3性状4.7.4鉴别4.7.5检查 4.7.5.1水分4.7.5.2总灰分4.7.5.3酸不溶性灰分 4.7.6浸出物4.7.7含量测定 4.7.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4.7.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4.7.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4.7.7.4测定法 4.7.8性味与归经4.7.9功能与主治4.7.10用法与用量4.7.11贮藏4.7.12出处 4.8灯盏细辛药品说明书 4.8.1灯盏花的别名4.8.2适应症4.8.3用量用法4.8.4规格5参考资料附:1用到中药灯盏花的方剂2用到中药灯盏花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灯盏花 1拼音 dēng zhǎn huā

2英文参考 fleabane flower

3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中医大辞典》·灯盏花 灯盏花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日华子诸家本草》记载的木槿花之别名[1][2]。

3.1灯盏花的别名

篱障花、猪油花、灯盏花、白饭花、朝开暮落花[1]。

3.2来源及产地

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1]。主产江苏、湖北、四川等地[1]。

3.3性味归经

甘、苦,凉[1]。入肺,脾,大肠经[1]。

3.4功能主治

清湿热,凉血,解毒[1]。

1.治肺热咳嗽吐血,肠风泻血,痢疾,痔血,白带[1]。煎服:3~9g[1]。

2.治痈肿疮疖[1]。捣敷或研末调敷[1]。

3.5运用

木槿叶:煎服治痢疾,肠风[1]。

3.6化学成分

木槿花含以花旗松素、蜀葵苷元、山柰酚等为苷元的糖苷[1]。

3.7药理作用

动物试验证明,木槿花粉有致敏作用[1]。

4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灯盏花 灯盏花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云南中草药》记载的灯盏细辛之别名[2]。

4.1灯盏花的别名

地顶草、地朝阳、灯盏花[2]。

4.2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 Hand. Mazz. 的全草[2]。分布西南地区及湖南、广西[2]。

4.3性味

辛、微苦,温[2]。

4.4功能主治

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消积[2]。

1.治感冒头痛、鼻塞,风湿痹痛,瘫痪,胃痛,小儿疳积,蛔虫病,跌打损伤[2]。煎服:9~15g[2]。

2.捣敷治疗疮,骨髓炎,牙痛[2]。

4.5化学成分

本品含焦罂粟酸(Pyromeconic acid)、飞蓬苷(Erigeroside)[2]。

4.6灯盏花的药理作用

飞蓬苷对狗具有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2]。灯盏花乙素(黄芩素苷)能增加脑血流量,治疗脑血管病后瘫痪有效[2]。

4.7灯盏细辛(灯盏花)药典标准

4.7.1品名 灯盏细辛(灯盏花)

Dengzhanxixin

ERIGERONTIS HERBA

4.7.2来源 本品为菊科檀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 pus (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杂质,晒干。

4.7.3性状 本品长15~25cm。根茎长1~3cm,直径0.2~0.5cm;表面凹凸不平,着生多数圆柱形细根,直径约0.lcm,淡褐色至黄褐色。茎圆柱形,长14~22cm,直径0.1~0.2cm;黄绿色至淡棕色,具细纵棱线,被白色短柔毛;质脆,断面黄白色,有髓或中空。基生叶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状披针形、匙形、阔披针形或阔倒卵形,长1.5~9cm,宽0.5~1.3cm;黄绿色,先湍钝圆,有短尖,基部渐狭,全缘;茎生叶互生,披针形,基部抱茎。头状花序顶生。瘦果扁倒卵形。气微香,味微苦。

4.7.4鉴别 (1)本品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有角质线纹,气孔不定式。非腺毛l~8细胞,长约180~560μm。腺毛头部1~4细胞,柄1至多细胞。

(2)取本品,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供试品色谱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保留时间相一致的色谱峰。

4.7.5检查4.7.5.1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H 第一法)。

4.7.5.2总灰分 不得过15.0%(附录ⅨK)。

4.7.5.3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8.0%(附录ⅨK)。

4.7.6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7.0%。

4.7.7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4.7.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5nm。理论板数按野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4.7.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野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4.7.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0.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适量,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绿色,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去溶剂,连同滤纸筒移入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放置1小时,水浴中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7.7.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10μ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野黄芩苷(C21H18012)不得少于0.30%。

4.7.8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归心、肝经。

4.7.9功能与主治 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用于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风湿痹痛,头痛,牙痛。

4.7.10用法与用量 9~15g,煎服或研末蒸鸡蛋服。外用适量。

4.7.11贮藏 置干燥处。

4.7.12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8灯盏细辛药品说明书

4.8.1灯盏花的别名 灯盏花 ,灯盏细辛

4.8.2适应症 本品可使血管扩张、动脉血流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可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瘫痪)、缺血性卒中、风湿痛、胃痛、牙痛、感冒、骨髓炎等。

4.8.3用量用法 用量:9~15g,煎服。

4.8.4规格

下面这个植物不知叫什么名,据说能清热解毒。

马兰,别名:鱼鳅串、紫菊、田边菊、路边菊、马兰头、鸡儿肠、马兰丹。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野、垄沟、路旁。地下有根茎,匍匐平卧。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叶片倒披针状椭圆形,先端尖,边缘有粗锯齿,浅裂或为羽状深裂,裂片形式不一,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无毛;茎上部叶全缘。秋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和侧生,花蓝色,中心黄色。瘦果扁平,有微毛。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外伤出血、鼻衄、齿衄,皮下出血、颈淋巴结核、急性乳腺炎、食积、急性睾丸炎、外耳道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45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